拉出式龙头水道本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648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出式龙头水道本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产品,尤指一种拉出式龙头水道本体结构。
背景技术
拉出式龙头是通过软管与进水管路相连的,由于软管的柔性及具有一定长度,因此拉出式龙头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任意喷水使用。为了适应多种喷洒要求,现有的拉出式龙头通常具有多种出水功能,例如普通花洒水出水、柔水出水、喷雾出水等等。为了实现多种出水功能,就要在拉出式龙头内设置多个水路,并设置功能按钮以及用于水路切换的中心栓组件等零部件,这样,在拉出式龙头的水道本体内就要开设若干个腔室,通常包括一个进水腔、根据功能的多少开有多个出水腔、在进水腔及多个出水腔之间还要开设一个用来安装中心栓等功能切换组件的容腔。另外,拉出式龙头一般为常开状态,其水路的开启是由设置在进水管路上龙头开关实现的。为了方便使用,在拉出式龙头上通常还设有暂停按钮,暂停按钮的下方设有暂停组件等零部件,用以实现水路的暂停关闭。这样,就还需要在水道本体的进水腔处开设一个用以安装暂停组件的容腔。在一个空间有限的水道本体之内,开设若干个交错复杂的水路腔或者容腔,各腔室还要相互连通,这对于早期的技术来说,是根本不能实现开模的。为了解决腔室多,而无法开模的矛盾,有人发明了一种从侧面抽芯开设水路腔的方法。如图I至图4所示,即为从侧面抽芯制成的三功能水道本体结构示意图,这种开模方式的设计理念是将水道本体9的侧面打开,从侧面抽芯以实现内部水道与功能切换组件容腔91或者暂停组件容腔92相连通,然后以常规方式,从前后端抽芯制成进水道93及两个出水道94,从上下端抽芯制成功能切换组件容腔91及暂停组件容腔92。但是由于是侧面抽芯,侧面的水道是开放的,因此需要通过一焊接板95以热熔焊接的形式将水道封闭。这样即可解决水道多,开模困难的问题,使产品实现多功能出水及暂停出水功能。然而,上述拉出式龙头水道本体结构及开模方式还是存在如下不足之处I、模具结构复杂,模具成本高;由于在产品的前后上下以及侧面都需要设置活动型芯,因此模具的结构非常复杂,导致模具成本非常高。2、焊接板连接的可靠性较差;水道的封闭是通过焊接板95与主体热熔焊接来实现的,而焊接板与主体连接位置的宽度有限,无法设置额外的密封结构,而热熔的可靠性较差,因此水道的密封性不好,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3、以热熔的方式制造水道本体,将增加产品的组装成本,还将增加机台设备成本和不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拉出式龙头水道本体结构,其不但可实现多功能的水道与容腔要求,且加工方便,成本低。[001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拉出式龙头水道本体结构,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径向开有功能切换组件容腔,其轴向一端开有第一进水腔,另一端开至少两个出水腔,所述的功能切换组件容腔位于第一进水腔及各出水腔之间且均与各水腔相通;所述的第二本体径向开有暂停组件容腔,其轴向开有穿过所述暂停组件容腔的第二进水腔;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进水腔与第二本体的第二进水腔通过连接结构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连接的一端外周设有密封圈,同一端还设有螺钉固定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进水腔一端设有螺孔;组装时,将第二本体具有密封圈的一端插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进水腔内,之后以螺钉固定在所述螺钉固定部并旋紧于所述螺孔 内。所述的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连接的一端外周设有密封圈,同一端还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进水腔一端外周设有卡槽孔;组装时,将第二本体具有密封圈的一端插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进水腔内,之后以一卡片套在第一本体外壁并同时卡在所述卡槽及卡槽孔内。所述的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凸台,组装时,以所述的凸台插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进水腔之内,然后以热熔焊接的方式将两者密封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互连接的端面直接以热熔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I、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水道本体以垂直于水流方向分割成两个独立的部分,且两种功能容腔(功能切换及暂停水切换)分别设在两个独立本体上,这样对于每一个独立的本体来说,其内的水道腔及功能容腔结构都相对简单,用传统的普通方法即可实现开模,模具的结构相对于现有侧面抽芯的模具结构简单得多,可降低开模成本。2、第一、第二本体之间为轴向连接,两者连接的搭接处可以设置得足够长,因此可以有空间设置密封结构,以避免漏水现象。即使是采用热熔焊接形式连接,足够的连接长度也同样可以避免漏水。3、两个独立本体之间由于是轴向连接,可以有足够的空间设置连接结构,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连接结构,选择更灵活。4、由于两个独立的本体是垂直于轴向分割的,而且将两个功能装置(功能水切换及暂停)分设在两个本体上,这样当一个功能装置需要改变时,不影响另一个本体的结构,举例来说,当需要增加出水功能时,只需改变第一本体的结构,在第一本体上多开设一个出水腔并配备相应功能的中心栓,而不需改变第二本体的结构,因此可令配件通用化,降低新产品的开发成本。

图I是现有以侧面抽芯加工的水道本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水道本体的组合示意图一;图3是图I所示水道本体的组合示意图一;图4是图I所示水道本体组装功能切换组件及暂停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0027]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应用于三功能拉出式龙头时,三功能拉出式龙头的立体分解图;[0029]图8是图7所示三功能拉出式龙头柔水出水功能时的剖视图;图9是图7所示三功能拉出式龙头花洒水出水功能时的剖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是一种拉出式龙头水道本体结构,如图5及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水道本体I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本体11及第二本体12。其中所述的第一本体11径向开有功能切换组件容腔111,其轴向一端开有第一进水腔112,另一端开至少两个出水腔113 (配合图8、9所示),所述的功能切换组件容腔111位于第一进水腔112及各出水腔113之间且均与各水腔相通。所述的第二本体12径向开有暂停组件容腔121,其轴向开有穿过所述暂停组件容腔121的第二进水腔122。所述第一本体11的第一进水腔112与第二本体12的第二进水腔122通过连接结构13密封连接在一起。该连接结构13可以有多种形式,对于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本体12与第一本体11连接的一端外周设有密封圈131,同一端还设有螺钉固定部132 ;所述第一本体11的第一进水腔112 —端设有螺孔133 ;组装时,将第二本体12具有密封圈131的一端插于所述第一本体11的第一进水腔112内,之后以螺钉134固定在所述螺钉固定部132并旋紧于所述螺孔133内,从而将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密封组装在一起。所述的水道本体I与传统的水道本体在使用和安装上均相同。如图7、8、9所示,即为上述第一实施例应用于拉出式龙头上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拉出式龙头在组装时,将水道本体I的第一本体11及第二本体12以所述的连接结构13组装在一起;同时将功能切换装置2的中心栓组件21安装在所述功能切换组件容腔111内,并将功能按钮22安装在第一本体11上;将暂停水装置3的暂停组件31、弹簧32安装在所述暂停组件容腔121内,并将暂停按钮33安装在第二本体12上;之后再安装出水面板组件4、气泡水组件5、单向阀6及流量调节器7等部件;最后将水道本体I及各零部件安装于外壳8内,从而形成整体的拉出式龙头。使用时,通过向前或向后按压所述的功能按钮22,即可实现柔水出水或者花洒水出水功能的切换;通过向下压住所述的暂停按钮33,即可实现水流的暂时关闭,而松开该暂停按钮33即可重新出水。如图10、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所述的水道本体I同样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本体11及第二本体12,两本体上开设的各腔室也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具体描述。本实施例所不同在于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的连接结构。该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结构13为所述的第二本体12与第一本体11连接的一端外周设有密封圈131,同一端还设有卡槽135 ;所述第一本体11的第一进水腔112 —端外周设有卡槽孔136 ;组装时,将第二本体12具有密封圈131的一端插于所述第一本体11的第一进水腔112内,之后以一卡片137套在第一本体11外壁并同时卡在所述卡槽135及卡槽孔136内,从而可将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密封组装在一起。再如图12、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一、第二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也在于连接结构13,该第二实施例所述的连接结构13为所述的第二本体12与第一本体11连接的一端设有凸台138,组装时,以所述的凸台138插于所述第一本体11的第一进水腔112之内,然后以热熔焊接的方式将两者密封连 接在一起。事实上,也可以不设置凸台,而直接以热熔焊接的方式将第一本体11及第二本体12相互连接的端面焊接在一起。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水道本体以垂直于水流方向分割成两个独立的部分,且两种功能容腔(功能切换及暂停水切换)分别设在两个独立本体上,这样对于每一个独立的本体来说,其内的水道腔及功能容腔结构都相对简单,用传统的普通方法即可实现开模,可降低开模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拉出式龙头水道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径向开有功能切换组件容腔,其轴向一端开有第一进水腔,另一端开至少两个出水腔,所述的功能切换组件容腔位于第一进水腔及各出水腔之间且均与各水腔相通;所述的第二本体径向开有暂停组件容腔,其轴向开有穿过所述暂停组件容腔的第二进水腔;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进水腔与第二本体的第二进水腔通过连接结构密封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拉出式龙头水道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连接的一端外周设有密封圈,同一端还设有螺钉固定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进水腔一端设有螺孔;组装时,将第二本体具有密封圈的一端插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进水腔内,之后以螺钉固定在所述螺钉固定部并旋紧于所述螺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拉出式龙头水道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本体与 第一本体连接的一端外周设有密封圈,同一端还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进水腔一端外周设有卡槽孔;组装时,将第二本体具有密封圈的一端插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进水 腔内,之后以一卡片套在第一本体外壁并同时卡在所述卡槽及卡槽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拉出式龙头水道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凸台,组装时,以所述的凸台插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进水腔之内,然后以热溶焊接的方式将两者S封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拉出式龙头水道本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相互连接的端面直接以热熔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出式龙头水道本体结构,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本体及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径向开有功能切换组件容腔,其轴向一端开有第一进水腔,另一端开至少两个出水腔,所述的功能切换组件容腔位于第一进水腔及各出水腔之间且均与各水腔相通;所述的第二本体径向开有暂停组件容腔,其轴向开有穿过所述暂停组件容腔的第二进水腔;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进水腔与第二本体的第二进水腔通过连接结构密封连接在一起。由于将所述水道本体以垂直于水流方向分割成两个独立的部分,且两种功能容腔分别设在两个本体上,这样对于每一个本体来说,其内部腔室结构都相对简单,用传统方法即可实现开模,可降低开模成本。
文档编号F16K27/00GK202360848SQ201120511598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张羽康, 雷正贞 申请人: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