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式旋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8755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尘式旋转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接头,特别涉及一种无尘式旋转接头。
背景技术
在医药卫生行业,制药厂生产药粉,药片,经常会遇到药罐在旋转状态下的输送液体等介质的问题,基本上都采用旋转密封装置予以解决。目前经常见到的是采用石墨密封的方式。此机构存在石墨易磨损,产生黑色粉墨进入到药品中影响产品质量。比如当石墨磨损时会出现粉墨,进入药品后出现黑色斑点,严重时导致药品报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无磨损、摩擦力小的无尘式旋转接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无尘式旋转接头,包括壳体I、0型圈2、弹簧3、静密封环4、第一陶瓷环5、第二陶瓷环6、轴用挡圈7、轴承8、隔套9、孔用挡圈10、空心轴11,其特征在于弹簧3设置在壳体I底部,0型圈2设置于壳体I内壁与静密封环4外圈之间,第一陶瓷环5镶嵌于静密封环4中形成静密封装置,第二陶瓷环6镶嵌于空心轴11中形成动密封装置,轴承8设置于壳体I内孔与空心轴11外径之间,由孔用挡圈10与轴用挡圈7限位将所有部件连接成整体。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当药罐旋转时会带动空心轴进行旋转。空心轴旋转时有两个轴承进行稳定支撑,静密封环与空心轴上均镶嵌有陶瓷环形成密封面,由于陶瓷环表面极其光洁并且硬度极高因而基本上无磨损,并且使摩擦阻力大大减小。

图I为本实用新型无尘式旋转接头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示1为壳体、2为0型圈、3为弹簧、4为静密封环,5为第一陶瓷环、6为第二陶瓷环、7为轴用挡圈、8为轴承、9为隔套、10为孔用挡圈、11为空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无尘式旋转接头,包括壳体1、0型圈2、弹簧3、静密封环
4、第一陶瓷环5、第二陶瓷环6、轴用挡圈7、轴承8、隔套9、孔用挡圈10、空心轴11,其特征在于弹簧3设置在壳体I底部,0型圈2设置于壳体I内壁与静密封环4外圈之间,第一陶瓷环5镶嵌于静密封环4中形成静密封装置,第二陶瓷环6镶嵌于空心轴11中形成动密封装置,轴承8设置于壳体I内孔与空心轴11外径之间,由孔用挡圈10与轴用挡圈7限位将所有部件连接成整体。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法 和核心思想,同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设计的本质相同的,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无尘式旋转接头,包括壳体(I)、O型圈(2)、弹簧(3)、静密封环(4)、第一陶瓷环(5)、第二陶瓷环(6)、轴用挡圈(7)、轴承(8)、隔套(9)、孔用挡圈(10)、空心轴(11),其特征在于弹簧(3)设置在壳体(I)底部,O型圈(2)设置于壳体(I)内壁与静密封环(4)外圈之间,第一陶瓷环(5)镶嵌于静密封环(4)中形成静密封装置,第二陶瓷环(6)镶嵌于空心轴(11)中形成动密封装置,轴承(8)设置于壳体(I)内孔与空心轴(11)外径之间,由孔用挡圈(10)与轴用挡圈(7)限位将所有部件连接成整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尘式旋转接头,包括壳体(1)、O型圈(2)、弹簧(3)、静密封环(4)、第一陶瓷环(5)、第二陶瓷环(6)、轴用挡圈(7)、轴承(8)、隔套(9)、孔用挡圈(10)、空心轴(11),所述弹簧(3)设置在壳体(1)底部,O型圈(2)设置于壳体(1)内壁与静密封环(4)外圈之间,第一陶瓷环(5)镶嵌于静密封环(4)中形成静密封装置,另第二陶瓷环(6)镶嵌于空心轴(11)中形成动密封装置,由孔用挡圈(10)与轴用挡圈(7)限位将所有部件连接成整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陶瓷环表面极其光洁并且硬度极高因而基本上无磨损,并且使摩擦阻力大大减小。
文档编号F16L27/08GK202381886SQ201120559500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9日
发明者王佩, 邵明秋 申请人:滕州市天旋旋转接头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