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上的液力机械动力传动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
背景技术:
液力变矩器的自动适应性使其具有一定范围内的无级变速及变矩性能,对外部载荷有自动调节和适应性能,使汽车起步平稳,加速迅速、均勻、柔和,从根本上简化了操纵。 同时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减震性能,能有效地降低传动系的尖峰载荷和扭转振动,延长了传动系的寿命。但其最大的缺陷效率低,为了提高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效率,现在普遍采用闭锁离合器。它是指在液力变矩器的泵轮与涡轮之间,安装一个可控制的离合器,当汽车的行驶工况达到设定目标工况时,控制离合器将泵轮与涡轮按设定的目标转速差传动(即滑差控制)或锁成一体(即闭锁控制),液力变矩器随之变为半刚性或刚性传动。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采用了两个离合器分别与两个输入轴相连接。它的主要特点是在换挡过程中,发动机的动力始终不断地被传递到车轮,这样的换挡过程为动力换挡。车辆实现了动力换挡,极大地提高换挡舒适性,同时也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使车辆油耗和排放等方面有所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由机械部分与自动换挡系统组成。所述的机械部分由带闭锁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与双离合器变速器组成。所述的液力变矩器采用型号为W305的液力变矩器、型号为W375的液力变矩器或型号为W420的液力变矩器。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采用型号为DQ250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中的泵轮与发动机上的飞轮螺栓连接,泵轮的回转轴线与发动机的飞轮的回转轴线共线。液力变矩器中的涡轮与闭锁离合器铆接成一体,涡轮的回转轴线与闭锁离合器的回转轴线共线。液力变矩器输出轴的右端与双离合器变速器壳体的左端花键连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自动换挡系统为液压控制系统,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是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与辅助元件组成。所述的动力元件即油泵(30)。所述的执行元件包括闭锁离合器油缸、奇数挡离合器油缸、偶数挡离合器油缸、1号换挡油缸、2号换挡油缸、3号换挡油缸与4号换挡油缸。所述的控制元件包括闭锁电磁阀、1挡电磁阀、3挡电磁阀、4挡电磁阀、2挡电磁阀、5挡电磁阀、空挡电磁阀、6挡电磁阀、倒挡电磁阀、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压力调节电磁阀、减压阀、压力调节阀、节流阀与单向阀。所述的辅助元件包括油冷却器、润滑油路、油底壳与滤清器。油泵的进油口通过滤清器与油底壳管路连接。油泵的出油口与单向阀的进口管路连接,单向阀的出口同和压力调节电磁阀的P 口与压力调节阀的进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电磁阀的A 口与压力调节阀的控制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阀的出油口和减压阀的进油口、1挡电磁阀的P 口、3挡电磁阀的P 口、4挡电磁阀的P 口、2挡电磁阀的P 口、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的P 口、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的P 口、5挡电磁阀的P 口、空挡电磁阀的P 口、6挡电磁阀的P 口与倒挡电磁阀的P 口管路连接。减压阀出油口与节流阀的进油口管路连接,节流阀的出油口与闭锁电磁阀的P 口管路连接,闭锁电磁阀的A 口与B 口依次和闭锁离合器油缸的输入口与机械部分中的液力变矩器的进油口管路连接,液力变矩器的进油口与闭锁离合器油缸的输出口管路连接,液力变矩器的出油口与油冷却器的入口管路连接,油冷却器的出口通过管路和润滑油路的进口与油底壳连接。1挡电磁阀与3挡电磁阀的A 口依次和1号换挡油缸的左进出油口与右进出油口管路连接,1挡电磁阀与3挡电磁阀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4挡电磁阀与2挡电磁阀的A 口依次和2号换挡油缸的左进出油口与右进出油口管路连接,4挡电磁阀与2挡电磁阀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的A 口与奇数挡离合器油缸的接口管路连接,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的A 口与偶数挡离合器油缸的接口管路连接,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5挡电磁阀与空挡电磁阀的A 口依次与4号换挡油缸的左进出油口与右进出油口管路连接,5挡电磁阀与空挡电磁阀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6挡电磁阀与倒挡电磁阀的A 口依次与3 号换挡油缸的左进出油口与右进出油口管路连接,6挡电磁阀与倒挡电磁阀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所述的1号换挡油缸、2号换挡油缸、3号换挡油缸与4号换挡油缸通过支架固定在双离合器变速器壳体的上方,1号换挡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端和机械部分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1档与3档拨叉固定连接,2号换挡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端和机械部分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4档与2档拨叉固定连接,3号换挡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端和机械部分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6档与倒档拨叉固定连接,4号换挡油缸的活塞杆伸出端和机械部分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5档与空挡拨叉固定连接。单向阀、压力调节电磁阀、压力调节阀、减压阀、 节流阀、闭锁电磁阀、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1挡电磁阀、3挡电磁阀、 4挡电磁阀、2挡电磁阀、5挡电磁阀、空挡电磁阀、6挡电磁阀与倒挡电磁阀固定安装在油底壳内的阀板上。滤清器固定安装在油底壳内。油冷却器与油泵固定安装在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壳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所述的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由于采用了具有柔性传动和扭矩放大功能的液力变矩器,改善了起步性能;2.本发明所述的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在较好的路况和高速挡时使用液力变矩器闭锁的方法,很好地克服了变矩器效率低和燃油经济性差的缺点;3.本发明所述的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由于采用了双离合器变速器,实现了换挡过程无动力中断,提高了换挡品质。本发明所述的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更适合大型越野车等类型的汽车。
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与齿轮箱传动关系示意框图;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中的液压控制系统的液压传动原理图;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中的电-液传动的结构与原理示意框图;图中1.发动机,2.液力变矩器,3.双离合器变速器,4.1号中间轴输出齿轮, 5.倒挡输出齿轮,6. 1号倒挡中间齿轮,7. 6挡输出齿轮,8.倒挡输出轴,9. 1号中间轴, 10. 3挡输入齿轮,11. 2号倒挡中间齿轮,12. 3号倒挡中间齿轮,13.拨叉,14. 5挡输出齿轮, 15. 5挡输入齿轮,16.奇数挡输入轴,17. 1挡与倒挡输入齿轮,18. 1挡输出齿轮,19. 2号中间轴,20. 3挡输出齿轮,21. 4挡与6挡输入齿轮,22. 4挡输出齿轮,23. 2挡输入齿轮,24. 2 挡输出齿轮,25. 2号中间轴输出齿轮,26.主减速齿轮,27.偶数挡输入轴,28.偶数挡离合器,29.奇数挡离合器,30.油泵,31.泵轮,32.导轮,33.涡轮,34.闭锁离合器,35.液力变矩器输出轴,LB.闭锁离合器油缸,GHl. 1号换挡油缸,GH2. 2号换挡油缸,GH3. 3号换挡油缸,GH4. 4号换挡油缸,LZl.奇数挡离合器油缸,LZ2.偶数挡离合器油缸,Al.闭锁电磁阀, B1. 1挡电磁阀,B2. 3挡电磁阀,B3. 4挡电磁阀,B4. 2挡电磁阀,Cl. 5挡电磁阀,C2.空挡电磁阀,C 3. 6挡电磁阀,C4.倒挡电磁阀,Dl.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E.压力调节电磁阀,F.油冷却器,G.减压阀,H.压力调节阀,J.润滑油路,K.节流阀, X.单向阀。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参阅图1,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由机械部分与自动换挡系统组成,机械部分由带闭锁离合器34的液力变矩器2与双离合器变速器3组成。液力变矩器2可采用型号为W305、W375或W420的等多种液力变矩器,双离合器变速器3为6挡位双中间轴结构形式。液力变矩器2包括涡轮33、导轮32、泵轮31,液力变矩器2中的泵轮31与发动机 1上的飞轮螺栓连接,泵轮31的回转轴线与发动机1的飞轮的回转轴线共线,液力变矩器2 中的涡轮33与闭锁离合器34铆接成一体,涡轮33的回转轴线与闭锁离合器34的回转轴线共线。液力变矩器中的涡轮33、导轮32、泵轮31通过内花键依次套装在液力变矩器输出轴 35上,液力变矩器输出轴35也即为双离合器变速器3的输入轴,即液力变矩器输出轴35右端与双离合器变速器3壳体的左端花键连接。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3采用型号为DQ250 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湿式双离合器扭矩传递范围200-1000Nm。双离合器变速器3包括奇数挡离合器四、奇数挡输入轴16、偶数挡离合器观、偶数挡输入轴27、1号中间轴9,2号中间轴19、倒挡输出轴8与主减速齿轮26。奇数挡输入轴16和偶数挡输入轴27的左端分别通过花键与奇数挡离合器四和偶数挡离合器观相连。奇数挡输入轴16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3挡输入齿轮10、1挡与倒挡输入齿轮17、5挡输入齿轮15。偶数挡输入轴27为套装在奇数挡输入轴16上的空心轴,偶数挡输入轴27上分别安装有主减速齿轮沈、2挡输入齿轮23、4挡与6挡输入齿轮21。1号中间轴9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1号中间轴输出齿轮4、倒挡输出齿轮5、6挡输出齿轮7、3号倒挡中间齿轮12与5挡输出齿轮14。2号中间轴 19从左到右依次安装有2号中间轴输出齿轮25、2挡输出齿轮M、4挡输出齿轮22、3挡输出齿轮20和1挡输出齿轮18,并且1号中间轴输出齿轮4和2号中间轴输出齿轮25与主减速齿轮沈常啮合,动力经主减速齿轮沈后输出。参阅图2,所述的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中的自动换挡系统为液压控制系统, 其包括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与辅助元件。所述的动力元件即油泵30。所述的执行元件包括闭锁离合器油缸LB、奇数挡离合器油缸LZ1、偶数挡离合器油缸LZ2、1号换挡油缸GH1、2号换挡油缸GH2、3号换挡油缸GH3、4号换挡油缸GH4。所述的控制元件包括闭锁电磁阀Al、1挡电磁阀Bl、3挡电磁阀B2、4挡电磁阀B3、 2挡电磁阀B4、5挡电磁阀Cl、空挡电磁阀C2、6挡电磁阀C3、倒挡电磁阀C4、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1、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压力调节电磁阀E、减压阀G、压力调节阀H、节流阀K与单向阀X。所述的辅助元件包括油冷却器F、润滑油路J、油底壳(油箱)与滤清器。本发明所述的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中的自动换挡系统为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共有七条控制回路组成第一条控制回路的起点是为整个液压控制系统提供压力油的油泵30,终端是液力变矩器2与闭锁离合器油缸LB。油泵30的进油口通过滤清器与油底壳管路连接,油泵30的出油口与单向阀X的进口管路连接,单向阀X的出口同和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P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进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A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控制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阀H的出油口与减压阀G的进油口管路相接,减压阀G出油口与节流阀K的进油口管路连接,节流阀 K的出油口与闭锁电磁阀Al的P 口管路连接,闭锁电磁阀Al的A 口与B 口依次和闭锁离合器油缸LB的输入口与液力变矩器2的进油口管路连接,机械部分中的液力变矩器2的进油口与闭锁电磁阀Al的B 口和闭锁离合器油缸LB的输出口管路连接。液力变矩器2的出油口与油冷却器F的入口管路连接,油冷却器F的出口通过管路和润滑油路J的进口与油底壳连接。第二条控制回路的起点是为整个液压控制系统提供压力油的油泵30,终端是奇数挡离合器油缸LZl。油泵30的进油口通过滤清器与油底壳管路连接,油泵30的出油口与单向阀X的进口管路连接,单向阀X的出口同和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P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进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A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控制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阀H的出油口和减压阀G的进油口与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P 口管路连接,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 Dl的A 口与奇数挡离合器油缸LZl的接口管路连接,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第三条控制回路的起点是为整个液压控制系统提供压力油的油泵30,终端是偶数挡离合器油缸LZ2。油泵30的进油口通过滤清器与油底壳管路连接,油泵30的出油口与单向阀X的进口管路连接,单向阀X的出口同和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P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进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A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控制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阀H的出油口和减压阀G的进油口、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P 口与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的P 口管路连接,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的A 口与偶数挡离合器油缸LZ2的接口管路连接,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第四条控制回路的起点是为整个液压控制系统提供压力油的油泵30,终端是1号换挡油缸GHl。油泵30的进油口通过滤清器与油底壳管路连接,油泵30的出油口与单向阀X的进口管路连接,单向阀X的出口同和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P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进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A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控制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阀H的出油口和减压阀G的进油口、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P 口、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的P 口、1 挡电磁阀Bl的P 口与3挡电磁阀B2的P 口管路连接,1挡电磁阀Bl与3挡电磁阀B2的A 口依次和1号换挡油缸GHl的左进出油与右进出油口管路连接,1挡电磁阀Bl与3挡电磁阀B2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1号换挡油缸GHl的活塞杆伸出端和机械部分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3的1档与3档拨叉固定连接。第五条控制回路的起点是为整个液压控制系统提供压力油的油泵30,终端是2号换挡油缸GH2。油泵30的进油口通过滤清器与油底壳管路连接,油泵30的出油口与单向阀X的进口管路连接,单向阀X的出口同和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P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进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A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控制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阀H的出油口和减压阀G的进油口、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P 口、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的P 口、1 挡电磁阀Bl的P 口、3挡电磁阀B2的P 口、4挡电磁阀B 3的P 口与2挡电磁阀B4的P 口管路连接,4挡电磁阀B3与2挡电磁阀B4的A 口依次和2号换挡油缸GH2的左进出油与右进出油口管路连接,4挡电磁阀B3与2挡电磁阀B4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2号换挡油缸GH2的活塞杆伸出端和机械部分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3的4档与2档拨叉固定连接。第六条控制回路的起点是为整个液压控制系统提供压力油的油泵30,终端是3号换挡油缸GH3。油泵30的进油口通过滤清器与油底壳管路连接,油泵30的出油口与单向阀X的进口管路连接,单向阀X的出口同和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P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进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A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控制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阀H的出油口和减压阀G的进油口、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P 口、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的P 口、1 挡电磁阀Bl的P 口、3挡电磁阀B2的P 口、4挡电磁阀B3的P 口、2挡电磁阀B4的P 口、6 挡电磁阀C3的P 口与倒挡电磁阀C4的P 口管路连接,6挡电磁阀C3与倒挡电磁阀C4的A 口依次与3号换挡油缸GH3的左进出油与右进出油口管路连接,6挡电磁阀C3与倒挡电磁阀C4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3号换挡油缸GH3的活塞杆伸出端和机械部分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3的6档与倒档拨叉固定连接。第七条控制回路的起点是为整个液压控制系统提供压力油的油泵30,终端是4号换挡油缸GH4。油泵30的进油口通过滤清器与油底壳管路连接,油泵30的出油口与单向阀X的进口管路连接,单向阀X的出口同和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P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进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A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控制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阀H的出油口和减压阀G的进油口、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P 口、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的P 口、1 挡电磁阀Bl的P 口、3挡电磁阀B2的P 口、4挡电磁阀B3的P 口、2挡电磁阀B4的P 口、6 挡电磁阀C3的P 口、倒挡电磁阀C4的P 口、5挡电磁阀Cl的P 口与空挡电磁阀C2的P 口管路连接,5挡电磁阀Cl与空挡电磁阀C2的A 口依次与4号换挡油缸GH4的左进出油与右进出油口管路连接,5挡电磁阀Cl与空挡电磁阀C2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4号换挡油缸GH4的活塞杆伸出端和机械部分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3的5档与空挡拨叉固定连接。1号换挡油缸GH1、2号换挡油缸GH2、3号换挡油缸GH3与4号换挡油缸GH4通过支架固定在双离合器变速器3壳体的上方;单向阀X、压力调节电磁阀E、压力调节阀H、减压阀G、节流阀K、闭锁电磁阀Al、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1、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l挡电磁阀B1、3挡电磁阀B2、4挡电磁阀B3、2挡电磁阀B4、5挡电磁阀Cl、空挡电磁阀C2、6挡电磁阀C3与倒挡电磁阀C4固定安装在油底壳内的阀板上,滤清器固定安装在油底壳内,油冷却器F与油泵30固定安装在双离合器变速器3的壳体上。参阅图3,图中所示为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中的电-液传动的结构与原理示意框图汽车起步时初始挡位为1挡,电控单元TCU根据档位传感器、速度传感器、踏板位置传感器等信息判断要挂入的挡位,电控单元TCU通过CAN总线与发动机交换数据,并对发送调速、调扭请求,同时发出换挡控制指令,控制相应的电磁阀动作,相应的液压缸充油、放油完成换挡。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的工作原理在工作过程中液力变矩器2内充满油泵30提供的压力油,它接受发动机1输出的动力通过自动换挡系统使奇数挡离合器四或偶数挡离合器观接合,把动力传递到变速箱的1号中间轴9和2号中间轴19,按照预先挂入的挡位,经主减速齿轮沈后输出。在换挡过程中,自动换挡系统根据车速传感器和油门传感器提取的车速和油门开度等数据,判断目标挡位,电控单元TCU根据需要的挡位,控制相应的挡位电磁阀动作,促使对应的换挡油缸动作,预先挂入挡位,待挡位传感器显示挂挡完成后,控制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和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分别控制奇数挡离合器油缸LZl和偶数挡离合器油缸 LZ2动作,使奇数挡离合器和偶数挡离合器一个分离、一个结合,从而完成无动力中断换挡。 当汽车在3挡以上高速行驶时,电控单元发出控制指令控制闭锁电磁阀Al动作,促使闭锁离合器油缸LB动作,完成闭锁。现对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换挡过程进行详细说明空挡升1挡过程液力变矩器2解锁,即闭锁电磁阀Al的P 口和A 口接通,压力油从油底壳经滤清器后进入油泵30,经压力调节阀H后进入减压阀G,经闭锁电磁阀Al的P 口和A 口,进入闭锁离合器油缸LB,使闭锁离合器34动作为液力变矩器2提供压力油,工作后的压力油从液力变矩器的卸油口经油冷却器F后流回油底壳。1挡电磁阀Bl动作,P 口与A 口接通,1号换挡油缸GHl左端充油,活塞杆向右运动使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3挂入1档;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动作,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 Dl的P 口与A 口接通,奇数挡离合器油缸LZl充油,奇数挡离合器四接合。1挡升2挡过程
液力变矩器2解锁,2挡电磁阀B4动作,P 口与A 口接通,2号换挡油缸GH2右端充油,活塞杆向左运动挂入2档,2号换挡油缸GH2左端通过4挡电磁阀B3的A 口与T 口接通放油;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动作,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A 口与T 口接通,奇数挡离合器油缸LZl卸油,奇数挡离合器四分离;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动作,P 口与A 口接通,偶数挡离合器油缸LZ2充油,偶数挡离合器观接合。2挡升3挡过程液力变矩器2闭锁,即闭锁电磁阀Al的P 口和B 口接通,压力油从油底壳经滤清器后进入油泵30,经压力调节阀H后进入减压阀G,经闭锁电磁阀Al的P 口和B 口为液力变矩器2提供压力油,此时,压力油使得闭锁离合器34闭锁,工作后的压力油从液力变矩器 2的卸油口经油冷却器F后流回油底壳。3挡电磁阀B2动作,P 口与A 口接通,1号换挡油缸GHl右端充油,活塞杆向左运动挂入3档;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动作,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P 口与A 口接通,奇数挡离合器油缸LZl充油,奇数挡离合器四接合;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动作,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的A 口与T 口接通,偶数挡离合器油缸LZ2卸油,偶数挡离合器观分离。3挡升4挡过程液力变矩器2闭锁,4挡电磁阀B3动作,4挡电磁阀B3的P 口与A 口接通,2号换挡油缸GH2左端充油,活塞杆向右运动挂入4档;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动作,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A 口与T 口接通,奇数挡离合器油缸LZl卸油,奇数挡离合器四分离;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动作,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的P 口与A 口接通,偶数挡离合器油缸 LZ2充油,偶数挡离合器观接合。4挡升5挡过程液力变矩器2闭锁,5挡电磁阀Cl动作,5挡电磁阀Cl的P 口与A 口接通,4号换挡油缸GH4左端充油,活塞杆向右运动挂入5档;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动作,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P 口与A 口接通,奇数挡离合器油缸LZl充油,奇数挡离合器四接合;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动作,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的A 口与T 口接通,偶数挡离合器油缸 LZ2卸油,偶数挡离合器观分离。5挡升6挡过程液力变矩器2闭锁,6挡电磁阀C3动作,6挡电磁阀C3的P 口与A 口接通,3号换挡油缸GH3左端充油,活塞杆向右运动挂入6档;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动作,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A 口与T 口接通,奇数挡离合器油缸LZl卸油,奇数挡离合器四分离;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动作,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的P 口与A 口接通,偶数挡离合器油缸 LZ2充油,偶数挡离合器观接合。空挡挂倒挡过程液力变矩器2解锁,液力变矩器2闭锁,倒挡电磁阀C4动作,倒挡电磁阀C4的P 口与A 口接通,3号换挡油缸GH3右端充油,活塞杆向左运动挂入倒档;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动作,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P 口与A 口接通,奇数挡离合器油缸LZl充油,奇数挡离合器四接合。
权利要求
1.一种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由机械部分与自动换挡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械部分由带闭锁离合器(34)的液力变矩器( 与双离合器变速器( 组成;所述的液力变矩器(2)采用型号为W305的液力变矩器、型号为W375的液力变矩器或型号为W420的液力变矩器;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3)采用型号为DQ250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O)中的泵轮(31)与发动机(1)上的飞轮螺栓连接,泵轮(31)的回转轴线与发动机(1)的飞轮的回转轴线共线,液力变矩器(2)中的涡轮(33)与闭锁离合器(34) 铆接成一体,涡轮(33)的回转轴线与闭锁离合器(34)的回转轴线共线,液力变矩器输出轴 (35)的右端与双离合器变速器( 壳体的左端花键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双离合器式自动换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换挡系统为液压控制系统,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是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与辅助元件组成;所述的动力元件即油泵(30);所述的执行元件包括闭锁离合器油缸(LB)、奇数挡离合器油缸(LZl)、偶数挡离合器油缸(LZ2)、1号换挡油缸(GHl)、2号换挡油缸(GH2)、3号换挡油缸(GH3)与4号换挡油缸 (GH4);所述的控制元件包括闭锁电磁阀(Al)、l挡电磁阀(Bi)、3挡电磁阀(B2)、4挡电磁阀 (B3)、2挡电磁阀(B4)、5挡电磁阀(Cl)、空挡电磁阀(C2)、6挡电磁阀(C3)、倒挡电磁阀 (C4)、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压力调节电磁阀(E)、减压阀 (G)、压力调节阀(H)、节流阀⑷与单向阀⑴;所述的辅助元件包括油冷却器(F)、润滑油路(J)、油底壳与滤清器;油泵(30)的进油口通过滤清器与油底壳管路连接,油泵(30)的出油口与单向阀(X) 的进口管路连接,单向阀(X)的出口同和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P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进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电磁阀(E)的A 口与压力调节阀(H)的控制油口管路连接,压力调节阀(H)的出油口和减压阀(G)的进油口、1挡电磁阀(Bi)的P 口、3挡电磁阀(B2)的 P 口、4挡电磁阀(B3)的P 口、2挡电磁阀(B4)的P 口、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P 口、 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的P 口、5挡电磁阀(Cl)的P 口、空挡电磁阀(C2)的P 口、6挡电磁阀(C3)的P 口与倒挡电磁阀(C4)的P 口管路连接;减压阀(G)出油口与节流阀⑷ 的进油口管路连接,节流阀(K)的出油口与闭锁电磁阀(Al)的P 口管路连接,闭锁电磁阀 (Al)的A 口与B 口依次和闭锁离合器油缸(LB)的输入口与机械部分中的液力变矩器(2) 的进油口管路连接,液力变矩器O)的进油口与闭锁离合器油缸(LB)的输出口管路连接, 液力变矩器O)的出油口与油冷却器(F)的入口管路连接,油冷却器(F)的出口通过管路和润滑油路(J)的进口与油底壳连接;1挡电磁阀(Bi)与3挡电磁阀(B2)的A 口依次和 1号换挡油缸(GHl)的左进出油口与右进出油口管路连接,1挡电磁阀(Bi)与3挡电磁阀 (B2)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4挡电磁阀(B3)与2挡电磁阀(B4)的A 口依次和2号换挡油缸(GH2)的左进出油口与右进出油口管路连接,4挡电磁阀(B 3)与2挡电磁阀(B4) 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A 口与奇数挡离合器油缸(LZl)的接口管路连接,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 (D2)的A 口与偶数挡离合器油缸(LZ2)的接口管路连接,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5挡电磁阀(Cl)与空挡电磁阀(C2)的A 口依次与4号换挡油缸(GH4) 的左进出油口与右进出油口管路连接,5挡电磁阀(Cl)与空挡电磁阀(C2)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6挡电磁阀(C3)与倒挡电磁阀(C4)的A 口依次与3号换挡油缸(GH3)的左进出油口与右进出油口管路连接,6挡电磁阀(C3)与倒挡电磁阀(C4)的T 口与油底壳管路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力双离合器式自动换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号换挡油缸(GHl)、2号换挡油缸(GH2)、3号换挡油缸(GH3)与4号换挡油缸(GH4)通过支架固定在双离合器变速器C3)壳体的上方,1号换挡油缸(GHl)的活塞杆伸出端和机械部分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C3)的1档与3档拨叉固定连接,2号换挡油缸(Gffi)的活塞杆伸出端和机械部分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C3)的4档与2档拨叉固定连接,3号换挡油缸(Gro)的活塞杆伸出端和机械部分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3)的6档与倒档拨叉固定连接,4号换挡油缸(GH4) 的活塞杆伸出端和机械部分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3)的5档与空挡拨叉固定连接,单向阀 (X)、压力调节电磁阀(E)、压力调节阀(H)、减压阀(G)、节流阀(K)、闭锁电磁阀(Al)、奇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l)、偶数挡离合器电磁阀(D2)、l挡电磁阀(Bl)、3挡电磁阀(B2)、4挡电磁阀(B3)、2挡电磁阀(B4)、5挡电磁阀(Cl)、空挡电磁阀(C2)、6挡电磁阀(C3)与倒挡电磁阀(C4)固定安装在油底壳内的阀板上;滤清器固定安装在油底壳内;油冷却器(F)与油泵(30)固定安装在双离合器变速器(3)的壳体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力双离合器自动换挡系统,其由机械部分与自动换挡系统组成。所述的机械部分由带闭锁离合器(34)的液力变矩器(2)与双离合器变速器(3)组成。所述的液力变矩器(2)采用型号为W305、型号为W375或型号为W420的液力变矩器。双离合器变速器(3)采用型号为DQ250的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液力变矩器(2)中的泵轮(31)与发动机(1)上的飞轮螺栓连接,泵轮(31)与发动机(1)的飞轮的回转轴线共线;液力变矩器(2)中的涡轮(33)与闭锁离合器(34)铆接成一体,涡轮(33)与闭锁离合器(34)的回转轴线共线;液力变矩器输出轴(35)的右端与双离合器变速器(3)壳体的左端花键连接。
文档编号F16H61/40GK102518796SQ20121000399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9日
发明者付尧, 刘振杰, 吕二华, 孙少华, 曾华兵, 李兴忠, 雷雨龙 申请人:吉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