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5180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阀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使用管道输送固体粉料或浆液等物料时,一般都采用在管道中接入阀门的方式控制管道内物料的输送状态。目前普遍使用的阀门类型为球阀。但球阀在使用时物料会从球阀的阀芯中通过,因此阀芯会持续受到物料的冲刷,造成磨损。而球阀的阀芯是主要控制部件,一旦阀芯损坏,球阀将丧失其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阀门,能够有效避免因物料冲刷而导致阀门丧失功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阀门,包括阀体、气缸、阀板、旋转臂、拉杆、阀杆和固定件;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进料通道以及出料通道;所述阀腔的两侧对称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 ;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进料通道连接,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出料通道连接;所述阀板与所述旋转臂均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阀板的一侧与阀腔中设有所述进料口的一侧侧壁接触,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通过限制所述阀板与所述旋转臂产生径向位移的配合件与所述旋转臂连接;所述旋转臂与所述阀板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阀板保持与所述阀腔的侧壁接触的弹性压紧件;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所述阀腔连接的阀杆通孔,所述阀杆穿过所述阀杆通孔;所述阀杆的轴线与所述进料通道的轴线平行,且其一端位于所述阀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阀体外;所述旋转臂远离所述弹性压紧件的一端与所述阀杆位于所述阀腔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阀杆位于所述阀体外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气缸的缸体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阀体连接。进一步地,前述的阀门中,所述阀腔内的还设有另一块阀板,该阀板的一侧与所述阀腔中设有所述出料口的一侧侧壁接触,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通过限制该阀板与所述旋转臂产生径向位移的配合件与所述旋转臂转动连接;该阀板与所述旋转臂之间设有用于使该阀板保持与所述阀腔的侧壁接触的弹性压紧件。进一步地,前述的阀门中,所述配合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阀板上的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臂上并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出部;所述凹槽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所述凸出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凹槽的径向尺寸;所述凸出部上设有朝向所述凹槽的孔;所述孔的底部尺寸小于孔的开口处尺寸;所述弹性压紧件设于所述孔内。进一步地,前述的阀门中,所述弹性压紧件包括第一调节帽和碟簧;所述第一调节帽包括第一帽身和设于所述第一帽身的一端的第一帽头;所述第一帽头与所述阀板连接;所述碟簧套在所述第一帽身的外围,且其一端抵住所述第一帽头,另一端抵住所述旋转臂。进一步地,前述的阀门中,所述阀杆通孔内设有轴承;所述阀杆穿过所述轴承。[0012]进一步地,前述的阀门中,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座、填料压盖和用于压紧所述填料压盖的压紧构件;所述轴承座位于所述阀杆通孔靠近所述阀腔的一侧,所述填料压盖位于所述阀杆通孔远离所述阀腔的一侧;所述压紧构件设于所述填料压盖远离所述轴承座的一侧;所述阀杆依次穿过所述压紧构件、所述填料压盖以及所述轴承座;所述轴承座、所述阀杆以及所述填料压盖之间的空间填充有用于润滑的填料。进一步地,前述的阀门中,所述拉杆的一端套在所述阀杆上,且与所述阀杆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所述压紧构件包括环形弹簧座、弹簧和第二调节帽;所述环形弹簧座套在所述阀杆的外侧;所述环形弹簧座远离所述填料压盖的一侧与所述拉杆相抵,且其靠近所述填料压盖的一侧设有放置槽;所述第二调节帽包括第二帽身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帽身的一端的第二帽头;所述第二帽头与所述填料压盖连接;所述弹簧套在所述第二帽身的外围,且其一端抵住所述第二帽头,另一端抵住所述放置槽的底部。进一步地,前述的阀门中,所述阀杆位于所述阀腔内的一端与所述阀体转动连接。·[0016]进一步地,前述的阀门中,所述阀体包括进料阀体和出料阀体;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进料口均设置在所述进料阀体上;所述出料通道与所述出料口均设置在所述出料阀体上;所述进料阀体与所述出料阀体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阀腔。进一步地,前述的阀门中,所述进料阀体和出料阀体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所述固定件包括气缸连接片、固定杆和阀体连接片;所述气缸通过所述气缸连接片与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固定杆通过所述阀体连接片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阀体连接片通过所述螺栓和螺母实现与所述阀体的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阀门,通过在阀体内设置阀腔,并在阀腔内设置阀板和旋转臂,进而将旋转臂与和气缸连接的拉杆连接。当控制气缸运动时,气缸会带动拉杆以阀杆轴线为轴进行转动,同时带动阀杆转动;由于阀杆与旋转臂连接,因此在阀杆转动时旋转臂跟随阀杆一起转动,进而带动阀板移动。这样阀门的主要控制部件为阀板。当阀板将进料口封闭时,可起到切断物料流通的作用;当阀板移动并让开进料口时,物料可从进料通道经阀腔进入出料通道完成输送,而此时阀板距物料的输送线路较远,受到的冲刷较小,磨损程度低。因此能够使用更长时间。此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阀门还具有下列技术效果(I)通过设置两块阀板,可以起到更好的控制效果,并且有利于平衡旋转臂的受力情况;(2)通过设置弹性压紧件,可使阀板与阀腔的侧壁始终保持接触,增强密封效果;(3)通过将配合件设计为设置在所述阀板上的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臂上并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出部,并将凹槽的径向截面设计为圆形,凸出部的径向尺寸小于凹槽的径向尺寸;不但能够限制阀板与旋转臂产生过大的径向位移,而且由于凸出部的径向尺寸小于凹槽的径向尺寸,使得凸出部所提供的驱动力与阀腔的侧壁施加给阀板的摩擦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能够使阀板围绕凹槽的轴线转动,使得每次受物料冲刷的点都不一样,因此造成局部损坏的几率更小;并且还会产生自研磨和自抛光作用,磨平或去除阀板与阀腔的侧壁之间不平整的部位,提高密封效果;(4)通过在阀杆通孔内设置轴承,并将阀杆穿过轴承,可使阀杆在转动时受到的阻力更小;(5)通过将轴承设计为包括轴承座、填料压盖和用于压紧所述填料压盖的压紧构件,并在轴承座、阀杆以及填料压盖之间的空间填充用于润滑的填料,在轴承的润滑作用下降后可以很方便的向其内部补充填料;(6)通过将阀杆位于阀腔内的一端与阀体转动连接,可增加阀杆在转动时的稳定性;(7)通过将阀体设计为可拆卸连接的进料阀体和出料阀体两部分,在需要时可快 速将两部分拆开,对内部的零件进行维修或更换;(8)通过使进料阀体和出料阀体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并将固定件设计为包括气缸连接片、固定杆和阀体连接片,阀体连接片与进料阀体和出料阀体可直接通过同一套螺栓与螺母连接,不必再另外设置连接部件。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阀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阀板与旋转臂的配合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阀体、阀杆、轴承以及拉杆的配合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阀门关闭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阀门开启状态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阀板的受力转动示意图。附图标记I-阀体,2-气缸,3-阀板,4-旋转臂,5-拉杆,6_阀杆,7_固定件,8_阀腔,9-进料通道,10-出料通道,11-进料口,12-出料口,13-配合件,14-弹性压紧件,15-阀杆通孔,16-气缸连接片,17-凹槽,18-凸出部,19-孔,20-第一调节帽,21-碟簧,22-第一帽身,23-第一帽头,24-轴承,25-轴承座,26-填料压盖,27-压紧构件,28-环形弹簧座,29-弹簧,30-第二调节帽,31-放置槽,32-第二帽身,33-第二帽头,34-进料阀体,35-出料阀体,36-固定杆,37-阀体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如图I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阀门,包括阀体I、气缸2、阀板3、旋转臂4、拉杆5、阀杆6和固定件7 ;所述阀体I内设有阀腔8、进料通道9以及出料通道10 ;阀腔8的两侧对称设有进料口 11和出料口 12 ;进料口 11与进料通道9连接,出料口 12与所述出料通道10连接;阀板3与旋转臂4均设置在阀腔8内;阀板3的一侧与阀腔8中设有进料口 11的一侧侧壁接触,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通过限制阀板3与旋转臂4产生径向位移的配合件13与旋转臂4连接;旋转臂4与阀板3之间设有用于使阀板3保持与阀腔8的侧壁接触的弹性压紧件14 ;阀体I上设有与阀腔8连接的阀杆通孔15,阀杆6穿过阀杆通孔15 ;阀杆6的轴线与进料通道9的轴线平行,且其一端位于阀腔8内,另一端位于阀体I外;旋转臂4远离弹性压紧件14的一端与阀杆6位于阀腔8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拉杆5的一端与阀杆6位于阀体I外的部分固定连接,拉杆5的另一端与气缸2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气缸2的缸体通过固定件7与阀体I连接。当阀板3将进料口 11封闭时,可起到切断物料流通的作用;当阀板3移动并让开进料口 11时,物料可从进料通道9经阀腔8进入出料通道IO完成输送,而此时阀板3距物料的输送线路较远,受到的冲刷较小,磨损程度低。因此能够使用更长时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阀腔8内的还设有另一块阀板3,该阀板3的一侧与阀腔8中设有出料口 10的一侧侧壁接触,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通过限制阀板3与旋转臂4产生径向位移的配合件13与旋转臂4转动连接;阀板3与旋转臂4之间设有用于使阀板3保持与阀腔8的侧壁接触的弹性压紧件14。这样可使阀板3与阀腔8的侧壁始终保持接触,增强密封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配合件13包括设置在阀板3上的凹槽17以及设置在旋转臂4上并与凹槽17配合的凸出部18 ;凹槽17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所述凸出部18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凹槽17的径向尺寸;凸出部18上设有朝向凹槽17的孔19 ;孔19的底部尺寸小于孔19的开口处尺寸;弹性压紧件14设于孔19内。如图7所示,这样不但能够限制阀板3与旋转臂4产生过大的径向位移,由于凸出部18的径向尺寸小于凹槽17的径向尺寸,使得凸出部18所提供的驱动力与阀腔8的侧壁施加给阀板3的摩擦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能够使阀板3围绕凹槽17的轴线转动,使得每次受物料冲刷的点都不一样,因此造成局部损坏的几率更小;并且产生自研磨和自抛光作用,磨平或去除阀板3与阀腔8的侧壁之间不平整的部位,提高密封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弹性压紧件14包括第一调节帽20和碟簧21 ;第一调节帽20包括第一帽身22和设于第一帽身22 —端的第一帽头23 ;第一帽头23与阀板3连接;碟簧21套在第一帽身22外围,且其一端抵住第一帽头23,另一端抵住旋转臂4。碟簧21与普通的弹簧相比在弹性形变较小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大的弹力,因此能够使第一帽头23对阀板3施加更大的力,从而使阀板3与阀腔8的侧壁更紧密的配合在一起,提高S封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阀杆通孔15内设有轴承24 ;阀杆6穿过轴承24。这样可使阀杆6在转动时受到的阻力更小。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轴承24包括轴承座25、填料压盖26和用于压紧填料压盖26的压紧构件27 ;轴承座25位于阀杆通孔15靠近阀腔8的一侧,填料压盖26位于阀杆通孔15远离阀腔8的一侧;压紧构件27设于填料压盖26远离轴承座25的一侧;阀杆6依次穿过压紧构件27、填料压盖26以及轴承座25 ;轴承座25、阀杆6以及填料压盖26之间的空间填充有用于润滑的填料28。这样在轴承24的润滑作用下降后可以解除压紧构件27对填料压盖26的压紧状态,取下填料压盖26,并向内部补充填料,非常方便。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拉杆5的一端套在阀杆6上,且与阀杆6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压紧构件27包括环形弹簧座28、弹簧29和第二调节帽30 ;环形弹簧座28套在阀杆6外侧;环形弹簧座28远离填料压盖26的一侧与拉杆5相抵,且其靠近填料压盖26的一侧设有放置槽31 ;第二调节帽30包括第二帽身32以及设于第二帽身32 —端的第二帽头33 ;第二帽头33与填料压盖26连接;弹簧29套在第二帽身32外围,且其一端抵住第二帽头33,另一端抵住放置槽31的底部。这样只要解除拉杆5与阀杆6之间的连接状态,环形弹簧座28便可向远离填料压 盖26的一侧运动,使第二帽头33与填料压盖26脱离接触,解除对填料压盖26的压紧状态。与此同时,设置弹簧29可起到调节作用力的作用,保证填料不会因受到过大的力而对阀杆6产生额外的阻力。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阀杆6位于阀腔8内的一端与阀体I转动连接。这样可增加阀杆6在转动时的稳定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阀体I包括进料阀体34和出料阀体35 ;进料通道9与进料口 11均设置在进料阀体34上;出料通道10与出料口 12均设置在出料阀体35上;进料阀体34与出料阀体35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形成阀腔8。这样在需要时可快速将进料阀体34和出料阀体35两部分拆开,对内部的零件进行维修或更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料阀体34和出料阀体35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固定件7包括气缸连接片16、固定杆36和阀体连接片37 ;气缸2通过气缸连接片36与固定杆36连接;固定杆36通过阀体连接片37与阀体I连接;阀体连接片37通过螺栓和螺母实现与阀体I的连接。这样阀体连接片37与进料阀体34和出料阀体35可直接通过同一套螺栓与螺母连接,不必再另外设置连接部件。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和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和具体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气缸、阀板、旋转臂、拉杆、阀杆和固定件; 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进料通道以及出料通道;所述阀腔的两侧对称设有进料口和出料ロ ;所述进料ロ与所述进料通道连接,所述出料ロ与所述出料通道连接; 所述阀板与所述旋转臂均设置在所述阀腔内;所述阀板的一侧与阀腔中设有所述进料ロ的一侧侧壁接触,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通过限制所述阀板与所述旋转臂产生径向位移的配合件与所述旋转臂连接;所 述旋转臂与所述阀板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阀板保持与所述阀腔的侧壁接触的弾性压紧件; 所述阀体上设有与所述阀腔连接的阀杆通孔,所述阀杆穿过所述阀杆通孔;所述阀杆的轴线与所述进料通道的轴线平行,且其一端位于所述阀腔内,另一端位于所述阀体外;所述旋转臂远离所述弹性压紧件的一端与所述阀杆位于所述阀腔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阀杆位于所述阀体外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所述气缸的缸体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阀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内的还设有另ー块阀板,该阀板的一侧与所述阀腔中设有所述出料ロ的一侧侧壁接触,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通过限制该阀板与所述旋转臂产生径向位移的配合件与所述旋转臂转动连接;该阀板与所述旋转臂之间设有用于使该阀板保持与所述阀腔的侧壁接触的弾性压紧件。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阀板上的凹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臂上并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出部;所述凹槽的径向截面为圆形;所述凸出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凹槽的径向尺寸;所述凸出部上设有朝向所述凹槽的孔;所述孔的底部尺寸小于孔的开ロ处尺寸;所述弹性压紧件设于所述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压紧件包括第一调节帽和碟簧;所述第一调节帽包括第一帽身和设于所述第一帽身的一端的第一帽头;所述第一帽头与所述阀板连接;所述碟簧套在所述第一帽身的外围,且其一端抵住所述第一帽头,另一端抵住所述旋转臂。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通孔内设有轴承;所述阀杆穿过所述轴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轴承座、填料压盖和用于压紧所述填料压盖的压紧构件;所述轴承座位于所述阀杆通孔靠近所述阀腔的ー侧,所述填料压盖位于所述阀杆通孔远离所述阀腔的ー侧;所述压紧构件设于所述填料压盖远离所述轴承座的ー侧;所述阀杆依次穿过所述压紧构件、所述填料压盖以及所述轴承座;所述轴承座、所述阀杆以及所述填料压盖之间的空间填充有用于润滑的填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一端套在所述阀杆上,且与所述阀杆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所述压紧构件包括环形弹簧座、弹簧和第二调节帽;所述环形弹簧座套在所述阀杆的外侧;所述环形弹簧座远离所述填料压盖的一侧与所述拉杆相抵,且其靠近所述填料压盖的一侧设有放置槽;所述第二调节帽包括第二帽身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帽身的一端的第二帽头;所述第二帽头与所述填料压盖连接;所述弹簧套在所述第二帽身的外围,且其一端抵住所述第二帽头,另一端抵住所述放置槽的底部。
8.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位于所述阀腔内的一端与所述阀体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包括进料阀体和出料阀体;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进料ロ均设置在所述进料阀体上;所述出料通道与所述出料ロ均设置在所述出料阀体上;所述进料阀体与所述出料阀体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形成所述阀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阀体和出料阀体通过螺栓与螺母连接;所述固定件包括气缸连接片、固定杆和阀体连接片;所述气缸通过所述气缸连接片与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固定杆通过所述阀体连接片与所述阀体连接;所述阀体连接片通过所述螺栓和螺母实现与所述阀体的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门。所述阀门包括阀体、气缸、阀板、旋转臂、拉杆、阀杆和固定件;阀体内设有阀腔、进料通道以及出料通道;阀板与所述旋转臂均设置在阀腔内;阀板的一侧与阀腔中设有进料口的一侧侧壁接触,与该侧相对的另一侧通过配合件与旋转臂连接;旋转臂与阀板之间设有用于使阀板保持与阀腔的侧壁接触的弹性压紧件;旋转臂与阀杆位于阀腔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拉杆的一端与阀杆位于阀体外的部分固定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气缸的缸体通过所述固定件与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阀门,当阀板让开进料口时,阀板距物料的输送线路较远,受到的冲刷较小,磨损程度低。因此能够使用更长时间。
文档编号F16K27/04GK202629124SQ201220260870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王云鹏 申请人:王云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