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长支承管两端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746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型长支承管两端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设计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改进型长支承管两端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支承管加工中,由于支承管长度过长,超过了一般钻床的工作高度,一般采用整体法或分解法来进行加工。整体法首先焊接支承管,再加工支承管两端法兰的密封面,但是采用这种工艺无法在两端法兰上钻孔。分解法首先加工好法兰的钻孔,然后焊接支承管和密封面。但是采用这种工艺由于钻孔已经存在,因此加工过程不是连续车削,造成密封面质量不闻,还易损坏刀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长支承管两端密封结构,通过在法兰的密封面设置下凹的沉槽,并在沉槽中内置钻孔,降低了加工难度,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长支承管两端密封结构,包括支撑管和密封法兰,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密封法兰,支撑管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密封法兰,所述第一密封法兰和第二密封法兰的面孔位置均设有一沉槽,所述沉槽内设有若干钻孔。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槽位于面孔的边缘,沉槽的截面为圆环;所述钻孔均匀分布于沉槽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由若干短管焊接而成。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环的宽度大于钻孔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法兰的密封面设置下凹的沉槽,并在沉槽中内置钻孔,降低了加工难度,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改进型长支承管两端密封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封法兰密封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长支承管两端密封结构,包括支撑管100和密封法兰,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密封法兰200,支撑管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密封法兰300,所述第一密封法兰和第二密封法兰的面孔位置均设有一沉槽210,所述沉槽内设有若干钻孔220。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保持原有的大密封面,所述沉槽位于面孔的边缘,沉槽的截面为圆环;所述钻孔均匀分布于沉槽内。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避免支承管过长,一般钻床无法加工,所述支撑管由若干短管焊接而成。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圆环的宽度大于钻孔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法兰的密封面设置下凹的沉槽,并在沉槽中内置钻孔,降低了加工难度,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长支承管两端密封结构,包括支撑管和密封法兰,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密封法兰,支撑管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密封法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法兰和第二密封法兰的面孔位置均设有一沉槽,所述沉槽内设有若干钻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长支承管两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槽位于面孔的边缘,沉槽的截面为圆环;所述钻孔均匀分布于沉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长支承管两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由若干短管焊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改进型长支承管两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的宽度大于钻孔的直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长支承管两端密封结构,包括支撑管和密封法兰,所述支撑管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密封法兰,支撑管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密封法兰,所述第一密封法兰和第二密封法兰的面孔位置均设有一沉槽,所述沉槽内设有若干钻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法兰的密封面设置下凹的沉槽,并在沉槽中内置钻孔,降低了加工难度,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不足,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L23/032GK202791037SQ20122047750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8日
发明者吴永旭, 马雪明 申请人:上海东方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