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内圈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374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内圈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特别涉及一种双内圈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类。滚动轴承中,滚道外侧设置挡圈用来对滚动体进行限位,由于挡圈结构强度低,造成滚动体限位效果差,且使用挡圈时,挡圈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锁紧在轴承内圈的端面上,其加工复杂,成本闻,且易引起内圈的内孔形变,影响广品品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且滚动体限位效果好的双内圈轴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内圈轴承,包括内圈、夕卜圈和滚动体,内圈的外表面和外圈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沿圆周方向设置的沟槽,内圈和外圈的沟槽配合后构成放置滚动体的滚道,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内圈采用分体式,所述内圈由以内圈沟槽底部中心为分界线分成的左、右两半内圈连接固定形成;左、右半内圈同时作为滚动体的左右限位。进一步的,所述左半内圈的内侧端面开有定位凸台,右半内圈的内侧端面开有可过盈嵌合定位凸台的定位槽。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内圈采用分体式,使得左右两半内圈在能够作为滚动体的左右限位,滚动体能够顺利嵌入滚道内;利用内圈作为挡边进行限位,限位效果好,不易形变;而左半内圈的内侧端面开有定位凸台,右半内圈的内侧端面开有可过盈嵌合定位凸台的定位槽,组装方便快捷。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内圈轴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包括内圈、外圈2、滚动体3。上述内圈的外表面和外圈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沿圆周方向设置的沟槽,内圈和外圈2的沟槽配合后构成放置滚动体3的滚道。本实用新型中,内圈采用分体式,内圈由左半内圈11、右半内圈12连接固定构成,左半内圈11、右半内圈12是以内圈沟槽底部中心为分界线划分而成,左半内圈11、右半内圈12形成的沟道较深,使得左半内圈11、右半内圈12同时作为滚动体3的左右限位。为安装方便,左半内圈11、右半内圈12采用嵌合式结构,在左半内圈11的内侧端面开有定位凸台,右半内圈12的内侧端面开有可过盈嵌合定位凸台的定位槽。
权利要求1.一种双内圈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滚动体,内圈的外表面和外圈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沿圆周方向设置的沟槽,内圈和外圈的沟槽配合后构成放置滚动体的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采用分体式,所述内圈由以内圈沟槽底部中心为分界线分成的左、右两半内圈连接固定形成;左、右半内圈同时作为滚动体的左右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内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内圈的内侧端面开有定位凸台,右半内圈的内侧端面开有可过盈嵌合定位凸台的定位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内圈轴承,包括内圈、外圈和滚动体,内圈的外表面和外圈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沿圆周方向设置的沟槽,内圈和外圈的沟槽配合后构成放置滚动体的滚道,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内圈采用分体式,所述内圈由以内圈沟槽底部中心为分界线分成的左、右两半内圈连接固定形成;左、右半内圈同时作为滚动体的左右限位。内圈采用分体式,使得左右两半内圈在能够作为滚动体的左右限位,滚动体能够顺利嵌入滚道内;利用内圈作为挡边进行限位,限位效果好,不易形变;而左半内圈的内侧端面开有定位凸台,右半内圈的内侧端面开有可过盈嵌合定位凸台的定位槽,组装方便快捷。
文档编号F16C19/16GK202991843SQ20122060297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5日
发明者陈宝国, 朱晓宏, 石静静 申请人:江苏万达特种轴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