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050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动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保持架的滚动轴承。
背景技术
目前,作为用于机床等的旋转支承部的轴承,多采用圆柱滚子轴承。图5表示现有的圆柱滚子轴承中所使用的保持架110和收容于保持架110的兜孔部111中的圆柱滚子104。保持架110具有:沿轴向并排配置的一对圆环部112、112 ;和沿圆周方向以规定间隔配置,用于连接一对圆环部112、112的多个梁部116。由一对圆环部112、112和相邻的两个梁部116、116围成的空间,成为兜孔部111。此外,为了简化,图5表示仅在一个兜孔部111中收容有圆柱滚子104的状态。当圆柱滚子轴承旋转时,会出现圆柱滚子轴承的旋转方向与圆柱滚子104的旋转方向不一致,圆柱滚子104的旋转轴倒向圆周方向,即所谓的偏斜的情况。此时,如图5的保持架110所示,当兜孔部111的一对轴向侧面121、121和一对周向侧面123、123形成直线状时,会出现圆柱滚子104的滚动面105与周向侧面123强力接触的情况。此外,会出现圆柱滚子104的轴向端面106与轴向侧面121明显强力接触的情况。特别是当形成于滚动面105与轴向端面196之间的倒角部107与兜孔部111的周向侧面123接触时,如图6所示,有可能在周向侧面123的轴向两侧产生边缘载荷(端部集中载荷),以致发生磨损。而且,根据情况,还有可能发生热粘或剥离。基于上述问题,近年,提出了通过改变圆柱滚子或兜孔部的形状而缓和了边缘载荷的圆柱滚子轴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该圆柱滚子轴承中,如图7所示,在圆柱滚子204的滚动面205形成有仅有很小曲率的隆起部208。此外,在保持架210的兜孔部211的周向侧面223,从设于轴向侧面223的轴向中央部的凹部229向轴向两外侧,形成有曲率仅比隆起部208的曲率大了兜孔游隙量的凹圆弧部228。由此,能够通过缩小圆柱滚子204的隆起部208与周向侧面223 (凹圆弧部228)之间的兜孔游隙来缩小歪扭角,所以能够缓和边缘载荷。此外,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圆柱滚子204的姿态稳定,所以能够抑制圆柱滚子204发生偏斜。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10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图7所示的保持架210中,存在着需要根据圆柱滚子204的隆起部208的形状决定凹圆弧部228的形状且制造复杂的问题。此外,在周向侧面223(凹圆弧部228)与圆柱滚子204之间的兜孔游隙变大的情况下,还有可能反而使得圆柱滚子204与周向侧面223的接触压力增大,容易产生边缘载荷。此外,尽管通过使圆柱滚子204的轴向端面206与兜孔部211的轴向侧面221接触也会导致产生边缘载荷,但专利文献I中没有任何对边缘载荷进行缓和的相关记载。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滚动体发生偏斜的情况下,仍能够缓和形成保持架的兜孔部的面的边缘载荷,防止该面发生磨损、热粘和剥离的滚动轴承。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结构实现。(I) 一种滚动轴 承,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外周面具有内圈滚道的内圈;在内周面具有外圈滚道的外圈;设置在上述内圈滚道与上述外圈滚道之间,能够自由滚动的多个滚动体;和具有用于把持上述多个滚动体的多个兜孔部的保持架,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持架具有:沿轴向并排配置的一对圆环部;和沿圆周方向以规定间隔配置,用于连接上述一对圆环部的多个梁部,上述3 孔部通过上述一对圆环部的沿轴向相对置的面和沿圆周方向相邻的两个梁部的在圆周方向对置的面形成,在形成上述兜孔部的表面中,至少一个面通过隆起而相对于上述滚动体成为凸曲面。(2)在上述(I)所述的滚动轴承中,沿上述圆周方向相邻的两个梁部的在圆周方向相对置的面通过隆起相对于上述滚动体形成为凸曲面。(3)在上述(I)或(2)所述的滚动轴承中,上述一对圆环部的沿轴向相对置的面通过隆起相对于上述滚动体形成为凸曲面。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滚动轴承,即使在滚动体发生偏斜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滚动体的滚动面与形成保持架的兜孔部的面强力接触,能够缓和边缘载荷。由此,能够防止形成兜孔部的面的磨损、热粘和剥离。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剖视图。图2是图1的保持架的轴向剖视图。图3是图2的保持架的局部俯视图。图4是用于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圆柱滚子发生了偏斜的状况的示意图。图5是现有的圆柱滚子轴承的保持架的局部俯视图。图6是图5的V-V剖视图。图7是其他现有的圆柱滚子轴承的保持架的局部俯视图。符号说明I 圆柱滚子轴承2 外圈2a 外圈滚道面3 内圈3a 内圈滚道面
4圆柱滚子10保持架11兜孔部12圆环部16梁部21轴向侧面23周向侧面26轴向凸曲面部28周向凸曲面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图1 图4对本发明的滚动轴承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圆柱滚子轴承I的径向剖视图。图2是图1的保持架10的轴向剖视图,图3是图2的保持架10的局部俯视图。如图1所示,圆柱滚子轴承I具有:在内周面形成外圈滚道面2a的外圈2 ;在外周面形成内圈滚道面3a的内圈3 ;作为滚动体的多个圆柱滚子4 ;和配置在外圈2与内圈3之间,把持多个圆柱滚子4的保持架10。如图2、3所示,保持架10为切制保持架,其包括:沿轴向并排配置的一对圆环部
12、12;和沿圆周方向以规定间隔配置,用于连接两个圆环部12之间的多个梁部16。在保持架10中,形成有作为由一对圆环部12、12与相邻的两个梁部16、16围成的空间的多个兜孔部11。下文中将形成兜孔部11的一对圆环部12、12的沿轴向相对置的侧面称为轴向侧面21、21,将沿圆周方向相邻的两个梁部16、16的在圆周方向相对置的侧面称为周向侧面23、23。在各兜孔部11,圆柱滚子4被把持为能够逐个自由滚动。如图3所示,在兜孔部11的各周向侧面23、23,在远离梁部16的方向,通过隆起,形成向着3 孔部11的周向中心凸出的周向凸曲面部28。即,周向凸曲面部28向着圆柱滚子4这一侧突出成凸面。这样,即使如图4所示在圆柱滚子4发生偏斜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圆柱滚子4的滚动面5和倒角部7与周向侧面23之间的接触压力集中而变得过大。由此,能够缓和周向侧面23、23的边缘载荷,能够防止周向侧面23、23发生磨损、热粘、剥离等。同样,在兜孔部11的各轴向侧面21、21,通过隆起,形成向着轴向内侧凸出的轴向凸曲面部26。即,轴向凸曲面部26向着圆柱滚子4这一侧突出成凸面。这样,即使如图4所示在圆柱滚子4发生偏斜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因圆柱滚子4的轴向端面6和倒角部7与轴向侧面21之间的接触压力集中而变得过大。由此,能够缓和轴向侧面21、21的边缘载荷,能够防止轴向侧面21 、21发生磨损、热粘、剥离等。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圆柱滚子轴承1,在形成保持架10的兜孔部11的周向侧面23、23,通过隆起,形成周向凸曲面部28、28,并且,在轴向侧面21、21,通过隆起,形成轴向凸曲面部26、26。由此,即使在圆柱滚子4发生偏斜的情况下,也能够缓和有可能在形成兜孔部11的周向侧面23、23和轴向侧面21、21产生的边缘载荷,防止该部位发生磨损、热粘、剥离等。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适当变更和改良等。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圆柱滚子轴承I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圆锥滚子轴承。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相对置的轴向侧面21、21和相对置的周向侧面23、23均通过隆起形成凸曲面部的保持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在相对置的轴向侧面21、21或相对置的周向侧面23、23中的任一侧面形成凸曲面部。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保持架10,采用了切制保持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保持架10也可以是冲压保持架等。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非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是记载于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即可进行各种变更并实施。本申请基于2011年10月5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特愿2011-221134),其内容作为参照引入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具有: 内圈,所述内圈在外周面具有内圈滚道; 外圈,所述外圈在内周面具有外圈滚道; 多个滚动体,所述多个滚动体设置在所述内圈滚道与所述外圈滚道之间,能够自由滚动;和 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具有用于把持所述多个滚动体的多个兜孔部, 所述保持架具有:沿轴向并排配置的一对圆环部;和沿圆周方向以规定间隔配置,用于连接所述一对圆环部的多个梁部, 所述兜孔部通过所述一对圆环部的沿轴向相对置的面和沿圆周方向相邻的两个梁部的在圆周方向对置的面形成, 在形成所述兜孔部的表面中,至少一个面通过隆起而相对于所述滚动体形成为凸曲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圆周方向相邻的两个梁部的在圆周方向相对置的面通过隆起相对于所述滚动体形成为凸曲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滚动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圆环部的沿轴向相对置的面通过隆起相对于所述滚动体形成为凸曲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动轴承,其中,在本发明的圆柱滚子轴承(1)的保持架(10)中,收容圆柱滚子(4)的兜孔部(11)具有在圆周方向相邻的两个梁部(16、16)的沿圆周方向相对置的周向侧面(23、23)和一对圆环部(12、12)的沿轴向相对置的轴向侧面(26、26)。通过隆起在周向侧面(23、23)形成周向凸曲面部(28、28),并通过隆起在轴向侧面(26、26)形成轴向凸曲面部(26、26)。
文档编号F16C19/22GK103140689SQ201280001772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5日
发明者清水健司 申请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