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及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56518阅读:85来源:国知局
电磁阀及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能可靠地防止发动机起动时锁定部件的误动作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和用于该装置的电磁阀。包括在外表面形成有油路槽的阀柱;和将阀柱以能往复滑动方式进行收容的套筒,在套筒的壁面上设置与第一工作油供给部连通的第一接口、与第二工作油供给部连通的第二接口和与工作油供给源侧连通的第三接口,还包括能将阀柱的位置向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进行驱动设定的螺线管机构,在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一接口供给来自工作油供给源的工作油,在所述第二位置,向第二接口供给来自工作油供给源的工作油,所述第三位置以使工作油不从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供给的方式,设定在除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区域以外的外侧。
【专利说明】电磁阀及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阀,其包括:在外表面形成有油路槽的阀柱;以及将该阀柱以能够往复滑动的方式进行收容的套筒,并且在所述套筒的壁面上设置与第一工作油供给部连通的第一接口、与第二工作油供给部连通的第二接口、以及与工作油供给源侧连通的第三接口,包括能改变所述阀柱的位置的螺线管机构。
[0002]进一步,本发明涉及使用了所述电磁阀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3]以往,作为公开了这种电磁阀及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的技术,例如,存在日本特开平10 — 159519号公报。(专利文献I)
[0004]该现有技术涉及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在内燃机的运转过程中对设置在各气缸中的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开闭定时进行变更控制。该装置包括:与曲轴同步旋转的驱动侧旋转体;以及相对于该驱动侧旋转体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同轴地配置、并相对于进气阀和排气阀开闭用的凸轮轴一体旋转的从动侧旋转体,还包括在内燃机起动时以使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相互卡合的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采用在内燃机起动时,通过向形成在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之间的提前角室或滞后角室供给工作油而能够进行解除动作的结构。
[0005]在该现有技术中,在内燃机起动时油压充分上升以前,为了防止混入油中的空气进行解除锁定部件的误动作,在提前角室以及滞后角室中的提前被供给油压的油室内,形成有用于释放该室内的压力的释放压力流路。
[0006]由此,即使在内燃机起动时等油压充分上升以前的油中混入空气,该混入的空气也能经由上述释放压力流路排出,从而防止锁定部件的误动作,可靠地防止叶片碰撞提前角室的壁部或滞后角室的壁部而产生撞击声音。因此,在该现有技术的结构中,在锁定部件的侧面设置有用于释放空气的释放压力流路。该释放压力流路的大小设置成仅空气能够从油压室通到外部的大小。
[0007]在先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 - 1595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在上述现有技术的结构中,在锁定部件因气压向卡合解除方向开始移动时,释放压力流路与外部连通。但是,若在该释放压力流路的附近存在有异物时,释放压力流路被堵塞,有可能在无法释放空气的情况下解除锁定部件。
[0011]另外,即使不存在异物,由于释放压力流路形成得较窄,因此在使用时会堆积污物。这样,有可能释放压力流路被完全堵塞而不能始终排出空气。
[0012]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能够可靠地防止在发动机起动时锁定部件的误动作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以及用于该装置的电磁阀。
[0013]〔特征结构〕
[0014]本发明涉及的电磁阀的特征结构在于,包括:在外表面形成有油路槽的阀柱;以及将该阀柱以能够往复滑动的方式进行收容的套筒,在所述套筒的壁面上设置与第一工作油供给部连通的第一接口、与第二工作油供给部连通的第二接口、以及与工作油供给源侧连通的第三接口,还包括螺线管机构,所述螺线管机构能够将所述阀柱的位置向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进行驱动设定,在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一接口供给来自所述工作油供给源的工作油,在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二接口供给来自所述工作油供给源的工作油,所述第三位置以使工作油不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供给的方式,设定在除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区域以外的外侧。
[0015]〔作用效果〕
[0016]根据本结构,能够明确地区分作为工作油的供给接口的第三接口、与将该工作油向其他部位供给的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的连通和切断。因此,能够可靠地控制通过工作油进行各种动作的装置。
[0017]〔特征结构〕
[0018]本发明涉及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的特征结构在于,包括:驱动侧旋转体,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旋转;以及从动侧旋转体,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同轴地配置,并与所述内燃机的阀开闭用的凸轮轴一体旋转,
[0019]还包括:提前角室,由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从动侧旋转体形成,并通过伴随着工作油供给的容积扩大,使所述相对旋转相位向提前角方向移动;以及滞后角室,通过伴随着工作油供给的容积扩大,使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相对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相对旋转相位向滞后角方向移动,
[0020]包括能够固定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间的相对相位的锁定机构,能通过向所述提前角室或所述滞后角室供给工作油而解除该锁定机构,
[0021]还包括在外表面形成有工作油槽的阀柱、以及将该阀柱以能够往复滑动的方式进行收容的套筒,
[0022]在所述套筒的壁面上设置与所述提前角室连通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滞后角室连通的第二接口、以及与工作油油泵侧连通的第三接口,
[0023]包括螺线管机构,所述螺线管机构能够将所述阀柱的位置向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进行驱动设定,在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一接口供给来自所述工作油油泵侧的工作油,在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二接口供给来自所述工作油油泵侧的工作油,所述第三位置以使工作油不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供给的方式设定在除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区域以外的外侧。
[0024]〔作用效果〕
[0025]在对内燃机的阀开闭时期进行提前角和滞后角控制时,通常,需要快速地进行提前角控制和滞后角控制的切换。这样,能够得到可实现响应性好的最佳燃烧状态的内燃机。在本结构中,为了不损害这样的内燃机的响应性等,在离开提前角控制涉及的第一接口以及滞后角控制涉及的第二接口的切换位置的位置上设置第三接口。
[0026]由此,在使锁定机构的动作与提前角控制或滞后角控制一起进行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中,采用发动机起动时锁定机构不会错误地动作的结构。这样,能够得到发动机起动可靠性较高的内燃机。
[0027]〔特征结构〕
[0028]在本发明涉及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中,优选在所述套筒上设置有排放流路,在所述阀柱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排放流路至少开放与所述提前角室连通的所述第一接□。
[0029]〔作用效果〕
[0030]为了使下一次的发动机起动变得容易,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通常包括用于固定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锁定机构。在发动机停止时,该锁定机构诸如向提前角室和滞后角室适当供给工作油等而被固定在锁定相位。然而,有时该锁定操作没有结束而出现没有被固定在锁定相位的情况。
[0031]这种情况下,在发动机起动时使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相对旋转,在固定在锁定位置上之后起动发动机。此时,在大多数发动机中,大多使从动侧旋转体位于滞后角侦U。即,在发动机停止时锁定相位上的固定失败时,大多优选发动机起动时使从动侧旋转体向滞后角侧进行相对旋转。
[0032]因此,如本结构那样,通过在发动机起动时对与提前角室连通的第一接口排放,使得从动侧旋转体容易向滞后角侧、即缩小提前角室的体积的一侧移动,提高了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0033]〔特征结构〕
[0034]另外,本发明涉及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能够在所述套筒上设置有排放流路,在所述阀柱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排放流路使与所述提前角室连通的所述第一接口以及与所述滞后角室连通的所述第二接口开放。
[0035]〔作用效果〕
[0036]如本结构那样,如果在发动机起动时排放提前角室和滞后角室双方,尤其是能够提高具有中间锁定机构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在进行中间锁定时,其位置处于从动侧旋转体的最大滞后角侧的位置与最大提前角侧的位置之间。因此,如上所述,当在发动机停止时锁定操作没有成功时,从动侧旋转体的相对位置相对于锁定位置处于提前角侧和滞后角侧的任一侧的可能性也提高。这种情况下,通过排放提前角室和滞后角室双方,在发动机起动时油压尚未升高的状态下,从动侧旋转体容易向提前角方向和滞后角方向双方向移动。因此,被固定在中间锁定位置的概率提高,能够改善发动机的起动性能。
[0037]〔特征结构〕
[0038]本发明涉及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还能够将螺线管机构构成为即使在内燃机停止时也将阀柱设定在第三位置上。
[0039]〔作用效果〕
[0040]在具有锁定机构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中,期望在发动机停止时能够将从动侧旋转体可靠地保持在锁定位置。因此,需要快速地排放锁定流路的工作油。根据本结构的装置,通过使发动机停止能使工作油向滞后角流路的供给停止。这样,滞后角流路和锁定机构的工作油开始减少,能够使锁定机构快速地发挥功能。
[0041]〔特征结构〕[0042]另外,本发明涉及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包括:驱动侧旋转体,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旋转;以及从动侧旋转体,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同轴地配置,并与所述内燃机的阀开闭用的凸轮轴一体旋转,
[0043]还包括:提前角室,由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从动侧旋转体形成,并通过伴随着工作油供给的容积扩大,使所述相对旋转相位向提前角方向移动;以及滞后角室,通过伴随着工作油供给的容积扩大,使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相对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相对旋转相位向滞后角方向移动,
[0044]包括能够固定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间的相对相位的锁定机构,能通过向所述提前角室以及所述滞后角室的至少任一个供给工作油而解除该锁定机构,
[0045]还包括在外表面形成有工作油槽的阀柱、以及将该阀柱以能够往复滑动的方式进行收容的套筒,
[0046]在所述套筒的壁面上设置与所述提前角室连通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滞后角室连通的第二接口、以及与工作油油泵侧连通的第三接口,
[0047]包括螺线管机构,所述螺线管机构能够将所述阀柱的位置向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进行驱动,在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一接口供给来自所述工作油油泵侧的工作油,在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二接口供给来自所述工作油油泵侧的工作油,所述螺线管机构还能够将所述阀柱的位置向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位置进行驱动,以形成工作油不能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供给的死区。
[0048]〔作用效果〕
[0049]如本结构那样,能够将阀柱的位置设定在死区,以使供给到第三接口的工作油不能从第一接口以及第二接口供给,因此工作油的切断性得到改善。此时的第三位置也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原本该位置是提前角控制和滞后角控制之间的切换位置,需要快速的控制切换。但即使因确保较大的死区而使提前角和滞后角控制的响应性一定程度受损,由于通过延长工作油的切断期间而在使用方式等方面有利,所以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
[0050]本发明涉及的电磁阀或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优选所述螺线管机构是通过通电进行驱动的电磁阀,在不通电时所述阀柱位于所述第三位置。
[0051]如本结构那样,当螺线管机构不通电时,阀柱位于第三位置,工作油不向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供给。由此,不向螺线管机构通电时,能够抑制已经供给的工作油经由螺线管机构向工作油供给源排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52]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的结构的说明图。
[0053]图2是表示处于锁定状态的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的说明图。
[0054]图3是表示处于解锁状态的驱动侧旋转体和从动侧旋转体的说明图。
[0055]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阀的动作说明图。
[0056]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阀的动作说明图。
[0057]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阀的动作说明图。[0058]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阀的动作说明图。
[0059]图8是说明电磁阀的动作的图表。
[0060]图9是说明电磁阀的动作的图表。
[0061]图10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阀的说明图。
[0062]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电磁阀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3]基于图1至图9对将本发明涉及的电磁阀应用于作为内燃机的一例的汽车用发动机中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64]〔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的基本结构〕
[0065]如图1所示,该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包括:与发动机200的曲轴C同步旋转的作为“驱动侧旋转体”的壳体I;以及与壳体I同轴地配置,并与凸轮轴101同步旋转的作为“从动侧旋转体”的内部转子2。凸轮轴101是控制发动机200的阀芯开闭的未图示的凸轮的旋转轴。此外,凸轮轴101被旋转自如地组装在发动机200的气缸盖(未图示)上。
[0066]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包括锁定机构3,所述锁定机构3通过控制内部转子2相对于壳体I的相对旋转移动,能够将内部转子2相对于壳体I的相对旋转相位控制在最大滞后角相位和最大提如角相位之间的规定相位。如图2及图3所不,该锁定机构3具有:从壳体I向径向内侧进退自如的锁定部件3a ;以及以使该锁定部件3a能够卡合的方式设置在内部转子2上的锁定槽3b。
[0067]如图1所示,内部转子2通过螺栓100被一体地组装在凸轮轴101的前端部上。壳体I包括:与用于连接凸轮轴101的一侧相反侧的前板11 ;一体地设置有正时链轮12的外部转子13 ;以及连接凸轮轴101的一侧的后板14。
[0068]当曲轴C进行旋转驱动时,其旋转驱动力经由动力传递部件102传递到正时链轮
12,壳体I向图2所示的旋转方向S进行旋转驱动。伴随着壳体I的旋转驱动,内部转子2向旋转方向S进行旋转驱动,凸轮轴101旋转,设置在凸轮轴101上的凸轮下推发动机200的阀芯而使阀打开。
[0069]如图2所示,由外部转子13和内部转子2形成流体压力室4。向径向内侧方向突出的多个突出部15沿旋转方向S相互分离地形成在外部转子13上。突出部15作为相对于内部转子2的外周面2a的导向件(shoe)而发挥功能。
[0070]在外周面2a的面向流体压力室4的部分上形成有叶片槽5。叶片6朝向径向外侧配置在叶片槽5中。流体压力室4被叶片6沿着旋转方向S分隔成提前角室41和滞后角室42。
[0071]如图1、图2所示,在内部转子2及凸轮轴101上形成有提前角流路43。提前角流路43与各提前角室41连通。另外,在内部转子2及凸轮轴101上形成有滞后角流路44。滞后角流路44与各滞后角室42连通。如图1所示,提前角流路43及滞后角流路44与下述的工作油给排机构7连接。
[0072]通过工作油给排机构7向提前角室41及滞后角室42供给、排出工作油,或者保持给排量,以使该工作油的流体压力作用于叶片6。这样将相对旋转相位向提前角方向或滞后角方向移动、或者保持在任意的相位。此外,提前角方向是指提前角室41的容积增大的方向,在图2中由箭头SI表示。滞后角方向S2是指滞后角室42的容积增大的方向,在图2中由箭头S2表示。另外,滞后角室42的容积最大时的相位是最大滞后角相位,提前角室41的容积最大时的相位是最大提如角相位。
[0073][锁定机构]
[0074]锁定机构3在发动机200起动时工作油压力不稳定的状况下,将壳体I和内部转子2保持在规定的相对位置。该相对相位是最大滞后角相位和最大提前角相位之间的规定相位,是适于发动机200起动的相位。以下,将该相位称作中间锁定相位。由此,适当地维持凸轮轴101相对于曲轴C的旋转相位的旋转相位,使得发动机200稳定地旋转。
[0075]如图2和图3所示,锁定机构3包括锁定部件3a、将该锁定部件3a向径向内侧施力的弹簧3c、以及与锁定部件3a卡合的锁定槽3b。
[0076]供给工作油的锁定流路30与锁定槽3b连通。该锁定流路30被形成在内部转子2和凸轮轴101上,并与下述的滞后角流路44连通。通过控制下述的电磁阀V,能够进行提前角和滞后角控制以及控制锁定部件3a的进退动作。
[0077]〔扭簧〕
[0078]在发动机停止时,发动机200通常处于怠速运转状态。怠速运转时的相对旋转相位大多在最大滞后角相位附近。该位置比锁定相位更加靠近滞后角侧。由此,在发动机停止时,为了顺畅地设定于锁定相位,需要在不再供给工作油的阶段使内部转子2向提前角侧旋转。
[0079]因此,如图1所示,在内部转子2和前板11上设置有扭簧8。扭簧8以使相对旋转相位处于最大提前角相位的方式,将力作用于壳体I及内部转子2上。
[0080]〔工作油给排机构〕
[0081]如图1所示,工作油给排机构7包括:贮存工作油的油盘(工作油供给源)71 ;通过发动机200驱动并进行工作油的供给的油泵72 ;以及控制工作油相对于提前角流路43及滞后角流路44的供给、排出、保持的电磁控制式电磁阀V。电磁阀V由ECU73控制。
[0082]如图4?图7所示,电磁阀V包括:能够向一个方向往复移动的阀柱90 ;以及将该阀柱90以能够往复滑动的方式进行收容的套筒91。在阀柱90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油路槽。在所述套筒91的壁部上设置有:使工作油与作为第一工作油供给部的提前角室41连通的第一接口 Pl ;使工作油与作为第二工作油供给部的滞后角室42及锁定流路30连通的第二接口 P2 ;以及与工作油供给源侧连通的第三接口 P3。
[0083]阀柱90在螺线管机构92的作用下往复移动。阀柱90的位置能够设定在向第一接口 Pl供给来自油供给源的工作油的第一位置、向第二接口 P2供给工作油的第二位置、以及不从第一接口 Pl和第二接口 P2的任一方供给工作油的第三位置上。在图4?图7所示的例子中,将第三位置设置在除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区域以外的外侧,例如设置在螺线管机构92侧。螺线管机构92通过通电使阀柱90向图4?图7中的左向移动。当解除通电时,通过设置在阀柱90的端部和套筒91的内表面上的复位弹簧93,对阀柱90向所述第三位置侧施力。
[0084]图4表示阀柱90处于第三位置的状态。该状态下,阀柱90位于图中最右侧。此时,供给工作油的第三接口 P3既不与第一接口 Pl连通,也不与第二接口 P2连通。但是,第一接口 Pl和第二接口 P2分别与未图示的排放流路连通。[0085]这样,在不通电时,由于阀柱90位于第三位置,因此不向第一接口 Pl及第二接口P2供给工作油。这样,不进行通电时,能够抑制已经供给的工作油经由螺线管机构92向油盘71排出。
[0086]图5表示阀柱90处于第二位置的状态。该状态下,第三接口 P3与第二接口 P2连通。所述第一接口 Pi与排放流路连通。
[0087]图7表示阀柱90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该状态下,第三接口 P3与第一接口 Pl连通。所述第二接口 P2与排放流路连通。
[0088]图6表示阀柱90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中间的状态。该状态下,第三接口 P3既不与第一接口 Pl连通,也不与第二接口 P2连通,但是,当阀柱90即便向左右的任一方稍微移动时,都会与第一接口 Pl或第二接口 P2连通。该状态例如是在发动机200运转时将VVT的相位维持在固定位置的状态。阀柱90在螺线管机构92的作用下稍微往复移动,处于向提前角室和滞后角室交替地供给工作油的状态。
[0089]如图4所示,之所以将第三位置设定在阀柱90的动作范围的一个端部,是为了可靠地获得上述状态。当发动机200起动直至油泵72开始工作为止,工作油的压力不充分。由于在该状态下难以通过油压维持阀柱90的位置,因此利用复位弹簧93将阀柱90向一侧推压。由此,使发动机起动时的阀柱90的位置稳定,防止工作油或空气向锁定流路30供给。这样,不会发生锁定部件3a的误动作,能够提高发动机200的起动性能。
[0090]此外,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可以将阀柱90的第三位置设定在图6的位置上。但是,为了使阀柱90准确地位于该位置,例如需要预先准确地把握存在于套筒91内的工作油的粘性、复位弹簧93的施加力。由于工作油的粘性因气温的高低等发生变化,因此,即使始终同样地操作螺线管机构92,阀柱90的位置也有可能变得不固定。然而,通过较大地设定阀柱90既不与第一接口 Pl连通也不与第二接口 P2连通的死区,能使工作油的切断性得到改善。当死区较大时,发动机200处于通常运转状态时的提前角和滞后角控制的响应性一定程度受损,但通过仔细研究双方的动作条件能够实现上述结构。
[0091]基于图8、图9对该电磁阀V的具体动作进彳丁说明。
[0092]图8是表示本发明中的阀柱90的移动情况的图,图9是表示以往的OCV中的阀柱90的移动情况的图。双方的不同之处在于对电磁阀V的通电方式。在以往的类型中,如图9的上图所示,发动机200起动的同时对螺线管机构92开始通电以进行滞后角控制。由此,有可能产生向锁定流路30供给空气、锁定部件3a被误解除的情况。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产生这样的误解除的可能性,将锁定部件3a的弹力设定得较大。因此,需要将用于解除锁定部件3a所需的油压提高至图9的下图所示的程度。
[0093]相对于此,在本发明的电磁阀V中,如图8的上图所示,发动机200起动时电流值为零。因此,阀柱90被维持在第三位置,在保持锁定相位不变的状态下起动发动机200。在发动机200起动、油泵72的油压上升时,开始向电磁阀V通电以进行滞后角控制,锁定部件3a被解除。
[0094]这样,能够将锁定部件3a的弹力设定成图8的下图所示的那样小。由于弹簧3c的弹力变小时解锁动作变快,因此该装置的操作性得以提高。另外,如果弹簧3c的弹力变小,则锁定部件3a被解除之后,工作油的油压始终大于弹簧3c的弹力,锁定部件3a不会错误地再次卡合到锁定槽3b中。因此,不会产生内部转子2的相位变化时锁定部件3a意外地卡合到锁定槽3b中的情况,即、不会产生所谓的剪切(guillotine)减少,能够使本装置的动作变稳定。
[0095]本发明的电磁阀V尤其能使发动机起动时的解锁可靠地执行。但是本发明的电磁阀V在发动机停止时也有效地产生作用。
[0096]在发动机停止时,想要将从动侧旋转体可靠地保持在锁定位置,因此需要快速地排放锁定流路30的工作油。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电磁阀V,通过关闭发动机按钮,至少能使工作油向滞后角流路44的供给停止。此时,由于滞后角流路44和提前角流路43分别通过第二接口 P2和第一接口 Pl进行排放,因此锁定部件3a能够快速地卡合到锁定槽3b中。滞后角流路44和提前角流路43被排放后,内部转子2相对于外部转子13的相对旋转变得容易,因凸轮扭矩的反作用等,内部转子2和外部转子13重复进行向提前角和滞后角双方向的相对移动,更加容易设定在锁定相位。
[0097][第二实施方式]
[0098]图10表示本发明涉及的第二实施方式。
[0099]其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异在于设定成:在阀柱90位于图中最右侧的第三位置时,提前角室41经由第一接口 Pl排放、滞后角室42不经第二接口 P2排放。
[0100]在本结构中,由于在发动机起动时空气等不会经由滞后角流路44被供给至锁定流路30,因此不会发生锁定部件3a的误解除。
[0101]另一方面,当在发动机停止时锁定部件3a没有被锁定,且在该状态下进行之后的发动机起动时,根据本结构,提前角室41经由第一接口 Pl排放,滞后角室42不排放而只是被切断,因此内部转子2因凸轮的反作用扭矩等,容易向滞后角侧移动。因此,对于锁定位置设定于最大滞后角侧的发动机200,伴随着发动机起动而接近锁定相位,能够提高发动机200的起动性能。
[0102]〔第三实施方式〕
[0103]另外,如图11所示,也可在油泵72和电磁阀V之间设置其他电磁阀VI。
[0104]此时,阀柱90和套筒91与以往的装置同样地,从发动机起动时开始第三接口 P3与第二接口 P2连通。但是,在发动机起动时,通过切断工作油从油泵72向电磁阀V的供给,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0105]〔其他实施方式〕
[0106]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锁定流路30与滞后角流路44连通的情况,但锁定流路30也可以与提前角流路43连通。
[0107]另外,也可以采用将锁定流路30与提前角流路43以及滞后角流路44双方连通的结构。此时,例如,能够使锁定部件3a呈台阶形状,以使锁定部件3a的受到来自锁定流路30的工作油的受压面为两个面,使一个面为受与提前角流路43连通的锁定流路的工作油作用的受压面,使另一个面为受到与滞后角流路44连通的锁定流路的工作油作用的受压面。
[0108]工业实用性
[0109]本发明涉及的电磁阀及装置能够用于设置在内燃机中的进气侧和排气侧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外表面形成有油路槽的阀柱;以及 将该阀柱以能够往复滑动的方式进行收容的套筒, 在所述套筒的壁面上设置与第一工作油供给部连通的第一接口、与第二工作油供给部连通的第二接口、以及与工作油供给源侧连通的第三接口, 还包括螺线管机构,所述螺线管机构能够将所述阀柱的位置向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进行驱动设定, 在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一接口供给来自所述工作油供给源的工作油, 在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二接口供给来自所述工作油供给源的工作油, 所述第三位置以使工作油不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供给的方式,设定在除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区域以外的外侧。
2.一种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侧旋转体,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旋转;以及 从动侧旋转体, 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同轴地配置,并与所述内燃机的阀开闭用的凸轮轴一体旋转, 还包括:提前角室,由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从动侧旋转体形成,并通过伴随着工作油供给的容积扩大,使相对旋转相位向提前角方向移动;以及滞后角室,通过伴随着工作油供给的容积扩大,使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相对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相对旋转相位向滞后角方向移动, 包括能够固定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间的相对相位的锁定机构,能通过向所述提前角室或所述滞后角室供给工作油而解除该锁定机构, 还包括在外表面形成有工作油槽的阀柱、以及将该阀柱以能够往复滑动的方式进行收容的套筒, 在所述套筒的壁面上设置与所述提前角室连通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滞后角室连通的第二接口、以及与工作油油泵侧连通的第三接口, 包括螺线管机构,所述螺线管机构能够将所述阀柱的位置向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进行驱动设定, 在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一接口供给来自所述工作油油泵侧的工作油, 在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二接口供给来自所述工作油油泵侧的工作油, 所述第三位置以使工作油不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供给的方式设定在除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区域以外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筒上设置有排放流路,在所述阀柱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排放流路至少开放与所述提前角室连通的所述第一接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套筒上设置有排放流路,在所述阀柱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排放流路使与所述提前角室连通的所述第一接口以及与所述滞后角室连通的所述第二接口开放。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螺线管机构构成为即使在所述内燃机停止时也将所述阀柱设定在所述第三位置上。
6.一种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侧旋转体,与内燃机的曲轴同步旋转;以及 从动侧旋转体,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同轴地配置,并与所述内燃机的阀开闭用的凸轮轴一体旋转, 还包括:提前角室,由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从动侧旋转体形成,并通过伴随着工作油供给的容积扩大,使相对旋转相位向提前角方向移动;以及滞后角室,通过伴随着工作油供给的容积扩大,使所述从动侧旋转体相对于所述驱动侧旋转体的相对旋转相位向滞后角方向移动, 包括能够固定所述驱动侧旋转体和所述从动侧旋转体之间的相对相位的锁定机构,能通过向所述提前角室以及所述滞后角室的至少任一个供给工作油而解除该锁定机构, 还包括在外表面形成有工作油槽的阀柱、以及将该阀柱以能够往复滑动的方式进行收容的套筒, 在所述套筒的壁面上设置与所述提前角室连通的第一接口、与所述滞后角室连通的第二接口、以及与工作油油泵侧连通的第三接口, 包括螺线管机构,所述螺线管机构能够将所述阀柱的位置向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进行驱动, 在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一接口供给来自所述工作油油泵侧的工作油, 在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二接口供给来自所述工作油油泵侧的工作油, 所述螺线管机构还能够将所述阀柱的位置向不同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第三位置进行驱动,以形成工作油不能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供给的死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线管机构是通过通电进行驱动的电磁阀, 在不通电时所述阀柱位于所述第三位置。
8.如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阀开闭时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线管机构是通过通电进行驱动的电磁阀, 在不通电时所述阀柱位于所述第三位置。
【文档编号】F16K3/26GK103764959SQ201280041957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藤胁贤二, 小林昌树, 吉田诚, 池田宪治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