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放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902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放气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放气阀,包括:壳体、转接头,转接头通过与转接头匹配的开口插入壳体;壳体具有用于放气的通孔,壳体靠近转接头的端部设置有沿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一、第二卡槽,第一和第二卡槽内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和第二卡夹;转接头具有与第一和第二卡槽匹配的第三卡槽,转接头遮盖通孔时,第一卡夹卡设于第一、第三卡槽,转接头暴露通孔时,第二卡夹卡设于第二、第三卡槽;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和第二卡槽之间壳体上的支撑杆,支撑于支撑杆上的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第一卡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卡夹连接,连接杆以支撑杆为支点带动第一、第二卡夹做杠杆运动。本发明的放气阀节省了放气操作步骤,提高了放气效率。
【专利说明】应用于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放气阀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汽车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放气阀。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液压管路中的液体中如果存在空气,在离合器踏板被踏下去的时候会感觉到没有阻力,这将影响离合器的分离和后续的挂挡动作,因此需要在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中设置放气阀来实现放气,放气阀的两端被安装在液压管路中。
[0003]结合参考图1和图2,放气阀100包括壳体101、与壳体101匹配的转接头102。壳体101具有通孔103 (由于图1和图2的视角中看不到通孔,通孔位于图中视图的背面,图1中的通孔103用虚线表示),该通孔103用于对液压管路中的气体进行放气,即,当液压管路中有气体存在时,可以通过该通孔103将气体放出。
[0004]当放气阀100处于未放气状态时,转接头102处于将通孔103遮盖的位置,壳体101中的气体和液体不能从通孔103中流出;当放气阀100处于放气状态时,转接头102处于将通孔103暴露的位置,使通孔103与外界相通,可以对液压管路中的气体进行放气。
[0005]壳体101上具有第一卡槽104和第二卡槽105,转接头102上具有与第一卡槽104、
第二卡槽105匹配的第三卡槽106,第--^槽104中设置有可移动的第—^夹107,第二卡槽105中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卡夹108。
[0006]参考图2和图3,在未放气状态时,第一卡槽104和第三卡槽106的位置相对,第一卡夹107完全嵌入第—^槽104内,且卡设于第—^槽104和第三卡槽106,起到在未放气状态固定转接头102的目的。第二卡夹108处于被提起的状态。
[0007]参考图4和图5,在放气状态时,提起第一卡夹107,沿壳体101向外抽拉转接头102,使通孔103暴露后,在第二卡槽105和第三卡槽106位置相对时,按下第二卡夹108,使第二卡夹108卡设于第二卡槽105和第三卡槽106,起到在放气状态固定转接头102的目的。放气完成后,向壳体101内推动转接头102,使通孔103遮盖后,在第一卡槽104和第三卡槽106位置相对时,按下第—^夹107,使第—^夹107卡设于第—^槽104和第三卡槽106,起到未放气状态固定转接头的目的,接着,提起第二卡夹108。
[0008]对现有技术的放气阀放气操作进行总结,放气时需要三步操作:提起第一卡夹107、向壳体101外抽拉转接头102、按下第二卡夹108。放气完成后还需要三步操作:向壳体101内推动转接头102、按下第一卡夹107、提起第二卡夹108。因此,采用现有技术的放气阀进行放气时放气步骤繁多,影响放气效率。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采用现有技术的放气阀进行放气时,放气步骤繁多,影响放气效率。
[0010]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放气阀,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与所述壳体匹配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通过与所述转接头匹配的开口插入所述壳体,所述转接头可沿壳体轴向方向在壳体内移动;
[0011 ] 所述壳体上具有用于放气的通孔,所述壳体靠近转接头的端部设置有沿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比所述第二卡槽靠近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卡夹,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卡夹;
[0012]所述转接头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匹配的第三卡槽,在所述转接头遮盖所述通孔时,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相对,第一卡夹卡设于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在所述转接头暴露所述通孔时,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相对,第二卡夹卡设于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
[0013]其特征在于,
[001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壳体上的支撑杆,支撑于所述支撑杆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卡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夹连接,所述连接杆以所述支撑杆为支点带动所述第一卡夹、第二卡夹做杠杆运动。
[0015]可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套设于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的第一圈套部和第二圈套部。
[0016]可选的,所述第一圈套部和第二圈套部是弯折形成的钩形结构。
[0017]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具有凹部,所述支撑杆顶部支撑于所述凹部内。
[0018]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位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壳体的中间位置处。
[0019]可选的,所述第一卡槽为两个并且在壳体周向方向上对称排列,所述第一卡夹呈类U型,卡设于所述壳体圆周外表面,且所述第一卡夹的两端分别可移动地收容于所述两个第一卡槽,在转接头遮盖所述通孔时,第一卡夹的两端卡设在两个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内。
[0020]可选的,所述第二卡槽为两个并且在壳体周向方向上对称排列,所述第二卡夹呈类U型,卡设于所述壳体圆周外表面,且所述第二卡夹的两端分别可移动地收容于所述两个第二卡槽,在所述转接头暴露所述通孔时,第二卡夹的两端卡设在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内。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22]本发明技术方案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壳体上设置支撑杆,支撑于支撑杆上的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第一卡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夹连接。这样,连接杆可以以支撑杆为支点,带动第一卡夹、第二卡夹进行杠杆运动。当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的放气阀需要放气时,手动提起第一卡夹时,连接杆会自动按下第二卡夹,使第二卡夹完全嵌入第二卡槽中,并且卡设于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起到在放气状态固定转接头的目的,接着,沿壳体向外抽拉转接头以使通孔暴露来进行放气。放气完成后,沿壳体向内推动转接头以使通孔遮盖,然后,手动按下第一卡夹,使其完全嵌入第一卡槽中,并且卡设于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起到未放气状态固定转接头的目的,此时,连接杆会自动提起第二卡夹。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放气阀进行放气时,手动提起第一卡夹,连接杆会自动完成按下第二卡夹的步骤,采用本发明的放气阀完成放气操作时,手动按下第一卡夹,连接杆会自动完成提起第二卡夹的步骤,因此,现有技术的三步放气操作变成了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两步放气操作,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放气阀节省了放气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放气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现有技术的放气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的放气阀没有进行放气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图2中的放气阀沿AA方向的剖视图;
[0026]图4是图1中的放气阀放气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图4中的放气阀沿BB方向的剖视图;
[0028]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放气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9]图7是图6中的放气阀没有进行放气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图7中的放气阀沿CC方向的剖视图;
[0031]图9是图6中的放气阀放气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是图9中的放气阀沿DD方向的剖视图;
[0033]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夹、第二卡夹和连接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5]参考图6和图7,本实施例中,放气阀200包括壳体201、与壳体201匹配的转接头202。壳体201的两端开口,转接头202通过与其匹配的开口插入壳体201,转接头202可沿壳体201轴向方向(X-X方向)在壳体201内移动。
[0036]壳体201表面具有用于放气的通孔203(由于图6和图7的视角中看不到通孔,通孔位于图中视图的背面,图6中的通孔203采用虚线表示)。转接头202处于暴露通孔203的位置时,可以对液压管路中的气体进行放气;转接头202处于遮盖通孔203的位置时,壳体201中的液体和气体不能从通孔203中流出。
[0037]壳体201靠近转接头202的端部设置有沿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一卡槽204和第二卡槽205,第一卡槽204比第二卡槽205靠近通孔203。第一卡槽204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卡夹207,第二卡槽205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卡夹208。
[0038]转接头202上具有与第一卡槽204和第二卡槽205匹配的第三卡槽206。转接头202遮盖通孔203时,第一^^槽204和第三卡槽206相对,第一^^夹207卡设于第一^^槽204和第三卡槽206 ;转接头202暴露通孔203时,第二卡槽205和第三卡槽206相对,第二卡夹208卡设于第二卡槽205和第三卡槽206。
[0039]设置于第一卡槽204和第二卡槽205之间壳体201上的支撑杆209。支撑于所述支撑杆209上的连接杆210,连接杆210的一端与第一卡夹207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卡夹208连接,连接杆210以支撑杆209为支点带动第一卡夹207、第二卡夹208做杠杆运动。
[0040]放气阀200在进行放气和放气完成操作的过程中,连接杆210以支撑杆209为支点进行杠杆运动。具体为:
[0041]参考图7和图8,放气阀200在未放气状态时,转接头202遮住通孔203,此时第二卡槽205与第三卡槽206相对,第一卡夹207卡设于第二卡槽205与第三卡槽206。参考图9和图10,需要放气时,手动提起第一卡夹207,第一卡夹207带动连接杆210以支撑杆209为支点进行杠杆运动,连接杆210会自动按下第二卡夹208,使第二卡夹208完全嵌入第二卡槽205中,并且卡设于第二卡槽205和第三卡槽206,起到放气状态时固定转接头的目的。接着,沿壳体201向外抽拉转接头202,使通孔203暴露,进行放气。
[0042]放气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如下技术操作,参考图7和图8,沿壳体201向内推动转接头202至通孔203被遮盖,并且,至第一卡槽204和第三卡槽206位置相对时,手动按下第—^夹207,使第—^夹207完全嵌入第—^槽204中,并且卡设于第—^槽204和第三卡槽206,起到未放气状态固定转接头202的目的,此时,第一卡夹207带动连接杆210以支撑杆209为支点进行杠杆运动,连接杆210会自动提起第二卡夹208。
[0043]因此,放气阀200进行放气操作时,由现有技术的三步操作变成两步操作,节省了放气阀200进行放气的操作步骤,提高了放气阀200的放气效率。
[0044]参考图11和图6,连接杆210 —端具有第一圈套部210a,第一卡夹207套设于第一圈套部210a,连接杆210另一端具有第二圈套部210b,第二卡夹208套设于第二圈套部210b。具体为,第一圈套部210a和第二圈套部210b是弯折形成的钩形结构,第一圈套部210a钩挂于第一^^夹207的中间部分,第二圈套部210b钩挂于第二卡夹208的中间部分。本实施例中,第一圈套部210a和第二圈套部210b为圆形钩。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圈套部210a和第二圈套部210b也可以为椭圆形钩、方形钩或是弯折形成的其他任意钩形结构。
[0045]连接杆210的中间具有凹部211,支撑杆209的顶部对应支撑于凹部211内,连接杆210以支撑杆209为支点进行杠杆运动的过程中,凹部211的内表面在支撑杆209的顶部滑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杆与支撑杆还可以转动连接,此时的连接杆也可以以支撑杆为支点进行杠杆运动。例如,连接杆的中间区域具有第一通孔,支撑杆的顶部具有第二通孔。插销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连接杆固定在支撑杆顶部上,连接杆以插销为中心轴进行转动。
[0046]参考图11,本实施例中,连接杆210的长度等于第一卡夹207中间部分和第二卡夹208中间部分之间的距离。第一圈套部210a的直径和第一卡夹207中间部分的尺寸基本相同,第二圈套部210b的直径和第二卡夹208中间部分的尺寸基本相同,凹部211的尺寸大于支撑杆209的尺寸,在连接杆210带动第一卡夹207和第二卡夹208做杠杆运动过程中,支撑杆209可以在凹部211内滑动,第一卡夹207和第二卡夹208在垂直于壳体201轴向方向上移动。
[0047]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圈套部的直径大于第一卡夹中间部分的尺寸,第二圈套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卡夹中间部分的尺寸,凹部的尺寸基本等于支撑杆顶部的尺寸。在连接杆带动第一卡夹、第二卡夹做杠杆运动时,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可以在第一圈套部、第二圈套部内移动,这样可以确保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沿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在垂直于壳体轴向方向上移动,而不是以支撑杆顶部为圆心进行弧线移动。当第一卡夹嵌入第一卡槽时,第一卡夹的中间部分在罪近连接杆中点的一端,此时,弟_■卡夹被连接杆提起至最闻处,弟_■卡夹的中间部分在远离连接杆中点的一端。当第—夹被连接杆提起至最高处时,第—^夹的中间部分在远离连接杆中点的一端,此时,第二卡夹嵌入第二卡槽,第二卡夹的中间部分在靠近连接杆中点的一端。
[0048]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杆的两端不限于设置第一和第二圈套部来实现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之间的连接,连接杆的两端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对第—夹和第二卡夹进行连接。例如,可以在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长条通孔,为第一长条孔和第二长条孔,第一卡夹的中间部分设置第一通孔,第二卡夹的中间部分设置第二通孔,第一插销插入第一通孔和第一长条孔,并且,第一插销可以在第一长条孔中滑动;第二插销插入第二通孔和第二长条孔,并且,第二插销也可以在第二长条孔中滑动。当第一卡夹嵌入第一卡槽时,第一插销在第一长条孔靠近连接杆中点的端部,此时第二卡夹被连接杆提起至最高处,第二插销在第二长条孔远离连接杆中点的端部。当第一^夹被连接杆提起至最高处时,第一插销在第一长条孔远离连接杆中点的端部,此时,第二卡夹嵌入第二卡槽,第二插销在第二长条孔靠近连接杆中点的端部。从而保证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的中间部分可以沿垂直壳体轴向方向进行直线移动,而不是以支撑杆为圆心进行弧线移动。
[0049]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09设置在第一^^槽204和第二卡槽205的中间位置。支撑杆209的高度与第一卡夹207和第二卡夹208被上提的最高高度、第一卡夹207和第二卡夹208之间的距离有关。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杆设置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的其他位置也能实现本发明。
[0050]参考图6,壳体201为两端开口的柱体,壳体201在两端处的直径大于壳体中间区域的直径。用于放气的通孔203位于壳体201中间区域的表面。
[0051]参考图6,转接头202,也为两端开口的柱体,其中一端的直径大于另一端的直径。直径小的一端与壳体201相匹配且可伸缩的从壳体具有两个卡槽的一端插入壳体201内,因此,液体可以通过壳体201流入转接头202。转接头202直径大的一端位于壳体201外侦牝用于对转接头202施加推动力或抽拉力,以使转接头202沿壳体201进行轴向(X-X方向)向里或向外移动。在转接头202沿壳体201进行轴向移动的过程中,设置在转接头202直径小的一端的密封圈212 (参考图8)可以防止液体泄漏。
[0052]参考图6,第一卡槽204穿透壳体201,第一卡夹207可以穿过第一卡槽204卡夹转接头202。第一卡槽204为两个并且在壳体201周向方向上对称排列。每个第一卡槽204内沿圆周方向设置两个限位键204a (参考图7)和204b (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参考图9,限位键204a位于限位键204b的上方。第一卡夹207被提起时,第一卡夹207卡设在上面的限位键204a处,第—^夹207被按下至完全嵌入第--^槽时,第—^夹207卡设在下面的限位键204b处。
[0053]第二卡槽205的形状、分布和尺寸与第一^^槽204相同。每个第二卡槽205内沿圆周方向设置两个限位键205a和205b,限位键205a位于限位键205b的上方。
[0054]转接头202的外周具有第三卡槽206,第三卡槽206与第一卡槽204、第二卡槽205同轴且相匹配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三卡槽206为一分布于转接头202的整个圆周的卡槽。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卡槽206也可以为和第一卡槽204、第二卡槽205位置相应的两个卡槽。
[0055]参考图11,第一卡夹207,与第一卡槽204对应设置,呈类U型,由弹性材料制成。包括两个轴对称的第一夹臂2072和连接所述第一夹臂2072的第一基部2071。其中,第一基部2071两侧的第一夹臂2072相对于第一基部2071的中心线TT对称。连接杆210的第一圈套部210a钩挂在第一基部2071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夹臂2072由三段弧连接而成。每段弧的突起部分为第一夹臂2072的突起部分2072a,弧的连接处为第一夹臂2072的下凹部分2072b。因此,第一夹臂2072具有三处突起部分2072a和两处下凹部分2072b。第一夹臂2072的端部2072c基本垂直于两个第一夹臂2072所在的平面。
[0056]本实施例中,第 ^夹207卡设于壳体201圆周外表面,而且,两个第一夹臂2072的端部2072c分别可移动地收容于两个第一卡槽204。具体为:
[0057]当第一卡槽204和第三卡槽206的位置相对,按下第一卡夹207使其完全嵌入第一卡槽204内,第一卡夹207会同时卡设于第一卡槽204和第三卡槽206:第一夹臂2072的下凹部分2072b与第三凹槽206紧贴,并且,第一夹臂2072的端部2072c卡设在第一卡槽204内的限位键204b上;当提起第一卡夹207时,第一卡夹207仅部分卡设于第一卡槽204中:与第一基部2071最远的下凹部分2072b对第一卡槽204施加预紧力,并且第一夹臂2072的端部2072c卡设在第一卡槽204内的限位键204a上。因此,按下和提起第一卡夹207的过程中,第一卡夹207的两个端部2072c也在垂直于壳体201的轴向方向移动。
[0058]本实施例中,第二卡夹208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夹207相同。按下和提起第二卡夹208的过程中,第二卡夹208的两端也在垂直于壳体201的轴向方向移动。具体请参考第一^^夹207被提起和按下的位置。
[0059]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与第一^^槽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匹配方式,第二卡夹与第二卡槽也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匹配方式,只要转接头能够沿壳体进行移动,并且能够将转接头与壳体进行固定的其他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60]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离合器液压分离系统的放气阀,包括:两端开口的壳体,与所述壳体匹配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通过与所述转接头匹配的开口插入所述壳体,所述转接头可沿壳体轴向方向在壳体内移动; 所述壳体上具有用于放气的通孔,所述壳体靠近转接头的端部设置有沿轴向间隔排列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比所述第二卡槽靠近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卡槽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卡夹,所述第二卡槽内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二卡夹; 所述转接头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匹配的第三卡槽,在所述转接头遮盖所述通孔时,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相对,第一卡夹卡设于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在所述转接头暴露所述通孔时,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相对,第二卡夹卡设于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壳体上的支撑杆,支撑于所述支撑杆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卡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卡夹连接,所述连接杆以所述支撑杆为支点带动所述第一卡夹、第二卡夹做杠杆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套设于第一卡夹和第二卡夹的第一圈套部和第二圈套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圈套部和第二圈套部是弯折形成的钩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具有凹部,所述支撑杆顶部支撑于所述凹部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位于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壳体的中间位置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为两个并且在壳体周向方向上对称排列,所述第一卡夹呈类U型,卡设于所述壳体圆周外表面,且所述第一卡夹的两端分别可移动地收容于所述两个第一卡槽,在转接头遮盖所述通孔时,第一卡夹的两端卡设在两个第一卡槽和第三卡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为两个并且在壳体周向方向上对称排列,所述第二卡夹呈类U型,卡设于所述壳体圆周外表面,且所述第二卡夹的两端分别可移动地收容于所述两个第二卡槽,在所述转接头暴露所述通孔时,第二卡夹的两端卡设在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内。
【文档编号】F16D25/12GK104251270SQ201310270095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8日
【发明者】高志川 申请人:谢夫勒科技股份两合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