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779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用端盖封闭的内部设置有出油腔的泵体,泵体内部开设有固定台阶,在该泵体的开口端处置入一柱塞组件,该柱塞组件的一端伸出泵体,另一端则设置在泵体内部的出油腔处,泵体内部的出油腔处呈横向贯通泵体式的设置有一出油管,且出油腔与该出油管管路相通。本实用新型使得油泵故障率大幅度降低,更换频次明显减少,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负荷,且润滑部位的润滑效果有明显的改善,润滑部件的磨耗有明显减少,延长了使用寿命,在一个定修周期内,润滑部位润滑不良的现象基本消除,另外使得油泵备品数量大幅度降低,减少了备品采购的成本压力。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混铁车的零部件润滑领域。
【专利说明】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泵,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冶金行业的鱼雷式混铁车用的为其提供润滑油脂的润滑油泵,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各家钢铁冶金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到了一种鱼雷式混铁车,该混铁车上设置有润滑油泵,用于将二硫化钥锂基脂通过润滑油管输送至混铁车I位、2位大轴承,2个大心盘、4个中心盘和8个小心盘等位置,使上述部件相对滑动的位置在混铁车的运行中得到充分润滑,以保证滑动部位的工作状态,其中,尤其是炉体两端轴承的润滑至关重要,若轴承得不到很好的润滑,将会导致轴承卡滞,炉体无法转动,高速电机电流上升,使得电路跳电,影响生产顺行。
[0003]由于混铁车主要担负了现场铁水从高炉向转炉的运输任务,车辆主要在炼铁、炼钢区域运行,特别是在炼钢区域的预处理和倒罐工位点,工作中产生的粉尘较多,环境粉尘含量较大,由于油箱的密封不是绝对的密封,环境中的分成容易混入油箱,造成油脂污染,进入油泵后,使得球阀无法正常落座,存在间隙,不能起到密封的作用,影响润滑油泵的正常使用。另外,由于现场加油是在室外进行,在加油的过程中难免将环境中的粉尘带入油箱,使得润滑油泵容易受到粉尘的影响而失效,特别是现有技术下的球阀结构,由于粉尘的影响,球阀不能顺利落座球阀座,不能完成密封的功能,造成球阀失效,使得工作油腔和出油腔串通,造成压力油无法输出,润滑部位得不到良好润滑。
[0004]而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鱼雷式混铁车上使用的润滑油泵是球形单向阀油泵,该球形单向阀由出油管、球阀、回复弹簧组成。当油泵工作时,压力油克服回复弹簧的弹力将球阀顶开,通过出油管进入到鱼雷罐车的润滑部位,满足润滑部位的润滑要求。当压力油通过球形单向阀后,球阀在回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落座至出油管,达到密封的效果,满足进油腔形成真空的条件。
[0005]通过球形单向阀来控制润滑油路的开闭,润滑油泵由驱动电机提供动力,通过偏心轮将动力传至工作活塞,工作活塞在偏心轮的带动下往复运动,使进油腔有规律的形成真空。当进油腔形成真空的时候,油脂润滑油就由进油孔进入油腔,工作活塞继续向右运动,给润滑油施加压力,当压力大于调压弹簧的预定压力时,控制活塞向右运动,连通进油腔和出油腔,压力油进入出油腔,并且通过球形单向阀到达需要润滑的工作表面,起到润滑的作用,达到润滑的目的。
[0006]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统计,现场操作工人定修更换后的新的油泵,投入运行后,2周左右即能发现润滑部位供油不良的现象,拆解发现都是由于球阀座有粉尘存在,导致油泵密封环境无法形成,油泵不能正常泵油,从而影响润滑部位的正常润滑,更由于使用现场环境比较恶劣,球阀结构不是非常适应粉尘较多环境的使用,故障率较高,使得油泵的备品成本投入较大,给备件库存产生极大的压力。实用新型内容
[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下的球形单向阀油泵所存在的容易堵塞,故障率高导致的油泵不能正常泵油,从而影响润滑部位的正常润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混铁车用润滑油泵,通过重新设计的油泵结构,使其获得了不易堵塞,故障率低,能使需要润滑的部位正常润滑,延长了零部件的寿命,油泵能够长期工作的效果,另外,由于润滑良好使得油泵整体的故障率大大降低,同时使得油泵的备品成本投入同时降低,减少了备件库存的压力,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
[0008]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用端盖封闭的内部设置有出油腔的泵体,其特征在于:
[0009]所述的泵体内部开设有固定台阶,在该泵体的开口端处置入一柱塞组件,该柱塞组件的一端伸出泵体,另一端则设置在泵体内部的出油腔处;
[0010]所述的泵体内部的出油腔处呈横向贯通泵体式的设置有一出油管,且出油腔与该出油管管路相通。
[0011]此处设计目的在于,使用改进型的柱塞组件及出油管代替了现有技术下易堵塞,故障率高的球阀,使得需要润滑的部位正常润滑,油泵能够长期工作。
[0012]所述的柱塞组件包括设置有出油孔的工作柱塞、控制柱塞、控制柱塞支承座、控制柱塞杆、柱塞环、调压固定螺母和调压弹簧,其中,工作柱塞设置于泵体的开口端处,其一端伸出该泵体开口端,而设置在泵体开口端内部的工作柱塞的另一端处则设置有一控制柱塞,该控制柱塞套接设置有一控制柱塞支承座,控制柱塞与一设置在出油腔内的控制柱塞杆的一端连接,该控制柱塞杆的杆身中部处固定套接有一柱塞环,控制柱塞杆的另一端则旋接设置有调压固定螺母,而调压固定螺母与柱塞环之间的控制柱塞杆的杆身上套有调压弹黃。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柱塞其直径与泵体开口端的内径相等,柱塞环的直径则与出油腔的内径相等。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柱塞支承座卡在泵体内部开设的固定台阶处。
[0015]上述设计目的在于,该柱塞组件为本实用新型的核心部分,通过对控制柱塞、出油腔、出油孔等结构进行了改进和优化,采用了改进型的柱塞组件,在使用时,润滑油泵的动力由电机及传动系统提供,电机通过偏心轮将动力传至工作柱塞,工作柱塞在偏心轮的带动下,做往复运动,使出油腔有规律的形成真空,然后油箱中的润滑油在压力的作用下,从出油孔进入到出油腔。当润滑油进入并充满出油腔后,工作柱塞向右运动,压缩出油腔中的润滑油,当润滑油的压力达到并超过调压弹簧的预设压力时,润滑油推动控制柱塞向右运动,此时,一端连接控制柱塞,另一端连接柱塞环A5的控制柱塞杆推动柱塞环向右运动,使得出油腔与出油管之间的管路打通,润滑油通过控制柱塞上的通路进入到出油腔,随着出油腔的润滑油的增多,润滑油通过与出油腔管路相通的出油管进入到后续的润滑油管,进而到达鱼雷罐车润滑部位,达到润滑的目的。
[0016]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使得油泵故障率大幅度降低,更换频次明显减少,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负荷;[0018]2、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的鱼雷罐车,其润滑部位的润滑效果有明显的改善,润滑部件的磨耗有明显减少,延长了使用寿命;
[0019]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在投入运用后,在一个定修周期内,润滑部位润滑不良的现象基本消除;
[0020]4、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使得油泵备品数量大幅度降低,减少了备品采购的成本压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的泵体与出油管连接处的具体结构放大图。
[0023]图中:1-端盖,2-泵体,2a_出油腔,2b_固定台阶,3-出油管,A-柱塞组件,Al-工作柱塞,All-出油孔,A2-控制柱塞,A3-控制柱塞支承座,A4-控制柱塞杆,A5-柱塞环,A6-调压固定螺母,A7-调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用端盖I封闭的内部设置有出油腔2a的泵体2,泵体内部开设有固定台阶2b,在该泵体的开口端处置入一柱塞组件A,该柱塞组件的一端伸出泵体,另一端则设置在泵体内部的出油腔2a处;
[0027]泵体2内部的出油腔2a处呈横向贯通泵体式的设置有一出油管3,且出油腔与该出油管管路相通。
[002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使用改进型的柱塞组件及出油管代替了现有技术下易堵塞,故障率高的球阀,使得需要润滑的部位正常润滑,油泵能够长期工作。
[0029]柱塞组件A包括设置有出油孔All的工作柱塞Al、控制柱塞A2、控制柱塞支承座A3、控制柱塞杆A4、柱塞环A5、调压固定螺母A6和调压弹簧A7,其中,工作柱塞设置于泵体2的开口端处,其一端伸出该泵体开口端,而设置在泵体开口端内部的工作柱塞的另一端处则设置有一控制柱塞,该控制柱塞套接设置有一控制柱塞支承座,控制柱塞与一设置在出油腔2a内的控制柱塞杆的一端连接,该控制柱塞杆的杆身中部处固定套接有一柱塞环,控制柱塞杆的另一端则旋接设置有调压固定螺母,而调压固定螺母与柱塞环之间的控制柱塞杆的杆身上套有调压弹簧。
[0030]工作柱塞Al其直径与泵体2开口端的内径相等,柱塞环A5的直径则与出油腔2a的内径相等。
[0031]控制柱塞支承座A3卡在泵体2内部开设的固定台阶2b处。
[0032]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其具体使用过程如下所述:
[0033]非使用时,由于无油压,柱塞环A5在调压弹簧A7的向左顶升的弹力作用下封堵了出油腔2a与出油管3之间的管路,此时整个润滑油泵无动作,而在使用时,润滑油泵的动力由电机(图中未示出)及传动系统提供,电机通过偏心轮(图中未示出)将动力传至工作柱塞Al,工作柱塞在偏心轮的带动下,做往复运动,使出油腔2a有规律的形成真空,然后油箱中的润滑油在压力的作用下,从出油孔All进入到出油腔。当润滑油进入并充满出油腔后,工作柱塞向右运动,压缩出油腔中的润滑油,当润滑油的压力达到并超过调压弹簧A7的预设压力时,润滑油推动控制柱塞A2向右运动,此时,一端连接控制柱塞,另一端连接柱塞环A5的控制柱塞杆A4推动柱塞环向右运动,使得出油腔与出油管3之间的管路打通,润滑油通过控制柱塞上的通路进入到出油腔,随着出油腔的润滑油的增多,润滑油通过与出油腔管路相通的出油管进入到后续的润滑油管(图中未示出),进而到达鱼雷罐车润滑部位,达到润滑的目的。
[003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使得油泵故障率大幅度降低,更换频次明显减少,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负荷,且润滑部位的润滑效果有明显的改善,润滑部件的磨耗有明显减少,延长了使用寿命,在一个定修周期内,润滑部位润滑不良的现象基本消除,另外使得油泵备品数量大幅度降低,减少了备品采购的成本压力。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混铁车的零部件润滑领域。
【权利要求】
1.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包括一端开口另一端用端盖(I)封闭的内部设置有出油腔(2a)的泵体(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泵体(2)内部开设有固定台阶(2b),在该泵体的开口端处置入一柱塞组件(A),该柱塞组件的一端伸出泵体,另一端则设置在泵体内部的出油腔(2a)处; 所述的泵体(2)内部的出油腔(2a)处呈横向贯通泵体式的设置有一出油管(3),且出油腔与该出油管管路相通; 所述的柱塞组件(A)包括设置有出油孔(A11)的工作柱塞(AI)、控制柱塞(A2 )、控制柱塞支承座(A3 )、控制柱塞杆(A4)、柱塞环(A5 )、调压固定螺母(A6 )和调压弹簧(A7 ),其中,工作柱塞设置于泵体(2)的开口端处,其一端伸出该泵体开口端,而设置在泵体开口端内部的工作柱塞的另一端处则设置有一控制柱塞,该控制柱塞套接设置有一控制柱塞支承座,控制柱塞与一设置在出油腔(2a)内的控制柱塞杆的一端连接,该控制柱塞杆的杆身中部处固定套接有一柱塞环,控制柱塞杆的另一端则旋接设置有调压固定螺母,而调压固定螺母与柱塞环之间的控制柱塞杆的杆身上套有调压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柱塞(Al)其直径与泵体(2)开口端的内径相等,柱塞环(A5)的直径则与出油腔(2a)的内径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铁车用润滑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柱塞支承座(A3)卡在泵体(2)内部开设的固定台阶(2b)处。
【文档编号】F16N13/02GK203404585SQ201320377997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7日
【发明者】申亮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