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磁化煤粉的耐磨软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8886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磁化煤粉的耐磨软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煤粉喷吹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够让喷吹煤粉得到磁化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磁化煤粉的耐磨软管。采用包括耐磨磁钢层、橡胶内衬层、金属编织网层、外层帘布及橡胶层,由内向外依次为耐磨磁钢层、橡胶内衬层、金属编织网层、外层帘布及橡胶层;还包括位于耐磨软管两端的碳钢过渡接头、软管卡箍、螺纹接头,其中,所述的碳钢过渡接头的一端呈球面与耐磨磁钢层连接,另一端与螺纹接头固定,所述的螺纹接头用于与喷枪和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的软管卡箍用于压紧碳钢过渡接头的技术方案,以煤粉磁化的方法降低煤粉燃点,使其充分燃烧,达到降低高炉燃料消耗,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磁化煤粉的耐磨软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煤粉喷吹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够让喷吹煤粉得到磁化的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磁化煤粉的耐磨软管。
【背景技术】
[0002]冶金行业,火电行业,均需要喷吹煤粉。特别是冶金行业的炼铁系统,需要向高炉内喷吹煤粉,以减少价格较高的焦炭使用量,以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由于高炉喷吹的煤粉大多数是无烟煤为主,由于无烟煤燃点比较高,往往在喷吹到高炉内时一部分不能完全迅速地燃烧,最近的研究表明,当无烟煤粉被磁化后能够降低燃点,将有利于煤粉的充分燃烧,有利于高炉进一步提高喷煤量,有利于进一步节约焦炭,降低高炉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还有利于企业节能减排。
[0003] 申请人:一直致力于煤粉磁化的研究,在2013年申请了申请号为201310359537.2的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磁化喷吹煤粉装置,是在原有高炉喷吹煤粉系统中完全附加的,由于受高炉现场空间所限,该装置不可能做的太长,如果长度达不到一定的要求,会影响煤粉的磁化效果。现在 申请人: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研究。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煤粉磁化装置采用附加永磁体的方式,受高炉空间限制,长度达不到要求,磁化效果不好,提供了一种能够磁化高炉喷吹煤粉的耐磨软管,采用包括耐磨磁钢层、橡胶内衬层、金属编织网层、外层帘布及橡胶层,由内向外依次为耐磨磁钢层、橡胶内衬层、金属编织网层、外层帘布及橡胶层;还包括位于耐磨软管两端的碳钢过渡接头、软管卡箍、螺纹接头,其中,所述的碳钢过渡接头的一端呈球面与耐磨磁钢层连接,另一端与螺纹接头固定,所述的螺纹接头用于与喷枪和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的软管卡箍用于压紧碳钢过渡接头的技术方案,以煤粉磁化的方法降低煤粉燃点,使其充分燃烧,达到降低高炉燃料消耗,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
[0005]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磁化煤粉的耐磨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磁钢层、橡胶内衬层、金属编织网层、外层帘布及橡胶层,由内向外依次为耐磨磁钢层、橡胶内衬层、金属编织网层、外层帘布及橡胶层;还包括位于耐磨软管两端的碳钢过渡接头、软管卡箍、螺纹接头,其中,所述的碳钢过渡接头的一端呈球面与耐磨磁钢层连接,另一端与螺纹接头固定,所述的螺纹接头用于与喷枪和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的软管卡箍用于压紧碳钢过渡接头。
[0006]本发明的特点还有:
所述的耐磨磁钢层由数节组成。
[0007]每一节耐磨磁钢层的两端均呈球面状。
[0008]所述的每一节耐磨磁钢层中一节耐磨磁钢层的一端为凸球面,另一端为凹球面。
[0009]在所述耐磨磁钢层中奇数节或偶数节的耐磨磁钢层可以两端均为凸球面;在所述耐磨磁钢层中奇数节或偶数节的耐磨磁钢层可以两端均为凹球面。
[0010]在所述的耐磨磁钢层中需要将一节两端均为凹球面的和一节两端均为凸球面的耐磨磁钢层间隔布置。
[0011]每一节耐磨磁钢层的长度为30-70mm。
[0012]所述的耐磨磁钢层选用型号SH系列的耐磨磁钢。
[0013]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该软管主要由耐磨磁钢层、橡胶内衬层、金属编织网层、外层帘布及橡胶层等组成,当煤粉在通过软管时其煤粉能够与耐磨磁钢近距离接触,使煤粉得到磁化,当被磁化的煤粉从喷枪口喷出时燃烧温度会降低,因此有利于煤粉的充分燃烧,特别是在高炉喷吹煤粉系统应用时,能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煤粉喷吹量,进而有利于降低高炉焦炭消耗,有利于提高高炉经济效益。
[0014]并且,采用本发明的软管结构,组合形成一种新的即能够输送煤粉又能够磁化煤粉的新型软管,磁化长度可以达到【背景技术】中装置的三倍以上,而且不额外占用空间,可以说是煤粉磁化研究应用方面的一次提高或者说是技术进步。
[0015]本发明利用软管两端的螺纹接头,与高炉喷吹煤粉的喷枪和输送管道连接,使煤粉在进入喷枪前就被磁化,以便于提高煤粉燃烧率,该软管也可以用于火电行业的燃烧煤粉锅炉的喷煤系统。
[0016]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地进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耐磨磁钢层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一端凹球面一端凸球面的主视图; 图2b为图2a的左视图;
图3a本发明耐磨磁钢层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两端均是凹球面的主视图;
图3b为图3a左视图;
图4a本发明耐磨磁钢层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两端均是凸球面的主视图;
图4b为图4a左视图;
其中,I为耐磨磁钢层;2为橡胶内衬层;3为金属编织网层;4为外层帘布及橡胶层,5为碳钢过渡接头;6为软管卡箍;7为螺纹接头;8为球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9]为能清楚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阐述。
[0020]实施例1
通过图1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一种能够磁化煤粉的耐磨软管,包括耐磨磁钢层1、橡胶内衬层2、金属编织网层3、外层帘布及橡胶层4,由内向外依次为耐磨磁钢层1、橡胶内衬层
2、金属编织网层3、外层帘布及橡胶层4 ;还包括位于耐磨软管两端的碳钢过渡接头5、软管卡箍6、螺纹接头7,其中,所述的碳钢过渡接头5的一端呈球面与耐磨磁钢层I连接,另一端与螺纹接头7固定,所述的螺纹接头用于与喷枪和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的软管卡箍6用于压紧碳钢过渡接头5。
[0021]所述的耐磨磁钢层I外面有橡胶内衬层2,橡胶内衬层2和外层帘布及橡胶层4之间有金属编织网层3。
[0022]所述的碳钢过渡接头5的一端呈球面状与耐磨磁钢I连接,另一端套在螺纹接头7的里面。
[0023]所述的耐磨磁钢层I选用型号SH系列的耐磨磁钢。
[0024]所述的耐磨磁钢层I由数节组成,具体视软管的长度而定,每节耐磨磁钢层I的长度为30-70mm不等;并且每一节耐磨磁钢层I的两端都呈球面状。
[0025]如图2a、图2b所示,一节耐磨磁钢层I 一端为凸球面一端为凹球面。
[0026]如图3a、图3b所示,所述一节耐磨磁钢层I是两端均为凸球面,如图4a、图4b所示,所述一节耐磨磁钢层I是两端均为凹球面,然后按照一节两端为凸球面和一节两端为凹球面的组合使用。[0027]作为耐磨软管,可以为3种结构形式的耐磨磁钢层I组合使用,如可以全部为一端凸球面,另一端凹球面情况;也可以为全部由一节两端均为凸球面和一节两端均为凹球面组合的情况;还可以部分为一端为凸球面,另一端为凹球面,部分为一节两端均为凸球面和一节两端均为凹球面组合的情况,也就是说其中某一节耐磨磁钢层I的球面情况为选自上述三种情况的其中一种。
[0028]煤粉在通过该软管时就被磁化,由于被磁化的煤粉能够降低燃烧温度,因此,当被
磁化的煤粉从喷枪口喷出时能够有利于煤粉的充分燃烧,特别是在高炉喷吹煤粉系统应用
时,能够有利于进一步提闻煤粉喷吹量,有利于降低闻炉焦炭消耗,有利于提闻闻炉经济效益。
[0029]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只要是在所述的喷枪连接段使用带有磁性材料的软管,均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磁化煤粉的耐磨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磨磁钢层、橡胶内衬层、金属编织网层、外层帘布及橡胶层,由内向外依次为耐磨磁钢层、橡胶内衬层、金属编织网层、外层帘布及橡胶层;还包括位于耐磨软管两端的碳钢过渡接头、软管卡箍、螺纹接头,其中,所述的碳钢过渡接头的一端呈球面与耐磨磁钢层连接,另一端与螺纹接头固定,所述的螺纹接头用于与喷枪和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的软管卡箍用于压紧碳钢过渡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磁化煤粉的耐磨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磁钢层由数节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磁化煤粉的耐磨软管,其特征在于,每一节耐磨磁钢层的两端均呈球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磁化煤粉的耐磨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一节耐磨磁钢层中一节耐磨磁钢层的一端为凸球面,另一端为凹球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磁化煤粉的耐磨软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耐磨磁钢层中奇数节或偶数节的耐磨磁钢层两端均为凸球面;在所述耐磨磁钢层中奇数节或偶数节的耐磨磁钢层两端均为凹球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磁化煤粉的耐磨软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耐磨磁钢层中将一节两端均为凹球面的和一节两端均为凸球面的耐磨磁钢层间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磁化煤粉的耐磨软管,其特征在于,每一节耐磨磁钢层的长度为30_70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磁化煤粉的耐磨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磨磁钢层选用型号SH系列的耐磨磁钢。
【文档编号】F16L11/08GK103912738SQ201410101651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9日
【发明者】刘学燕, 李传辉, 陈霞, 辛虹霓, 高新运, 毛雪芹, 薛燕, 贺秀丽, 张波强, 刘建华 申请人: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