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1071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绝缘支撑杆和用于夹持于固定构件的固定夹;其中,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待连接导线的卡合件,所述固定夹与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固定夹与所述卡合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整。应用时,本方案可便于实现导线的可靠固定,并通过调节固定夹与卡合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导线处于合适的工作姿态;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能够方便的进行导线的固定及拆卸均,可操作性较好;同时,拆卸过程中不会影响卡合件及固定夹自身结构,使得导线支撑装置能够多次重复使用,在确保被试品及周围金属物品之间的绝缘距离的基础上,进而有效控制了试验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导线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绝缘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线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电力系统中,根据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要求,需要在投运前及大修试验后,针对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进行交直流耐压试验,以检查发电机、变压器等设备的绝缘水平,是保证变压器等设备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
[0003]众所周知,试验操作时通常使用导线将实验设备及被试设备连接。为防止绝缘导线与被试品及周围金属物品之间发生放电击穿,影响试验判断,目前一般使用绝缘绑带对导线进行固定,并控制其与被试品及周围金属物品之间的绝缘距离。然而,受其自身结构的限制,上述方式的操作较为繁琐,且绑带容易松脱;此外,试验完成后存在拆卸费力的缺陷,容易损坏绑带,使用成本较高。
[0004]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导线支撑装置,在满足绝缘距离的基础上,可提高导线固定的可操作性、工作稳定性,并降低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导线固定方式所存在的,操作繁锁、工作稳定性差,以及使用成本较高的缺陷。
[0007]( 二 )技术方案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线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绝缘支撑杆和用于夹持于固定构件的固定夹;其中,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待连接导线的卡合件,所述固定夹与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固定夹与所述卡合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整。
[0009]优选的,还包括第二绝缘支撑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夹和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铰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支撑杆分别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固定夹和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螺纹紧固件具体为翼型螺钉。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支撑杆与所述固定夹之间的铰接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绝缘支撑杆与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之间的铰接中心线垂直。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绝缘支撑杆与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的抵接配合面之间形成第一摩擦副,所述第二绝缘支撑杆与所述固定夹的抵接配合面之间形成第二摩擦副。
[0014]优选的,所述固定夹具体为钳形夹。
[0015]优选的,所述钳形夹的两个夹持面中,一者或者两者具有摩擦凸起。
[0016]优选的,所述卡合件包括固定爪和活动爪,其中,所述固定爪与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爪与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铰接;且所述固定爪和所述活动爪相对弯折围合形成导线容纳空间,且所述活动爪的外伸端位于所述固定爪外伸端的内侧。
[0017]优选的,所述卡合件还包括弹性复位构件,设置于所述活动爪与所述固定爪和/或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之间,并配置成:在所述活动爪向内转动趋势过程中,所述弹性复位构件可产生形变。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20]首先,该导线支撑装置在具体应用时,可利用设置在第一绝缘支撑杆一端的卡合件固定住待连接导线,同时通过固定夹持于固定构件上,由此可便于实现导线的可靠固定,并通过调节固定夹与卡合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调整导线处于合适的工作姿态。相比于绑带固定方式,一方面导线的固定及拆卸均能够方便的进行,可操作性较好;同时,拆卸过程中不会影响卡合件及固定夹自身结构,使得导线支撑装置能够多次重复使用,在确保被试品及周围金属物品之间的绝缘距离的基础上,进而可有效控制试验成本。
[0021]其次,该导线支撑装置增设有铰接于固定夹和第一绝缘支撑杆之间的第二绝缘支撑杆,其中,第二绝缘支撑杆与固定夹之间的铰接中心线,和第二绝缘支撑杆与第一绝缘支撑杆之间的铰接中心线垂直。如此设置,可在两个维度范围内调节固定夹与卡合件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增加了导线工作姿态调整的机动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其可操作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导线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导线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第一绝缘支撑杆;2:固定夹;21:摩擦凸起;3:卡合件;31:固定爪;32:活动爪;33:压缩弹簧;4:翼型螺钉;5:第二绝缘支撑杆;6:摩擦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
[0027]请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第一实施例所述导线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线支撑装置,包括第一绝缘支撑杆I和用于夹持固定构件(图中未示出)的固定夹2。其中,第一绝缘支撑杆I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待连接导线A的卡合件3,固定夹2与第一绝缘支撑杆I的另一端铰接,且固定夹2与卡合件3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整,由此可调节导线A的工作姿态。这里,固定夹2与卡合件3的位置调整,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固定夹2与第一绝缘支撑杆I的铰接,显然卡合件3与第一绝缘支撑杆I铰接同样可以实现。
[0029]具体地,第一绝缘支撑杆I与固定夹2可以采用螺纹紧固件进行连接,例如图中所示的翼型螺钉4,该翼型螺钉穿装于固定夹2与第一绝缘支撑杆1,松开后可转动固定夹2的工作角度,旋紧即可完成两者相对位置的固定。
[0030]其中,固定夹2具体为钳形夹,以便于操作人员施力。如图1所示,该钳形夹的两个夹持面上具有摩擦凸起21,由此与固定构件的表面形成摩擦,可提高连接稳定性。应当理解,该摩擦凸起的设置也可以在钳形夹两个夹持面中的一者上设置,同样能够获得上述效果O
[0031]其中,卡合件3包括固定爪31和活动爪32。固定爪31与第一绝缘支撑杆I固定连接,与其适配的活动爪32铰接于第一绝缘支撑杆1,固定爪31和活动爪32相对弯折围合形成导线A的容纳空间,且活动爪32的外伸端位于固定爪31外伸端的内侧。这里,方位词“内”是以导线A容纳空间为基准定义的,需要明确的是,该方位词的使用对于本方案的保护范围并不构成限制。
[0032]为了提高可靠固定导线A,该卡合件3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弹性复位构件。如图1所示,该弹性复位构件具体为设置在固定爪31与活动爪32之间的压缩弹簧33,在活动爪32向内转动趋势过程中,压缩弹簧33可产生形变并储备弹性变形能,以实时压抵活动爪32确保其可靠复位,进而规避活动爪32非正常开合的可能。当然,除与固定爪31连接外,压缩弹簧33还可以连接于第一绝缘支撑杆I,同样可以在活动爪32向内转动趋势过程中产生形变。
[0033]实际上,弹性复位构件还可以选择弹簧片或弹性橡胶件等结构形式,只要满足前述可靠复位的功能需要均在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0034]实施例二
[0035]请参见图2,该图示出了第二实施例所述导线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如图2所示,本方案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增设有第二绝缘支撑杆5,其两端分别与固定夹2和第一绝缘支撑杆I铰接。为了清楚示出两个方案之间的区别联系,相同功能构件采用了同样标记进行示明。图中所示,第二绝缘支撑杆5分别通过翼型螺钉4与固定夹2和第一绝缘支撑杆I连接,优选地,第二绝缘支撑杆I与固定夹2之间的铰接中心线,和第二绝缘支撑杆5与第一绝缘支撑杆I之间的铰接中心线垂直,由此可在两个维度内进行调节,分别通过翼型螺钉4调节固定夹2与第二绝缘支撑杆5之间的角度,以及第二绝缘支撑杆5与第一绝缘支撑杆I之间的角度。这里,第二绝缘支撑杆5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依次铰接的多个,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合。
[0037]为了进一步提高导线支撑装置整体工作稳定性,如图2所示,第二绝缘支撑杆5与第一绝缘支撑杆I的抵接配合面设置有摩擦凸起6,以形成第一摩擦副,一方面可避免松开瞬间打滑失稳,同时可有效提高翼型螺钉4旋紧后两者之间的可靠连接。同理,第二绝缘支撑杆5与固定夹2的抵接配合面也设置摩擦凸起(图中未示出),以形成第二摩擦副。特别说明的是,形成上述摩擦副的结构形式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凸起结构,根据实际工艺性及制造成本的要求,可以为凸棱或者表面滚花等方式。
[00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导线支撑装置使用简单,不仅能够固定导线,并且能够方便地调节其与被试品及周围金属物品之间的绝缘距离,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00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绝缘支撑杆,其一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待连接导线的卡合件;和 用于夹持于固定构件的固定夹,与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且 所述固定夹与所述卡合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可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绝缘支撑杆,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夹和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支撑杆分别通过螺纹紧固件与所述固定夹和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紧固件具体为翼型螺钉。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支撑杆与所述固定夹之间的铰接中心线,和所述第二绝缘支撑杆与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之间的铰接中心线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支撑杆与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的抵接配合面之间形成第一摩擦副,所述第二绝缘支撑杆与所述固定夹的抵接配合面之间形成第二摩擦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具体为钳形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形夹的两个夹持面中,一者或者两者具有摩擦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包括: 固定爪,与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固定连接;和 活动爪,与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铰接;且 所述固定爪和所述活动爪相对弯折围合形成导线容纳空间,且所述活动爪的外伸端位于所述固定爪外伸端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导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还包括: 弹性复位构件,设置于所述活动爪与所述固定爪和/或所述第一绝缘支撑杆之间,并配置成:在所述活动爪向内转动趋势过程中,所述弹性复位构件可产生形变。
【文档编号】F16L3/10GK203979657SQ201420280893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9日
【发明者】马丽强, 陈昱同, 俞华, 高鹏 申请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