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线针轮减速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13846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摆线针轮减速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摆线针轮减速机,包括输出轴、两个油封、轴用弹性挡圈、深沟球轴承、两个孔用弹性挡圈、机座、针齿壳、针齿销、法兰端盖、输入轴,其中,机座和针齿壳为一整体,输入轴和输出轴分别固定在机座的两侧,第二孔用弹性挡圈设于第二油封和法兰端盖之间,第一孔用弹性挡圈设于深沟球轴承和针齿壳之间,第一油封设于轴用弹性挡圈外侧,针齿销设于针齿壳内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摆线针轮减速机减少了零件数量,提高了加工精度,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摆线针轮减速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摆线针轮减速机。

【背景技术】
[0002]摆线针轮减速机是一种应用行星式传动原理,采用摆线针齿啮合的新颖传动装置。摆线针轮减速机全部传动装置可分为三部分:输入部分、减速部分、输出部分。在输入轴上装有一个错位180°的双偏心套,在偏心套上装有两个称为转臂的滚柱轴承,形成H机构、两个摆线轮的中心孔即为偏心套上转臂轴承的滚道,并由摆线轮与针齿轮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相啮合,以组成齿差为一齿的内啮合减速机构。
[0003]现有的减速机中,机座与针齿壳除了本身的加工误差外,还存在它们之间的装配误差;针齿销孔的加工,是摆线针轮减速机零件最难加工的部分之一,目前多数采用精密分度台在立钻上进行,由钳工完成,这样生产效率很低,还需要专用夹具。另外,输出(入)轴的轴向固定,紧固环与输出轴的配合采用温差法装配,装配不方便,不适于现代化的规模生产,还需要专门的加热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摆线针轮减速机,该机器将部分零部件合并后,降低了零件之间的误差,并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5]—种摆线针轮减速机,包括输出轴、两个油封、轴用弹性挡圈、深沟球轴承、两个孔用弹性挡圈、机座、针齿壳、针齿销、法兰端盖、输入轴,其中,机座和针齿壳为一整体,输入轴和输出轴分别固定在机座的两侧,第二孔用弹性挡圈设于第二油封和法兰端盖之间,第一孔用弹性挡圈设于深沟球轴承和针齿壳之间,第一油封设于轴用弹性挡圈外侧,针齿销设于针齿壳内部。
[0006]其中,输入轴和输出轴轴向固定在机座的两侧。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摆线针轮减速机减少了零件数量,提高了加工精度,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摆线针轮减速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0010]实施例
[0011]请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摆线针轮减速机,包括输出轴1、油封2、10,轴用弹性挡圈3、深沟球轴承4、两个孔用弹性挡圈5、9,机座和针齿壳6、针齿销7、法兰端盖8、输入轴11,其中,机座和针齿壳6为一整体,输入轴11和输出轴I分别轴向固定在机座和针齿壳6的两侧,第二孔用弹性挡圈9设于第二油封10和法兰端盖8之间,第一孔用弹性挡圈5设于深沟球轴承4和针齿壳6之间,第一油封2设于轴用弹性挡圈3外侧,针齿销7设于针齿壳6内部。
[0012]本实用新型中机座与针齿壳合二为一,合并后的机座和针齿壳为一整体,其轴承孔、针齿销孔及与法兰端盖配合的止口,可在加工中心一次装夹完成。这样做既可保证(分体时)机座与针齿壳所要求的精度,还减少了装配累积误差,减少了加工量(省去了机座与针齿壳配合端面及止口的加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3]输出(入)轴的轴向固定采用轴(孔)用弹性挡圈定位,取消了输出(入)轴紧固环、压盖及两轴承之间的隔套,减少了零件数量,节省了原材料和生产工时,从而降低了成本,并且缩短了生产周期。另外,因减速机设有通气帽,油封安装时不需轴向固定,打入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摆线针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轴、两个油封、轴用弹性挡圈、深沟球轴承、两个孔用弹性挡圈、机座、针齿壳、针齿销、法兰端盖、输入轴,其中,机座和针齿壳为一整体,输入轴和输出轴分别固定在机座的两侧,第二孔用弹性挡圈设于第二油封和法兰端盖之间,第一孔用弹性挡圈设于深沟球轴承和针齿壳之间,第一油封设于轴用弹性挡圈外侦U,针齿销设于针齿壳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线针轮减速机,其特征在于,输入轴和输出轴轴向固定在机座的两侧。
【文档编号】F16H57/023GK204239628SQ201420353654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7日
【发明者】龚代高 申请人:浙江伊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