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机及送线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72571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绕线机及送线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送线装置,用于在绕线机绕制线圈时输送线材。送线装置包括进给部、控制杆及驱动部,进给部包括第一进给轮和第二进给轮,驱动部用于驱使第一进给轮和第二进给轮转动,第一进给轮和第二进给轮同时转动以输送线材,控制杆用于控制第一进给轮和第二进给轮之间的间隙。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绕线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机和送线装置,利用第一进给轮和第二进给轮同时转动并同步精确给绕线装置输送线材,从而减少了线材在行进过程中的阻力,防止了线材的打滑,并防止了线圈的引线长度的变化提高了线圈的质量,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没有送线装置而导致的线圈的质量不高的问题。
【专利说明】绕线机及送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机及送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金属线材的绕线机一般包括夹线装置和绕线装置,线材进过夹线装置直接到绕线装置的绕线轴进行绕制,在绕制轴绕制线圈的过程中,因线材在行进过程中会遇到阻力从而在绕线轴上打滑,进而影响线圈的引线长度,降低了绕制后线圈的质量。同时,如果为了克服线材行进中的阻力,加大绕线轴的拉力,则有可能因绕线轴的拉力过大而导致线材在绕制过程中被拉伸,更一步影响线圈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线圈绕制质量的绕线机及送线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送线装置,用于在绕线机绕制线圈时输送线材。所述送线装置包括进给部、控制杆及驱动部,所述进给部包括第一进给轮和第二进给轮,所述驱动部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进给轮和所述第二进给轮转动,所述第一进给轮和所述第二进给轮同时转动以输送所述线材,所述控制杆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给轮和所述第二进给轮之间的间隙。
[0006]其中,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部驱使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一进给轮同时转动。
[0007]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以驱使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进给轮同时转动。
[0008]其中,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进给轮安装于所述第一主轴,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进给轮安装于所述第二主轴。
[0009]其中,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马达和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套装于第一马达,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套装于第一主轴。
[0010]其中,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线材。
[0011]其中,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和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一进给轮和所述第二进给轮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之间。
[0012]其中,所述第一定位块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块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块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线材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进给轮和所述第二进给轮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三定位孔。
[0013]其中,所述控制杆为螺杆,并与所述第二进给轮连接。
[0014]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机,用于绕制线圈。所述绕线机绕线装置、控制系统、反馈装置和上述送线装置,线材经过所述反馈装置由所述送线装置输送给所述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绕制所述线材以形成所述线圈,在所述送线装置输送所述线材的过程中,所述反馈装置记录数据并反馈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解码所述数据并换算成长度数据保存且发指令控制所述绕线装置和送线装置。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机和送线装置,利用第一进给轮和第二进给轮同时转动并同步精确给绕线装置输送线材,从而减少了线材在行进过程中的阻力,防止了线材的打滑,并防止了线圈的引线长度的变化,提高了线圈的质量,,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没有送线装置而导致的线圈的质量不高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从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机的部分组装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的圆II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中的绕线机的另一个方向的部分组装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中的圆IV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机的组装示意图。
[0022]图6为图5中圆VI的放大图。
[0023]图7为本发明绕线机绕制成的线圈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请参照图1和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绕线机100,用于绕制线圈。所述绕线机100包括送线装置10、绕线装置30、反馈装置70和控制系统(未图示),线材200经过所述反馈装置70由所述送线装置10输送给所述绕线装置30,所述绕线装置30绕制所述线材200以形成所述线圈,在所述送线装置10输送所述线材200的过程中,所述反馈装置70记录数据并反馈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解码所述数据并换算成长度数据保存且发指令控制所述绕线装置30和送线装置10。
[0026]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材200为金属线材。
[0027]请参考图1和图3,所述送线装置10包括进给部12、控制杆14及驱动部16,所述进给部12包括第一进给轮121和第二进给轮123,所述驱动部16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进给轮121和所述第二进给轮123转动,所述第一进给轮121和所述第二进给轮123同时转动以输送所述线材200,所述控制杆14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给轮121和所述第二进给轮123之间的间隙。
[0028]使用时,当所述绕线装置30绕线时,所述驱动部16驱使所述第一进给轮121和所述第二进给轮123同时转动,以给所述绕线装置30同步精确输送所述线材200,即在绕线装置30绕线时,进给部12同步精确输送所述线材200。同时,因在绕线装置30的前面增加了送线装置10,克服了线材200在行进过程中的阻力,防止了线材200的打滑,并防止了线圈的引线长度的变化,提高了线圈的质量。同时,因送线装置10克服了线材200在行进过程中的阻力,绕线装置30的拉力也不会过大,进一步防止了线材200在绕制过程中被拉伸的可能,进一步提高了线圈的质量。
[0029]更进一步,因所述控制杆14可以控制所述第一进给轮121和所述第二进给轮123之间的间隙,使得所述第一进给轮121和所述第二进给轮123可以输送不同厚度的线材200,提高了绕线机100的使用范围和实用性。
[0030]请参考图1、图3和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部16包括第一驱动部162和第二驱动部164,所述第二驱动部164包括第一齿轮163和第二齿轮165,所述第一驱动部162驱使所述第一齿轮163和第一进给轮121同时转动。所述第一齿轮163和所述第二齿轮165啮合,以驱使所述第二齿轮165和所述第二进给轮123同时转动。
[0031]更进一步,所述送线装置10还包括第一主轴18和第二主轴19,所述第一齿轮163和所述第一进给轮121安装于所述第一主轴18,所述第二齿轮165和所述第二进给轮123安装于所述第二主轴19。
[0032]更进一步,所述第一驱动部162包括第一马达1620和第一传动件1622,所述第一传动件1622的一端套装于第一马达1620,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套装于第一主轴18。
[003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件1622为皮带。
[0034]请参考图1至图3,所述送线装置10还包括定位部50,用于定位所述线材200。所述定位部50包括第一定位块52、第二定位块54和第三定位块56,所述第一进给轮121和所述第二进给轮123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52和所述第二定位块54之间。所述第一定位块52设有第一定位孔520,所述第二定位块54设有第二定位孔540,所述第三定位块56设有第三定位孔560,所述线材200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520、所述第一进给轮121和所述第二进给轮123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定位孔540和所述第三定位孔560。
[003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定位块54和第三定位块56位于绕线装置30和进给部12之间。第一定位孔520、第二定位孔540、第三定位孔560、所述第一进给轮121和所述第二进给轮123之间的间隙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从而送线装置10可以将线材200以直线的方式输输送给绕线装置30,进一步保证了绕线机100绕制线圈的质量。
[0036]因在绕线装置30和进给部12之间还设有第二定位块54和第三定位块56,使得绕线装置30和进给部12之间的线材200不仅被拉紧而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从而避免了因绕线装置30和进给部12之间的距离较长及线材200的重量作用而发生的弯曲变形,进一步提高了绕线机100绕制线圈的质量。
[0037]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杆14为螺杆并与第二进给轮123连接。使用时,手动调节螺杆使第二进给轮123相对第一进给轮121运动,从而调节第一进给轮121和第二进给轮123之间的间隙,使送线装置10可以输送不同厚度的线材200,进而绕线机100可以绕制不同的线材200,进一步提高了绕线机100的使用方便性。
[0038]请参考图1和图3,所述绕线装置30包括绕线轴32和绕线马达34,绕线马达34用于驱使绕线轴32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绕线轴32的轴线与第一定位孔520、第二定位孔540、第三定位孔560的中心的连线垂直。
[0039]请参考图5和图6,所述反馈装置70包括编码器72、第一检测轮74、第二检测轮74和第四定位块78,所述编码器72和所述第二检测轮74同步转动。
[0040]第四定位块78设有第四定位孔780,第一定位孔520、第二定位孔540、第三定位孔560及第四定位孔780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0041]当所述送线装置10输送线材200时,线材200带动第一检测轮72和第二检测轮74旋转,所述编码器72和所述第二检测轮74同步转动并实时反馈数据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解码换算成长度数据保存。在绕线机100全自动绕制线圈时,控制系统发指令控制绕线装置30和送线装置10以使送线装置10同步精确进给线材200给绕线装置30。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系统控制第一马达1620和绕线马达34,以实现送线装置10给绕线装置30的同步精确输送线材200。
[0042]在本发明中,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使用时,先绕制线圈样品,等样品合格时,启动数据采集模块,控制系统存储绕制线圈时每一步所需线材的长度。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包括第一引线部分301、中间部分302及第二引线部分303(请参考图7)。在绕制线圈时,也分三步,第一步,绕制线圈的第一引线部分301,并将第一引线部分301所需线材200的长度称为第一引线长度;第二步,绕制线圈的层数,即绕制线圈的中间部分302,并将中间部分302所需线材200的长度称为中间长度;第三步,在绕制线圈的第二引线部分303,并将第二引线部分303所需线材200的长度称为第二引线长度。换而言之,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步所需线材的长度均自动储存在控制系统的加工程序中,从而解决了绕线机100在绕制不同内孔线圈时,绕线装置30的绕线轴32的周长与送线装置10上的第一给进轮121和第二给进轮123的周长难以成整数比,而导致绕线装置30与送线装置10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完全实现同步精确送线的问题,并且人工计算比较费时。当绕线机100自动绕制线圈时,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并控制第一马达1620和绕线马达34的转速,使得绕线装置30的绕线轴32在绕制线圈时,送线装置10可以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同步精确输送每一步所需线材200的长度。
[0043]更进一步,在绕线机100绕制线圈的过程中,反馈装置70同步反馈数据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比对反馈装置70反馈的数据和已经储存于控制中的每一步的长度数据,如果不相同,则控制系统便会发出指令至第一马达1620进行修正,以保证同一批次的线圈的质量。
[0044]因控制系统控制绕线装置30和送线装置10,使送线装置10同步精确给绕线轴32输送线材200,并由反馈装置70反馈,控制系统控制送线装置10修正误差值,从而形成一个全闭环的工作系统,进一步提高了线圈的质量。
[0045]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送线装置,用于在绕线机绕制线圈时输送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装置包括进给部、控制杆及驱动部,所述进给部包括第一进给轮和第二进给轮,所述驱动部用于驱使所述第一进给轮和所述第二进给轮转动,所述第一进给轮和所述第二进给轮同时转动以输送所述线材,所述控制杆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进给轮和所述第二进给轮之间的间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部驱使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一进给轮同时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以驱使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进给轮同时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一进给轮安装于所述第一主轴,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二进给轮安装于所述第二主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马达和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套装于第一马达,所述传动件的另一端套装于第一主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装置还包括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线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和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一进给轮和所述第二进给轮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块和所述第二定位块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块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三定位块设有第三定位孔,所述线材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进给轮和所述第二进给轮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三定位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为螺杆,并与所述第二进给轮连接。
10.—种绕线机,用于绕制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机包括绕线装置、控制系统、反馈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送线装置,线材经过所述反馈装置由所述送线装置输送给所述绕线装置,所述绕线装置绕制所述线材以形成所述线圈,在所述送线装置输送所述线材的过程中,所述反馈装置记录数据并反馈给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解码所述数据并换算成长度数据保存且发指令控制所述绕线装置和送线装置。
【文档编号】F16H37/02GK204204629SQ201420629574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8日
【发明者】朱承义 申请人:深圳市有钢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