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转换运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2051发布日期:2018-06-17 18:14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转换运动的装置。在一方面,装置可以用于产生直线运动,特别是用于产生由第二部件的旋转运动或第二部件围绕枢轴的运动生成的部件的直线运动的装置。在另一方面,装置可以用于使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移位和旋转。



背景技术:

用于转换运动、特别是从旋转运动产生直线运动的机构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这样的直线机构的特征在于可以包括围绕穿过第一构件的轴线可旋转的第一构件和连结到第一构件或与第一构件关联的第二构件,该布置使得第一构件围绕轴线的旋转运动导致第二构件的直线运动。

用于产生直线运动的早先机构的例子包括由JamesWatt设计的直线机构,其包括具有端对端配置的一系列三个杠杆,两个端部杠杆围绕在其自由端部处的枢轴的运动导致中间杠杆在其运动的一部分上遵循近似接近直线。包括三个杠杆的相关联动装置由Tchebicheff提出,中间杠杆被限制以遵循直线。Peaucellier-Lipkin控制器包括若干杠杆的布置并且提供圆周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反之亦然。相关四杠杆机构由Hart提出。被称为半梁机构的直线转换器由ScottRussell设计,其中第一直线运动转换成垂直于第一直线运动的第二直线运动。

各种多杠杆、直线联动装置的分析由以下文献提出:Dijksman,E.A.‘AdvancesinRobotKinematicsandComputationedGeometry’,411至420页,[1994]KluwerAcademicPublishers。

US4,248,103公开一种直线机构,特别是所谓的‘蚌线’型的机构。公开一种用于工业操纵器的联动机构,其包括所述直线机构中的至少两个。

US4,400,985涉及一种直线连杆机构,其包括多个枢转连接的连杆。连杆连接在支撑件和受控构件之间。当连杆中的一个在360°弧中运动时,受控构件在沿着直线路径的第一方向上并且其后在沿着曲线路径的相反方向上交替地运动。受控构件的重量可以通过配重的使用平衡以提供提升机构。凸轮可以用于控制受控构件的运动。

最近,US4,747,353公开一种直线运动机构,其由以平行四边形布置的一对联动机构与运动控制装置组合形成。运动控制装置互连两个联动机构并且提供每个联动机构的均匀角位移。

US5,102,290涉及一种用于将工件从第一位置转移到第二位置的转移装置。工件借助于安装成沿着平坦表面滚动的拾取臂在次摆线弧上运动。

直线机构在US5,237,887中被公开。该机构包括静止基座和由第一和第二臂组件支撑的平台。第一和第二臂组件的每一个包括枢转地连接到静止基座的部分。每个臂组件的枢转臂部分的布置使得当臂的部分围绕其相应的枢轴连接运动时,平台被限制以在直线上运动。

最近,WO97/33725公开一种用于两个元件的相对运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杆,其通过铰接连接连接到第一元件从而形成四铰链系统并且在平行于第一元件的平面的平面中枢转。至少两个第二连杆连接到第二元件从而形成四铰链系统并且在平行于第二元件的平面的平面中枢转。由第一和第二连杆提供的两个四铰链系统串联地联接以允许第一和第二元件的相对运动。

WO99/14018公开一种用于两个元件的相对运动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联接在元件之间的至少两个连杆装置,每个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连杆单元。第一连杆单元连接到第一、可运动元件。连杆单元中的第二个连接到第二、静止元件。施加到连杆单元的动力导致第一元件相对于第二元件运动。

在US2,506,151中描述并且显示一种机械联动装置。该联动装置包括多个互连的杠杆。该联动装置提供一个构件相对于固定构件的运动。该联动装置具体地被描述和显示用于提供椅子的部件的运动,特别是允许椅子的座位在向后-向下和向前-向上方向上的运动。在US2,506,151中指示该联动装置提供可运动构件相对于固定构件在直线路径中的有限运动。

需要一种用于提供直线运动、特别是用于提供响应旋转运动在直线上可运动的元件的改进组件。最有利的是组件可以以紧凑形式布置,由此仅仅占据少量空间。

可能最近,WO2013/182834公开一种用于转换运动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多个臂,特别是第一臂,所述第一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围绕第一固定枢轴可旋转;第二臂,所述第二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围绕第二固定枢轴可旋转,所述第二固定枢轴与所述第一固定枢轴间隔开;第三臂,所述第三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在所述第二臂上的第二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臂,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臂上的第一位置间隔开;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在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三臂之间延伸,所述第一连接臂可枢转地连接到与第一位置间隔开的所述第一臂上的第二位置并且在与其上的第一位置间隔开的其上的第二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三臂;以及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在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之间延伸,所述第二连接臂可枢转地连接到布置在其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臂上的第三位置并且在其上的第三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臂上的第三位置。该组件在许多应用中得到使用,例如支撑和运动建筑的部件。在WO2013/182834中描述和显示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组件用于部署太阳能电池板阵列。

现在已发现WO2013/182834的组件的修改。该新组件也用于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并且依靠具有其间的枢转连接的杠杆或臂的组件。然而,当处于完全延伸位置时该新组件提供由该组件支撑的部件的增加位移,由此显著地增加早先组件的效用。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转换运动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

第一臂,所述第一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围绕第一固定枢轴可旋转;

第二臂,所述第二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围绕第二固定枢轴可旋转,所述第二固定枢轴与所述第一固定枢轴间隔开;

第三臂,所述第三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在所述第二臂上的第二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臂,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臂上的第一位置间隔开;

第四臂,所述第四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与第一位置间隔开的所述第一臂上的第二位置并且在与其上的第一位置间隔开的其上的第二位置处在与第一位置间隔开的所述第三臂上的第二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三臂;

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在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之间延伸,第二连接臂可枢转地连接到布置在其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一臂上的第三位置并且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臂上的第三位置;以及

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四臂上的第三位置,所述第四臂上的第三位置与其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间隔并且在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方向上超出第二位置。

在该组件的操作中,该组件能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在所述缩回位置组件的部件和与其连接的部件或结构可以被认为处于存放状态,在所述延伸位置部件或结构可以被认为处于部署状态。在操作中,第一臂围绕第一固定枢轴的旋转导致第二臂围绕第二固定枢轴的旋转和第三臂的运动。特别地,导致第三臂运动使得第三臂上的点(在本文中称为“所述点”)在直线上运动,所述点与第三臂上的第一位置间隔并且定位成使得第三臂上的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点和第一位置之间。因此,第一臂和第二臂围绕其相应的固定枢轴的旋转运动导致第三臂上的所述点的直线运动。因此,将在直线上部署的部件或结构可以通过在所述点处连接到第三臂被支撑和运动。

在这方面,应当注意提及的第三臂上的所述点跟踪大致直的线,也就是表示很近似接近直线。特别地,所述点遵循的路径的特征可以在于是很平坦的正弦波,也就是高波长和很低幅度的正弦波。

支撑臂连接到第四臂并且从第四臂延伸,如上所述。在操作中,当组件在缩回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时,支撑臂上的点运动通过弧。待运动的部件或结构也连接到支撑臂。应当注意支撑件可以定位成并且长度确定成使得当处于延伸位置时支撑臂上的点位于第三臂中的所述点所遵循的直线的延伸部上。以该方式,部件或结构可以连接到第三臂和支撑臂两者并且部署在从第二枢轴延伸的直线上。

本发明的组件提供许多显著的优点,特别是与诸如上述的现有技术的联动装置和机构相比。首先,在该组件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在垂直于联结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的线的大致直线上运动。例如当在建筑中使用该组件以提供建筑的一个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的运动(例如从固定建筑结构侧向地运动建筑的一部分)时,这是特别有利的布置。如上所述,支撑臂可以布置成具有位于第三臂的所述点所遵循的直线的延伸部上的点,由此允许待部署的部件或结构位于直线上。

其次,本发明的组件可以布置成使得组件的臂在很紧凑的配置中一个容纳在另一个内,例如全部位于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之间。该紧凑性是本发明的组件的显著优点。

此外,该组件的部件可以布置成仅仅在联结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的线的一侧在缩回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支撑臂可以布置成总是在从缩回位置到延伸位置的运动的方向上的组件的最前点。该布置提供胜过已知组件的显著优点,其中在直线上运动的点包含在组件的其它部件内或以另外方式由其围绕。

上面提及的第三臂上的点与第三臂上的第一位置间隔,第三臂上的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点和第一位置之间。所述点的位置将取决于装置的臂的长度和它们的相互连接的位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点布置成在第三臂上的远侧位置,也就是远离第三臂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优选地所述点位于第三臂的自由端处或臂的自由端处的端部分中。

类似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臂可以布置成具有远离其上的第一位置的端部分,当处于部署状态时,端部分位于前述的延伸直线上。

第三臂上的所述点的直线运动的范围根据臂之间的连接的精确定位变化。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已发现第三臂上的所述点的近似接近直线运动在达到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之间的距离的85%的距离上发生。另外的实施例提供第三臂上的所述点的运动,所述运动在达到或超过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之间的距离的100%的距离上遵循近似接近直线。本文中对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在‘直线’上的运动的引用是对该运动的引用。

如上所述,第三臂上的所述点以近似接近直线的型式运动。所述点的运动偏离直线可以由以下举例说明:

在其中第一固定枢轴和第二固定枢轴之间的距离为3250mm的组件的实施例中,第三臂上的所述点描述长度为2750mm的近似直线。特别地,所述点在第一或缩回位置和第二或延伸延伸位置之间运动。在这方面,对所述点的运动的引用是相对于联结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的线,缩回位置处于或接近联结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的线并且缩回位置远离那里。如上所述,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联结缩回和延伸位置的线是大致垂直于在第一和第二枢轴之间延伸的线的直线。然而,在缩回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中,所述点遵循具有8mm的从直线的最大偏离的正弦波。该偏离表示所述点在缩回和延伸位置之间行进的距离的仅仅0.25%的偏离并且在该组件的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的话)实际应用的背景下一般不明显。

在其中第一固定枢轴和第二固定枢轴之间的距离为3250mm的组件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三臂上的所述点描述长度为3254mm的近似直线。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点的偏离在具有仅仅31.4mm(也就是所述点行进的距离的仅仅0.96%)的从直线的最大偏离的正弦波中运动。

本发明的组件的布置可以取决于要求变化。例如,该组件可以布置成提供第三臂上的所述点的更长直线运动,具有从直线的稍稍更大的偏离。替代地,该组件可以布置成提供所述点的更短直线运动,由所述点跟踪的路径以更小偏差更近似接近直线。

当在缩回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时,第三臂上的所述点遵循大致直线。第三臂上的其它点遵循相应的弧。

已发现前述组件提供许多显著优点。首先,跟踪直线的该组件的点运动远离机构。如上所述,该组件可以被认为可从缩回位置运动到延伸位置,第三臂上的点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在直线上运动。第三臂上的点在直线上远离缩回位置运动到延伸位置。特别地,该组件使得在操作中,第三臂上的点跟踪远离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点、特别地远离联结第一和第二枢轴点的线延伸的直线。

更特别地,在许多实施例中,由第三臂上的所述点遵循的直线路径垂直于联结第一和第二枢轴点的线延伸。类似地,支撑臂可以布置成使得在延伸位置它从第四臂延伸到由第三臂中的所述点跟踪的延伸直线,使得在延伸位置,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和支撑臂上的点位于垂直于联结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的线延伸的直线上。这是胜过现有技术的组件的优点并且允许本发明的组件更通用并且具有更宽的应用范围。特别地,它允许该组件放置或安装在平面上并且将部件的所有运动限制到平面的一侧。因此,例如,该组件可以在构造(如建筑等)的外表面上使用,并且所有部件在外部上从缩回位置运动到延伸位置,而不侵占或需要表面的内侧上的空间。

特别有利的是该组件具有这样的实施例,其中当处于延伸位置时第二固定枢轴、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和支撑臂上的点位于直线上。

该组件的臂可以构造成使得臂可以一个容纳在另一个内。该组件的部件可以布置成使得当处于缩回位置时,第三臂以及第一和第二连接臂容纳在第一和第二臂内或与其相邻,由此当处于缩回位置时提供特别紧凑的组件。

在上文中已通过引用多个臂限定该组件。应当理解术语‘臂’用作可以如上文中所述被连接和/或围绕固定枢轴运动的任何部件的一般引用。因此,术语‘臂’应当被理解为任何这样的部件的引用,不管形状或配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组件提供第三臂上的所述点的运动,所述运动在其运动的特定范围上遵循直线。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在缩回和延伸位置之间的近似接近直线的运动使本发明的组件特别有用地作为直线转换器,其能够将第一和/或第二臂相应地围绕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第三臂上的所述点的直线运动。

如上所述,该组件的操作导致第三臂的运动。应当理解该组件可以用于将第一或第二臂围绕第一或第二固定枢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第三臂上的所述点的运动和支撑臂的运动,也就是通过具有在第一或第二臂处提供的对该组件的驱动。替代地,该组件可以用于将第三臂的运动转换成第一和第二臂的旋转运动,也就是通过具有在第三臂和/或支撑臂处施加的对该组件的驱动。

本发明的组件包括第一臂。第一臂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和配置。第一臂的优选形式是长形构件,例如棒或杆。第一臂在臂上的第一位置处可枢转地安装到第一固定枢轴。在第一位置处的可枢转连接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是穿过臂的销、心轴或轴,臂围绕其自由运动。第一位置可以是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处于或邻近臂的一个端部。

第一臂可以用作该组件的驱动臂,也就是具有施加到那里的力从而围绕固定枢轴在臂上的第一位置处旋转臂,由此将驱动传递到该组件的其它部件。替代地,第一臂可以是该组件的从动臂,也就是在该组件的其它部件的作用下围绕固定枢轴运动。当第一臂用作驱动臂时本发明的组件是特别有利的。

第一臂上的第一位置可以是其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处于或邻近第一臂的第一端部。

该组件还包括第二臂。第二臂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和配置。第二臂的优选形式是长形构件,例如棒或杆。第二臂在第二臂上的第一位置处可枢转地安装到第二固定枢轴。在第一位置处的可枢转连接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是穿过臂的销、心轴或轴,臂围绕其自由运动。第一位置可以是第二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处于或邻近第二臂的一个端部。

第二臂在第一臂或第三臂的运动的作用下围绕第二固定枢轴运动。

第二臂可以用作该组件的驱动臂,也就是具有施加到那里的力从而围绕固定枢轴在臂上的第一位置处旋转臂,由此将驱动传递到该组件的其它部件。替代地,第二臂可以是该组件的从动臂,也就是在该组件的其它部件的作用下围绕固定枢轴运动。当第二臂用作驱动臂时本发明的组件是特别有利的。

该组件还包括第三臂。第三臂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和配置。第三臂的优选形式是长形构件,例如棒或杆。第三臂在第三臂上的第一位置处可枢转地安装到第二臂。在第二和第三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是穿过臂的销、心轴或轴,臂之一或两者围绕其自由运动。

第三臂在第三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臂上的第二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臂。第一位置可以是第三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处于或邻近第三臂的一个端部。

第二臂上的第二位置与第二臂上的第一位置间隔开。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臂上的第二位置处于或邻近第二臂的第二端部。

在该组件的操作中,如上所述,第三臂具有其上的点,当该组件在缩回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时所述点遵循直线的路径。第三臂上的该点与第三臂上的第一位置、也就是第二和第三臂可枢转地连接在一起的第三臂上的位置间隔开。第三臂可以是在第一和第二臂的运动的作用下运动的从动臂。在该情况下,第一臂围绕第一固定枢轴的旋转导致第三臂运动,使得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在缩回和延伸位置之间遵循直线路径。替代地,第三臂可以是驱动臂,也就是具有施加到那里的力,导致第三臂的运动,这又驱动该组件的其它部件以导致第一臂围绕第一固定枢轴的运动。例如,在缩回和延伸位置之间将直线力施加到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导致第一臂围绕第一固定枢轴的旋转运动。

可以根据将获得的部件的期望运动和该组件的特定应用选择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之间的距离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臂的长度。

一般而言,第一臂的长度(也就是第一臂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之间的距离的比率可以在0.5到2.0,更优选地0.6到1.75,更加优选地0.75到1.5的范围内。第一臂优选地在长度上不长于,更优选地短于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之间的距离。所以第一臂的长度与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之间的距离的比率更优选地为0.75到0.99,更加优选地为0.8到0.99,特别地为0.9到0.99。约0.92到约0.98的比率特别适合于许多应用。

第二臂的长度(也就是第二臂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与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之间的距离的比率可以在0.5到2.0,更优选地0.6到1.75,更加优选地0.75到1.5的范围内。第二臂优选地在长度上短于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之间的距离。所以第二臂的长度与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之间的距离的比率更优选地为0.75到0.99,更加优选地为0.8到0.99,特别地为0.9到0.99。约0.92到约0.98的比率特别适合于许多应用。

第二臂的长度优选地被选择成在该组件的其它部件的限制和期望运动内尽可能长。以该方式,第二臂上的第二位置围绕第二固定枢轴运动通过的弧具有尽可能大的半径。这便于第二连接臂的定位。

第二臂可以比第一臂长或短。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臂具有相同长度。

取第三臂的长度为第三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三臂上的所述点之间的距离,第三臂的长度将由第一和第二臂以及连接臂的布置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臂的长度小于第一和第二臂的长度,特别地是第一和/或第二臂的长度的0.9到0.99。例如,在第一和第二臂具有相等长度并且小于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第三臂具有约0.975的长度。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三臂的长度与第一臂和/或第二臂的长度相同。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布置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臂具有相同长度。

该组件还包括第四臂。第四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臂上的第二位置。第一臂上的第二位置与第一臂上的第一位置间隔开。第四臂也在与其上的第一位置间隔开的其上的第二位置处在第三臂上的第二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三臂。第三臂上的第二位置与第三臂上的第一位置间隔开。

第四臂的优选形式是长形构件,例如棒或杆。第四臂可枢转地安装到第一和第三臂的每一个,如已经所述。在第四臂和第一和第三臂的每一个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是穿过臂的销、心轴或轴,臂之一或两者围绕其自由运动。

可枢转连接可以在第四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四臂和第一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处于或邻近第四臂的一个端部。第四臂和第三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处于与第一臂的连接和第四臂的远端之间的第四臂的位置,使得当从缩回位置运动到延伸位置时第四臂在部署该组件的方向上延伸超出第三臂。以该方式,支撑臂远离第三臂连接到第四臂,如下所述。

第四臂在第一臂上的第二位置处连接到第一臂。第一臂上的第二位置与第一臂上的第一位置间隔开。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臂上的第二位置处于或邻近第一臂的第二端部,也就是远离第一固定枢轴。

第四臂还在第三臂上的第二位置处连接到第三臂,所述第二位置与第三臂上的第一位置间隔开。第三臂上的第二位置在第三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三臂上的所述点之间。

第四臂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长度。例如,第四臂的长度由当处于延伸位置时支撑臂将与第三臂间隔的距离确定。

第四臂连接处的第三臂上的第二位置可以根据许多因素被选择。首先,第四臂用于为第三臂提供支撑,特别地帮助支撑施加到第三臂的任何负荷。以该方式由第四臂支撑第三臂的要求是确定第三臂上的第二位置的定位的因素。其次,该组件的总强度和稳定性与第一臂和第三臂之间的第四臂的部分的长度相关,当第四臂的该部分的长度增加时强度和稳定性减小。

第三臂上的第二位置可以处于任何合适位置。特别地,第三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与第三臂上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点之间的距离的比率可以为0.1到0.9,更优选地为0.2到0.8,更加优选地为0.3到0.7,特别地为0.35到0.6。优选比率为0.4到0.55。第三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与第三臂上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点之间的距离的比率优选地小于0.75,更优选地小于0.65,更优选地小于0.55。已发现达到0.5的比率是特别合适的。该组件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具有约0.41到约0.47的第三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与第三臂上的第一位置和所述点之间的距离的比率。

该组件还包括连接臂。连接臂在第一臂和第二臂之间延伸。连接臂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和配置。连接臂的优选形式是长形构件,例如棒或杆。连接臂可枢转地安装到第一和第二臂的每一个。连接臂和第一和第二臂的每一个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是穿过臂的销、心轴或轴,臂之一或两者围绕其自由运动。

可枢转连接可以在连接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连接臂和第一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处于或邻近连接臂的一个端部和/或连接臂和第二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处于或邻近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部。

连接臂在第一臂上的第三位置处连接到第一臂,所述第三位置与第一臂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间隔开并且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

连接臂连接处的第一臂上的第三位置可以根据许多因素被选择。首先,连接臂用于为第一臂提供支撑,特别地帮助支撑施加到第一臂的任何负荷。以该方式由连接臂支撑第一臂的要求是确定第一臂上的第三位置的定位的因素。其次,与第四臂一样,该组件的总强度和稳定性与第一和第二臂之间的连接臂的长度相关,当第一和第二臂之间的连接臂的长度增加时强度和稳定性减小。

第一臂上的第三位置可以处于任何合适位置。特别地,第一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与第一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的比率可以为0.1到0.9,更优选地为0.2到0.8,更加优选地为0.3到0.7,特别地为0.4到0.6。优选比率为0.4到0.55。第一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与第一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的比率优选地小于0.75,更优选地小于0.65,更优选地小于0.55。已发现达到0.5的比率是特别合适的。该组件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具有约0.4到0.5的第一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与第一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的比率。

连接臂还在第二臂上的第三位置处连接到第二臂。在该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位置与第二臂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间隔开并且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在替代、优选实施例中,第二臂上的第三位置与第二臂上的第二位置重合,使得连接臂连接到第二和第三臂两者。该布置具有特别紧凑并且更容易构造的优点,同时也为组件提供强度和刚性。

第二臂上的第三位置处于第二臂上的第二位置或与其间隔并且可以处于任何合适位置。特别地,第二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与第二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的比率可以为0.8到1.0,更优选地为0.85到1.0,更加优选地为0.875到1.0,特别地为0.9到1.0。优选比率为0.925到1.0。该组件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具有约0.95到1.0的第二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的距离与第二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的比率。

连接臂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长度。其长度优选地是第二连接臂在其间延伸的第一和第二臂上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该组件还包括支撑臂。支撑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第四臂上的第三位置。第四臂上的第三位置与其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间隔并且在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方向(也就是该组件从缩回位置运动到延伸位置的方向)上超出第二位置。支撑臂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和配置。支撑臂的优选形式是长形构件,例如棒或杆。支撑臂和第四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是穿过臂的销、心轴或轴,臂之一或两者围绕其自由运动。

支撑臂在支撑臂上的第一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第四臂。第一位置可以处于支撑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处于或邻近支撑臂的第一端部。

支撑臂在第四臂上的第三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第四臂。第四臂上的第三位置与第四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两者间隔并且远离第二位置。在第二和第三位置之间(也就是在第三臂和支撑臂之间)的第四臂的长度可以由该组件的任务,更特别地由将由支撑臂支撑的负荷确定。相比于WO2013/182834的组件,第四臂延伸超出第三臂和提供如上所述枢转地连接到第四臂的支撑臂增加组件的负荷承载能力和范围,同时保持该组件的许多优点。

对于施加到支撑臂的指定负荷,增加在其第二和第三位置之间的第四臂的长度增加第四臂上的弯曲力矩。相反地,对于支撑臂上的指定负荷,减小所述长度减小施加到第四臂的弯曲力矩。

在使用中,待运动的部件或结构可以连接到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允许待运动的部件或结构在直线上从固定枢轴点运动。部件或结构也在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处连接到支撑臂。该布置是特别有利的,原因是第三臂和支撑臂两者在运动期间并且在延伸位置连接到部件或结构,由此两者为部件或结构提供支撑。如上所述,特别有利的是当该组件处于延伸位置时,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和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可以布置在特别地从第二固定枢轴延伸的单个直线上。以该方式,部件或结构可以由该组件的第三臂和支撑臂沿着直线部署。

第三臂和/或支撑臂,最优选地第三臂和支撑臂两者,可以可枢转地连接到将由该组件的部署的部件或结构。

当该组件处于延伸位置时支撑臂可以具有从支撑臂上的第一位置延伸到前述直线上的点的长度。该点在本文中称为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

如上所述,待运动和支撑的部件特别地在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和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处连接到第三臂和支撑臂。也如上所述,部件优选地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三臂和支撑臂。特别优选的是部件由彼此铰接地附连的多个构件形成。替代地,铰接附连的连接构件优选地设在第三臂和提供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的结构之间。

上面已描述本发明的组件的基本部件。然而,已发现臂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延伸超出上面指示的位置,例如提供其它部件的支撑或运动。替代地或附加地,另外的臂可以加入到该组件,以便延伸该组件的范围和/或提供部件的支撑或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在与支撑臂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两者间隔并且远离第二位置定位的第三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支撑臂。在延伸位置,支撑臂从其第一位置延伸超出前述直线并且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位于与支撑臂的第一位置相对的前述直线的一侧。

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可以处于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优选地,在该实施例中,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处于或邻近臂的第二端部。

第二支撑臂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和配置。第二支撑臂的优选形式是长形构件,例如棒或杆。第二支撑臂可枢转地安装到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支撑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是穿过臂的销、心轴或轴,臂之一或两者围绕其自由运动。

第二支撑臂在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一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支撑臂。第一位置可以处于第二支撑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处于或邻近第二支撑臂的第一端部。

第二支撑臂在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支撑臂。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与支撑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两者间隔并且远离第二位置。也就是,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位于其上的第一和第三位置之间。在第二和第三位置之间的支撑臂的长度可以由该组件的任务,更特别地由将由第二支撑臂支撑的负荷确定。

第二支撑臂从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延伸并且具有可以布置成在上述的延伸位置位于延伸直线上的点,所述点远离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和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两者。第二支撑臂上的该点在本文中被称为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

将由该组件运动和支撑的部件也可以连接到第二支撑臂,特别是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

相比于WO2013/182834的组件,支撑臂延伸超出其第二位置和提供如上所述枢转地连接到支撑臂的第二支撑臂更进一步增加组件的负荷承载能力和范围,同时保持该组件的许多优点。

对于施加到第二支撑臂的指定负荷,增加在其第二和第三位置之间的支撑臂的长度增加第四臂上的弯曲力矩。相反地,对于第二支撑臂上的指定负荷,减小所述长度减小施加到支撑臂的弯曲力矩。

在该实施例的使用中,待运动的部件或结构可以连接到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允许待运动的部件或结构在直线上从固定枢轴点运动。部件或结构也连接到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两者,特别是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每一个上的第二位置。该布置是特别有利的,原因是第三臂、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全部在运动期间并且在延伸位置连接到部件或结构,由此两者为部件或结构提供支撑。此外,特别有利的是当该组件处于延伸位置时,第三臂上的所述点、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和第二支撑臂上的点可以布置在特别地从第二固定枢轴延伸的单个直线上。以该方式,部件或结构可以由该组件的第三臂、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沿着直线部署。

与第三臂和/或支撑臂一样,第二支撑臂优选地可枢转地连接到将由该组件的部署的部件或结构。

如上所述,待运动和支撑的部件特别地在第三臂上的所述点、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和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处连接到第三臂、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也如上所述,部件优选地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三臂、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特别优选的是部件由彼此铰接地附连的多个构件形成。替代地,铰接附连的连接构件优选地设在第三臂和提供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的结构之间,和/或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之间。

第二支撑臂可以具有从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延伸到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的长度,使得第二位置处于或邻近第二支撑臂的第二端部。

在替代实施例中,该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在支撑臂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间隔的第三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支撑臂。在延伸位置,支撑臂在远侧方向上从支撑臂延伸。

第二支撑臂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和配置。第二支撑臂的优选形式是长形构件,例如棒或杆。第二支撑臂可枢转地安装到支撑臂。第二支撑臂和支撑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是穿过臂的销、心轴或轴,臂之一或两者围绕其自由运动。

第二支撑臂在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一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支撑臂。第一位置可以处于第二支撑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处于或邻近第二支撑臂的第一端部。

第二支撑臂在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支撑臂。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在支撑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第一和第三位置以及第二和第三位置之间的支撑臂的长度可以由该组件的任务,更特别地由将由第二支撑臂支撑的负荷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支撑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与其上的第一位置间隔。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可以处于第二支撑臂的端部。

第三支撑臂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和配置。第三支撑臂的优选形式是长形构件,例如棒或杆。第三支撑臂可枢转地安装到第二支撑臂。支撑臂和第四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是穿过臂的销、心轴或轴,臂之一或两者围绕其自由运动。

第三支撑臂在第三支撑臂上的第一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支撑臂。第一位置可以处于第三支撑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处于或邻近第三支撑臂的第一端部。

第三支撑臂在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支撑臂。在延伸位置,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间隔并且远离第一位置。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也就是在支撑臂和第三支撑臂之间)的第二支撑臂的长度可以由该组件的任务,更特别地由将由第三支撑臂支撑的负荷和/或离固定枢轴的距离确定。相比于WO2013/182834的组件,第二支撑臂和提供如上所述枢转地连接到第二支撑臂的第三支撑臂进一步增加组件的负荷承载能力和范围,同时保持该组件的许多优点。

在该实施例中,第三支撑臂从第二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延伸并且具有可以布置成在上述的延伸位置位于延伸直线上的点,所述点远离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和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两者。第三支撑臂上的该点在本文中被称为第三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

第三支撑臂可以延伸超出其第二位置。优选地,第四支撑臂在与支撑臂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两者间隔并且远离第二位置定位的第三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三支撑臂。在延伸位置,第三支撑臂从其第一位置延伸超出前述直线并且第三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位于与支撑臂的第一位置相对的前述直线的一侧。

第三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可以处于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优选地,在该实施例中,第三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处于或邻近臂的第二端部。

第四支撑臂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和配置。第四支撑臂的优选形式是长形构件,例如棒或杆。第四支撑臂可枢转地安装到第三支撑臂。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是穿过臂的销、心轴或轴,臂之一或两者围绕其自由运动。

第四支撑臂在第四支撑臂上的第一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三支撑臂。第一位置可以处于第四支撑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位置处于或邻近第四支撑臂的第一端部。

第四支撑臂在第三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三支撑臂。第三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与第三支撑臂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两者间隔并且远离第二位置。在第二和第三位置之间的第三支撑臂的长度可以由该组件的任务,更特别地由将由第三支撑臂支撑的负荷确定。

第四支撑臂从第三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延伸并且具有可以布置成在上述的延伸位置位于延伸直线上的点,所述点远离第三臂上的所述点、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和第三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第四支撑臂上的该点在本文中被称为第四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

相比于WO2013/182834的组件,第三支撑臂延伸超出其第二位置和提供如上所述枢转地连接到第三支撑臂的第四支撑臂更进一步增加组件的负荷承载能力和范围,同时保持该组件的许多优点。

对于施加到第四支撑臂的指定负荷,增加在其第二和第三位置之间的第三支撑臂的长度增加臂上的弯曲力矩。相反地,对于第四支撑臂上的指定负荷,减小所述长度减小施加到第三支撑臂的弯曲力矩。

在该实施例的使用中,待运动的部件或结构可以连接到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允许待运动的部件或结构在直线上从固定枢轴点运动。部件或结构也可以连接到支撑臂、第三支撑臂和/或第四支撑臂。该布置是特别有利的,原因是第三臂、支撑臂、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全部在运动期间并且在延伸位置连接到部件或结构,由此为部件或结构提供支撑。此外,特别有利的是当该组件处于延伸位置时,第三臂上的所述点、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第三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和第三臂上的第二位置可以布置在特别地从第二固定枢轴延伸的单个直线上。以该方式,部件或结构可以由该组件的第三臂、支撑臂、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沿着直线部署。

第四支撑臂优选地可枢转地连接到将由该组件的部署的部件或结构。

第四支撑臂可以具有从第三支撑臂上的第三位置延伸到第四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的长度,使得第二位置处于或邻近第四支撑臂的第二端部。

如上所述,待运动和支撑的部件特别地在第三臂上的所述点、第三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和第四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处连接到第三臂、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也如上所述,部件优选地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三臂、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特别优选的是部件由彼此铰接地附连的多个构件形成。替代地,铰接附连的连接构件优选地设在第三臂和提供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的结构之间,和/或第三支撑臂和第四支撑臂之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组件包括第五臂。第五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与第二臂上的第一位置间隔开的第二臂上的第四位置。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五臂在与连接臂相同的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臂,使得第五臂也可枢转地连接到连接臂。

第五臂的优选形式是长形构件,例如棒或杆。第五臂可枢转地安装到第二臂,并且优选地安装到连接臂,如已经所述。可枢转连接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是穿过臂的销、心轴或轴,臂之一或两者围绕其自由运动。

可枢转连接可以处于第五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五臂和第二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处于或邻近第五臂的一个端部。

第五臂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长度。例如,第五臂的长度由当该组件处于延伸位置时将运动和支撑的负荷确定。

该实施例的组件还包括第六臂。第六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五臂上的第二位置。第五臂上的第二位置与第五臂上的第一位置间隔开。

第六臂的优选形式是长形构件,例如棒或杆。第六臂和第五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是穿过臂的销、心轴或轴,臂之一或两者围绕其自由运动。

可枢转连接可以处于第六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六臂和第五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处于或邻近第五臂的一个端部。

第六臂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长度。例如,第六臂的长度由当处于延伸位置时将支撑的位置和负荷确定。

在延伸位置,第五和第六臂优选地沿着直线、更优选地大致平行于由第三臂上的所述点遵循的直线的直线延伸。

该实施例的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在第一臂上的第四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一臂,并且在其上的第二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五臂上的第三位置。第二连接臂和第一臂之间的枢转连接优选地在与第一和第四臂之间的连接相同的第一臂上的位置处,使得第二连接臂也枢转地连接到第四臂。在第五臂上的第三位置处的第二连接臂和第五臂之间的枢转连接在第五臂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

第二连接臂的优选形式是长形构件,例如棒或杆。第二连接臂可枢转地安装到第一和第五臂,如已经所述。可枢转连接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是穿过臂的销、心轴或轴,臂之一或两者围绕其自由运动。

可枢转连接可以处于第二连接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臂和第二连接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处于或邻近第二连接臂的一个端部。第二连接臂和第五臂之间的连接优选地处于或邻近第二连接臂的一个端部。

第二连接臂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长度。第二连接臂的长度优选地是其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

该实施例的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臂。第三连接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三臂并且在其上的第二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第六臂。第三连接臂和第三臂之间的枢转连接优选地在第三臂上的所述位置处。第三连接臂和第六臂之间的枢转连接在第六臂上的第二位置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六臂上的第二位置处于或邻近第六臂的远端。

第三连接臂的优选形式是长形构件,例如棒或杆。第三连接臂可枢转地安装到第三和第六臂,如已经所述。可枢转连接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是穿过臂的销、心轴或轴,臂之一或两者围绕其自由运动。

可枢转连接可以处于第三连接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三臂和第三连接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处于或邻近第三连接臂的一个端部。第三连接臂和第六臂之间的连接优选地处于或邻近第三连接臂的一个端部。

第三连接臂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长度。第二连接臂的长度优选地是其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

该实施例的组件还包括支承臂。支承臂在其上的第一位置处在第六臂上的第三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第六臂,并且在其上的第二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将在延伸位置运动和支撑的部件。支承臂和第六臂之间的枢转连接优选地在与第三连接臂和第六臂之间的连接相同的第六臂上的位置处,使得支承臂也枢转地连接到第三连接臂。

支承臂的优选形式是长形构件,例如棒或杆。支承臂可枢转地安装到第六臂和待运动和支撑的部件,如已经所述。可枢转连接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式,优选地是穿过臂的销、心轴或轴,臂之一或两者围绕其自由运动。

可枢转连接可以处于支承臂上的任何合适位置。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六臂和支承臂之间的可枢转连接处于或邻近第三支撑臂的一个端部。支承臂和部件之间的连接优选地处于或邻近支承臂的一个端部。

支承臂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长度。支承臂的长度优选地是其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

支承臂从第六臂上的第三位置延伸并且具有可以布置成在上述的延伸位置位于延伸直线上的点,所述点远离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和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两者。支承臂上的该点在本文中被称为支承臂上的第二位置。

在该实施例的使用中,待运动的部件或结构可以连接到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允许待运动的部件或结构在直线上从固定枢轴点运动。部件或结构也连接到支撑臂和支承臂两者,特别是支撑臂和支承臂的每一个上的第二位置。该布置是特别有利的,原因是第三臂、支撑臂和支承臂全部在运动期间并且在延伸位置连接到部件或结构,由此两者为部件或结构提供支撑。此外,特别有利的是当该组件处于延伸位置时,第三臂上的所述点、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和支承臂上的点可以布置在特别地从第二固定枢轴延伸的单个直线上。以该方式,部件或结构可以由该组件的第三臂、支撑臂和支承臂沿着直线部署。

与第三臂和/或支撑臂一样,支承臂优选地可枢转地连接到将由该组件的部署的部件或结构。

如上所述,待运动和支撑的部件特别地在第三臂上的所述点、支撑臂上的第二位置和支承臂上的第二位置处连接到第三臂、支撑臂和支承臂。也如上所述,部件优选地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三臂、支撑臂和支承臂。特别优选的是部件由彼此铰接地附连的多个构件形成。替代地,铰接附连的连接构件优选地设在第三臂和提供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的结构之间,和/或支撑臂和支承臂之间。

该组件的部件的相对运动可以被限制或约束,例如限制第三臂的运动使得所述点的运动被限制到缩回和延伸位置之间的直线。用于限制该组件的部件的相对运动的合适装置包括在臂和连接臂中的两个之间延伸的挠性系带或系绳。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三臂的运动由正被运动和支撑的部件限制,使得在延伸位置部件自身限制第三臂的进一步运动,特别是所述点远离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的运动。

在本发明的组件的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臂的长度根据以上标准被选择并且当处于缩回位置时折叠以位于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之间。特别有利的是该组件可以布置成当处于缩回位置时呈这样的紧凑形式。在优选实施例中,臂形成有具有‘I’和‘L’形横截面的部分,所述部分布置成当处于缩回位置时允许臂彼此容纳。

本发明的组件的另一优点在于它是高度可缩放的并且可以在宽范围的规模上被构造和应用以转换运动,如上文中所述。

该组件特别地通过允许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得到广泛应用和使用。

因此,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组件,其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布置成用于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运动,其中如上文中所述的组件设在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所述组件的操作提供所述第一部件相对于所述第二部件的运动。

第一和第二部件中的一个连接到组件的第三臂。第一和第二部件中的另一个提供第一和第二臂枢转地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点。以该方式,实现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运动。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将力施加到该组件的一个或多个臂实现这样的相对运动。

包括第一和第二部件的组件在提供两个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中得到广泛使用。例如,该组件在运动连接到第一或第二臂中的任意一个并且围绕相应的第一或第二固定枢轴旋转的第一部件和连接到第三臂上的所述点并且能在缩回和延伸位置之间在直线运动中运动的第二部件中得到使用。此外,该组件在相对于第一或第二固定枢轴或在其间延伸的线移位和旋转连接到第三臂的第一部件中得到使用。

在许多应用中,使用多个前述组件。特别地,可以在待运动的物体的相对侧以间隔关系使用多个组件。例如,第一和第二组件可以设在待运动的物体的相对侧,两个组件的第三臂连接到物体的相对侧。

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本发明的组件的应用包括相对于彼此支撑和运动建筑结构。

因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建筑,其包括:

第一建筑部分和第二建筑部分,所述第一建筑部分能相对于所述第二建筑部分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

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建筑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和所述第一和第二建筑部分中的一个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建筑部分中的另一个的支撑由如上文中所述的组件提供。

第一建筑部分可以是建筑的任何结构或部件,所述建筑特别地是固定结构,如房屋、公寓或办公建筑,或活动建筑结构,如活动房屋、房车等。第二建筑部分可以是需要相对于第一建筑部分在缩回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的设施的任何结构或部件。这样的结构的例子包括阳台、地板延伸、屋顶延伸、遮蓬等。

使用本发明的组件可以以该方式运动和支撑任何部件。例子包括临时设施,如墙壁、隔板、屏障和指示牌,如路标。在一个实施例中,待运动的部件是桥的面板。

因此,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桥组件,其包括:

支撑组件;

面板组件;

其中所述面板组件连接到所述支撑组件并且通过如上文中所述的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运动。

在桥组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面板组件包括多个面板部分,优选地相邻面板部分彼此铰接地附连,由此通过本发明的组件运动到延伸位置将面板组件从存放状态展开到延伸位置。

特别优选的是用于运动桥面板的组件具有在延伸或部署位置彼此平行的连接臂和第四臂,更优选地连接臂和第四臂两者平行于面板组件,例如大致水平地延伸。

在另一实施例中,待运动的部件是用于看台或体育场的座位组件的座位排列。

因此,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座位组件,其包括:

支撑组件;

具有多个座位的座位排列;

其中所述座位排列连接到所述支撑组件并且通过如上文中所述的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运动。

附图说明

将参考附图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组件的原理和操作,其中:

图1是处于延伸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组件的简化示意图;

图2a是处于缩回位置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2b是处于第一部分延伸位置的图2a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2c是处于第二部分延伸位置的图2a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2d是处于第三部分延伸位置的图2a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2e是处于第四部分延伸位置的图2a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2f是处于延伸位置的图2a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3a至3f是处于从缩回位置到延伸位置的位置并且对应于图2a至2f的组件的透视图;

图4是处于延伸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组件的简化示意图;

图5是处于延伸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组件的简化示意图;

图6a是处于缩回位置的图5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6b是处于第一部分延伸位置的图6a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6c是处于第二部分延伸位置的图6a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6d是处于第三部分延伸位置的图6a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6e是处于第四部分延伸位置的图6a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6f是处于延伸位置的图6a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7a至7f是处于从缩回位置到延伸位置的位置并且对应于图6a至6f的组件的透视图;

图8a至8f是处于从缩回位置到延伸位置的位置在颠倒取向上的图2a至2f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9a至9f是处于从缩回位置到延伸位置的位置在可伸展座位组件中使用的图2a至2f的组件的侧视图;

图10a至10f是处于从缩回位置到延伸位置的位置并且对应于图9a至9f的图9a至9f的座位组件的透视图;

图11是处于延伸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组件的简化示意图;以及

图12a和12b是包括图11的组件的桥组件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显示大体上指示为2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组件的示意图。组件2显示为在第一固定枢轴4和第二固定枢轴6处安装到固定结构。固定枢轴4、6间隔开并且相对于彼此固定。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布置在竖直线上。

第一臂8在一个端部处的第一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一固定枢轴4。第二臂10在一个端部处的第一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二固定枢轴6。第三臂12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枢轴连接14安装在第二臂10的第二端部处。

第四臂16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枢轴连接18安装在第一臂8的第二端部处。第四臂16在其上的第二位置处通过枢轴连接20在第三臂12上的第二位置处安装到第三臂。

连接臂22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枢轴连接24在与其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间隔的第一臂上的第三位置处安装到第一臂8。第一连接臂22的第二端部通过枢轴连接安装到第二臂10。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臂22和第二臂10之间的枢轴连接在第二臂的第一端部处并且与枢轴连接14重合,使得连接臂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臂10和第三臂12两者。

如图1中所示,第四臂16在远侧方向上(也就是在图1中向右)延伸超出第三臂12。图1的组件还包括支撑臂26。支撑臂26通过枢轴连接28在其一个端部处连接到第四臂16的远端。

臂之间的枢轴连接可以由任何合适的装置,例如由延伸通过枢转联结的臂中的孔的销形成。

第一臂8围绕第一固定枢轴4和第二臂10围绕第二固定枢轴6的运动导致第三臂12运动使得第三臂上的点A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的运动中,点A描述大致直线。

待运动的部件可以连接到第三臂12和支撑臂26之一或两者。特别地,第三臂12上的点A和支撑臂26上的点B可以例如通过待运动的部件连接,结果是点A和B位于从第二固定枢轴6延伸的直线上。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联结点A和B的线垂直于联结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4、6的线延伸。

现在参见图2a至2f,显示处于图2a中所示的缩回位置和图2f中所示的延伸位置之间的位置的图1的实施例的组件的侧视图的图的序列。图2a至2g的组件的部件已使用与关于图1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上面描述。

图2a至2f中的组件正在支撑和运动包括三个铰接连接的构件52、54和56的部件50。部件50可以是用于为待运动和支撑的一个或多个物品提供支撑的支撑结构,物品连接到部件50。替代地,部件50可以自身由待运动和支撑的物品形成。

在图3a至3f中的透视图中显示图2a至2f的视图的序列。

参见图2a,组件2显示为处于保持在框架102内的缩回位置,提供用于固定枢轴4和6的安装。当处于图2a的缩回位置时该组件的臂形成为位于彼此内。在图3a至3f中显示臂的形式。特别地,可以看到第一、第二和第三臂以及支撑臂均由多个平行的臂构件形成,在缩回位置允许臂位于彼此内。以该方式,当处于缩回位置时组件2占据最少量的空间。

组件2在图2b中显示为处于第一部分延伸位置,第三臂12已远离固定枢轴4、6和框架102(也就是如图中所示向左)运动。在从图2a的位置到图2b的位置的运动中,第三臂12的端部处的点A遵循大致直线。

图2c显示处于第二部分延伸位置的组件2,第三臂12进一步运动远离固定枢轴4、6。再次地,第三臂12上的点A正从处于图2a的缩回位置的它的位置跟踪大致直线。

类似地,图2d和2e显示处于第三和第四部分延伸位置的组件2,第三臂12更进一步远离固定枢轴4、6并且第三臂12上的点A仍然均遵循直线路径。

图2f显示处于其延伸位置的组件2,也就是第三臂12处于这样的位置,其中点A在从缩回位置遵循的直线路径的端部。在图3f中在透视图中显示延伸位置。可以看到,部件50在直线上从第二固定枢轴6延伸。

图2a至2f和3a至3f显示操作该组件的驱动系统的一个例子。在图2a至2f和3a至3f所示的实施例中,臂的运动由大体上指示为110的驱动机构驱动。驱动机构110包括旋转在框架102内延伸的螺杆(在图中不可见)的马达112。滑动件114在框架102上可运动并且连接到螺杆,使得由马达产生的螺杆的旋转使滑动件114沿着框架102上下运动。驱动臂106在一个端部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滑动件114并且在另一端部处可枢转地连接到构件52。在图2a和3a中所示的缩回位置,滑动件定位在框架102的上部分中。马达112的操作向下牵引滑动件114,如图中所示,大致驱动臂106向外推动构件52,远离框架102。反向马达112和螺杆的旋转方向升高滑动件114并且将该组件牵引到缩回位置。

参见图4,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组件202显示为在第一固定枢轴204和第二固定枢轴206处安装到固定结构。固定枢轴204、206间隔开并且相对于彼此固定。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布置在竖直线上。

第一臂208在一个端部处的第一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一固定枢轴204。第二臂210在一个端部处的第一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二固定枢轴206。第三臂212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枢轴连接214安装在第二臂210的第二端部处。

第四臂216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枢轴连接218安装在第一臂208的第二端部处。第四臂216在其上的第二位置处通过枢轴连接220在第三臂212上的第二位置处安装到第三臂。

连接臂222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枢轴连接224在与其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间隔的第一臂上的第三位置处安装到第一臂208。第一连接臂222的第二端部通过枢轴连接安装到第二臂210。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臂222和第二臂210之间的枢轴连接在第二臂的第一端部处并且与枢轴连接214重合,使得连接臂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臂210和第三臂212两者。

如图4中所示,第四臂216在远侧方向上(也就是在图4中向右)延伸超出第三臂212。该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臂226。第一支撑臂226通过枢轴连接228在其一个端部处连接到第四臂216的远端。第二支撑臂230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枢轴连接232连接到第一支撑臂226的第二端部。

臂之间的枢轴连接可以由任何合适的装置,例如由延伸通过枢转联结的臂中的孔的销形成。

第一臂208围绕第一固定枢轴204和第二臂210围绕第二固定枢轴206的运动导致第三臂212运动使得第三臂上的点A’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的运动中,点A’描述大致直线。

待运动的部件可以连接到第三臂212、第一支撑臂226和第二支撑臂230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别地,第三臂212上的点A’、第一支撑臂226上的点B’和第二支撑臂230上的点C’可以例如通过待运动的部件连接,结果是点A’、B’和C’位于从第二固定枢轴206延伸的直线上。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联结点A’、B’和C’的线垂直于联结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204、206的线延伸。

参见图5,显示大体上指示为302的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组件的示意图。组件302显示为在第一固定枢轴304和第二固定枢轴306处安装到固定结构。固定枢轴304、306间隔开并且相对于彼此固定。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布置在竖直线上。

第一臂308在一个端部处的第一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一固定枢轴304。第二臂310在一个端部处的第一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二固定枢轴306。第三臂312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枢轴连接314安装在第二臂310的第二端部处。

第四臂316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枢轴连接318安装在第一臂308的第二端部处。第四臂316在其上的第二位置处通过枢轴连接320在第三臂312上的第二位置处安装到第三臂。

第一连接臂322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枢轴连接324在与其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间隔的第一臂上的第三位置处安装到第一臂308。第一连接臂322的第二端部通过枢轴连接安装到第二臂310。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臂322和第二臂310之间的枢轴连接在第二臂的第一端部处并且与枢轴连接314重合,使得第一连接臂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臂310和第三臂312两者。

第四臂316在远侧方向上(也就是在图5中向右)延伸超出第三臂312。该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臂326。第一支撑臂326通过枢轴连接328在其一个端部处连接到第四臂316的远端。

第五臂340在一个端部处连接到枢轴连接314并且在远侧方向上从第一连接臂322延伸。第五臂340的第二端部由枢轴连接342连接到进一步在远侧方向上延伸的第六臂344。

第二连接臂346从第一臂308上的枢转连接318延伸到第五臂340上的枢转连接347。

第一臂308围绕第一固定枢轴304和第二臂310围绕第二固定枢轴306的运动导致第三臂312运动使得第三臂上的点A”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的运动中,点A”描述大致直线。

第三连接臂348枢转地连接到第三臂312上的点A”并且从该点延伸。第三连接臂348连接到第六臂344的远端上的枢轴连接350。

最后,支承臂352从第六臂344上的枢轴连接350延伸。

臂之间的枢轴连接可以由任何合适的装置,例如由延伸通过枢转联结的臂中的孔的销形成。

待运动的部件可以连接到第三臂312、第一支撑臂326和支承臂352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别地,第三臂312上的点A”、第一支撑臂326上的点B”和支承臂352上的点C”可以例如通过待运动的部件连接,结果是点A”、B”和C”位于从第二固定枢轴306延伸的直线上。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联结点A”、B”和C”的线垂直于联结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304、306的线延伸。

现在参见图6a至6f,显示处于图6a中所示的缩回位置和图6f中所示的延伸位置之间的位置的图5的实施例的组件的侧视图的图的序列。图6a至6g的组件的部件已使用与关于图5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在上面描述。

图6a至6f中的组件正在支撑和运动包括四个铰接连接的构件382、384、386和388的部件380。部件380可以是用于为待运动和支撑的一个或多个物品提供支撑的支撑结构,物品连接到部件380。替代地,部件380可以自身由待运动和支撑的物品形成。

在图7a至7f中的透视图中显示图6a至6f的视图的序列。

参见图6a,组件302显示为处于保持在框架402内的缩回位置,提供用于固定枢轴304和306的安装。当处于图6a的缩回位置时该组件的臂形成为位于彼此内。在图7a至7f中显示臂的形式。特别地,可以看到第一、第二、第三、第五和第六臂以及支撑臂均由多个平行的臂构件形成,在缩回位置允许臂位于彼此内。以该方式,当处于缩回位置时组件302占据最少量的空间。

组件302在图6b中显示为处于第一部分延伸位置,第三臂312已远离固定枢轴304、306和框架402(也就是如图中所示向左)运动。在从图6a的位置到图6b的位置的运动中,第三臂312的端部处的点A”遵循大致直线。

图6c显示处于第二部分延伸位置的组件302,第三臂312进一步运动远离固定枢轴304、306。再次地,第三臂312上的点A”正从处于图6a的缩回位置的它的位置跟踪大致直线。

类似地,图6d和6e显示处于第三和第四部分延伸位置的组件302,第三臂312更进一步远离固定枢轴304、306并且第三臂312上的点A”仍然均遵循直线路径。

图6f显示处于其延伸位置的组件302,也就是第三臂312处于这样的位置,其中点A”在从缩回位置遵循的直线路径的端部。在图7f中在透视图中显示延伸位置。可以看到,部件380在直线上从第二固定枢轴306延伸,构件382、384、386和388展开。

图6a至6f和7a至7f的组件使用具有与上面关于图2a至2f和3a至3f所述的相同的一般配置和操作模式的驱动机构。

图8a至8f显示在颠倒取向上的图2a至2f的组件的位置的序列。与图2a至2f的实施例相同的组件的部件已使用相同附图标记进行识别并且如上所述。

在该布置中,该组件正用于延伸和升高部件。以该方式布置的组件可以用于支撑许多部件,例如可伸展屋顶组件或可伸展露台。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臂10已延伸超出枢轴连接14以为组件和部件提供附加支撑。轮子76设在延伸的第二臂10的远端上并且接触地面以为正在运动的组件和部件提供附加支撑。

本发明的组件可以用于部署和支撑多种多样的部件和结构。作为例子,图9a至9f显示在用于体育场、剧院、礼堂等中的可伸展座位组件中的图2a的组件的侧视图。大体上指示为802的可伸展座位组件包括支撑在如上文中所述的图2a至2f的配置的一对间隔开的、平行的组件2上的多个座位单元804。为了提供附加支撑并且便于运动组件,轮子86设在第三臂12上的点A处。

在图9a至9f中可以看到,座位单元804安装在组件2的臂上从而枢转并且可折叠。

对应于图9a至9f的可伸展座位组件802的透视图在图10a至10f中显示。

参见图11,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组件的另一实施例。组件902显示为在第一固定枢轴904和第二固定枢轴906处安装到固定结构。固定枢轴904、906间隔开并且相对于彼此固定。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布置在竖直线上。

第一臂908在一个端部处的第一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一固定枢轴904。第二臂910在一个端部处的第一位置处枢转地连接到第二固定枢轴906。第三臂912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枢轴连接914安装在第二臂910的第二端部处。

第四臂916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枢轴连接918安装在第一臂908的第二端部处。第四臂916在其上的第二位置处通过枢轴连接920在第三臂912上的第二位置处安装到第三臂。

连接臂922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枢轴连接924在与其上的第一和第二位置间隔的第一臂上的第三位置处安装到第一臂908。第一连接臂922的第二端部通过枢轴连接安装到第二臂910。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臂922和第二臂910之间的枢轴连接在第二臂的第一端部处并且与枢轴连接914重合,使得连接臂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臂910和第三臂912两者。

如图11中所示,第四臂916在远侧方向上(也就是在图10中向右)延伸超出第三臂912。该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臂926。第一支撑臂926通过枢轴连接928在其一个端部处连接到第四臂916的远端。第二支撑臂930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枢轴连接932连接到第一支撑臂926,枢轴连接932与枢轴连接928间隔。第三支撑臂940通过枢轴连接942在其一个端部处连接到第二支撑臂930的远端。第四支撑臂944在一个端部处通过枢轴连接946连接到第三支撑臂940的远端。

臂之间的枢轴连接可以由任何合适的装置,例如由延伸通过枢转联结的臂中的孔的销形成。

第一臂908围绕第一固定枢轴904和第二臂910围绕第二固定枢轴906的运动导致第三臂912运动使得第三臂上的点A”’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运动。在缩回位置和延伸位置之间的运动中,点A”’描述大致直线。

待运动的部件可以连接到第三臂912、第一支撑臂926、第三支撑臂940和/或第四支撑臂944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别地,第三臂912上的点A”’、第一支撑臂926上的点B”’、第三支撑臂940上的点C”’和第四支撑臂944上的点D”’可以例如通过待运动的部件连接,结果是点A”’、B”’、C”’和D”’位于从第二固定枢轴906延伸的直线上。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联结点A”’、B”’、C”’和D”’的线垂直于联结第一和第二固定枢轴904、906的线延伸。

最后,参见图12a和12b,显示大体上指示为960的折叠桥组件。桥组件960在图12a中显示为处于部分延伸位置并且在图12b中显示为处于完全延伸位置。

桥组件960包括呈框架的形式的大体上竖直的支撑组件962,具有通过其中的开口以允许进入和离开桥。桥组件960还包括多个桥面板部件964a至964d。面板部件铰接地附连到每一个相邻面板部件,邻近支撑组件962的面板部件964a也铰接地附连到支撑组件。

面板部件964a至964d由均为图11中所示和上面详细所述的一般配置的一对支撑组件966a、966b支撑和运动。支撑组件966a、966b安装在面板部件964a至964d的相对侧,如图12a和12b中所示。面板部件964a至964d枢转地连接到图11中所示和上述的组件上的点A”’、B”’、C”’和D”’。

可折叠配衡组件968安装到支撑组件962并且从与面板部件964a至964d相对的一侧延伸。

桥组件960是便携式的并且可以例如通过合适尺寸的货车运输到所需地点。在操作中,桥组件960放置在所需地点。通过操作支撑组件966a、966b并且从缩回位置展开到图12b中所示的延伸位置部署面板部件964a至964d以形成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