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阀装置及气动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529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阀装置及气动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动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动阀装置及气动钳。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气动钳的进气结构是通过在后盖设置限位轴、密封球和弹簧实现的。具体地,通过手柄控制限位轴以进一步控制密封球,使得所述密封球移动而实现进气和密封。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进气结构和密封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密封球破裂和弹簧弹力减弱无法回弹等现象,从而影响气动钳的密封性能而导致气动钳的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阀装置及气动钳,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动阀装置,所述气动阀装置包括缸筒、第一盖体、第二盖体、阀杆组件、第一活塞组件和第二活塞组件。

所述第一盖体的盖底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盖体盖合于所述缸筒的一端。

所述第二盖体的盖底壁的内部设置有容设空间,所述第二盖体的盖底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设空间和外部环境的第二通孔和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盖体盖合于所述缸筒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盖体的盖底壁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设空间和缸筒的内部空间的第二通气孔。

所述阀杆组件设置于所述容设空间且一端嵌于所述第二通孔并能够从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外部环境,所述阀杆组件能够在所述容设空间内移动以使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连通或阻塞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之间的连通。

所述第一活塞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依次设置于所述缸筒的内部,从所述第二通气孔进入所述缸筒的气体能够推动多个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形成联动且往所述第一盖体的位置移动。

所述第二活塞组件设置于所述缸筒的内部且一端从所述第一通孔延伸至外部环境,在所述第一活塞组件的推动下所述第二活塞组件能够往远离所述第二盖体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组件包括阀杆和设置于所述阀杆一端的顶杆,所述顶杆嵌于所述第二通孔且能够从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外部环境。

所述气动阀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阀杆组件在所述容设空间内移动的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且能够移动以挤压所述顶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盖体的径向,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盖体的轴向,所述阀杆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手柄挤压所述顶杆,能够使所述阀杆的环形凹槽的槽内空间分别与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连通,以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体的盖底壁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设空间和外部环境的第三通气孔,所述第三通气孔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盖体的轴向,所述阀杆的环形凹槽的槽内空间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连通,以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阀装置还包括气动管接头,所述气动管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且位于所述第一通气孔的位置处,和/或,所述气动阀装置还包括消音器,所述消音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且位于所述第三通气孔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包括第一活塞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一侧的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活塞杆靠近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第一活塞靠近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第一活塞组件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的第四通气孔,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活塞组件的第四通孔连通,所述第一活塞杆开设有连通所述第四通气孔和缸筒的内部空间的第五通气孔,所述第五通气孔开设于远离所述第一活塞的位置处。

所述气动阀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缸筒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一一对应的隔板组件,所述隔板组件包括搁板,所述隔板开设有过孔且套设于所述第一活塞杆,从所述第四通气孔进入所述缸筒的气体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活塞组件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活塞和隔板组件之间形成气室。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包括第二活塞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一侧的第二活塞杆。所述气动阀装置还包括开设有活塞杆孔的夹头座,所述夹头座嵌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活塞设置于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穿过所述活塞杆孔延伸至外部环境,所述第二活塞杆为锥形活塞杆。

进一步地,所述气动阀装置还包括防撞垫,所述防撞垫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和与所述第二活塞组件相邻的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之间。

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动钳,所述气动钳包括钳头组件和气动阀装置,所述气动阀装置包括缸筒、第一盖体、第二盖体、阀杆组件、第一活塞组件和第二活塞组件,所述钳头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

所述第一盖体的盖底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盖体盖合于所述缸筒的一端。

所述第二盖体的盖底壁的内部设置有容设空间,所述第二盖体的盖底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设空间和外部环境的第二通孔和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二盖体盖合于所述缸筒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盖体的盖底壁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设空间和缸筒的内部空间的第二通气孔。

所述阀杆组件设置于所述容设空间且一端嵌于所述第二通孔并能够从所述第二通孔延伸至外部环境,所述阀杆组件能够在所述容设空间内移动以使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连通或阻塞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之间的连通。

所述第一活塞组件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活塞组件依次设置于所述缸筒的内部,从所述第二通气孔进入所述缸筒的气体能够推动多个所述第一活塞组件形成联动且往所述第一盖体的位置移动。

所述第二活塞组件设置于所述缸筒的内部且一端从所述第一通孔延伸至外部环境,在所述第一活塞组件的推动下所述第二活塞组件能够往远离所述第二盖体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钳头组件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平行,且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所述第二活塞组件延伸至外部环境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之间。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气动阀装置及气动钳,在所述第二盖体的容设空间设置了阀杆组件,通过所述阀杆组件的移动实现进气,解决了密封球破裂和弹簧弹力减弱无法回弹的现象,增强了所述气动阀装置及气动钳的密封性能也增长了所述气动阀装置及气动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动阀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盖体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盖体的结构图。

图5为图4的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阀杆组件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盖体和阀杆组件的配合关系图。

图8为图7的剖面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阀杆组件的另一种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活塞组件的结构图。

图11为图10的剖面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隔板组件的结构图。

图13为图12的剖面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活塞组件的结构图。

图15为图14的剖面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头座的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动阀装置的一种状态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动阀装置的另一种状态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钳头组件的结构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动钳的一种状态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动钳的另一种状态图。

图标:10-气动钳;100-气动阀装置;110-缸筒;111-排气孔;120-第一盖体;121-第一通孔;130-第二盖体;131-第二通孔;132-第一通气孔;133-第二通气孔;134-第三通气孔;135-螺母盖;140-阀杆组件;141-阀杆;1411-环形凹槽;142-顶杆;143-第一密封圈;150-第一活塞组件;151-第一活塞;1511-第一卡接槽;152-第一活塞杆;1521-第五通气孔;153-第四通气孔;154-第二密封圈;155-第一耐磨环;160-第二活塞组件;161-第二活塞;1611-第二卡接槽;162-第二活塞杆;163-第三密封圈;164-第二耐磨环;170-手柄;180-气动管接头;190-消音器;210-隔板组件;211-隔板;2111-过孔;212-O形圈;213-防尘圈;220-夹头座;221-活塞杆孔;222-钳头组件安装部;2221-钳头组件安装孔;230-弹簧;240-挡圈组;241-挡圈;250-调节环;260-防撞垫;500-钳头组件;510-第一压板;520-第二压板;530-第一钳头;540-第二钳头;550-第一滚轮结构;560-第二滚轮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动阀装置100,所述气动阀装置100包括缸筒110、第一盖体120、第二盖体130、阀杆组件140、第一活塞组件150和第二活塞组件160。可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缸筒110开设有多个用于排气的排气孔111。

请结合参阅图3,第一盖体120的盖底壁开设有第一通孔121,所述第一盖体120盖合于所述缸筒110的一端。

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所述第二盖体130的盖底壁的内部设置有容设空间,所述第二盖体130的盖底壁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设空间和外部环境的第二通孔131和第一通气孔132,所述第二盖体130盖合于所述缸筒110远离所述第一盖体120的一端,所述第二盖体130的盖底壁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容设空间和缸筒110的内部空间的第二通气孔133。在所述气动阀装置100的使用过程中,所述第一通气孔132用于安装气动管。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容设空间可以为截面为圆形的长条孔形容设空间,也可以为截面为矩形的长条孔形容设空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容设空间为截面为圆形的长条孔形容设空间。

所述阀杆组件140设置于所述容设空间且一端嵌于所述第二通孔131并能够从所述第二通孔131延伸至外部环境,所述阀杆组件140能够在所述容设空间内移动以使所述第一通气孔132和第二通气孔133连通或阻塞所述第一通气孔132和第二通气孔133之间的连通。

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依次设置于所述缸筒110的内部,从所述第二通气孔133进入所述缸筒110的气体能够推动多个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形成联动且往所述第一盖体120的位置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设置有三组。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的设置数量也可以为其他。

所述第二活塞组件160设置于所述缸筒110的内部且一端从所述第一通孔121延伸至外部环境,在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的推动下所述第二活塞组件160能够往远离所述第二盖体130的方向移动。

请结合参阅图6,可选地,所述阀杆组件140包括阀杆141和设置于所述阀杆141一端的顶杆142,所述顶杆142嵌于所述第二通孔131且能够从所述第二通孔131延伸至外部环境。为了增强气密性,本实施例中,所述阀杆141与所述容设空间匹配,例如,当所述容设空间为截面为圆形的长条孔形容设空间时,所述阀杆141为直径与所述容设空间的直径相同或无限接近的圆柱形阀杆141。

可选地,所述气动阀装置100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阀杆组件140在所述容设空间内移动的手柄170,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手柄170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130且能够移动以挤压所述顶杆142。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孔131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盖体130的径向,所述第一通气孔132和第二通气孔133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盖体130的轴向,所述阀杆141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凹槽1411,所述手柄170压合所述顶杆142,能够使所述阀杆141的环形凹槽1411的槽内空间分别与所述第一通气孔132和第二通气孔133连通,以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孔132和第二通气孔133。

为了加强排气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体130的盖底壁还开设有如图5所示的连通所述容设空间和外部环境的第三通气孔134,所述第三通气孔134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第二盖体130的轴向,所述阀杆141的环形凹槽1411的槽内空间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二通气孔133和第三通气孔134连通,以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孔133和第三通气孔13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体130的整体结构大体对称,所述第二盖体130的轴向即为所述第二盖体130的中心轴的方向,即与中心轴共同的方向。所述第二盖体130的径向垂直于所述第二盖体130的轴向,即所述第二盖体130的半径或直径的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二通气孔133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二盖体130的中心轴同轴,所述第一通气孔132与所述第三通气孔134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通气孔133的位置相对的两个方位。

本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气动阀装置100还包括图1和图2所示的气动管接头180,所述气动管接头180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130且位于所述第一通气孔132的位置处。当所述气动阀装置100包括气动管接头180时,气动管即可安装于所述气动管接头180。可选地,所述气动阀装置100还包括图1和图2所示的消音器190,所述消音器190设置于所述第二盖体130且位于所述第三通气孔134的位置处。

请参阅图7,所述顶杆142未受外力作用时,所述阀杆141靠近所述第二通孔131使得所述第二通气孔133和第三通气孔134通过所述环形凹槽1411连通,或所述顶杆142只受到了轻微的外力作用,所述顶杆142推动所述阀杆141往远离所述第二通孔131的方向移动但不足以使得所述阀杆141阻塞所述第二通气孔133和第三通气孔134之间的连通,此时,所述气动阀装置100处于未使用状态或者是排气状态,若所述气动阀装置100处于排气状态,图2所示的缸筒110的内部的一部分气体便可以通过所述第二通气孔133再经过所述容设空间从所述第三通气孔134排出。

请参阅图8,当所述顶杆142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顶杆142推动所述阀杆141往远离所述第二通孔131的方向移动,当所述环形凹槽1411部分同时与所述第二通气孔133和第一通气孔132连通时,所述第二通气孔133和第一通气孔132连通,此时,所述气动阀装置100处于进气状态,安装于所述气动管接头180的气动管内的气体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气孔132再经过所述容设空间从所述第二通气孔133进入图2所示的缸筒110的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所述阀杆组件140的检修或更换,可选地,所述第二盖体130的远离所述第二通孔131的位置处还开设有一直径大于所述阀杆组件140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容设空间的螺母盖135。

请参阅图9,为了加强所述阀杆组件140的气密性,可选地,所述阀杆组件140的外围还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增加气密性的第一密封圈143。

请参阅图10和图11,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包括第一活塞15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151一侧的第一活塞杆152。可选地,所述第一活塞151呈圆盘形。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杆152靠近图2所示的第一盖体120,所述第一活塞151靠近图2所示的第二盖体130。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活塞151和第一活塞杆152的第四通气孔153,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的第四通孔连通。所述第一活塞杆152开设有连通所述第四通气孔153和缸筒110的内部空间的第五通气孔1521,所述第五通气孔1521开设于远离所述第一活塞151的位置处。可选地,所述第一活塞151设置有用于卡接与其相邻的第一活塞杆152的第一卡接槽1511,所述第一卡接槽1511呈环形结构且设置于所述第四通气孔153的外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活塞151和第一活塞杆152可以为通过螺纹旋合等方式连接的两个独立结构,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塞151和第一活塞杆152为一体式结构,有效的避免了由于第一活塞151和第一活塞杆152生锈而造成所述第一活塞151和第一活塞杆152的垂直度不好、所述第一活塞151和第一活塞杆152推力不稳定以及所述缸筒110内排气不顺畅等情况的出现。

可选地,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还包括第二密封圈154,所述第二密封圈154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151的外围以增加所述气动阀装置100的气密性。为了延长所述气动阀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可选地,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还包括第一耐磨环155,所述第一耐磨环155设置于所述第一活塞151的外围的远离所述第一活塞杆152的位置处。

请结合参阅图12和图13,所述气动阀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缸筒110的内部且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一一对应的隔板组件210。所述隔板组件210包括隔板211,可选地,所述隔板211为圆盘形隔板211。所述隔板211开设有过孔2111且套设于图2所示的第一活塞杆152,从所述第四通气孔153进入所述缸筒110的气体能够推动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活塞151和隔板组件210之间形成气室。为了便于排气,可选地,所述过孔2111的孔径略大于所述第一活塞杆150的直径,但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过孔2111的孔径与所述第一活塞杆150的直径之间的差值无限小。

可选地,所述隔板211的外围套设有O形圈212。可选地,所述过孔2111的外围设置有防尘圈213,以达到防尘密封的目的。

请参阅图14和图15,所述第二活塞组件160包括第二活塞16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161一侧的第二活塞杆162。可选地,所述第二活塞161呈圆盘形,所述第二活塞杆162呈锥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活塞161和第二活塞杆162可以为通过螺纹旋合等方式连接的两个独立结构,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活塞161设置有用于卡接与其相邻的第一活塞杆152的第二卡接槽1611,所述第二卡接槽1611呈环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塞组件160还包括第三密封圈163,所述第三密封圈163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161的外围以增加所述气动阀装置100的气密性。为了延长所述气动阀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可选地,所述第二活塞组件160还包括第二耐磨环164,所述第二耐磨环164设置于所述第二活塞161的外围的远离所述第二活塞杆162的位置处。

请结合参阅图16、图17和图18,可选地,所述气动阀装置100还包括开设有活塞杆孔221的夹头座220,所述夹头座220嵌于开设于图3所示的第一盖体120的第一通孔121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塞161设置于第一活塞杆152,所述第二活塞杆162穿过所述活塞杆孔221延伸至外部环境。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塞杆162的外围还设置有用于复位的弹簧230,所述弹簧230卡接于所述第二活塞161和所述夹头座220之间。

可选地,所述夹头座220设置有钳头组件安装部222,所述钳头组件安装部222开设有用于安装钳头组件500的钳头组件安装孔2221。所述夹头座220嵌于开设于图3所示的第一盖体120的第一通孔121内后,所述钳头组件安装部222位于所述缸筒110的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钳头组件安装部222可以用于安装钳头组件、剪刀头组件或卡箍钳组件等,以形成气动钳、气动剪刀或气动卡箍钳等器具。

通过上述设置,如图17所示,当所述气动阀装置100处于未使用状态或排气状态时,请结合参阅图7,所述第二盖体130的第二通气孔133和第三通气孔134通过开设于所述阀杆141的环形凹槽1411连通,而位于所述缸筒110内的依次设置的第一活塞组件150中最靠近所述第二盖体130的第一活塞组件150与所述第二盖体130接触。所述隔板组件210与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一一对应,当位于所述缸筒110内的依次设置的第一活塞组件150中最靠近所述第二盖体130的第一活塞组件150与所述第二盖体130接触时,所述隔板组件210套设于与其对应的第一活塞组件150的第一活塞杆152的一端且远离与其对应的第一活塞151。此时,套设于所述第二活塞杆162的外围的弹簧230处于自然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隔板组件210在所述缸筒110内部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为了更好地稳定所述隔板组件210在所述缸筒110内部的位置,可选地,所述气动阀装置100还包括挡圈组240,所述挡圈组240设置有多对,每对挡圈组240等间隔设置于所述缸筒110的内部,每对挡圈组240包括两个间隔的挡圈241,所述隔板组件210设置于一对挡圈组240的两个挡圈241之间,以达到稳定所述隔板组件210的效果。

可选地,所述气动阀装置100还包括调节环250,所述调节环250设置于所述缸筒110的外围,位于所述第一盖体120和第二盖体130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盖体120。

同样,如图18所示,当所述气动阀装置100处于使用状态时,即图8所示的顶杆142受到外力作用推动所述阀杆141往远离所述第二通孔131的方向移动至所述环形凹槽1411部分同时与所述第二通气孔133和第一通气孔132连通,从而使得所述第二通气孔133和第一通气孔132连通时,安装于所述气动管接头180的气动管内的气体便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通气孔132再经过所述容设空间最终从所述第二通气孔133进入所述的缸筒110的内部。

此后,进入所述缸筒110内部的一部分气体推动最靠近所述第二盖体130的第一活塞组件150往所述第一盖体120的方向移动,进入所述缸筒110内部的另一部分气体进入开设于最靠近所述第二盖体130的第一活塞组件150的第四通气孔153内,进入开设于最靠近所述第二盖体130的第一活塞组件150的第四通气孔153内的一部分气体进入开设于下一第一活塞组件150的第四通气孔153,进入开设于最靠近所述第二盖体130的第一活塞组件150的第四通气孔153内的另一部分气体通过所述第五通气孔1521进入设置于其第一活塞杆152的外围的隔板组件210与下一第一个活塞组件的第一活塞151之间以推动下一第一活塞组件150往所述第一盖体120的方向移动。最终,由于气体推力的作用,多个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之间形成联动并推动所述第二活塞组件160往所述第一盖体120方向移动。此时,套设于所述第二活塞杆162的外围的弹簧230处于压缩状态。

当解除外力作用之后,所述顶杆142带动所述阀杆141往所述第二通孔131的方向移动,使得所述阀杆141阻塞了所述第二通气孔133和第一通气孔132之间的连通而使得所述第二通气孔133和第三通气孔134连通。此时,在所述弹簧230的回复力作用下推动所述第二活塞组件160往靠近所述第二盖体130的方向移动,所述缸筒110内的一部分气体通过开设于所述缸筒110的排气孔111排出,所述缸筒110内的另一部分气体通过所述第五通气孔1521进入所述第四通气孔153,并通过所述第二通气孔133进入开设于所述第二盖体130的容设空间并最终从所述第三通气孔134排出。

为了延长所述气动阀装置100的使用寿命,可选地,所述气动阀装置100还包括防撞垫260,所述防撞垫260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活塞组件160和与所述第二活塞组件160相邻的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之间。通过所述防撞垫260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两个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活塞组件160和与所述第二活塞组件160相邻的所述第一活塞组件150之间碰撞而导致部件损伤的情况出现。

请参阅图19、图20和图21,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动钳10,所述气动钳10包括钳头组件500和上述气动阀装置100。

本实施例中,所述钳头组件500包括第一压板510、第二压板520、第一钳头530和第二钳头540,所述第一压板510和第二压板520平行,且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120,所述第一钳头530和第二钳头540分别铰接于所述第一压板510和第二压板520之间,所述第二活塞组件160延伸至外部环境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钳头530和第二钳头540之间。当所述气动阀装置100包括夹头座220时,所述钳头组件500设置于所述夹头座220。具体地,所述钳头组件500通过连接将所述第一压板510和第二压板520设置于所述夹头座220。

所述第一钳头530可以通过轴孔配合的设置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510和第二压板520,所述第二钳头540可以通过轴孔配合的设置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510和第二压板520。所述第一钳头530可以通过螺丝连接的设置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510和第二压板520,所述第二钳头540可以通过螺丝连接的设置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510和第二压板520。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所述第一钳头530和第二钳头540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出现,所述第一钳头530通过轴孔配合的设置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510和第二压板520,所述第二钳头540通过轴孔配合的设置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压板510和第二压板520。

当所述气动钳10处于未使用状态或排气状态时,所述气动阀装置100处于如图17所示的状态,此时,所述第一钳头530和第二牵头处于张开状态。当所述手柄170受到外力作用,往所述阀杆组件140方向压合,使得所述顶杆142推动所述阀杆141往远离所述第二通孔131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气动阀装置100处于如图18所示的状态,此时,所述第二活塞组件160往所述第一盖体120的方向移动,推动所述钳头组件的第一滚轮结构550和第二滚轮结构560,使得所述第一钳头530处于闭合状态。当解除外力作用之后,所述气动阀装置100恢复至如图17所示的状态,使得所述第一钳头530和第二牵头处于张开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气动阀装置100及气动钳10,在所述第二盖体130的容设空间设置了阀杆组件140,通过所述阀杆组件140的移动实现进气,解决了密封球破裂和弹簧230弹力减弱无法回弹的现象,增强了所述气动阀装置100及气动钳10的密封性能也增长了所述气动阀装置100及气动钳1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气动阀装置100及气动钳10的第一活塞杆151和第一活塞1562为一体式结构,有效的避免了由于第一活塞151和第一活塞杆152生锈而造成所述第一活塞151和第一活塞杆152的垂直度不好、所述第一活塞151和第一活塞杆152推力不稳定以及所述缸筒110内排气不顺畅等情况的出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