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肉尸处理装置的高温对接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5297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尸体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肉尸处理装置的高温对接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动物尸体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焚烧设备以及冷却设备,当动物尸体在焚烧设备中被处理完成后就需要转移到冷却设备中进行冷却处理,现有技术采用的设备结构通常为焚烧与冷却一体结构既在焚烧设备中冷却,但是该种结构存在效率问题,因为动物尸体焚烧时的温度为1000摄氏度左右,为了保护设备以及考虑安全性问题冷却通常采用气冷方式,这个过程十分缓慢,而且在冷却中焚烧设备不能处理新的处理物,使得效率低下,所以出现了焚烧与冷却分离的分体式设备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分体式设备结构中焚烧设备与冷却设备必然存在一个处理物转移的过程,在转移过程中处理物通常任然具备有50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此时当处理物接触外界空气就可能导致遇氧燃烧,从而产生大量烟尘以及刺激性气温,甚至发生燃烧事故,为避免和减少以上问题的产生,就需要使焚烧设备与冷却设备在转移产物的过程中拥有一个密闭的转移通道,这也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所在。又如授权号为CN103484135B的中国发明专利所公开的一种高效肉尸热解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的热解室(3)内设置热解罐(6),热解罐(6)和热解室(3)之间的空间形成烟道(7),烟道(7)内设置有烟道流向控制板(11),烟道流向控制板(11)的顶部与热解室(3)内腔的顶部相抵,镂空部(12)与热解罐(6)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13),烟道流向控制板(11)的底部位于热解罐(6)的水平中心线以下并与热解室(3)内腔的底部之间形成通道(14),烟道流向控制板(11)将烟道(7)分成左右两个空间,烟气进口(5)与其中一个空间连通,第一排烟口(9)与另一个空间连通。但是该发明专利在冷却室与燃烧室的对接上仅仅是采用滑轨将物料移出,这就使得在工艺上必须让物料与燃烧室先同时降温到安全温度以下,然后在移出,那么显然该发明并未真正的发挥冷却室的最大效率,该发明实质上是浪费了产物从冷却室的最大耐温值降低到安全温度之间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肉尸处理装置的高温对接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对接处增加第一通道部与第二通道部来形成一个对接舱结构,然后采用密封结构对第一通道部与第二通道部的对接处进行密封已到达转移环境密封,转移过程安全、设备工作效率提高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肉尸处理装置的高温对接密封结构,包括前级处理装置以及后级处理装置,所述后级处理装置相对所述前级处理装置活动设置,所述的前级处理装置与所述的后级处理装置通过密封连接装置进行对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机构、第二连接机构以及活动密封机构;所述的第一连接机构的径向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通道部,所述的第二连接机构的径向中心处设置有第二通道部;所述的第一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前级处理装置或所述后级处理装置中的任一者上,所述的第二连接机构以及所述的活动密封机构设置于所述前级处理装置或所述后级处理装置中的另一者上;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密封端面部,所述密封端面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最前端;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对准部,所述的活动密封机构沿所述密封端面部的轴向中心线方向的平行方向活动套接在所述对准部的外侧。由此,前级处理装置与后级处理装置的对接实质上转变为第一通道部与第二通道部的对接,而第一通道部与第二通道部在实际结构上是设备内腔的延伸,所以将物料在第一通道部与第二通道部之间转移就不需要考虑烟尘和刺激气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且对第一通道部与第二通道部的对接处密封要比单纯设备上增设大型密封结构来的容易以及可靠,这使得转移过程也能确实的处在密封环境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将本来分体设计的前级处理设备与后级处理设备的内腔直接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样产物就完全没必要冷却至安全温度在转移,只需要产物转移时的温度在后级处理设备的最高耐温值以下即可,这样就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大幅提升冷却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对接处设置密封端面部与对准部能确保对接过程的准确性,最后使用主动动作型的活动密封结构去与密封端面部配合来确保密封的可靠性,以及整个密封过程的高效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活动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环、固定座以及至少两个推动器,所述的密封环设置在所述的固定座上,所述的固定座与所述推动器的动作端连接,所述的推动器与所述密封环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的不同侧,且所述推动器的动作方向平行于所述密封端面部的轴向中心线。由此,确保密封环的动作是配合密封端面部,目标与对象能统一才能提升密封的可靠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推动器以所述对准部的径向截面的轴心点为对称中心进行对称排布设置。由此,推动器在推动的过程中密封环的受力更加均匀,增加了密封的可靠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固定座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密封环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弧长度小于所述密封环的外弧长度的1/2。由此,如果安装槽的内弧过长就会限制密封环与密封端面部的接触部分的形变范围,而高温环境下密封环本身的回弹性会下降压缩了也会增大,这就导致在转移过程中密封环的密封性会有一个下降的趋势,在密封环老化过程中该趋势会逐步被放大,最终导致密封效果变差的问题。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第一通道部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所述密封端面部的轴向中心线重合,所述的第二通道部的轴向中心线与所述对准部的轴向中心线重合,且所述第一通道部的轴向中心线所处水平面与所述第二通道部的轴向中心线所处水平面重合。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当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对接时,所述的第一通道部与所述第二通道部接通构成对接舱。由此,对接舱除了有密封转移通道的作用还有一定的散热降温的作用,使得物料在转移过程中热量得到缓冲,不会对后级处理设备产生过大的冷热冲击。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对接舱两端设置有用于隔断所述前级处理装置与所述后级处理装置内腔的隔断门。由此,当转移过程进行中发现物料温度过高转移存在风险时可以关闭隔断门使得对接舱成为独立的次一级冷却室,使得高温物料有一个温度缓冲的过程,而不会因为过高温度损坏后级处理设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当所述的活动密封机构向所述第一连接机构设置方向线性移动至最大距离时,所述活动密封机构的端部至所述对准部的端部之间的所述密封环形成形变密封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的形变密封段的厚度小于所述密封环截面直径的二分之一。由此,超过二分之一就可能导致形变量过大而使得密封环的内力过大而相对安装槽产生不可控的位移从而降低密封能力。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密封环为硅胶盘根密封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对接密封性好,对接效率高,对接过程安全,提高冷却效率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级处理装置;2-后级处理装置;3-密封连接装置;4-对接舱;5-隔断门;301-第一连接机构;302-第二连接机构;303-活动密封机构;3011-第一通道部;3012-密封端面部;3031-密封环;3032-固定座;3033-推动器;3034-安装槽;3021-第二通道;3022-对准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前级处理装置1以及后级处理装置2,后级处理装置2相对前级处理装置1活动设置,前级处理装置1与后级处理装置2通过密封连接装置3进行对接,其中前级处理装置1为碳化焚烧炉或者空气加热装置或者油加热装置等用于将动物尸体焚烧的高温设备,后级处理装置2同时使用于将焚烧后产物进行冷却的冷却设备,通常为风冷设备。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连接装置3包括第一连接机构301、第二连接机构302以及活动密封机构303;其中第一连接机构301为连接法兰,第二连接结构302为外径小于第一连接机构301的连接法兰。第一连接机构301的径向中心处设置有第一通道部3011,第二连接机构302的径向中心处设置有第二通道部3021;第一连接机构301设置于前级处理装置1或后级处理装置2中的任一者上,第二连接机构302以及活动密封机构303设置于前级处理装置1或后级处理装置2中的另一者上;既是第一连接机构设置在前级处理装置1上,第二连接机构与活动密封机构均设置在后级处理装置2上。第一连接机构301包括密封端面部3012,密封端面部3012设置在第一连接机构301的最前端;第二连接机构302包括对准部3022,活动密封机构303沿密封端面部3012的轴向中心线方向的平行方向活动套接在对准部3022的外侧。当活动密封机构303向第一连接机构301设置方向线性移动至最大距离时,活动密封机构303的端部至对准部3022的端部之间的密封环3031形成形变密封段。形变密封段的厚度小于密封环3031截面直径的二分之一。密封环3031为硅胶盘根密封圈。其中最大移动距离的含义为前级处理装置1与后级处理装置2到达对接准备位置,对于该位置以外的无意义移动距离不计入其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活动密封机构303包括密封环3031、固定座3032以及至少两个推动器3033,密封环3031设置在固定座3032上,固定座3032与推动器3033的动作端连接,推动器3033与密封环3031分别设置在固定座3032上的不同侧,且推动器3033的动作方向平行于密封端面部3012的轴向中心线。推动器3033以对准部3022的径向截面的轴心点为对称中心进行对称排布设置。固定座303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密封环3031的安装槽3034,安装槽3034的内弧长度小于密封环3031的外弧长度的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通道部3011的轴向中心线与密封端面部3012的轴向中心线重合,第二通道部3021的轴向中心线与对准部3022的轴向中心线重合,且第一通道部3011的轴向中心线所处水平面与第二通道部3021的轴向中心线所处水平面重合。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当第一连接机构301与第二连接机构302对接时,第一通道部3011与第二通道部3021接通构成对接舱4。对接舱4两端设置有用于隔断前级处理装置1与后级处理装置2内腔的隔断门5。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