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回差齿轮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0852阅读:7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传动技术领域,是一种零回差齿轮组件。



背景技术:

齿轮副传动是近代机器中最常见的一种机械传动,是传递机器动力和运动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机械产品的重要基础零部件。

齿轮副传动广泛用于机械行业,各种车辆的减速器也离不开它。它与带、链、摩擦、液压等机械传动相比,具有功率范围大、传动效率高、圆周速度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结构尺寸长、结构尺寸小等一系列特点。因此,它已成为许多机械产品不可缺少的传动部件,也是机器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传动形式。近几年来,虽然其他机械部件的制造技术与电传动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传动形式仍为各种齿轮传动。齿轮传动的优点包括:瞬时传动比恒定,工作平稳性较高;采用非圆齿轮,瞬时传动比可按所需变化规律设计;传动比变化范围大,适用于减速或增速传动;齿轮的圆周速度范围大;传递功率范围大,承载能力高;传动效率高,特别是精度较高的圆柱齿轮副;结构紧凑,如使用行星传动、少齿差传动,或谐波齿轮传动,可使部件更为缩小,成为同轴线传动;维护简便。其缺点包括:运转中振动、冲击和噪声,并产生动载荷;无过载保护作用;要求齿轮的切齿精度较高或具有特殊齿形时,需要高精度机床、特殊刀具和测量仪器来保证,制造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由于齿轮具有一定的回差,使得其在齿轮传动过程中存在传动误差,这将影响其传动精度。使用齿轮副的传动装置在单向传动过程完成后进行反向传动过程中,由于齿轮啮合存在间隙,从输入轴开始反向转动到输出轴跟随反向转动存在时间差,即输出轴在转角上有滞后量。由于回差的存在给传动带来很多影响在很多控制领域就必须严格的控制回差,虽然可以通过提高齿轮的制造精度来减小空间,但齿轮无论如何都有制造误差,或者在结构方面采用各种消除空回的方法,使一定精度的齿轮达到高精度的传动要求,但其均存在耗时长,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回差齿轮组件,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齿轮转动存在的回差,影响传动精度,消除回差耗时长,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零回差齿轮组件,包括主体齿轮、调节齿轮、连接螺栓、紧固螺母和间距调节部件;主体齿轮的中部下侧设有导向筒,在导向筒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条斜凸棱;在导向筒的外侧套装有调节齿轮,对应各条斜凸棱位置的调节齿轮的内侧面上均分布有能使相应斜凸棱嵌入的倾斜通道;在主体齿轮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安装孔,对应每个安装孔位置的调节齿轮上均设有圆弧长孔,连接螺栓的螺纹部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安装孔和圆弧长孔并与紧固螺母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螺栓的螺帽部的底部座于主体齿轮的上端面,且紧固螺母的顶部抵在调节齿轮的下端面上;主体齿轮与调节齿轮之间设有能调节两者间距的间距调节部件;主体齿轮与调节齿轮的模数和齿数均相同。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间距调节部件可为调节螺栓,在主体齿轮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调节螺孔,在每个调节螺孔内均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有调节螺栓,每个调节螺栓的螺纹部的端面均抵在调节齿轮的端面上。

上述在主体齿轮上可沿圆周均布有四个安装孔,在主体齿轮上沿圆周均布有四个调节螺孔,安装孔与调节螺孔交错分布,且每两相邻的安装孔与调节螺孔之间的间距均相等。

上述对应所有调节螺孔外侧位置的调节齿轮的上端外侧可有上外环台。

上述斜凸棱与竖直方向的倾斜夹角可为10°到20°之间。

上述在导向筒外侧可沿圆周均布有十二条斜凸棱。

上述斜凸棱、导向筒与主体齿轮可为一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可通过对间距调节部件的调节实现对组合齿的齿厚的调节,从而消除组合齿与配合齿轮的齿槽之间的间隙,实现零回差齿轮副传动,其消除回差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结构精简,对加工精度要求低,成本低廉,能有效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有利于广泛推广,且传动精度高,有利于提高传动的稳定性,具有省力、简便、高效、传动精度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俯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在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1中调节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1中主体齿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主体齿轮,2为调节齿轮,3为连接螺栓,4为紧固螺母,5为导向筒,6为斜凸棱,7为倾斜通道,8为安装孔,9为圆弧长孔,10为调节螺栓,11为调节螺孔,12为上外环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2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3、4所示,该零回差齿轮组件包括主体齿轮1、调节齿轮2、连接螺栓3、紧固螺母4和间距调节部件;主体齿轮1的中部下侧设有导向筒5,在导向筒5外侧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一条斜凸棱6;在导向筒5的外侧套装有调节齿轮2,对应各条斜凸棱6位置的调节齿轮2的内侧面上均分布有能使相应斜凸棱6嵌入的倾斜通道7;在主体齿轮1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安装孔8,对应每个安装孔8位置的调节齿轮2上均设有圆弧长孔9,连接螺栓3的螺纹部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安装孔8和圆弧长孔9并与紧固螺母4固定安装在一起,连接螺栓3的螺帽部的底部座于主体齿轮1的上端面,且紧固螺母4的顶部抵在调节齿轮2的下端面上;主体齿轮1与调节齿轮2之间设有能调节两者间距的间距调节部件;主体齿轮1与调节齿轮2的模数和齿数均相同。

在使用过程中,主体齿轮1和调节齿轮2通过连接螺栓3和紧固螺母4固定安装在一起,并通过间距调节部件实现两者间距的限位和调节,主体齿轮1和调节齿轮2的各个齿一一对应,且每组对应的齿配合形成组合齿,每组对应的齿的外轮廓的集合形成的组合齿的组合外轮廓,组合齿的齿厚可通过间距调节部件进行调节,具体操作为:先将连接螺栓3与紧固螺母4旋松,然后通过调节间距调节部件对主体齿轮1和调节齿轮2的间距进行调节,在该过程中,倾斜通道7将沿着斜凸棱6滑动,从而使调节齿轮2相对主体齿轮1发生角位移,由此可使得每组对应的齿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并形成新的组合外轮廓,从而改变组合齿的齿厚,在齿厚调节完成后,可将连接螺栓3和紧固螺母4旋紧,从而实现对主体齿轮1和调节齿轮2的固定;将本实用新型和与之配合使用的配合齿轮啮合在一起形成齿轮副,通过对组合齿的齿厚进行相应的调节可使其刚好适合配合齿轮的齿槽,即组合齿的组合外轮廓刚好充满配合齿轮的齿槽,由此可确保齿轮副在正向传动完成后在反向传动时无回差;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齿轮啮合传动,可通过对间距调节部件的调节实现对组合齿的齿厚的调节,从而消除组合齿与配合齿轮的齿槽之间的间隙,实现零回差齿轮副传动,其消除回差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结构精简,对加工精度要求低,成本低廉,能有效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有利于广泛推广,且传动精度高,有利于提高传动的稳定性。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零回差齿轮组件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3、4所示,间距调节部件为调节螺栓10,在主体齿轮1上沿圆周分布有至少两个调节螺孔11,在每个调节螺孔11内均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安装有调节螺栓10,每个调节螺栓10的螺纹部的端面均抵在调节齿轮2的端面上。在使用时,每个调节螺孔11在调节齿轮2端面上的投影位置均应位于圆弧长孔9所在位置以外,由此可通过正旋或反旋调节螺栓10实现对主体齿轮1与调节齿轮2之间间距的调节,进而通过对调节齿轮2角位移的微调实现对组合齿厚的调节,从而实现对回差的消除作用;采用调节螺栓10可通过旋转角度的控制实现精确的微调,使其具有更高的调节精度。

如附图1、2、3、4所示,在主体齿轮1上沿圆周均布有四个安装孔8,在主体齿轮1上沿圆周均布有四个调节螺孔11,安装孔8与调节螺孔11交错分布,且每两相邻的安装孔8与调节螺孔11之间的间距均相等。这样可使其加工更加方便省力。

如附图1、2、3、4所示,对应所有调节螺孔11外侧位置的调节齿轮2的上端外侧有上外环台12。这样可使所有调节螺栓10的螺纹部的端面均抵在位于上外环台12内侧位置的调节齿轮2顶面上,还可使调节齿轮2在保持齿宽的同时减小倾斜通道7的长度,增强其沿斜凸棱6方向滑移的灵活度,提高调节螺栓10的微调精度。

如附图1、2、3、4所示,斜凸棱6与竖直方向的倾斜夹角为10°到20°之间。这样可使其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确保其与倾斜通道7之间的滑移有良好的灵活度。

如附图1、2、3、4所示,在导向筒5外侧沿圆周均布有十二条斜凸棱6。这样可增强倾斜通道7沿斜凸棱6滑移的稳定性。

如附图1、2、3、4所示,斜凸棱6、导向筒5与主体齿轮1为一体设置。这样可使其加工更加方便省力。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