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5361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轴承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塑料轴承结构普遍沿袭传统轴承结构,塑料轴承结构包括轴承内圈.外圈.滚珠.保持架及油封环,其形式较为固定简单,主要用于受力小.转动无限制的连接部分,不能适应于有特殊密封要求的转动连接。特别对于要求转动角度范围固定的情况,现有的塑料轴承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及空调器,其实现了普通轴承的功能,并且成本较低,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提高了轴承的防漏风效果,应用范围广;其应用在空调器上,实现空调器头部转动,达到空调器左右扫风的目的,还降低了风从轴承侧壁的泄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轴承,包括:

底座圈,所述底座圈的内壁轴向延伸设置有挡圈;

上旋转架,所述上旋转架呈环形,套设在所述挡圈上;

下旋转架,所述下旋转架呈环形,套设在所述挡圈上,所述下旋转架置于所述上旋转架的下方;以及

运动部件,所述运动部件设置在所述上旋转架和所述下旋转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呈环形,所述支撑架的内壁轴向延伸设置有挡沿,所述底座圈套设在所述挡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圈通过卡扣与所述支撑架连接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用于所述支撑架的装配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设有第一引流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内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旋转架上开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设有第二引流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圈上设置第三环形槽,所述第三环形槽设有第三引流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旋转止口结构,所述旋转止口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三引流孔相配合而限制所述底座圈的旋转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止口结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旋转止口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交叉筋条结构,所述交叉筋条结构置于两个所述旋转止口结构之间的弧形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以所述支撑架的中心为圆心,两个所述旋转止口结构对应的圆心角夹角α为100°-1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旋转架上设置有插销结构,所述插销结构用于对安装在所述上旋转架上的头部转筒进行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旋转架上还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用于固定保温材料的边角处,以防止所述保温材料翘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动部件为滚动件或滑动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滚动件包括保持架和滚珠,所述滚珠置于所述保持架的卡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旋转架和所述下旋转架上均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滚珠相配合的滚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旋转架通过卡扣与所述底座圈连接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由塑料材料制成。

还涉及一种空调器,包括头部部件和风道部件,所述头部件包括头部转筒,所述头部转筒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头部转筒通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轴承连接所述风道部件,所述头部转筒固定在所述上旋转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及空调器,底座圈的内壁轴向延伸设置有挡圈,上旋转架和下旋转架均套设在挡圈上,其实现了普通轴承的功能,并且成本较低,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提高了轴承的防漏风效果,应用范围广。其应用在空调器上,实现空调器头部转动,达到空调器左右扫风的目的,还降低了风从轴承侧壁的泄漏,具有较好的防漏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轴承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轴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轴承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支撑架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另一实施方式的仰视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轴承的主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7中下旋转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下旋转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支撑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图7中底座圈的主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1所示底座圈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图7中上旋转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上旋转架的俯视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轴承安装于空调器上的装配示意图;

其中,

100轴承;101底座圈;1011挡圈;1012第三环形槽;

1013第三引流孔;102上旋转架;1021插销结构;1022固定柱;

103下旋转架;1031第二环形槽;1032第二引流孔;104支撑架;

1041挡沿;1042第一环形槽;1043第一引流孔;1044限位柱;

1045旋转止口结构;1046交叉筋条结构;1047螺钉柱;105保持架;

200头部部件;201头部转筒;202支架;203导风支架;204出风口;

205导风板;206上盖;207滚动轴承;208齿轮盘;209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及空调器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轴承100可以应用在空调器上,轴承100用于圆形空调器头部与主体的连接,轴承100包括底座圈101、上旋转架102.下旋转架103和运动部件。上旋转架102、运动部件、下旋转架103和底座圈101从上往下依次设置。

底座圈101的内壁轴向延伸设置有挡圈1011。上旋转架102呈环形,上旋转架102套设在挡圈1011上。下旋转架103也呈环形,下旋转架103也套设在挡圈1011上,下旋转架103置于上旋转架102的下方。运动部件设置在上旋转架102和下旋转架103之间,运动部件可为滚动件或滑动件。本实施例中,运动部件为滚动件。滚动件包括保持架105和滚珠,滚珠置于保持架105的卡孔中。上旋转架102和下旋转架103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滚珠相配合的滚槽,保持架105的主体纵截面可呈“一”字形或“T”字形。轴承100可由塑料材料制成,即轴承100为塑料轴承。

本实施例的轴承100,结构简单,实现了普通轴承的功能,并且成本较低,达到了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还提高了轴承的防漏风效果。其应用在空调器上,达到空调器左右扫风的目的,还降低了风从轴承侧壁的泄漏。

作为一种可优选方式,轴承100还包括支撑架104,支撑架104呈环形,支撑架104的内壁轴向延伸设置有挡沿1041,底座圈101套设在挡沿1041上。设置挡沿1041,进一步提高轴承100的防漏风效果。轴承100还具有一定承重功能,能够承重圆形空调器头部的重量。优选地,支撑架104上还可设置有限位柱1044,限位柱1044用于支撑架104的装配限位。限位柱104的数量可为两个以上,间隔设置在支撑架104的底部。

作为一种可优选方式,如图5所示,支撑架104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槽1042,第一环形槽1042开设有第一引流孔1043。设置第一环形槽1042,第一环形槽1042可用于接收冷凝水,还能够提高轴承的密封效果。第一环形槽1042的内底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2°-5°,优选为3°。第一环形槽1042的槽底面与水平面有3度夹角,使汇集到第一环形槽1042的水更利于经第一引流孔1043排出至下方的蒸发器接水盘。底座圈101的高壁结构可以起到很好的引流和挡风效果,防止水直接从内侧流入风道,也有效防止冷风蹿入轴承而流失,达到防漏风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6至图9所示,下旋转架103上设置有第二环形槽1031,第二环形槽1031开设有第二引流孔1032,第二引流孔1032流过的液体能够流入所述第一环形槽1042。第二环形槽1031可用于接收冷凝水,第二环形槽1031接收的冷凝水可通过第二引流孔流入第一环形槽1042中。设置第一环形槽1042和第二环形槽1031,进一步提高了轴承的密封效果,还能有效引流冷凝水。

作为一种可优选方式,如图10至图12所示,底座圈101上设置第三环形槽1012,第三环形槽1012设有第三引流孔1013,其中第三引流孔1013突出于第三环形槽1012的底面外侧。支撑架104上设置有旋转止口结构1045,底旋转止口结构1045用于与第三引流孔1013相配合而限制底座圈101的旋转角度。

如图10所示,旋转止口结构104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旋转止口结构1045间隔设置在支撑架104上。在支撑架104上还设置有交叉筋条结构1046,交叉筋条结构1046置于两个旋转止口结构1045之间的弧形范围内。交叉筋条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底座圈101的装配错误,达到防呆的目的。以支撑架104的中心O为圆心,两个旋转止口结构1045对应的圆心角夹角α为100°-120°。圆心角夹角α优选108°。图10中的螺钉柱1047用于固定头部转筒。

作为一种可优选方式,如图2和图4所示,底座圈101可通过卡扣与支撑架104连接在一起使得下旋转架103和保持架105及滚珠被包夹在上旋转架102和底座圈101之间,这样便于安装和拆卸,实现了底座圈101与支撑架104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上旋转架102可通过卡扣与底座圈101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上旋转架102与底座圈101可拆卸连接,同时也防止上旋转架102脱离底座圈101。上旋转架102也可通过卡扣与下旋转架103连接在一起。

如图13和图14所示,上旋转架102上可设置有插销结构1021,插销结构1021用于对安装在上旋转架102上的头部转筒201进行限位。上旋转架102上还可设置有固定柱1022,固定柱1022用于固定保温材料的边角处,以防止所述保温材料翘起。保温材料可为保温泡沫,保温泡沫置于头部转筒内。图14中,上旋转架102设计有9处固定柱1022和4处插销结构1021。4处插销结构1021用于头部转筒限位,9处固定柱1022用于固定头部转筒内的3块保温泡沫的边角处,以防翘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如图15所示,空调器包括头部部件200和风道部件,头部部件200包括头部转筒201,头部转筒201具有出风口204,头部转筒201通过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轴承100连接所述风道部件,本实施例中,头部转筒201固定在上旋转架102上,头部转筒201上设置上盖206。支撑架104嵌在空调器的风道部件,通过螺钉固定。头部部件200的风道内还设置导风支架203和导风板205。

齿轮盘208与支架202采用滚动轴承207连接,齿轮盘208连接头部转筒201,驱动电机209设置在支架202上,驱动电机209连接齿轮盘208,驱动电机209转动时带动齿轮盘208旋转,齿轮盘208带动头部转筒201旋转,头部转筒201带动上旋转架102转动,可通过头部转筒201上的槽限制上旋转架102的左右转动角度来实现空调器的头部转筒201在一定角度范围的左右转动,达到空调器左右扫风的目的,同时有较好的防漏风效果和引流冷凝水功能,同时该轴承各部分结构装配有较好的防漏风漏油功能。空调器除上述结构外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支撑架104的第一环形槽1042和挡沿1041能够防漏风,同时引流冷凝水。空调冷风经导流罩、导风板205从头部出风转筒的出风格栅吹出,与外界热空气对接,在冷热空气交接处(即出风格栅)产生冷凝水(凝露),冷凝水沿头部转筒201侧壁往下流,向外至下旋转架103的第二环形槽1031,由于出风格栅处为冷凝水的聚集处,所以在该第二环形槽1031正对出风格栅处(即出风格栅所在弧线范围)均布三个第二引流孔1032,使水流至支撑架104的第一环形槽1042内;向内流至底座圈101的第三环形槽1012,第三环形槽1012的与旋转止口结构1045相配合的第三引流孔1013具有两个孔,使水流至支撑架104的第一环形槽1042内。头部转筒201与上旋转架102.底座圈101连在一起一同旋转,为防止头部360°连续旋转而易混淆开关机状态和方便转筒工艺上的防呆装配,在底座圈101上设计旋转止口结构1045.在支撑架104上的相应扇形范围内设计交叉筋条结构1046,用于阻止头部转筒201和底座圈101的随意旋转,交叉筋条设计可以有效防止底座圈101的装配错误,达到防呆的目的。

以上各实施例的轴承100及空调器,底座圈101的内壁轴向延伸设置有挡圈1011,上旋转架102和下旋转架103套设在挡圈1011上,其实现空调器头部转动,达到空调器左右扫风的目的,具有较好的防漏风效果,特别适应于要求转动角度范围固定的情况。该轴承100在结构设计上适应了空调器头部转动、引流冷凝水、防漏风的要求,外观上亦和谐美观。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