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减震和发电功能为一体的车载减震器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车悬架系统中采用的缓冲弹簧式减震器主要包括设置在防尘罩内的弹性元件和杆件,车在行驶时,减震器上的弹性元件以小位移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减震功能。这种直线往复运动所产生的机械能通常白白浪费掉,没有被充分利用。车在行驶过程中,受蓄电池蓄电能力的限制,蓄电池又不可能随时随地的充电,所以给人们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发电效率高,集减震和发电功能为一体的车载减震器发电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减震器发电装置,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主要包括支撑杆、弹性元件和防尘罩,述防尘罩内设置弹性元件和支撑杆,支撑杆和防尘罩可以相对运动,电感机构设置在减震器的上部,且所述电感机构处于防尘罩内,电感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固定套管、磁体固定台、永磁体、线圈、缓冲弹簧,所述固定套管依次穿过设置在壳体内的磁体固定台、缓冲弹簧,所述磁体固定台上设置有永磁体,且永磁体与磁体固定台之间留有环形容腔,所述壳体的端盖上对应环形容腔固定设置线圈,线圈的电流引出端接控制器。
有益效果:将直线发电原理应用到汽车减震器上,利用减震器不断往复运动的特性带动永磁体不断在线圈绕中往复运动,使线圈不断切割永磁体的磁感线从而将减震器往复运动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并将其存储到车载蓄电池中,弥补蓄电池蓄电能力的限制,实现能为蓄电池自充电,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不大幅度改变原有减震器内部结构的基础上完成安装,结构简单,通用性好,安装和检修方便,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支撑杆,2~弹性元件,3~防尘罩,4~壳体,5~固定套管,6~磁体固定台,7~永磁体,8~线圈,9~缓冲弹簧,10~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1~2所示的车载减震器发电装置,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主要包括支撑杆1、弹性元件2和防尘罩3,述防尘罩3内设置弹性元件2和支撑杆1,支撑杆1和防尘罩3可以相对运动,电感机构设置在减震器的上部,且所述电感机构处于防尘罩3内,电感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4内部的固定套管5、磁体固定台6、永磁体7、线圈8、缓冲弹簧9,所述固定套管5依次穿过设置在壳体4内的磁体固定台6、缓冲弹簧9,所述磁体固定台6上设置有永磁体7,且永磁体7与磁体固定台6之间留有环形容腔,所述壳体4的端盖10所述壳体4的端盖10上对应环形容腔固定设置线圈8,线圈8的电流引出端接控制器。
所述的支撑杆1穿过弹性元件2后套接入固定套管5的下端,且固定套管5能在支撑杆1上做可以相对运动,弹性元件2一端接触磁体固定台6,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杆1的下部。
所述线圈8伸入环形容腔内,与永磁体7间隙配合。
所述的磁体固定台6呈凸字形。
所述永磁体7对称或不对称设置在磁体固定台6的凸出的肩部上。
所述缓冲弹簧9一端接触磁体固定台6,另一端接触端盖10,防止磁体固定台6以及永磁体7在向上运动时冲撞到线圈8。
所述端盖10设置凹槽,线圈8固定在凹槽内。
所述电感机构能随减震器上下运动。
所述控制器为宽动态控制器,用于收集产生的电流,并把电流存储到车载蓄电池中或连入供电系统电路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减震器在遇到颠簸时,减震器内弹性元件2配合支撑杆1不断往复运动的同时,带动设置有永磁体7的磁体固定台6不断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使永磁体7与磁体固定台6形成的环形容腔不断地做往复直线运动,最终使线圈8不断切割永磁体7的磁感线从而将减震器往复运动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产生的电能通过电流引出端输送到控制器,并存储到车载蓄电池中或连入供电系统电路中;在此过程中,设置在磁体固定台6和端盖10之间的缓冲弹簧9则对磁体固定台6实现缓冲,防止磁体固定台6以及永磁体7在向上运动时冲撞到线圈8,造成电感机构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