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耕机箱体润滑油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8991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耕机箱体润滑油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体润滑油槽,具体为一种微耕机箱体润滑油槽,属于园林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机械的不断发展,机械运行需要依靠箱体提供传动,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微耕机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微耕机可以在田间自由行使,便于用户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现有的微耕机箱体内部结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微耕机箱体内部的微耕机在运行过程中,润滑不充分,容易导致蜗轮蜗杆温度过高,加快磨损,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微耕机箱体润滑油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耕机箱体润滑油槽,通过增加油槽,解决了微耕机在运行过程中,润滑不充分,容易导致蜗轮蜗杆温度过高,加快磨损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耕机箱体润滑油槽,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蜗杆槽,且蜗杆槽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箱,所述蜗杆槽的内部安装有蜗杆,所述齿轮箱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连接的齿轮,所述蜗杆的表面设置有蜗杆齿,所述齿轮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轮齿,且所述蜗杆槽和所述齿轮箱之间设置有凸块,且所述凸块的表面设置有油孔,所述凸块的侧壁设置有油槽,所述齿轮的中部固定有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一端安装有端盖,所述外壳的表面安装有若干个固定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进油口,且所述进油口的底端连通所述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蜗杆齿和轮齿之间相互卡合,所述蜗杆的一端设置有传动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槽为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微耕机运行过程中,具有润滑箱体内部的效果,不易导致蜗轮蜗杆温度过高,磨损降低,增加了蜗轮蜗杆和齿轮的使用寿命,进油口可以直接把需要的油量输入到箱体的内部,固定栓具有连接各个部件的作用,连接效果好,齿轮和蜗杆之间能够进行传动,提高了机械运行的传动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油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蜗杆槽;2、进油口;3、固定栓;4、外壳;5、蜗杆;6、蜗杆齿;7、油槽;8、转轴;9、轮齿;10、齿轮;11、齿轮箱;12、传动轴;13、端盖;14、油孔;15、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耕机箱体润滑油槽,包括外壳4,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蜗杆槽1,且蜗杆槽1的下方设置有齿轮箱11,蜗杆槽1的内部安装有蜗杆5,齿轮箱11的内部安装有转动连接的齿轮10,蜗杆5的表面设置有蜗杆齿6,齿轮10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轮齿9,且蜗杆槽1和齿轮箱11之间设置有凸块15,且凸块15的表面设置有油孔14,凸块15的侧壁设置有油槽7,齿轮10的中部固定有转轴8。

外壳4的一端安装有端盖13,外壳4的表面安装有若干个固定栓3,固定栓固定在外壳的表面,固定牢固。

外壳4的顶端设置有进油口2,且进油口2的底端连通油槽7,直接可以从进油口灌输油量。

蜗杆齿6和轮齿10之间相互卡合,蜗杆5的一端设置有传动轴12,蜗杆可以通过蜗杆齿和齿轮之间的连接来进行传动动能。

油槽7为弧形结构,便于油量进入到油槽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微耕机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依靠箱体提供传动力,微耕机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蜗杆和齿轮的传动来提供动力,蜗杆和齿轮在传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摩擦,摩擦会产生大量的温度,而油槽内部灌入的润滑油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使得蜗杆和齿轮之间的润滑较为充分,不会导致蜗杆温度升高,降低磨损。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微耕机运行过程中,具有润滑箱体内部的效果,不易导致蜗轮蜗杆温度过高,磨损降低,增加了蜗轮蜗杆和齿轮的使用寿命,进油口可以直接把需要的油量输入到箱体的内部,固定栓具有连接各个部件的作用,连接效果好,齿轮和蜗杆之间能够进行传动,提高了机械运行的传动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