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倒挡副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3034阅读:51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箱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倒挡副变速箱。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摩托车变速装置大都只有0到4挡,其中除了0挡以外其余的4个挡位均为前进挡,由于三轮摩托车的变速装置没有安装倒车挡,因此当摩托车进入狭长的小巷以后常常无法掉头,只能依靠人力将摩托车从小巷中倒退出来,既费力又麻烦,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倒挡副变速箱,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有与主动配合完成换向的惰轮,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摩托车没有挡车挡位的缺陷,既简单又实用,为经常出入小巷的驾驶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倒挡副变速箱,包括变速箱体、主动轴、主动轮、被动轴、被动轮、行动轴、行走轮和控制装置,所述的变速箱体内设有主动轴,所述的主动轴与发动机连接,主动轴外部套设有主动轮,所述的主动轴下部设有被动轴,所述的被动轴外部套设有被动轮,所述的被动轮与行走轮相配合,所述的行走轮套设有行动轴上,所述的变速箱还与选择前进后退的控制装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设有惰轮轴,所述的惰轮轴外侧套设有惰轮,所述的惰轮与主动轮配套使用实现换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主动轮、被动轮、惰轮、行走轮表面均分布有相互配合的啮合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伸缩弹簧和连接杆,所述的控制面板设有前进挡和倒挡的选择开关以及伸缩弹簧的伸缩,所述的伸缩弹簧下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的连接杆另一端连接主动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控制面板在选择倒挡开关时,主动轮通过惰轮转向后带动被动轮的旋转方向与前进挡开关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控制面板选择前进挡开关时,所述的主动轮与被动轮直接配合,当选择倒挡开关时,所述的主动轮首先与惰轮配合,然后惰轮与被动轮配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有与主动配合完成换向的惰轮,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摩托车没有挡车挡位的缺陷,既简单又实用,为经常出入小巷的驾驶人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变速箱体,2、主动轴,3、主动轮,4、被动轴,5、被动轮,6、行动轴,7、行走轮,8、惰轮轴,9、惰轮,10、控制面板,11、伸缩弹簧,12、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的倒挡副变速箱,包括变速箱体1、主动轴2、主动轮3、被动轴4、被动轮5、行动轴6、行走轮7和控制装置,所述的变速箱体1内设有主动轴2,所述的主动轴2与发动机连接,主动轴2外部套设有主动轮3,所述的主动轴2下部设有被动轴4,所述的被动轴4外部套设有被动轮5,所述的被动轮5与行走轮7相配合,所述的行走轮7套设有行动轴6上,所述的变速箱还与选择前进后退的控制装置连接。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主动轮3和被动轮5之间设有惰轮轴8,所述的惰轮轴8外侧套设有惰轮9,所述的惰轮9与主动轮3配套使用实现换向。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主动轮3、被动轮5、惰轮9、行走轮7表面 均分布有相互配合的啮合齿。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面板10、伸缩弹簧11和连接杆12,所述的控制面板10设有前进挡和倒挡的选择开关以及伸缩弹簧11的伸缩,所述的伸缩弹簧11下端与连接杆12连接,所述的连接杆12另一端连接主动轴2。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控制面板10在选择倒挡开关时,主动轮3通过惰轮9转向后带动被动轮5的旋转方向与选择前进挡开关时相反。

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的控制面板10选择前进挡开关时,所述的主动轮3与被动轮5直接配合,当选择倒挡开关时,所述的主动轮3首先与惰轮9配合,然后惰轮9与被动轮5配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