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轴式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8793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单轴式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自动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单轴式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换挡机构设计是所有换挡拨叉轴共用一个换挡拨头,当两个不在同一换挡拨叉轴上的挡位进行切换时,要先将换挡拨头调整到目标挡位所在换挡拨叉轴位置,即完成选挡过程,再由换挡拨头驱动换挡拨叉轴实现换挡。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选挡过程增加了换挡时间,从而增加了换挡过程中动力中断时间,影响车辆的动力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省略选挡过程快速换挡、提高换挡速度、改善动力中断现象、具有更广泛应用范围的单轴式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构成:

该单轴式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机构包括拨叉轴、第一换挡拨叉和第二换挡拨叉,所述的第二换挡拨叉与所述的拨叉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换挡拨叉套设于所述的拨叉轴上且可相对于所述的拨叉轴轴向移动,所述的第一换挡拨叉和第二换挡拨叉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换挡拨头和第二换挡拨头。

较佳地,所述的第一换挡拨叉为一/二挡换挡拨叉,所述的第二换挡拨叉为三/四挡换挡拨叉。

较佳地,所述的第一换挡拨叉通过直线轴承套设于所述的拨叉轴上。

较佳地,所述的拨叉轴两端设置有拨叉轴套。

更佳地,所述的拨叉轴套固定安装于变速箱壳体上。

更佳地,所述的机构还包括第一自锁销总成和第二自锁销总成,所述的第一自锁销总成、第二自锁销总成固定安装于变速箱壳体上。

更佳地,所述的机构还包括互锁装置,所述的互锁装置包括互锁销和互锁钢球,所述的互锁销固定安装于所述的第一换挡拨叉上,所述的互锁钢球安装于变速器壳体的纵向孔中,所述的互锁销和拨叉轴在正对所述的互锁钢球的位置均设置有凹槽。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单轴式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在结构上采用一根拨叉轴,其中一个换挡拨叉与拨叉轴固定连接,另外一个换挡拨叉套设于拨叉轴上,可实现相对拨叉轴的轴向移动,每个换挡拨叉配有一个换挡拨头;为保证变速器不能同时挂入两个挡位,拨叉轴和可以与之发生相对移动的换挡拨叉之间设计有互锁装置,本实用新型省略了选挡操作过程,提高换挡速度,使换挡时间缩短,改善了AMT车辆的动力中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单轴式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在空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单轴式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在一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单轴式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在二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单轴式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在三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单轴式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在四挡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 拨叉轴套

2 三/四挡自锁销总成

3 三/四挡换挡拨头

4 一/二挡换挡拨头

5 一/二挡自锁销总成

6 一/二挡换挡拨叉

7 互锁销

8 拨叉轴

9 三/四挡换挡拨叉

10 直线轴承

11 互锁钢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省略选挡过程的单轴式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包括拨叉轴8,一/二挡换挡拨头4,一/二挡换挡拨叉6,一/二挡自锁销总成5,三/四挡换挡拨头3,三/四挡换挡拨叉9,三/四挡自锁销总成2,互锁销7,互锁钢球11。采用一根拨叉轴8,其中一个换挡拨叉与拨叉轴固定连接,另外一个换挡拨叉通过直线轴承10套设于拨叉轴上,实现相对拨叉轴8的轴向移动;每个换挡拨叉配有一个换挡拨头,每个换挡拨头由与之配对的电机驱动;电机带动换挡拨头推动相应的换挡拨叉轴向移动,从而实现变速器进挡或挂空挡的操作。为保证变速器不同时挂入两个挡,在拨叉轴和可以与之发生相对移动的换挡拨叉之间设计有互锁装置,确保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拨叉能够轴向移动。互锁装置主要由互锁销7和互锁钢球11组成,互锁销7固定安装于该换挡拨叉上,互锁钢球11装于变速箱壳体的纵向孔中。在空挡位置时,互锁销7和拨叉轴8在正对着钢球处均开有凹槽。当某一换挡拨叉移动而挂挡时,另一换挡拨叉便被互锁装置固定在空挡位置而不能轴向移动。

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单轴式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包括拨叉轴套1,三/四挡自锁销总成2,三/四挡换挡拨头3,一/二挡换挡拨头4,一/二挡自锁销总成5,一/二挡换挡拨叉6,互锁销7,拨叉轴8,三/四挡换挡拨叉9,直线轴承10,互锁钢球11。

所述的拨叉轴套1,三/四挡自锁销总成2,一/二挡自锁销总成5固定安装于变速箱壳体上。

所述的一/二挡换挡拨头4,三/四挡换挡拨头3由与之配对的换挡电机驱动。

所述的一/二挡换挡拨叉6通过直线轴承10套设于拨叉轴8上,换挡电机带动一/二挡换挡拨头4推动一/二挡换挡拨叉6在拨叉轴8上移动,到达空挡或一/二挡时,一/二挡换挡拨叉6上表面沿轴向分布的三个凹槽必有一个正好对准一/二挡自锁销总成5。

所述的三/四挡换挡拨叉9与拨叉轴8固定连接,换挡电机带动三/四挡换挡拨头3推动三/四挡换挡拨叉9连同拨叉轴8一起轴向移动,到达空挡或三/四挡时,拨叉轴8上表面沿轴向分布的三个凹槽必有一个正好对准三/四挡自锁销总成2。

为保证变速器不同时挂入两个挡,在一/二挡换挡拨叉6和拨叉轴8之间设计互锁装置,确保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拨叉能够轴向移动。互锁装置主要由互锁销7和互锁钢球11组成,互锁销7固定安装于一/二挡换挡拨叉6上,互锁钢球11装于变速箱壳体的纵向孔中。在空挡位置时,互锁销7和拨叉轴8在正对着钢球处均开有凹槽。当一/二挡换挡拨叉6移动而挂挡时,拨叉轴8连同三/四挡换挡拨叉9便被互锁装置固定在空挡位置而不能轴向移动;当三/四挡换挡拨叉9连同拨叉轴8移动而挂挡时,一/二挡换挡拨叉6便被互锁装置固定在空挡位置而不能轴向移动。

升挡过程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轴式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空挡状态。

参考图2,当换挡机构从空挡挂入一挡时,换挡电机带动一/二挡换挡拨头4推动一/二挡换挡拨叉6向右移动,此时互锁钢球11处于拨叉轴8的凹槽内,拨叉轴8连同三/四挡换挡拨叉9便被固定在空挡位置而不能轴向移动,当挡位传感器实时检测到一/二挡换挡拨叉6到位时,电机停止转动。

参考图3,当换挡机构从一挡挂入二挡时,换挡电机带动一/二挡换挡拨头4推动一/二挡换挡拨叉6向左移动,先到达空挡位置,再继续向左移动,此时互锁钢球11处于拨叉轴8的凹槽内,拨叉轴8连同三/四挡换挡拨叉9便被固定在空挡位置而不能轴向移动,当挡位传感器实时检测到一/二挡换挡拨叉6到位时,电机停止转动。

参考图4,当换挡机构从二挡挂入三挡时,换挡电机带动一/二挡换挡拨头4推动一/二挡换挡拨叉6向右移动到达空挡位置,另一换挡电机带动三/四挡换挡拨头3推动三/四挡换挡拨叉9连同拨叉轴8一起向右移动,此时互锁钢球11处于互锁销7的凹槽内,一/二挡换挡拨叉6便被固定在空挡位置而不能轴向移动,当挡位传感器实时检测到三/四挡换挡拨叉9到位时,电机停止转动。

参考图5,当换挡机构从三挡挂入四挡时,换挡电机带动三/四挡换挡拨头3推动三/四挡换挡拨叉9连同拨叉轴8一起向左移动,到达空挡位置,再继续向左移动,此时互锁钢球11处于互锁销7的凹槽内,一/二挡换挡拨叉6便被固定在空挡位置而不能轴向移动,当挡位传感器实时检测到三/四挡换挡拨叉9到位时,电机停止转动。

降挡过程与升挡过程类似,故不再赘述。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单轴式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在结构上采用一根拨叉轴,其中一个换挡拨叉与拨叉轴固定连接,另外一个换挡拨叉套设于拨叉轴上,可实现相对拨叉轴的轴向移动,每个换挡拨叉配有一个换挡拨头;为保证变速器不能同时挂入两个挡位,拨叉轴和可以与之发生相对移动的换挡拨叉之间设计有互锁装置,本实用新型省略了选挡操作过程,提高换挡速度,使换挡时间缩短,改善了AMT车辆的动力中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