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脱的紧固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563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松脱的紧固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固件装置,更准确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松脱的紧固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紧固件的螺母、螺栓,或外加弹簧垫、或内置塑胶螺纹,都从根本上起不到防松脱的作用,因螺丝松动而引起的事故很多。在很多尖端、军工或铁路桥梁领域,对紧固件的要求更高,一旦发生松脱,后果不堪设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防松脱的紧固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松脱的紧固件装置,包括螺栓,所述螺栓具有靠近其止挡边的第一螺纹段,以及与第一螺纹段连接的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纹段与第二螺纹段的螺纹走向相反;还包括用于锁紧在第一螺纹段上的主螺母,以及锁紧在第二螺纹段上的副螺母;还包括齿形卡环和锁紧齿形卡环的卡簧。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螺纹段的外径大于第二螺纹段的外径,二者在其连接的位置形成一台阶。

优选的是,所述副螺母的穿入端设置有用于套入第一螺纹段并与主螺母端面接触在一起的空腔。

优选的是,所述副螺母最宽位置的尺寸小于等于主螺母最窄位置的尺寸。

优选的是,所述副螺母内侧的空腔呈圆筒状。

优选的是,所述副螺母外侧、主螺母外侧设置有与齿形卡环相互啮合的齿,所述齿沿着主、副螺母的径向分布。

优选的是,所述副螺母的外侧设有用于放入卡簧的卡簧槽。

优选的是,所述副螺母的六角外侧为向外倾斜的斜面,斜面下端与卡簧槽平滑连接,使用时,用扳手将卡簧压入卡簧槽即可,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将主螺母穿过第二螺纹段并锁紧在第一螺纹段上,用副螺母锁紧在第二螺纹段上,然后将齿形卡环套在主螺母、副螺母的外齿上,使得齿形卡环与主、副螺母的外齿啮合在一起,再将卡簧装入到卡槽中将齿形卡环锁紧。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装置,由于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的螺纹走向相反,主螺母、副螺母脱落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采用齿形卡环与主螺母、副螺母同步在一起,这就使得一个螺母在脱落的转动方向上,而另一个螺母则在锁紧的转动方向上,二者相互制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装置不会发生脱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主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副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齿形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取得的技术效果易于理解,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松脱的紧固件装置,包括螺栓3,所述螺栓3具有靠近其止挡边的第一螺纹段1,以及与第一螺纹段1连接的第二螺纹段2,螺栓均具有止挡边结构,这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实用新型的螺栓具有两个螺纹段,从其止挡边往其自由端方向依次为第一螺纹段1、第二螺纹段2,且所述第一螺纹段1与第二螺纹段2的螺纹走向相反。例如第一螺纹段1为顺时针走向的螺纹,则第二螺纹段2则为逆时针走向的螺纹;或者第一螺纹段1为逆时针走向的螺纹,则第二螺纹段2为顺时针走向的螺纹。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螺纹段1的外径大于第二螺纹段2的外径,二者在其连接的位置形成一台阶。

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装置,还包括用于锁紧在第一螺纹段1上的主螺母15,以及锁紧在第二螺纹段2上的副螺母8,参考图2、图3;主螺母15内侧设置有与第一螺纹段1配合的内螺纹13,主螺母15外侧设置有外齿环12,外齿环12上设有与齿形卡环6啮合的外齿14。所述副螺母8内侧设置有与第二螺纹段2配合的内螺纹7,副螺母8内侧还有一个可套入第一螺纹段1的空腔,所述副螺母8外侧还有与齿形卡环6啮合的外齿11、还有安装卡簧的卡槽10,所述副螺母8外侧具有斜面9,斜面9的下端与卡槽10平滑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装置,还包括齿形卡环6,参考图4,所述齿形卡环设有用于与主螺母15外齿14和副螺母8外齿11啮合在一起的卡环内齿5。

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装置,还包括与齿形卡环配套的卡簧4,参考图5。

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装置,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将主螺母穿过第二螺纹段并锁紧在第一螺纹段上,用副螺母锁紧在第二螺纹段上,然后将齿形卡环套在主螺母、副螺母的外齿上,使得齿形卡环与主、副螺母的外壁啮合在一起,再安装上卡簧锁紧。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装置,由于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的螺纹走向相反,主螺母、副螺母脱落的转动方向相反,此时采用齿形卡环与主螺母、副螺母同步在一起,这就使得一个螺母在脱落的转动方向上,而另一个螺母则在锁紧的转动方向上,二者相互制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装置不会发生脱落。

参考图1、图2、图3,假如A位置为待锁紧工件的高度,B位置为用于锁紧主螺母15,且A+B等于第一螺纹段1的长度。主螺母15的高度为H2,C位置用于锁紧副螺母8;理想的锁紧状态是:副螺母8抵在主螺母15的端面上。当锁紧状态主螺母15的端面低于第一螺纹段1的端头时,也就是低于第一螺纹段1与第二螺纹段2之间的台阶位置时,可以通过在主螺母15与待锁紧工件之间增设垫片,以使副螺母8抵在主螺母15的端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副螺母8的穿入端设置有用于套入第一螺纹段1的空腔,参考图3。空腔与副螺母8的穿入端固定在一起。该空腔的外壁为六角形,其内壁可以是圆柱形,当锁紧状态主螺母15的端面低于第一螺纹段1的端头时,将该空腔依次套入第二螺纹段2、第一螺纹段1,在拧紧副螺母8的同时,使空腔顶在主螺母的端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副螺母8最宽位置的尺寸L1小于等于主螺母15最窄位置的尺寸L,这样既保证了副螺母与主螺母有充分的贴合面,又不影响外部套筒的穿入。

如果锁紧时,主螺母15的端面高于第一螺纹段1的端头,也就是高于第一螺纹段1与第二螺纹段2之间的台阶位置,在不影响主螺母15工作强度的情况下,主、副螺母均可正常使用;在主螺母15高出第一螺纹段1端头过多,而影响其工作强度时,则说明待锁紧工件太厚,需更换较长的螺杆即可。

鉴于副螺母8的穿入端还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可以是圆柱状,其内径大于第一螺纹段1的外径,使得空腔与第一螺纹段1不接触。

本实用新型已通过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尽的说明。然而,通过对前文的研读,对各实施方式的变化和增加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申请人的意图是所有的这些变化和增加都落在了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