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冲的环保给水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343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抗冲的环保给水管。



背景技术:

在水处理厂、医院、宿舍等大型建筑中,需用环保给水管来满足用水需求,传统的环保给水管在长时间的水压冲击下,管壁会造成一定的损坏,传统的环保给水管受到水压冲击时易受损,长期受压、受损会导致环保管材的强度不断降低,而现有的环保给水管对管壁的保护措施不到位,易受到水压的冲击影响,从而影响产品的寿命,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抗冲的环保给水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抗冲的环保给水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进水管,所述管体的另一端设有出水管,所述管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通过防水硬塑料分隔为第一缓冲区、流水区和第二缓冲区,所述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内均等距离设有若干减震装置,所述流水区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突出块,所述机体的内部对称设有两根支管,每根所述支管的一端均设有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远离支管的一端贯穿防水硬塑料与流水区连通,每根所述支管的另一端均设有出水支管,每根所述出水支管的另一端均贯穿防水硬塑料与流水区连通,所述管体的外侧还设有高分子膜套管,所述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的空隙处填充有橡胶。

优选地,所述进水管采用渐扩管。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采用渐缩管。

优选地,所述支管采用波浪状结构。

优选地,每个所述突出块均通过防水强力胶粘黏在防水硬塑料上,且突出块在流水区呈错落状排布。

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采用渐扩管,为了水流进入流水区时降低流速,减小水压,出水管采用渐缩管,为了水流流出流水区时流速加快;进水支管、支管和出水支管的设置,为了使进入流水区内的一部分水流流入进水支管,接着流进支管,最后通过出水支管回到流水区内,利用分流的效果减小水流给予管体的压力;减震装置和橡胶的设置,可有效且直接的降低水压对管体的冲击,提高管体的使用寿命;错落排布的突出块也是为了降低水的流速,减小水流对管内壁的冲击;管体外设有高分子膜套管,可加强对管体的保护,提高使用寿命,且高分子膜套管即便损坏掉落至土壤中,也不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若高分子膜套管燃烧起来,燃烧缓慢的同时产生的气体多为对人体无害的气体。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流水通畅,具有高抗冲的性能,对管壁具有很好的保护措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抗冲的环保给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第一缓冲区、3进水管、4流水区、5第二缓冲区、6出水管、7出水支管、8突出块、9减震装置、10橡胶、11支管、12高分子膜套管、13进水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高抗冲的环保给水管,包括管体1,管体1的一端设有进水管3,进水管3采用渐扩管,管体1的另一端设有出水管6,出水管6采用渐缩管,管体1的内部设有空腔,空腔通过防水硬塑料分隔为第一缓冲区2、流水区4和第二缓冲区5,第一缓冲区2和第二缓冲区5内均等距离设有若干减震装置9,流水区4的内壁上设有若干突出块8,每个突出块8均通过防水强力胶粘黏在防水硬塑料上,且突出块8在流水区4呈错落状排布,管体1的内部对称设有两根支管11,支管11采用波浪状结构,每根支管11的一端均设有进水支管13,进水支管13远离支管11的一端贯穿防水硬塑料与流水区4连通,每根支管11的另一端均设有出水支管7,每根出水支管7的另一端均贯穿防水硬塑料与流水区4连通,管体1的外侧还设有高分子膜套管12,第一缓冲区2和第二缓冲区5的空隙处填充有橡胶10。

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3采用渐扩管,为了水流进入流水区4时降低流速,减小水压,出水管6采用渐缩管,为了水流流出流水区4时流速加快;进水支管13、支管11和出水支管7的设置,为了使进入流水区4内的一部分水流流入进水支管13,接着流进支管11,最后通过出水支管7回到流水区4内,利用分流的效果减小水流给予管体1的压力;减震装置9和橡胶10的设置,可有效且直接的降低水压对管体1的冲击,提高管体1的使用寿命;错落排布的突出块8也是为了降低水的流速,减小水流对管内壁的冲击;管体外设有高分子膜套管12,可加强对管体的保护,提高使用寿命,且高分子膜套管12即便损坏掉落至土壤中,也不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若高分子膜套管12燃烧起来,燃烧缓慢的同时产生的气体多为对人体无害的气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