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安装架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010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铁安装架铝型材。



背景技术:

铝合金因良好的力学性能、质地轻、易加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被广泛用于制造生产汽车零部件替代其他材质。现有的安装架结构大多是拼焊而成,且其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不足,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铁安装架铝型材。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铁安装架铝型材,包括:截断面形状为异性的异型材体,且在截断面上,所述异型材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断面、第二断面和第三断面,以及位于第一断面、第二断面和第三断面一侧的第一加强块、第二加强块,其中:

第一断面、第三断面均为平面、第二断面位于弧形面;

第一断面、第三断面均位于第二断面靠近其圆心的一侧,第一断面与第三断面之间的圆心角为90°,第一断面靠近第二断面圆心一侧的壁面与第二断面靠近其圆心一侧的壁面之间设有间距以形成第一卡肩,第三断面靠近第二断面圆心一侧的壁面与第二断面靠近其圆心一侧的壁面之间设有间距以形成第二卡肩;

第一加强块、第二加强块均位于第二断面远离其圆心的一侧;

第一加强块位于第二断面靠近第一断面的一侧并分别与第二断面、第一断面一体成型,且在截断面上,第一加强块的截断面形状为三角形,第一加强块中远离第一断面的一侧侧壁平行于第三断面,第一加强块中远离第一断面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位于第一加强块远离第二断面的一侧并与第二断面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型槽;

第二加强块位于第二断面靠近第三断面的一侧并分别与第二断面、第三断面一体成型,且在截断面上,第一加强块的截断面形状为矩形,第二加强块与第二断面和第三断面的衔接处均光滑过渡。

优选地,第二加强块内部设有腹腔,且在横断面上,所述腹腔的截断面形状为三角形。

优选地,腹腔的内壁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壁、第二壁和第三壁,所述第一壁、第二壁均为平面,且第一壁、第二壁之间具有大于0°小于90°的夹角,第三壁为弧面,且第三壁与第二断面同轴布置。

优选地,第二壁位于第二断面与第一断面的相接处,第一壁位于第二壁靠近第二断面的一侧。

优选地,第一壁、第二壁相接处光滑过渡。

优选地,第一壁与第三壁相接处光滑过渡。

优选地,第二壁与第三壁相接处光滑过渡。

优选地,第二加强块位于第二断面与第三断面相接处。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第一断面、第二断面、第三断面、以及位于第一断面、第二断面和第三断面一侧的第一加强块、第二加强块的结构形状和彼此关系进行设置,以增强该型材的强度,并使该型材具有良好的抗扭拧和抗弯曲能力,以使该型材可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是曲面部位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铁安装架铝型材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铁安装架铝型材的断面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高铁安装架铝型材,包括:截断面形状为异性的异型材体,且在截断面上,所述异型材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断面1、第二断面2和第三断面3,以及位于第一断面1、第二断面2和第三断面3一侧的第一加强块4、第二加强块5,其中:

第一断面1、第三断面3均为平面、第二断面2位于弧形面;第一断面1、第三断面3均位于第二断面2靠近其圆心的一侧,第一断面1与第三断面3之间的圆心角为90°,第一断面1靠近第二断面2圆心一侧的壁面与第二断面2靠近其圆心一侧的壁面之间设有间距以形成第一卡肩6,第三断面3靠近第二断面2圆心一侧的壁面与第二断面2靠近其圆心一侧的壁面之间设有间距以形成第二卡肩7。第一加强块4、第二加强块5均位于第二断面2远离其圆心的一侧;第一加强块4位于第二断面2靠近第一断面1的一侧并分别与第二断面2、第一断面1一体成型,且在截断面上,第一加强块4的截断面形状为三角形,第一加强块4中远离第一断面1的一侧侧壁平行于第三断面3,第一加强块4中远离第一断面1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位于第一加强块4远离第二断面2的一侧并与第二断面2之间预留有间距,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型槽;第二加强块5位于第二断面2靠近第三断面3的一侧并分别与第二断面2、第三断面3一体成型,且在截断面上,第一加强块4的截断面形状为矩形,第二加强块5与第二断面2和第三断面3的衔接处均光滑过渡。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对第一断面1、第二断面2、第三断面3、以及位于第一断面1、第二断面2和第三断面3一侧的第一加强块4、第二加强块5的结构形状和彼此关系进行设置,以增强该型材的强度,并使该型材具有良好的抗扭拧和抗弯曲能力,以使该型材可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尤其是曲面部位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二加强块5内部设有腹腔,且在横断面上,所述腹腔的截断面形状为三角形。以保证该铝型材结构的稳定性的同时减轻该铝型材的重量。

本实施例中,腹腔的内壁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壁8、第二壁9和第三壁10,所述第一壁8、第二壁9均为平面,且第一壁8、第二壁9之间具有大于0°小于90°的夹角,第三壁10为弧面,且第三壁10与第二断面2同轴布置。所述第二壁9位于第二断面2与第一断面1的相接处,第一壁8位于第二壁9靠近第二断面2的一侧。以进一步增强该铝型材结构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第一壁8与第三壁10相接处光滑过渡。第二壁9与第三壁10相接处光滑过渡。第二加强块5位于第二断面2与第三断面3相接处。以腹腔抗变形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