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泄压阀加速器及泄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0541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泄压阀加速器及泄压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泄压阀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泄压阀加速器及泄压结构。



背景技术:

流体泄压阀主要安装于封闭系统的设备或管道上用于保护系统安全。它主要是保护设备和管道内的压力在设定的压力范围之内,防止意外的发生。

现有的流体泄压阀,当管路中遭遇水锤或突然的压力上升,由于流体泄压阀口径较大,常规的泄压先导阀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将主阀开启至安全泄压高度,导致泄压阀不能及时泄压。并且目前的泄压阀加速器开启功能较差,开启泄压阀速度较慢且反应精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泄压阀加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泄压阀加速器开启功能较差,开启泄压阀速度较慢且反应精度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泄压阀加速器的流体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泄压阀加速器,其包括本体、活塞、封堵件和控制管。本体具备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第一通道,本体还具备容纳腔,以及连通容纳腔和第一通道的第二通道,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容纳腔内,并将容纳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靠近第二通道,第二腔室远离第二通道。封堵件可滑动地贯穿第二通道与活塞连接,封堵件与第二通道的壁面密封接触,控制管在活塞的滑动方向上贯穿第二腔室和活塞进入第一腔室,控制管与第一腔室连通,控制管与活塞可滑动地配合,控制管的内径小于第一通道的内径。活塞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着控制管滑动,以带动封堵件敞开或关闭第一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泄压阀加速器,通过液体流入内径较小的控制管,进而通过控制管流入第一腔室,随着第一腔室内的液体体积的增加,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带动封堵件敞开第一通道,进而打开第一通道。由于控制管的内径较小,在液体压强相同的情况下,内径较小的控制管内的液体压力相对较大,可实现快速流入第一腔室,推动活塞带动封堵件敞开第一通道,从而实现快速打开第一通道,实现快速泄压的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对活塞施加从第二腔室指向第一腔室方向上的弹性回复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弹性件为套设于控制管外侧的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本体上开设有连通第二腔室的排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封堵件与本体内壁之间形成过渡腔,封堵件上开设有连通过渡腔和第一腔室的第一泄压孔,本体上开设有与过渡腔连通的第二泄压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在活塞外侧套设有第一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在封堵件与本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控制管与活塞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

上述在控制管位于第一腔室内的端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第一腔室和控制管内部空间的通孔。

一种泄压结构,其包括上述任意一种泄压阀加速器,该泄压结构还包括泄压阀和先导阀,泄压阀的进水腔与先导阀的控制口通过第一连通管连通;泄压阀的控制腔与先导阀的进水端通过第二连通管连通;泄压阀的进水腔与泄压阀的控制腔通过第三连通管连通;泄压阀的控制腔与泄压阀加速器的进水口通过第四连通管连通;第一连通管的内径小于第三连通管的内径;第二连通管的内径小于第四连通管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泄压阀加速器,通过液体流入内径较小的控制管,进而通过控制管流入第一腔室,随着第一腔室内的液体体积的增加,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带动封堵件敞开第一通道,进而打开第一通道。由于控制管的内径较小,在液体压强相同的情况下,内径较小的控制管内的液体压力相对较大,可实现快速流入第一腔室,推动活塞带动封堵件敞开第一通道,从而实现快速打开第一通道,实现快速泄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泄压结构,包括泄压阀和先导阀以及上述泄压阀加速器,因此也具有实现快速泄压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泄压阀加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泄压阀加速器的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II-III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泄压阀加速器的固定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V-V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泄压阀加速器的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VII-VII的剖视图;

图8为图1中VIII-VIII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泄压阀加速器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泄压结构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泄压阀加速器;100-本体;110-外管;111-容纳腔;1112-第一容纳腔;1113-第一腔室;1114-第二容纳腔;1115-第二腔室;1116-第二密封圈安装槽;1117-第二密封圈;112-控制管定位孔;1121-第四密封圈安装槽;1122-第四密封圈;113-固定柱连接孔;114-外管出水口;115-第一螺纹孔;1152-螺钉;116-排气孔;117-第二泄压孔;120-固定柱;122-第一通道;1222-进水口;1224-出水口;124-控制管定位槽;125-第五密封圈安装槽;1251-第五密封圈;126-凸缘;127-第二螺纹孔;128-凸台;129-第六密封圈安装槽;1291-第六密封圈;130-第二通道;200-活塞;210-第一密封圈;300-封堵件;320-过渡腔;330-第一泄压孔;400-控制管;410-通孔;420-第三密封圈;430-弹簧;1-泄压结构;20-泄压阀;21-进水腔;22-控制腔;23-出水腔;30-先导阀;31-控制口;32-进水端;40-第一连通管;50-第二连通管;60-第三连通管;70-第四连通管;80-第五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泄压阀加速器10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控制管400置于本体100内部,本体100包括外管110以及固定柱120,控制管400贯穿外管110远离固定柱120一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1中,本体100包括外管110以及固定柱120,可以理解的,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本体100可以采用一体设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泄压阀加速器10的外管110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III-III的剖视图。请进一步参照图2并结合图3,外管110整体为圆柱状,在外管110中部设置有容纳腔111,外管110两端设置有连通容纳腔111的控制管定位孔112以及与之相对的固定柱连接孔113。在外管110的控制管定位孔112的内壁上还开设有第四密封圈安装槽1121。容纳腔111包括连通的靠近控制管定位孔112的第一容纳腔1112以及远离控制管定位孔112的第二容纳腔1114,第一容纳腔1112的内径小于第二容纳腔1114的内径。在外管110靠近固定柱连接孔113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容纳腔111的外管出水口114。在外管110靠近固定柱连接孔113一端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5。在外管110的侧壁靠近控制管定位孔112位置处开设有连通第一容纳腔1112的排气孔116。在外管110的侧壁上排气孔116与外管出水口114之间位置处开设有连通第二容纳腔1114的第二泄压孔117。在容纳腔111内壁靠近外管出水口114处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安装槽111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1中在外管110的侧壁靠近控制管定位孔112位置处开设有连通第一容纳腔1112的排气孔116,通过设置排气孔116来实现向容纳腔111中通入或者排出气体。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排气孔1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泄压阀加速器10的固定柱12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V-V的剖视图。请进一步参照图4并结合图5,固定柱120整体为圆柱状,固定柱120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122,第一通道122的进水口1222设置在固定柱120的一端,第一通道122的出水口1224设置在固定柱120的侧壁上。在固定柱120与进水口1222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控制管定位槽124,在固定柱120靠近控制管定位槽124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五密封圈安装槽125。在固定柱120侧壁上进水口1222与出水口1224之间设置有凸缘126,在凸缘126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127。在凸缘126靠近出水口1224设置有围绕固定柱120轴心的凸台128。在固定柱120侧壁上凸台128与出水口1224之间开设有第六密封圈安装槽129。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泄压阀加速器10的本体100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VII-VII的剖视图。请参照图6并结合图7,固定柱120设置有控制管定位槽124的一端从固定柱连接孔113伸入外管110,并通过螺钉1152贯穿第一螺纹孔115与第二螺纹孔127实现外管110与固定柱120的固定连接。外管出水口114与出水口1224相对应连通。固定柱120伸入外管110部分与外管110内壁形成第二通道130。第二通道130与第一通道122通过出水口1224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1中外管110与固定柱120的固定连接是通过设置螺纹连接来实现的,可以理解的,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采用外管110与固定柱120焊接或者铆接的方式来实现两者的固定连接。

图8为图1中VIII-VIII的剖视图。请参照图8,泄压阀加速器10还包括有活塞200与封堵件300,活塞200与封堵件300一体设置。活塞200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容纳腔1114(在图3中示出)内,活塞200的直径大小与第二容纳腔1114的直径大小相适应,封堵件300可滑动地贯穿第二通道130,并抵接于固定柱120的凸台128上。在靠近凸台128处的第六密封圈安装槽129内安装有第六密封圈1291,在第五密封圈安装槽125内安装有第五密封圈1251。第五密封圈1251安装于固定柱120与封堵件300之间,实现封堵件300内壁与固定柱120的密封接触。在活塞200与外管110内壁接触位置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10,在第二密封圈安装槽1116(在图3中示出)处安装有第二密封圈1117。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210与第二密封圈1117实现封堵件300与第二通道130的壁面密封接触。在封堵件300的外壁上第一密封圈210与第二密封圈1117之间位置设置有凹槽,凹槽与外管110的内壁形成过渡腔320。封堵件300阻断外管出水口114(在图3中示出)与出水口1224(在图6中示出),活塞200也将容纳腔111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腔室1113和第二腔室1115,第一腔室1113靠近固定柱120,第二腔室1115远离固定柱120。在封堵件300上开设有连通过渡腔320和第一腔室1113的第一泄压孔330,过渡腔320与第二泄压孔117连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1中将容纳腔111分为直径大小不同的第一容纳腔1112以及第二容纳腔1114,通过直径大小不同的腔室来实现活塞200的限位运动。可以理解的,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容纳腔111一体设置,不分别是指直径大小不同的腔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1中在靠近凸台128处的第六密封圈安装槽129内安装有第六密封圈1291,在第五密封圈安装槽125内安装有第五密封圈1251。通过安装第五密封圈1251以及第六密封圈1291来实现固定柱120与封堵件300的密封接触,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固定柱120与封堵件300的接触面设置为塑胶等弹性件来实现密封,或者不设置密封圈。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1中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圈210与第二密封圈1117实现封堵件300与第二通道130的壁面密封接触,同样,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密封圈。

控制管400为两端均开放的管件,控制管400一端从外管110的控制管定位孔112进入外管110的容纳腔111,贯穿活塞200并卡接于控制管定位槽124内。在控制管400靠近控制管定位槽124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410,通孔410连通控制管400的内部空间与第一腔室1113。在控制管定位孔112内的第四密封圈安装槽1121内安装有第四密封圈1122,在控制管400与活塞200接触面上安装有第三密封圈420。在控制管400外侧套设有弹簧430,弹簧430一端抵接于活塞200,另一端抵接于外管110,且位于第二腔室1115内。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1中设置第三密封圈420与第四密封圈1122来实现控制管400与活塞200以及控制管400与外管110的密封接触。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在其他实施例中将控制管400与活塞200或者外管110的接触面设置弹性图层来实现密封效果,或者不设置密封圈。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1中,在控制管400外侧套设有弹簧430来实现活塞200恢复原位。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不设置弹簧430,利用活塞200的自身重力来实现恢复原位,可以理解的,也可以设置其他弹性件推动活塞200来实现恢复原位。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泄压阀加速器10在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0,在泄压阀加速器10工作过程中,液体从控制管400流入第一腔室1113,在第一腔室1113内的液体不断增加过程中,一部分液体会经第一泄压孔330以及第二泄压孔117流出第一腔室1113。同时,由于第一腔室1113内的液体不断增加过程中,液体将会对活塞200产生向上的推动力,推动活塞200沿控制管400向远离第二通道130的方向滑动。活塞200向远离第二通道130的方向滑动将带动与之相连接的封堵件300,使封堵件300沿着第二通道130向远离第一通道122的方向移动,逐渐连通外管出水口114与出水口1224,从而使封堵件300敞开第一通道122。进而实现快速泄压的目的。请再次参照图9,当泄压工作完成后,液体压力减小,此时在弹簧430的弹性作用下推动活塞200向靠近第一通道122的方向移动,活塞200将带动封堵件300进入第二通道130,并逐渐阻断外管出水口114与出水口1224,至封堵件300抵接于固定柱120的凸台128上,从而使封堵件300闭合第一通道122。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泄压结构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0,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泄压结构1包括上述的泄压阀加速器10,泄压结构1还包括泄压阀20和先导阀30。泄压阀20的进水腔21与先导阀30的控制口31通过第一连通管40连通,泄压阀20的控制腔22与先导阀30的进水端32通过第二连通管50连通,泄压阀20的进水腔21与泄压阀20的控制腔22通过第三连通管60连通,泄压阀20的控制腔22与泄压阀加速器10的进水口1222通过第四连通管70连通。第一连通管40的内径小于第三连通管60的内径,第二连通管50的内径小于第四连通管70的内径。在工作过程中,液体流入泄压阀20的进水腔21,随着进水腔21内液体的增多,进水腔21内的部分液体经第三连通管60流入泄压阀20的控制腔22内,同时进水腔21内的部分液体经第一连通管40流向先导阀30的控制口31。随着进水腔21内液体的增多,第一连通管40内的液体压力增大,将会打开先导阀30的进水端32。打开先导阀30的进水端32后,此时泄压阀20的控制腔22内的液体将会经第二连通管50流入泄压阀加速器10的控制管400内,液体从控制管400流入第一腔室1113,随着第一腔室1113内的液体不断增加过程中,一部分液体会经第一泄压孔330(在图8中示出)以及第二泄压孔117(在图8中示出)流出第一腔室1113,经第五连通管80流入到泄压阀20的出水腔23内。在第一腔室1113内的液体不断增加过程中,活塞200向远离第二通道130的方向滑动将带动与之相连接的封堵件300,从而使封堵件300敞开第一通道122。此时泄压阀20的控制腔22内的液体会经第四连通管70流入到泄压阀20的的出水腔23,进而实现快速泄压的目的。由于泄压结构1包括上述的泄压阀加速器10,因此也具有实现快速泄压的有益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1中,泄压阀20的进水腔21与泄压阀20的出水腔23沿着液体流向依次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