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8780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自锁式管夹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夹,尤其涉及了一种自锁式管夹。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管卡有很多种,但还没有一种管卡是采用自锁式的结构设计。自锁管卡代替通常的手动锁住结构,实现管卡的自动锁住功能,既能满足常见的管卡功能,又能自动实现锁扣,对提高实际使用效率,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自锁式管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自锁式管夹,包括管道夹持部、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弧形限位件和连接部件,管道夹持部包括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和连接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的承压部,第一弧形件活动端和第二弧形件活动端通过卡扣连接,第一弧形件的活动端连接第一限位件,承压部与第二弧形件连接处连接第二限位件,承压部两端设有弹片,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与承压部之间均通过弹片连接;连接部件设有连接孔。

当管位于管卡的承压部位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对管路的下移起到导向作用,在压力的作用下,承压部位下移,第一弧形件活动端和第二弧形件活动端相互扣合,完成自锁;此时,第一弧形件的侧壁和第二弧形件外的侧壁与弧形限位件内侧壁相互贴合。

作为优选,承压部与第一弧形件、第二弧形件连接处均为形变段。当管位于管卡的承压部位时,在压力的作用下,承压部位下移,承压部与第一弧形件连接处、承压部与第二弧形件连接处均发生形变,第一弧形件活动端和第二弧形件活动端相互扣合,完成自锁。

作为优选,第一弧形件活动端设有倒钩,第二弧形件活动端设有挂钩,倒钩与挂钩相互配合。第一弧形件活动端设有倒钩,第二弧形件活动端设有挂钩,当管位于管卡的承压部位时,在压力的作用下,承压部位下移,第一弧形件活动端和第二弧形件活动端相互扣合,完成自锁功能。

作为优选,承压部与第一弧形件连接处设有第三限位件。当管位于管卡的承压部位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对管路的下移起到导向作用,移动过程中第一限位件活动端与第三限位件接触,第三限位件为第一限位件活动端提供支点,使第一限位件对管道的移动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最终在压力的作用下,承压部位下移,第一弧形件活动端和第二弧形件活动端相互扣合,完成自锁。

作为优选,第一弧形件活动端和第二弧形件活动端相互扣合时,第一弧形件的侧壁和第二弧形件外的侧壁与弧形限位件内侧壁相互贴合。弧形限位件对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

作为优选,连接部件还包括圆锥台,圆锥台上底连接弧形限位件,圆锥台下底设有连接孔。

作为优选,弧形限位件设有沿轴向分布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提高弧形限位件的承重能力。

作为优选,弧形限位件外侧壁设有加强筋。加强筋提高弧形限位件的承重能力。

作为优选,第一限位件朝向第一弧形件一侧设有凸起,第二限位件朝向第二弧形件一侧设有凸起。自锁过程中,管道向下移动,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发生形变,它们的凸起均慢慢接触第一弧形件,凸起为形变后的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提供支点,提供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的承重能力。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自锁式结构设计,代替通常的手动锁住结构,实现管卡的自动锁住功能,既能满足常见的管卡功能,又能自动实现锁扣,从而提高使用效率。通过以下操作实现自锁功能:当管位于管卡的承压部位时,在压力的作用下,承压部位下移,自锁挂钩锁在自锁倒钩上,完成自锁功能。

当管位于管卡的承压部位时,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对管路的下移起到导向作用,在压力的作用下,承压部位下移,第一弧形件活动端和第二弧形件活动端相互扣合,完成自锁;此时,第一弧形件的侧壁和第二弧形件外的侧壁与弧形限位件内侧壁相互贴合。且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紧凑,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自锁式管夹,如图1所示,包括管道夹持部1、第一限位件21、第二限位件22、弧形限位件3和连接部件4,管道夹持部1包括第一弧形件11、第二弧形件12和连接第一弧形件11和第二弧形件12的承压部13,承压部13与第一弧形件11、第二弧形件12连接处均为形变段。第一弧形件11活动端和第二弧形件12活动端通过卡扣连接,第一弧形件11的活动端连接第一限位件21,承压部13与第一弧形件11连接处设有第三限位件23。承压部13与第二弧形件12连接处连接第二限位件22,承压部13两端设有弹片,第一弧形件11、第二弧形件12与承压部13之间均通过弹片连接;连接部件4设有连接孔41。

第一弧形件11活动端和第二弧形件12活动端相互扣合时,第一弧形件11的侧壁和第二弧形件12外的侧壁与弧形限位件3内侧壁相互贴合。

实施例2

自锁式管夹,如图1所示,包括管道夹持部1、第一限位件21、第二限位件22、弧形限位件3和连接部件4,管道夹持部1包括第一弧形件11、第二弧形件12和连接第一弧形件11和第二弧形件12的承压部13,承压部13与第一弧形件11、第二弧形件12连接处均为形变段。第一弧形件11活动端设有倒钩111,第二弧形件12活动端设有挂钩121,倒钩111与挂钩121相互配合,实现第一弧形件11活动端和第二弧形件12活动端通过卡扣连接,第一弧形件11的活动端连接第一限位件21,承压部13与第一弧形件11连接处设有第三限位件23。承压部13与第二弧形件12连接处连接第二限位件22,承压部13两端设有弹片,第一弧形件11、第二弧形件12与承压部13之间均通过弹片连接;连接部件4设有连接孔41。

第一弧形件11活动端和第二弧形件12活动端相互扣合时,第一弧形件11的侧壁和第二弧形件12外的侧壁与弧形限位件3内侧壁相互贴合。

实施例3

自锁式管夹,如图1-2所示,包括管道夹持部1、第一限位件21、第二限位件22、弧形限位件3和连接部件4,弧形限位件3设有沿轴向分布的弧形凸起31。弧形限位件3外侧壁设有加强筋32。管道夹持部1包括第一弧形件11、第二弧形件12和连接第一弧形件11和第二弧形件12的承压部13,承压部13与第一弧形件11、第二弧形件12连接处均为形变段。第一弧形件11活动端设有倒钩111,第二弧形件12活动端设有挂钩121,倒钩111与挂钩121相互配合,实现第一弧形件11活动端和第二弧形件12活动端通过卡扣连接。第一弧形件11活动端和第二弧形件12活动端相互扣合时,第一弧形件11的侧壁和第二弧形件12外的侧壁与弧形限位件3内侧壁相互贴合。

第一弧形件11的活动端连接第一限位件21,承压部13与第一弧形件11连接处设有第三限位件23。承压部13与第二弧形件12连接处连接第二限位件22,承压部13两端设有弹片,第一弧形件11、第二弧形件12与承压部13之间均通过弹片连接。

连接部件4还包括圆锥台42,圆锥台42上底连接弧形限位件3,圆锥台42下底设有连接孔41。连接部件4设有连接孔41。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