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用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749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被作为工作流体使用的气体的流动路径进行开闭的气体用电磁阀。



背景技术:

电磁阀被利用于各种产业领域。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向发动机供给燃料所利用的电磁阀。

专利文献1的电磁阀包括阀芯和自阀芯朝向线圈延伸的衔铁。阀芯及衔铁利用螺纹件连结起来。

专利文献1的衔铁由与阀芯相独立的构件形成,因此基于专利文献1的公开技术形成的电磁阀在构造上容易变大。本发明人等开发出了一种与专利文献1的电磁阀不同的较小的电磁阀。该较小的电磁阀具有衔铁和阀芯一体化而成的可动片。本发明人等使该较小的电磁阀长时间工作,对电磁阀的性能进行了检查。性能试验的结果发现,由本发明人等制作成的电磁阀的响应性能在从试验开始经过规定期间之后表现出明显的恶化倾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8313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长时间维持较高的响应性能的气体用电磁阀。

对于上述问题的研究结果,本发明人等发现,可动片从打开位置返回至关闭位置为止的期间在试验开始时和经过规定期间后的时刻之间不同。本发明人等发现,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返回的返回时间的变化归结于响应性能的恶化。

本发明人等开发出的较小的电磁阀的可动片在打开位置处因来自线圈的磁力而与保持线圈的保持部抵接。可动片与保持部之间的抵接使它们的抵接区域发生镜面化。本发明人等得出这样的结论:抵接区域的镜面化成为电磁阀的响应性能恶化的原因。本发明人等在这样的技术方针、即通过防止可动片和保持部中的至少一者的镜面化来解决响应性能恶化的问题这样的技术方针下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气体用电磁阀用于控制气体的流出量。气体用电磁阀包括:主体,其形成有供所述气体流入的流入口、供所述气体流出的流出口以及连接所述流入口和所述流出口并将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所述气体向所述流出口引导的流动路径;以及阀芯,其在所述主体内且是在关闭所述流动路径的关闭位置与打开所述流动路径的打开位置之间位移。所述主体包括:保持部,其用于保持用于产生磁场的线圈;以及阀座,其供所述阀芯落位。所述阀芯包括:衔铁面,其与所述磁场相应地进行位移;以及阀部,其与所述衔铁面一体地形成,并且形成在与所述衔铁面相反的一侧。所述衔铁面包括与所述保持部相对的相对面。所述相对面在所述阀芯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与所述保持部抵接,从而限定所述衔铁面从所述阀部与所述阀座抵接的所述关闭位置到所述阀部离开所述阀座的所述打开位置为止的位移量。在所述相对面和所述保持部相互抵接的抵接区域,所述相对面及所述保持部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被粗糙化。

上述气体用电磁阀能够长时间维持较高的响应性能。

根据以下的详细的说明和附图,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变得更加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气体用电磁阀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磁阀的概略剖视图。

图3是第2实施方式的磁性阀芯的概略剖视图。

图4是第3实施方式的下块的概略俯视图。

图5是第4实施方式的磁性阀芯的概略仰视图。

图6是第5实施方式的下块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表示“上”、“下”、“垂直”、“水平”这样的方向的用语仅是为了使说明简单明了化。因而,表示这些方向的用语不对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的原理进行任何限定。

<第1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等利用被由线圈产生的磁场磁化的磁性阀芯开发出一种较小的气体用电磁阀。磁性阀芯由单一的板材形成,因此,与衔铁和阀芯组合而成的组装体相比,磁性阀芯较小且轻量。因此,由本发明人等开发出的气体用电磁阀在性能试验中能够发挥较高的响应性。但是,本发明人等确认了这样的情况:在从性能试验开始经过规定期间后,发生明显的响应延迟。本发明人等从各种角度探讨了响应延迟的原因。

对于使用液体作为工作流体的电磁阀,若处于打开位置的阀芯与壁面抵接,则阀芯会因液体的表面张力而吸附于壁面。因而,使用液体作为工作流体的电磁阀的阀芯在打开位置处自壁面分离。另一方面,本发明人等着眼于远远低于液体的表面张力的气体的表面张力,为了使磁性阀芯对来自线圈的磁场快速地反应,而采用了这样的构造:不仅在关闭气体的流动路径的关闭位置处,在打开气体的流动路径的打开位置处也使磁性阀芯与包围磁性阀芯的壁面抵接。

本发明人等发现,磁性阀芯与壁面反复碰撞的结果是磁性阀芯及壁面的表面粗糙度变低。磁性阀芯及壁面的表面粗糙度的降低归结于磁性阀芯与壁面之间的镜面接合(在磁性阀芯与壁面之间产生较高的分子间结合力的状态)或者接近镜面接合的状态。本发明人等确认了这样的情况:磁性阀芯及壁面之间的反复碰撞所引起的镜面接合或者接近镜面接合的状态会引起上述的响应延迟。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基于上述的见解改良了的气体用电磁阀。

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气体用电磁阀(以下,称为“电磁阀100”)的概略剖视图。参照图1说明电磁阀100。

电磁阀100用于控制气体的流出量。例如,电磁阀100也可以用于调整向燃气发动机的副室流入的燃料气体的流量。在该情况下,电磁阀100将从电磁阀100流出的气体的流量调整为副室内的燃料的浓度处于适当的范围。

电磁阀100包括主体200、磁性阀芯300、线圈400和多个弹簧构件500。主体200形成供磁性阀芯300位移的腔室210。磁性阀芯300在腔室210内沿着垂直方向往复移动。线圈400自外部的电源装置(未图示)接收电力。线圈400在被供给电力的条件下产生磁场。磁性阀芯300在存在有磁场的条件下被磁化,并朝向线圈400位移。弹簧构件500在不存在磁场的条件下顶起磁性阀芯300。

主体200包括上块220、下块230和间隔圈240。下块230位于上块220的下方。间隔圈240配置在上块220与下块230之间。上块220、下块230及间隔圈240利用螺纹件(未图示)、其他的适当的连结件(未图示)组合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块220、下块230及间隔圈240在水平面上具有大致圆形的外形轮廓。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200整体为圆筒形。取而代之,设计者也可以赋予主体其他形状。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受主体的特定的形状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200能够分割成3个构件(即、上块220、下块230及间隔圈240)。也可以取而代之,设计者赋予主体其他的分割构造。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受主体的特定的构造限定。

上块220包括大致圆筒状的下部221和大致圆筒状的上部222。下部221比上部222粗。上部222与下部221大致同心。上部222自下部221向上方突出。

下部221包括周面223、下表面224、与下表面224相反的一侧的上表面225。在下表面224与上表面225之间的周面223形成有供气体流入的流入口251。在下部221的内部形成有自流入口251延伸并朝向下表面224弯曲的上游路径252。流入口251是上游路径252的上游端。上游路径252的下游端形成于下表面224。在磁性阀芯300被线圈400磁性吸引过来时,上游路径252的下游端与下游路径254的上游端连通。

自下部221的上表面225突出的上部222包括上表面226,该上表面226形成有供气体流出的流出口253。在上块220内部形成有自腔室210通向流出口253的下游路径254。流出口253是下游路径254的下游端。下游路径254的上游端形成于下部221的下表面224。在磁性阀芯300被线圈400磁性吸引过来时,上游路径252的下游端与下游路径254的上游端连通。下游路径254沿着下部221及上部222的同心轴大致垂直地延伸。

流入口251与外部的气体供给源(未图示:例如燃料混合器)连接。气体自气体供给源向流入口251流入。在磁性阀芯300被线圈400磁性吸引过来时,气体从流入口251经由上游路径252、腔室210及下游路径254之后从流出口253排出。

流出口253与利用气体进行规定处理的外部装置(未图示:例如燃气发动机的副室)连接。在磁性阀芯300被线圈400磁性吸引过来的期间,腔室210内的气体向下游路径254流入。之后,气体从流出口253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流动路径,利用腔室210、上游路径252以及下游路径254进行了例示。但取而代之,设计者也可以在主体形成在形状和/或构造方面不同的其他流动路径。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受流动路径的特定的形状和/或构造限定。

下块230包括形成有环状的收纳槽231的上表面232。可以是,收纳槽231在水平面上呈圆形的外形轮廓。取而代之,收纳槽231也可以在水平面上呈矩形的外形轮廓、其他的闭环。

线圈400具有与收纳槽231相配合的形状。线圈400收纳在收纳槽231内。线圈400利用树脂、其他密封剂密封在收纳槽231内。因而,下块230能够适当地保持线圈400。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保持部,利用下块230进行了例示。

线圈400与外部的电源装置(未图示)电连接。在从电源装置向线圈400供给电力时,线圈400产生磁场。磁性阀芯300与磁场相应地被磁化。结果,磁性阀芯300被向形成有收纳槽231的下块230的上表面232吸引。

间隔圈240配置在上块220的下表面224与下块230的上表面232之间。结果,形成由间隔圈240、上块220的下表面224及下块230的上表面232包围而成的腔室210。磁性阀芯300在腔室210内沿着垂直方向位移。

图2是电磁阀100的概略剖视图。参照图1及图2说明磁性阀芯300。

图1所示的磁性阀芯300处于将上游路径252的下游端及下游路径254的上游端堵塞的关闭位置。图2所示的磁性阀芯300处于容许腔室210、上游路径252的下游端及下游路径254的上游端之间的连通的打开位置。

磁性阀芯300是由铁、其他磁性材料形成的单一的圆板。与线圈400产生的磁场相应地被磁化的磁性阀芯300被向下块230的上表面232吸引,到达打开位置。此时,弹簧构件500被磁性阀芯300压缩。当磁场消失时,磁性阀芯300在弹簧构件500的恢复力的作用下向上方位移,到达关闭位置。

磁性阀芯300包括上表面310、下表面320和周面330。磁性阀芯300的上表面310与上块220的下表面224相对。在磁性阀芯300处于关闭位置时,磁性阀芯300的上表面310与上块220的下表面224局部抵接。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320与下块230的上表面232相对。在磁性阀芯300处于打开位置时,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320与下块230的上表面232局部抵接。磁性阀芯300的周面330与间隔圈240相对。磁性阀芯300的周面330自间隔圈240稍微离开,因此磁性阀芯300与间隔圈240之间不产生摩擦力。结果,磁性阀芯300能够以高速进行位移。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阀芯,利用磁性阀芯300进行了例示。

磁性阀芯300的上表面310包括环状的凹面311、环状的轮辋面312和圆形的阀面313。凹面311位于轮辋面312与阀面313之间。凹面311自轮辋面312及阀面313凹陷设置。磁性阀芯300在形成有凹面311的区域变薄,因此磁性阀芯300变得轻量。结果,磁性阀芯300能够以高速进行位移。

轮辋面312沿着磁性阀芯300的周面330形成,包围轮辋面312及阀面313。轮辋面312与阀面313大致平齐且大致同心。在磁性阀芯300处于关闭位置时,磁性阀芯300的轮辋面312及阀面313与上块220的下表面224抵接。

阀面313位于下游路径254的正下方的位置。阀面313比下游路径254的水平截面积大。因而,在磁性阀芯300处于关闭位置时,阀面313在下游路径254的上游端的周围与上块220的下表面224局部抵接。结果,下游路径254的上游端被阀面313关闭。此时,上块220的下表面224的位于下游路径254的上游端的周围的区域(即,上块220的下表面224的与阀面313接触的区域)作为阀座发挥作用。

在磁性阀芯300处于关闭位置时,当线圈400产生磁场时,磁性阀芯300的与上表面310相反的一侧的下表面320与磁场相应地向下方位移,与下块230的上表面232抵接。即,磁性阀芯300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位移。此时,阀面313离开上块220的下表面224,因此从流入口251流入的气体经由上游路径252、腔室210及下游路径254之后从流出口253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衔铁面,利用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320进行了例示。

如图2所示,处于打开位置的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320与下块230的上表面232局部抵接。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320的与下块230的上表面232抵接的部分决定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320从打开位置向关闭位置位移的位移量dpl(参照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相对面,利用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320的与下块230的上表面232抵接的部分进行了例示。

图2表示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320与下块230的上表面232之间的抵接区域。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320和下块230的上表面232中的至少一者在抵接区域接受粗糙化处理。对于粗糙化处理,可以是在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320和下块230的上表面232中的至少一者设置突部。取而代之,对于粗糙化处理,也可以是在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320和下块230的上表面232中的至少一者设置凹部和/或孔部。取而代之,对于粗糙化处理,还可以是对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320和下块230的上表面232中的至少一者赋予用于防止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320与下块230的上表面232之间紧密接触的形状和/或构造。

设计电磁阀的设计者可以赋予磁性阀芯各种各样的形状和/或构造。例如,设计者可以在磁性阀芯形成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贯通孔,使气体对沿着垂直方向往复移动的磁性阀芯的阻力减小。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受磁性阀芯的特定的形状所限定。

<第2实施方式>

在与第1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说明的磁性阀芯从关闭位置向打开位置位移时,磁性阀芯与下块碰撞。磁性阀芯与下块之间的碰撞会使磁性阀芯及下块的表面发生微观的变形。微观的表面变形成为引起磁性阀芯与下块之间的镜面接合的原因。本发明人等开发出一种难以发生微观的表面变形的技术。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用于抑制微观的表面变形的技术进行说明。

图3是第2实施方式的磁性阀芯300a的概略剖视图。参照图1及图3说明磁性阀芯300a。

磁性阀芯300a能够用作参照图1进行了说明的磁性阀芯300。因而,与磁性阀芯300相关的说明能够引用于磁性阀芯300a。

图3表示下表面320的硬度hdl以及下表面320与上表面310之间的中间位置(即、磁性阀芯300a的内部)的硬度hdm。硬度hdl、hdm既可以是洛氏硬度,也可以是维氏硬度。本实施方式的原理不受关于硬度hdl、hdm的特定的定义所限定。

如图3所示,硬度hdl高于硬度hdm。因而,下表面320的微观的变形几乎不发生。

为了使硬度hdl大于硬度hdm,制造磁性阀芯300a的制造者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表面处理(表面热处理、化学表面处理)。例如,制造者可以进行淬火处理、氮化处理、渗碳处理。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受对磁性阀芯300a实施的特定的表面处理所限定。

<第3实施方式>

与第1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说明的粗糙化处理也可以是在下块的上表面形成突部的处理。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具有形成有突部的上表面的下块进行说明。

图4是第3实施方式的下块230b的概略俯视图。参照图1、图2及图4说明下块230b。

下块230b能够用作参照图1进行了说明的下块230。因而,与下块230相关的说明能够引用于下块230b。

下块230b包括上表面232b。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上表面232b形成有收纳槽231。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引用于收纳槽231。

在上表面232b形成有6个收纳孔233。6个收纳孔233大致等间隔地排列在与收纳槽231同心的假想圆上。在磁性阀芯300处于打开位置时(参照图2),参照图1进行了说明的弹簧构件500分别收纳于6个收纳孔233并且是弹簧构件500整个收纳于收纳孔233。在磁性阀芯300处于关闭位置时(参照图1),与磁性阀芯300连接的弹簧构件500的上端自收纳孔233突出。

如果是4个弹簧构件组装于电磁阀,则可以是在下块的上表面形成4个收纳孔。如果是8个弹簧构件组装于电磁阀,则可以形成为8个收纳孔。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受在下块的上表面形成几个收纳孔所任何限定。

在上表面232b形成有朝向磁性阀芯300(参照图1)突出的6个突起部234。突起部234位于相邻的两个收纳孔233之间。6个突起部234大致等间隔地排列在与收纳槽231同心的假想圆上。突起部234可以是半球状。取而代之,突起部234也可以是柱状。取而代之,突起部234还可以是纺锤状。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受突起部234的特定的形状所限定。

6个收纳孔233及6个突起部234交替排列的环状的区域相当于参照图2进行了说明的抵接区域。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320仅与突起部234抵接,因此磁性阀芯300与下块230b之间的接触面积非常小。即使朝向打开位置位移的磁性阀芯300与下块230b反复碰撞,磁性阀芯300及下块230b的表面镜面化,磁性阀芯300与下块230b之间的接合力也不会过度变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234与收纳孔233数量相同。取而代之,设计下块的设计者也可以不受收纳孔影响地决定形成几个突起部。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受形成几个突起部所任何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6个突起部234与6个收纳孔233呈环状排列。取而代之,设计者也可以不受收纳孔影响地决定突起部的形成位置。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受突起部的特定的形成位置所限定。

也可以代替6个突起部234地形成一个或多个凹部或孔部。凹部可以是在相邻的收纳孔之间沿着径向延伸的槽部。孔部可以是形成在相邻的收纳孔233之间的贯通孔或盲孔。抵接区域的粗糙化可以由形成在下块的上表面上的各种凹形状实现。

<第4实施方式>

与第3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说明的粗糙化处理被实施于下块的上表面。取而代之或者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将粗糙化处理实施于磁性阀芯的下表面。在第4实施方式中,对具有被实施了粗糙化处理的下表面的磁性阀芯进行说明。

图5是第4实施方式的磁性阀芯300c的概略仰视图。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地使用的附图标记用于与第1实施方式在概念上通用的要素。参照图1、图2及图5说明磁性阀芯300c。

磁性阀芯300c能够用作参照图1进行了说明的磁性阀芯300。因而,与磁性阀芯300相关的说明能够引用于磁性阀芯300c。

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磁性阀芯300c包括上表面310(参照图1)和周面330。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引用于上表面310及周面330。

磁性阀芯300c包括被周面330包围的下表面320c。下表面320c与参照图1进行了说明的下块230相对。

在下表面320c形成有12个收纳孔321c。图5表示圆形的下表面320c的中心点ctp。12个收纳孔321c围绕着中心点ctp大致等间隔地排列。中心点ctp与线圈400的中心位置大致一致。因而,中心点ctp的周围的磁通密度较高。磁通密度随着自磁通集中的中心点ctp的周围的区域向周面330靠近而变低。12个收纳孔321c形成在周面330的附近,因此难以产生磁性阀芯300c的剩磁。12个收纳孔321c排列的环状区域与参照图2进行了说明的抵接区域相对应。

弹簧构件500(参照图1)的上端可以仅收纳于12个收纳孔321c中的一部分收纳孔321c。例如,如果组装于电磁阀100的弹簧构件500为6个,则可以以收纳弹簧构件500的上端的收纳孔321c和不收纳弹簧构件500的上端的收纳孔321c交替排列的方式决定弹簧构件500的配置。在来自线圈400(参照图1)的磁场消失的条件下,6个弹簧构件500使磁性阀芯300c的下表面320c离开下块230(参照图1)的上表面232。结果,阀面313(参照图1)落位于上块220的下表面224的位于下游路径254(参照图1)的上游端周围的区域(即、作为阀座发挥作用的区域)。这样,下游路径254被磁性阀芯300c关闭。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阀芯的中心轴线,利用通过中心点ctp的垂直线进行了例示。

也可以是,12个收纳孔321c中的一部分收纳孔321c被突起部、槽部代替。抵接区域的粗糙化可以由形成于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的各种凹形状或凸形状实现。

<第5实施方式>

保持线圈的下块的大部分由磁性材料形成,以形成磁路。但是,设计电磁阀的设计者可以为了调整磁路的形成图案或者为了其他的各种目的而将非磁性层组装于下块。在第5实施方式中,对组装有非磁性层的下块进行说明。

图6是第5实施方式的下块230d的概略剖视图。与第1实施方式共同地使用的附图标记用于与第1实施方式在概念上通用的要素。参照图1及图6说明下块230d。

下块230d能够用作参照图1进行了说明的下块230。因而,与下块230相关的说明能够引用于下块230d。

下块230d包括与磁性阀芯300(参照图1)的下表面320(参照图1)相对的上表面232d。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上表面232d形成有用于收纳线圈400的环状的收纳槽231。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引用于收纳槽231及线圈400。

上表面232d包括被线圈400包围的中心区域237d。在中心区域237d埋设有作为电磁阀100(参照图1)的一部分的非磁性层600。线圈400产生的磁通所穿过的磁路绕过非磁性层600。非磁性层600既可以与处于打开位置的磁性阀芯300的下表面320抵接,也可以不抵接。

设计者能够将非磁性层配置于下块的上表面上的各位置和/或磁性阀芯的下表面的各位置,以符合电磁阀所需的性能。因而,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受非磁性层的特定的位置所限定。

设计者能够按照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说明的设计原理设计各种电磁阀。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说明的各特征中的一部分也可以适用于与另一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说明的电磁阀。

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说明的例示的气体用电磁阀主要包括以下的特征。

上述实施方式的一技术方案的气体用电磁阀用于控制气体的流出量。气体用电磁阀包括:主体,其形成有供所述气体流入的流入口、供所述气体流出的流出口以及连接所述流入口和所述流出口并将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所述气体向所述流出口引导的流动路径;以及阀芯,其在所述主体内且是在关闭所述流动路径的关闭位置与打开所述流动路径的打开位置之间位移。所述主体包括:保持部,其用于保持用于产生磁场的线圈;以及阀座,其供所述阀芯落位。所述阀芯包括:衔铁面,其与所述磁场相应地进行位移;以及阀部,其与所述衔铁面一体地形成,并且形成在与所述衔铁面相反的一侧。所述衔铁面包括与所述保持部相对的相对面。所述相对面在所述阀芯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与所述保持部抵接,从而限定所述衔铁面从所述阀部与所述阀座抵接的所述关闭位置到所述阀部离开所述阀座的所述打开位置为止的位移量。在所述相对面和所述保持部相互抵接的抵接区域,所述相对面及所述保持部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被粗糙化。

根据上述构成,在存在磁场的条件下,相对面与保持部抵接,因此设计者能够使气体用电磁阀在阀芯的位移方向上为较小的尺寸。与使用液体作为工作流体的电磁阀不同,具有比液体的表面张力低的表面张力的气体被供给至气体用电磁阀的流动路径,因此相对面难以吸附于保持部的表面。而且,抵接区域被粗糙化,因此,即使相对面与保持部之间的反复碰撞长时间持续发生,在相对面与保持部之间也不会产生过高的分子间结合力。因而,气体用电磁阀能够长时间维持较高的响应性能。

对于上述构成,也可以是,阀芯的与所述保持部抵接的相对面具有比阀芯内部的硬度高的硬度。

根据上述构成,阀芯的与保持部抵接的相对面具有比阀芯内部的硬度高的硬度,因此相对面与保持部之间的反复碰撞所引起的抵接区域内的微观的表面变形变得难以发生。结果,相对面与保持部之间的分子间结合力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因而,气体用电磁阀能够长时间维持较高的响应性能。

对于上述构成,也可以是,在所述抵接区域,在所述相对面及所述保持部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凹部、孔部及突起部中的至少一者,从而使所述抵接区域粗糙化。

根据上述构成,在抵接区域形成有凹部、孔部及突起部中的至少一者,因此相对面与保持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变小。抵接区域与保持部之间不会产生过高的分子间结合力,因此气体用电磁阀能够长时间维持较高的响应性能。

对于上述构成,也可以是,在衔铁面上的与其他位置相比自线圈产生的磁通较少的位置形成有所述凹部及所述孔部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上述构成,在衔铁面上的与其他位置相比自线圈产生的磁通较少的位置形成有所述凹部及所述孔部中的至少一者,因此在阀芯产生的剩磁能够长时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对于上述构成,也可以是,气体用电磁阀还包括形成于所述衔铁面及所述保持部的所述表面中的至少一者的非磁性层。

根据上述结构,气体用电磁阀还包括形成于衔铁面及保持部的表面中的至少一者的非磁性层,因此设计气体用电磁阀的设计者能够利用非磁性层调整磁路的形成图案。

对于上述构成,也可以是,气体用电磁阀还包括多个弹簧构件,在所述磁场消失的条件下,该多个弹簧构件使所述相对面离开所述保持部,另一方面,使所述阀部落位于所述阀座,将所述流动路径关闭。也可以是,在所述抵接区域围绕着所述阀芯的沿着所述阀芯的位移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开口部。也可以是,所述多个弹簧构件的端部收纳于所述多个开口部中的一部分开口部。

根据上述构成,组装气体用电磁阀的作业人员能够利用多个开口部中的一部分开口部容易地将阀芯安装于多个弹簧构件。

对于上述构成,也可以是,所述保持部的所述表面包括被所述线圈包围的第1区域。也可以是,所述衔铁面包括第2区域,在所述阀芯位移至所述打开位置时,该第2区域与所述第1区域抵接。也可以是,所述抵接区域包围所述第1区域及所述第2区域。

根据上述构成,第2区域与第1区域抵接,因此能够适当地形成穿过第1区域及第2区域的磁通的磁路。抵接区域包围第1区域及第2区域,因此,即使凹部、孔部及槽部中的至少一者或者多个第1开口部及多个第2开口部形成于抵接区域,也不会产生过高的磁通密度。因而,在阀芯难以产生剩磁。

对于上述构成,也可以是,所述流动路径与燃气发动机的副室连通。

根据上述构成,流动路径与燃气发动机的副室连通,因此气体用电磁阀适合用于副室内的点火。

对于上述构成,也可以是,所述流动路径包括供所述阀芯在所述关闭位置与所述打开位置之间位移的腔室。也可以是,所述气体流入所述腔室。

根据上述构成,气体被供给至供阀芯位移的腔室,因此相对面及保持部的表面暴露于气体。成为使相对面吸附于保持部的原因的物质难以介于相对面与保持部之间,因此气体用电磁阀能够长时间维持较高的响应性能。

对于上述构成,也可以是,所述阀芯由单一的板材形成。

根据上述构成,阀芯由单一的板材形成,因此阀芯的重量变为较小的值。因而,气体用电磁阀能够具有较高的响应性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上述实施方式的原理适合用于需要控制气体的流出量的各种技术领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