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管机进出洞用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441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管机进出洞用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管机进出洞用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顶管机在城市地下管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实际工作中,顶管机始发及接收过程中,顶管机与土体之间往往会形成一个环状间隙,若处理不当,则可能会引发地层沉降、施工管道变形等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因此需要在洞口采取一定的止浆密封措施。

当前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采用针对性设计止水桩和安装止水橡胶帘布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止水桩施工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且每一个工程需要针对施工环境特殊设计,不具有普适性。而止水帘布的止水效果、可维护性和使用寿命都不理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以普遍使用于各类地层、高水压、止浆密封效果良好的顶管机进出洞用密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顶管机进出洞用密封装置,包括洞口环梁及与之同轴的密封钢环和弹性密封囊体,所述密封钢环设置于洞口环梁一侧,且其内径不小于洞口环梁;所述密封囊体设于密封钢环内侧。

进一步,所述密封囊体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且位于相邻囊体之间的密封钢环上设有注浆管。

进一步,所述弹性密封囊与密封钢环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或紧固连接。

进一步,所述密封钢环与洞口环梁之间通过法兰板固定支撑。

进一步,所述弹性密封囊体上设有流体充放嘴用于向弹性囊体内部填充流体。

进一步,所述流体充放嘴处设有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弹性流体填充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顶管机进洞时用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顶管机进洞过程中a处的示意图。

图4为顶管机出洞用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顶管机进洞用密封装置:在土体前端设有洞口环梁1及与之同轴的密封钢环2和弹性密封囊体3,所述密封钢环2设置于洞口环梁1一侧,且其内径不小于洞口环梁1;所述弹性密封囊体3设于密封钢环内侧。所述弹性密封囊体上设有流体充放嘴用于向弹性囊体内部填充流体,流体充放嘴处设有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弹性流体填充量。

进一步,所述弹性密封囊体3包括囊体31和囊体32,且两者之间的密封钢环上设有注浆管4。

进一步,所述弹性密封囊3与密封钢环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或紧固连接。

进一步,所述密封钢环2与洞口环梁1之间通过法兰板5固定支撑。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实施例1所述装置始发顶管机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将上述密封装置安装在洞口圈梁处;

第二,在顶管机进洞前穿过密封装置时,弹性密封囊体31和32不填充流体,为干瘪状态,以免顶管机前移时挤坏气囊;

第三,顶管机将要进洞时,向弹性密封囊体31和32中填充流体,使其处于饱满状态;

第四,开启注浆管4并始终保持其开启状态,用浆液填充土体空隙,保证挖掘面土体和地下水外涌;

第五,顶管机进洞过程中始终保持弹性密封囊体31和32为饱满状态,保持注浆管4开启状态直至顶管机完全进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顶管机出洞用密封装置,如图4所示,其基本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顶管机出洞时所述密封装置位于土体后端。同时在密封钢环外侧设有端头封盖6,并在该端头封盖6上设有排水阀7。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实施例3所述装置接收顶管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将所述密封装置固定在洞口圈梁处;

第二,顶管机穿过弹性密封装置时,弹性密封囊体3不填充流体,为干瘪状态,避免盾构机前移时挤坏弹性密封囊体3;

第三,顶管机穿过弹性密封囊体3后,释放囊体中流体,开启注浆管始终保持浆液注入,用浆液填充土体空隙,保证挖掘面土体和地下水外涌;

第四,开启排水阀7排除密封装置内的水;

第五,密封装置内的水全部排空后,开启密封装置端头封盖6;

第六,顶管机出洞时,始终保持弹性囊体3为饱满状态,开启注浆管始终保持浆液注入,用浆液填充土体空隙,保证挖掘面土体和地下水外涌,直至顶管机接收完毕。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管机进出洞用密封装置,包括洞口环梁及与之同轴的密封钢环和弹性密封囊体,所述密封钢环设置于洞口环梁一侧,且其内径不小于洞口环梁;所述密封囊体设于密封钢环内侧。本发明所提供的顶管机进出洞用密封装置可以普遍使用于各类地层、止浆密封效果良好,能够保障顶管机进出洞时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仔弟;汪健;刁春仁;周政;李德洋;关龙;聂晓彦;张进凯;王懂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07
技术公布日:2017.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