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截止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5167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截止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截止阀。



背景技术:

截止阀,也叫截门,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阀门之一,它之所以广受欢迎,是由于开闭过程中密封面之间摩擦力小,比较耐用,开启高度不大,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不仅适用于中低压,而且适用于高压,然而现有技术中,大多截止阀设备中未设有排气口装置,导致管道内的气体容易进入设备内,存在损坏设备的风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截止阀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截止阀,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截止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阀帽,且阀体和阀帽之间设有垫片,该阀体内设有丝杆,所述丝杆底端设有橡皮座,且与橡皮座相接触的阀体内设有橡皮,所述阀帽上端内设有六角帽,所述六角帽下方设有填料,该丝杆顶端通过螺钉设有手轮,所述手轮上设有铭片,所述阀体左侧连通设有排气口装置,所述排气口装置包括堵帽,所述堵帽活动固定在阀体底部,且两者之间设有垫圈,所述阀体上设有出气帽,所述出气帽内设有小丝杆,且与小丝杆底端设有阀瓣,且与阀瓣接触的出气帽内设有环形圈,所述阀瓣上方的出气帽上设有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出气帽底端的阀体上设有环形圆柱结构,且其内径等于出气帽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阀瓣为橡胶球形结构,且其直径大于环形圈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出气口直径不低于30mm,且出气口内壁上设有防腐蚀橡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在设置进口腔和出口腔之外,同时设置了排气口装置将阀体内残留的气体排出,使用时,顺时针旋转小丝杆,带动阀瓣向上移动,从而和固定在出气帽内四周的环型圈分离,设备内残留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气口装置上的出气口排出,气体排完之后,再逆向旋转小丝杆,从而将排气口装置关闭,同时加入底端的堵帽,方便阀体内排气口装置的拆卸和清洗,结构简单,使用及清洗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气口装置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帽、3丝杆、4橡皮座、5橡皮、6六角帽、7垫片、8填料、9手轮、10铭片、11螺钉、12堵帽、13垫圈、14出气帽、15出气口、16环型圈、17小丝杆、18排气口装置、19阀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截止阀,包括阀体1,阀体1上设有阀帽2,且阀体1和阀帽2之间设有垫片7,该阀体1内设有丝杆3,丝杆3底端设有橡皮座4,且与橡皮座4相接触的阀体1内设有橡皮5,阀帽2上端内设有六角帽6,六角帽6下方设有填料8,该丝杆3顶端通过螺钉11设有手轮9,手轮9上设有铭片10,阀体1左侧连通设有排气口装置18,出气帽14底端的阀体1上设有环形圆柱结构,且其内径等于出气帽14的外径,排气口装置18跟阀体1为两个中空圆柱型结构对接,从而可以保证整个排气口装置18和阀体1装置之间的连通性和气密性,排气口装置18包括堵帽12,堵帽12活动固定在阀体1底部,且两者之间设有垫片13,堵帽12可以通过螺纹结构进行拆卸和安装,方便排气口装置18的维修和清洗,阀体1上设有出气帽14,出气帽14跟阀体1连通,且两者接触处设有垫圈13,保证排气口装置18在关闭时的气密性,出气帽14内设有小丝杆17,且与小丝杆17底端设有阀瓣19,阀瓣19为橡胶球形结构,且其直径大于环形圈16的内径,阀瓣19在排气口装置18关闭时向下移动,在小丝杆17的挤压力下紧紧挤压在环形圈16内,防止气体泄漏,且与阀瓣19接触的出气帽14内设有环形圈16,阀瓣19上方的出气帽14上设有出气口15,且出气口15直径不低于30mm,且出气口15内壁上设有防腐蚀橡胶结构,将小丝杆17驱动机构垂直提升或放下从而达到打开和关闭排气口装置18的功能。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结构在设置进口腔和出口腔之外,同时设置了排气口装置18将阀体1内残留的气体排出,使用时,顺时针旋转小丝杆17,带动阀瓣19向上移动,从而和固定在出气帽14内四周的环型圈16分离,设备内残留的气体可以通过排气口装置18上的出气口15排出,气体排完之后,再逆向旋转小丝杆17,从而将排气口装置18关闭,同时加入底端的堵帽12,方便阀体1内排气口装置18的拆卸和清洗。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