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与驱动电机柔性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778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与驱动电机柔性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与驱动电机柔性连接装置,主要适用于简化结构、提高传动精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商用车上发动机与电机机械传动联接主要采用联轴器联接、花键联接等,这些联接方式要求联接件精度较高,联接件基本属于硬性联接,在工作过程中随着工作温度等各种不同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局部微小变形,从而造成应力集中,降低发动机和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4455049A,申请公布日为2015年3月25日的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发动机同轴安装法兰连接的混合动力驱动电机,电机轴前端为内花键结构,与发动机动力耦合的电机外延花键轴与电机轴内花键相配合。虽然该发明能防止外延花键轴折损,但是其仍然存在以下缺陷:该发明增设电机外延花键轴以使发动机与驱动电机花键联接,不仅结构复杂,而且长久工作之后,联接件会发生局部微小变形,从而造成应力集中,降低了传动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传动精度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动精度高的混合动力发动机与驱动电机柔性连接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与驱动电机柔性连接装置,包括混合动力发动机与驱动电机,所述混合动力发动机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柔性连接装置还包括柔性连接盘,所述柔性连接盘与混合动力发动机的飞轮盘固定连接,柔性连接盘与驱动电机的主轴花键连接。

所述柔性连接盘为圆柱型结构,柔性连接盘包括同心且依次相连的内圈、中圈、外圈。

所述内圈的中部设置有内花键,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通过内花键与柔性连接盘花键连接。

所述外圈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螺栓孔均匀分布在外圈上,所述柔性连接盘通过螺栓孔与混合动力发动机的飞轮盘固定连接。

所述中圈上开设有弹性槽洞,所述弹性槽洞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槽洞均匀分布在中圈上。

所述弹性槽洞呈S型结构,弹性槽洞的槽口面积从内圈到外圈先依次增大后依次减小。

所述中圈上位于相邻两个弹性槽洞之间的部位都开设有减重孔。

所述减重孔包括一号减重孔与二号减重孔,所述一号减重孔的直径小于二号减重孔的直径,所述一号减重孔位于靠近内圈的部位,所述二号减重孔位于靠近外圈的部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与驱动电机柔性连接装置中柔性连接盘与混合动力发动机的飞轮盘固定连接,柔性连接盘与驱动电机的主轴花键连接,通过以上设置,混合动力发动机动力通过柔性连接盘就可以传递给驱动电机,这样的设计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传动精度高。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传动精度高。

2、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与驱动电机柔性连接装置中柔性连接盘为圆柱型结构,柔性连接盘包括同心且依次相连的内圈、中圈、外圈,内圈的中部设置有内花键,外圈上开设有螺栓孔,这样的设计不仅制造与使用方便,而且装配时,驱动电机的主轴通过内花键与柔性连接盘花键连接,柔性连接盘通过螺栓孔与混合动力发动机的飞轮盘固定连接,使得结构可靠性高。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制造与使用方便,而且可靠性高。

3、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与驱动电机柔性连接装置中中圈上开设有弹性槽洞,弹性槽洞呈S型结构,弹性槽洞的槽口面积从内圈到外圈先依次增大后依次减小,增设弹性槽洞,不仅降低了柔性连接盘的刚度,增强其变形能力,达到柔性连接的目的,而且弹性槽洞为S型结构,降低了对内圈、外圈刚度的影响,提高了可靠性能;中圈上位于相邻两个弹性槽洞之间的部位都开设有一号减重孔与二号减重孔,一号减重孔的直径小于二号减重孔的直径,一号减重孔位于靠近内圈的部位,二号减重孔位于靠近外圈的部位,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柔性连接盘的重量,而且很好的保证了柔性连接盘对强度的要求。因此,本实用新型柔性连接性能好、可靠性高、减重效果好、强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柔性连接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中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混合动力发动机1、驱动电机2、柔性连接盘3、内圈31、内花键311、中圈32、弹性槽洞321、一号减重孔322、二号减重孔323、外圈33、螺栓孔33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与驱动电机柔性连接装置,包括混合动力发动机1与驱动电机2,所述混合动力发动机1与驱动电机2相连接,所述柔性连接装置还包括柔性连接盘3,所述柔性连接盘3与混合动力发动机1的飞轮盘固定连接,柔性连接盘3与驱动电机2的主轴花键连接。

所述柔性连接盘3为圆柱型结构,柔性连接盘3包括同心且依次相连的内圈31、中圈32、外圈33。

所述内圈31的中部设置有内花键311,所述驱动电机2的主轴通过内花键311与柔性连接盘3花键连接。

所述外圈33上开设有螺栓孔331,所述螺栓孔3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螺栓孔331均匀分布在外圈33上,所述柔性连接盘3通过螺栓孔331与混合动力发动机1的飞轮盘固定连接。

所述中圈32上开设有弹性槽洞321,所述弹性槽洞3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槽洞321均匀分布在中圈32上。

所述弹性槽洞321呈S型结构,弹性槽洞321的槽口面积从内圈31到外圈33先依次增大后依次减小。

所述中圈32上位于相邻两个弹性槽洞321之间的部位都开设有减重孔。

所述减重孔包括一号减重孔322与二号减重孔323,所述一号减重孔322的直径小于二号减重孔323的直径,所述一号减重孔322位于靠近内圈31的部位,所述二号减重孔323位于靠近外圈33的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本设计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与驱动电机柔性连接装置,适用在商用车上,在驱动电机主轴上通过花键联接柔性连接盘,在柔性连接盘上通过螺栓与混合动力发动机飞轮盘联接,通过以上设置,混合动力发动机动力通过柔性连接盘就可以传递给驱动电机,柔性连接盘上均布减重孔和弹性槽洞,从而降低柔性连接盘的刚度,增强其变形能力,达到柔性联接的目的。相对现有技术而言,本设计加工工艺性好,成品结构简单可靠,制造和使用方便,强度高,传动精度高。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一种混合动力发动机与驱动电机柔性连接装置,包括混合动力发动机1与驱动电机2,所述混合动力发动机1通过柔性连接盘3与驱动电机2相连接,所述柔性连接盘3与混合动力发动机1的飞轮盘固定连接,柔性连接盘3与驱动电机2的主轴花键连接;所述柔性连接盘3为圆柱型结构,柔性连接盘3包括同心且依次相连的内圈31、中圈32、外圈33;所述内圈31的中部设置有内花键311,所述驱动电机2的主轴通过内花键311与柔性连接盘3花键连接;所述外圈33上开设有螺栓孔331,所述螺栓孔3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螺栓孔331均匀分布在外圈33上,所述柔性连接盘3通过螺栓孔331与混合动力发动机1的飞轮盘固定连接。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参见图2、图3,所述中圈32上开设有弹性槽洞321,所述弹性槽洞3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弹性槽洞321均匀分布在中圈32上;所述弹性槽洞321呈S型结构,弹性槽洞321的槽口面积从内圈31到外圈33先依次增大后依次减小;所述中圈32上位于相邻两个弹性槽洞321之间的部位都开设有减重孔;所述减重孔包括一号减重孔322与二号减重孔323,所述一号减重孔322的直径小于二号减重孔323的直径,所述一号减重孔322位于靠近内圈31的部位,所述二号减重孔323位于靠近外圈33的部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