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力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1875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压力容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压力容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201520388987.9公开了一种压力容器,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间设有加固结构,内壳体内表面设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上设有减震孔,所述减震孔内部设有海绵,海绵与内壳体内表面通过弹簧相连接,所述内壳体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相应位置均设有压力容器入孔,所述压力容器入孔上设有密封盖,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底部均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间通过导流管相连接,所述导流管上设有限流阀,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韧性破裂的压力容器。但是该实用新型不能够自动泄压,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泄压、实用性强的新型压力容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压力容器,包括支架、固定在所述支架顶部的压力容器本体,所述压力容器本体的外壁固定有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容器本体的顶部固定有电控阀,所述支架的外壁固定有电控箱,所述电控箱内安装有电控装置,所述电控箱的外壁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压力容器本体靠近顶部的内壁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电控阀包括固定在所述压力容器本体顶部并与所述压力容器本体连通的下出气阀体、固定在所述下出气阀体顶部并与所述下出气阀体连通的上出气阀体,所述下出气阀体的内径小于所述上出气阀体的内径,所述上出气阀体内固定有一阀板,所述下出气阀体内活动设置有一密封件,所述阀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阀板上滑动设置有一柱体,所述柱体的底端固定有与所述密封件连接的齿条,所述齿条上啮合有齿轮,所述上出气阀体的外壁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固定有延伸至所述上出气阀体内并与所述齿轮连接的转轴,所述电控装置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显示屏、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压力容器,其中所述密封件包括板体,所述齿条与所述板体的顶部连接,所述板体上套设有一与所述下出气阀体内壁紧密接触的套圈。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压力容器,其中所述柱体的顶端固定有凸块。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压力容器,其中所述套圈内嵌入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的两个表面均设置有多个嵌入到所述套圈内的连接凸起。

优选地,上述的新型压力容器,其中所述电控装置包括PLC、与所述PLC电性连接的伺服驱动器,所述PLC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显示屏电性连接,所述伺服驱动器与所述伺服电机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压力传感器能够自动检测压力容器本体内压力并将信号传递给电控装置,当检测到的压力达到电控装置内的控制程序的预设值时电控装置自动控制伺服电机旋转,进而带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向上运动,进而带动密封件运动到上出气阀体内,方便气体排出,从而起到了泄压的作用,这样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控阀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电控箱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图1中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图1、2、3、4所示,一种新型压力容器,包括支架1、固定在支架1顶部的压力容器本体2,压力容器本体2的外壁固定有进气单向阀21和出气单向阀22。

压力容器本体2的顶部固定有电控阀3,支架1的外壁固定有电控箱4,电控箱4内安装有电控装置,电控箱4的外壁安装有显示屏41,压力容器本体2靠近顶部的内壁安装有压力传感器42,电控阀3包括固定在压力容器本体2顶部并与压力容器本体2连通的下出气阀体31、固定在下出气阀体31顶部并与下出气阀体31连通的上出气阀体32,下出气阀体31和上出气阀体32均为空心的管装结构。

下出气阀体31的内径小于上出气阀体32的内径,上出气阀体32内固定有一阀板33,下出气阀体31内活动设置有一密封件6,阀板33上设置有多个通孔34,阀板33上滑动设置有一柱体35,柱体35的底端固定有与密封件6连接的齿条36,齿条36上啮合有齿轮37,上出气阀体32的外壁固定有固定座38,固定座38上安装有伺服电机39,伺服电机39上固定有延伸至上出气阀体32内并与齿轮37连接的转轴40,电控装置包括PLC51、与PLC51电性连接的伺服驱动器52,PLC51与压力传感器42、显示屏41电性连接,伺服驱动器52与伺服电机39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件6包括板体61,齿条36与板体61的顶部连接,板体61上套设有一与下出气阀体31内壁紧密接触的套圈62,这样设计使得密封件6的密封性能得到提高。

其中柱体35的顶端固定有凸块30,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套圈62内嵌入有金属网7,这样设计使得套圈62更加结实,金属网7的两个表面均设置有多个嵌入到套圈62内的连接凸起71,这样设计使得金属网7与套圈62连接更紧密,金属网7为由铁丝作为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连接凸起71设置在经线和纬线的交汇处。

当然,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