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松螺母。
背景技术:
机器在很多情况下是用螺栓连接紧固的,其受冲击、振动部位的连接螺栓容易松动而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行。为此工程技术人员在螺纹防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年第二版《机械设计手册》所列的几种防松方法。但有些连接螺栓是不能经常检查的,而《机械设计手册》上的几种防松方法要么不可靠,要么不能使螺母在最佳位置紧固,要么加工复杂。采用上述加工复杂的防松螺母,安装或拆卸时需要专用工具进行,不仅结构复杂,重复使用性差,而且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松螺母,它能可靠地防止螺母在受冲击、振动等不利情况下松动并使螺母在保持在原始紧固位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松螺母,其包括螺帽、螺杆、第一防松垫圈和第二防松垫圈;其中,螺杆一端和螺帽相螺纹连接,螺杆另一端与待连接第二工件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垫圈两面都设置从中心向外呈辐射状的齿,垫圈两面上齿的方向相反,齿深相同,齿的密集程度不同;垫圈齿密的一面包括多个密齿;第一防松垫圈的稀齿面与第二防松垫圈5的稀齿面相向设置;垫圈齿稀的一面包括多个稀齿,疏齿的齿斜面的倾角为B大于螺杆的螺纹角A。
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防松垫圈材质的硬度大于螺帽材质的硬度。
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螺帽为正六角形螺帽。
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防松垫圈尺寸规格根据现有螺杆的尺寸实现配套生产,成为标准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螺帽与连接工件之间放置两个相反设置的带齿防松垫圈,将螺帽拧紧时,通过拧紧力将密齿面的密齿微嵌入螺帽以及工件,且第一防松垫圈的稀齿与第二防松垫圈的稀齿相互啮合;当螺帽有松动的倾向时,由于第一防松垫圈密齿微嵌入螺帽,第二防松垫圈密齿微嵌入第二工件,螺帽会带动第一防松垫圈有同样的松动旋转倾向,第二防松垫圈相对固定在工件上没有旋转趋势;而由于螺纹角的存在,震动带来的回旋力也只能沿着螺纹角的方向产生松动力,而由于疏齿斜面的倾角为B大于螺杆的螺纹角A,震动带来的回旋力沿着螺纹角的方向产生松动力不足以带动第一防松垫圈相对于第二防松垫圈转动,进而实现了严格的防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拧紧工作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拧紧过程中的侧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未拧紧状态下的正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未拧紧状态下的侧示图。
图中:1、螺帽;2、螺杆;3、密齿;4、第一防松垫圈;5、稀齿;6、第二防松垫圈;7、第一工件;8、第二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描述是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4所示,对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松螺母,其包括螺帽1、螺杆2、第一防松垫圈4和第二防松垫圈5;其中,螺杆2一端和螺帽1相螺纹连接,螺杆2另一端与待连接第二工件8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垫圈两面都设置从中心向外呈辐射状的齿,垫圈两面上齿的方向相反,齿深相同,齿的密集程度不同;垫圈齿密的一面包括多个密齿3;第一防松垫圈4的稀齿面与第二防松垫圈5的稀齿面相向设置;垫圈齿稀的一面包括多个稀齿5,疏齿的斜面倾角为B大于螺杆的螺纹角A。
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防松垫圈材质的硬度大于螺帽材质的硬度。
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螺帽为正六角形螺帽。
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防松垫圈尺寸规格根据现有螺杆的尺寸实现配套生产,成为标准件。
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松螺母,具有良好的防松效果,而且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安装时不需专用工具,适用环境广泛等优点;同时设计无特殊技术参数的要求,便于制造的优点。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