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转子可分离的液力缓速器工作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5417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转子可分离的液力缓速器工作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转子可分离的液力缓速器工作腔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液力缓速器降低空转功率损失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在工作腔内部安装扰流装置的,通过扰乱工作腔中气流循环来降低空转损失。2、在工作腔中安装可移动的扰流板,通过液压控制或电控的方式使扰流板打开或关闭,实质是减小定转子截面的相对面积来减小工作腔有效起到降低空转功率损失的目的。目前常用的两种降低空损的技术在结构上需要加装液压或电控的执行机构,结构复杂。若扰流装置脱落在工作腔内将对缓速器造成损坏,增加故障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定转子可分离的液力缓速器工作腔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定转子可分离的液力缓速器工作腔结构,包括壳体、转子、定子以及花键轴;转子通过斜齿内花键与花键轴的斜齿外花键连接,定子安装于壳体上,转子的右侧安装转子分离弹簧,右侧安装弹簧座,弹簧座左侧依靠花键轴的斜花键处的轴肩定位;花键轴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套设第一锥轴承和第二锥轴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定子通过螺栓固定于壳体上。

花键轴的斜花键为右旋渐开线齿形,内外花键间采用间隙配合。

弹簧座的右侧依次安装有轴承调整垫片、锥轴承、压盘和垫块,并通过螺栓拉紧锁死。

第一锥轴承的内圈与花键轴为过盈配合,内圈右侧靠轴肩定位,左侧安装有缓速器驱动齿轮,缓速器驱动齿轮通过花键连接于轴上。

齿轮的左端通过垫片和螺栓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一对相互配合的内外斜花键借助斜花键产生的轴向力实现转子的轴向运动,当缓速器在非制动状态下加大转子与定子之间的距离来起到降低空转损失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斜花键形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斜花键形式图。

其中:1-花键轴;2-定子;3-转子分离弹簧;4-转子;5-螺栓;6-壳体;7-弹簧座;8-轴承调整垫片;9-第二锥轴承;10-压盘;11-垫块;12-螺栓;41-斜齿内花键,42-斜齿外花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定转子可分离的液力缓速器工作腔结构,包括壳体 6、转子4、定子2以及花键轴1;转子4通过斜齿内花键41与花键轴1的斜齿外花键42连接,斜花键形式如图2和图3所示,为右旋渐开线齿形,内外花键间采用间隙配合,需保证灵活的相对运动。定子2通过螺栓5固定于壳体6上,转子4的右侧安装转子分离弹簧3,转子分离弹簧3右端为弹簧座7,弹簧座7 左侧依靠花键轴1斜花键处的轴肩定位,右侧依次安装有轴承调整垫片8、第二锥轴承9、压盘10、垫块11,最终通过螺栓12拉紧锁死。第一锥轴承13的内圈与花键轴1为过盈配合,内圈右侧靠轴肩定位,左侧安装有缓速器驱动齿轮14,缓速器驱动齿轮通过花键连接于轴1上,齿轮14可将缓速器的扭矩传递给变速箱,齿轮14的左端通过垫片15和螺栓16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当转子4向右的轴向力足够大时,转子4就会压缩转子分离弹簧3向右运动,靠近定子2,当轴向力不足以克服转子分离弹簧3的弹力时,转子4远离定子,起到减小空转损失的目的。该方案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如图1所示,从左向右看看,转子4随花键轴1逆时针转动。由于转子4与花键轴1通过斜齿花键连接所以花键轴1会给转子4产生向右的轴向力,当大于图1中转子分离弹簧3的弹力时,将使转子向左运动;同时产生另一分力使转子4相对于花键轴1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当缓速器工作时,转子4与定子2之间的空腔充油,缓速器产生阻力,斜花键上的作用力增大,斜齿给转子4的向右的轴向分力也随之增大,此时可压缩转子分离弹簧3向右移动,使转子4与定子2靠近,有利于缓速器产生较大的扭矩。当缓速器解除制动后,转子4与定子2之间的空腔内的油液被排空,工作腔内的流体变为空气,缓速器搅动空气产生的阻力比搅动油所产生的阻力会小很多,所以斜花键1与转子4之间产生的轴向力也会相应减小,此时的轴向力不足以克服弹力,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转子4将向左移动,拉开与定子2之间的距离,起到减小空转功率损失的目的。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