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定位耳型缠绕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32020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带定位耳型缠绕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定位耳型缠绕垫。



背景技术:

金属缠绕垫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密封垫片,由V形或W形薄钢带与各种填充料交替缠绕而成。是阀门、泵、换热器、塔、人孔、手孔等法兰连接处的静密封原件,广泛地用于石化、机械、电力、冶金、造船、医药、原子能和宇航等部门。现有的缠绕垫在向法兰连接处安装时,缠绕垫极易发生移位或脱落,给安装带来极大不便,也容易影响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不易移位、脱落且方便安装的缠绕垫。

一种带定位耳型缠绕垫,包括密封层及位于密封层外侧的外加强环,在外加强环的外侧以圆心对称设置两个定位耳,每个定位耳由两个对称设置的耳片组成,两个耳片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外加强环上,两个耳片之间形成由外到内依次变窄的耳道,并在耳道中设置直径大于所在位置处耳道宽度的螺栓孔。

进一步地,所述外加强环与定位耳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在密封层的内侧还设置内加强环。

进一步地,所述内加强环与密封层的接触面为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内加强环与密封层的接触处设计为两个或四个弧形面的凸起,分别与V形金属带的两个边或W形金属带的四个边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外加强环与密封层的接触面为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外加强环与密封层的接触处设计为两个或四个弧形面的凸起,分别与V形金属带的两个边或W形金属带的四个边相接触。

现有技术中内加强环、外加强环与密封层均是直接全面性接触,因此缠绕垫的弹性力来源主要是来自V形或W形薄钢带的弹性形变,本实用新型将接触面设计为弧形,使内加强环、外加强环与密封层部分接触,且由于是弧形接触,缠绕垫在受到挤压时,内加强环与密封层的接触面处、外加强环与密封层的接触面处也会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增强缠绕垫的弹性力,达到更优良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缠绕垫的外加强环外侧对称加设两个定位耳,在安装时可将定位耳上的螺栓孔与法兰螺栓孔相对应,便于将缠绕垫定位,不易移位、脱落,方便安装,节约工时,并能确保密封层所在的位置,以保证密封效果。

两个定位耳设计为开放式结构,因此螺栓既可以从底端也可以从侧面插入定位耳的螺栓孔,因而可以实现两种方式的安装:既可以在插入法兰螺栓前进行缠绕垫的安装,又可以在插入法兰螺栓后进行缠绕垫的安装。安装工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为灵活、更为便捷的方式进行安装。

定位耳的数量设置为2,可以保证以最少的定位耳数量实现最优的定位,如采用1个定位耳仍不可避免缠绕垫的移位,多了则造成材料的浪费。

螺栓孔的直径需大于其所在耳道处耳道的宽度,既要保证螺栓可以顺利从侧方插入,又要对螺栓起到限位作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缠绕垫及定位耳、耳道、螺栓孔的具体尺寸与其所应用的法兰及螺栓的尺寸相匹配。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的带定位耳型缠绕垫结构示意图;

图2实施例2的带定位耳型缠绕垫结构示意图;

图3实施例3缠绕垫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中:1-外加强环;101-外加强环凸起;102-凹槽;2-密封层;3-定位耳;301-耳片I;302-耳片II;303-螺栓孔;304-耳道;4-内加强环;401-内加强环凸起;402-间隔槽;5-V形金属带;6-V形非金属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带定位耳型缠绕垫,包括密封层2及位于密封层2外侧的外加强环1,在外加强环1的外侧以圆心对称设置两个定位耳3,外加强环1与定位耳3一体成型。每个定位耳由对称设置的耳片I 301和耳片II 302组成,耳片I 301和耳片II 302的内端分别固定在外加强环1上,耳片I 301和耳片II 302之间形成由外到内依次变窄的耳道304,并在耳道304中设置直径大于耳道304宽度的螺栓孔303。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密封层2的内侧还设置内加强环4,见图2。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对外加强环1和内加强环4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如图3所示的V形缠绕垫,主要由V形金属带5和V形非金属带6交替缠绕而成。

外加强环1与密封层2的接触处设计为两个弧形面的凸起101,分别与V形金属带5的两个边相接触,两个凸起101之间形成凹槽102,V形金属带5的底部正位于凹槽102内。缠绕垫在受到挤压时,V形金属带5的底部会进一步被挤压进凹槽102内,V形角变小,增加弹性形变量,因此增强了缠绕垫的弹性。

内加强环4与密封层2的接触处设计为两个弧形面的凸起401,分别与V形金属带5的两个边相接触,两个凸起401与V形金属带5之间形成间隔槽402。缠绕垫在受到挤压时,V形金属带5被进一步撑开,V形角变大,增加弹性形变量,因此增强了缠绕垫的弹性。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