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轴承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2738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减震器轴承总成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减震器轴承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器是车轮与车体之间的弹性连接传力部件,主要作用是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从而改善汽车的行驶舒适性。轴承位于减震器弹簧的上端,起支撑作用,所以轴承会受到较大的轴向负载,而现有的减震器轴承一般包括轴承上盖、轴承外壳、轴承上盖上设有上沟道圈、轴承下外壳上设有下沟道圈、两沟道圈中间设有滚动体,用于限位滚动体的保持架,轴承受到轴向负载时,自身不具有减震缓冲作用,在轴向力的作用下,轴承较易磨损,造成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缓冲作用的高强度减震器轴承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器轴承总成,包括相互卡合的上盖和外壳,上盖和外壳之间形成轴承腔室,其特征是:所述轴承腔室内设有与上盖抵触的钢球槽上盖、与下盖抵触的钢球槽下盖,置于钢球槽上盖和钢球槽下盖之间的钢球,上盖包括与钢球槽上片卡合的安装部、与主轴适配的轴孔部、与外壳卡合的卡接部,轴孔部、安装部和卡接部依次连接,安装部与轴孔部的连接端上设有应力槽,应力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承壁、缓冲壁和第二支承壁,第一支承壁为倾斜结构,第一支承壁置于远离轴孔部的一侧,缓冲壁为弧形结构,第二支承壁与轴孔部外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盖采用塑料材质,上盖通过卡接部卡接在外壳内,由于使用中,上盖会受到向下的压力,应力会集中在轴孔部与安装部的连接端上,应力槽可以增加安装部与轴孔部连接端的表面的受力面积,即分散安装部与轴孔部连接端的表面应力,从而增加安装部与轴孔部连接端的结构强度,且应力槽便于轴孔部与安装部之间受力可以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上盖能够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缓冲壁为应力槽的槽底,缓冲壁为弧形结构,具有更好的韧性,从而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及其弹性缓冲性能,第一支承壁为倾斜结构,即应力槽的槽宽由槽底相槽口逐渐增宽,应力槽具有更好的弹性势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孔部上设有向钢球槽下片延伸的内延部,内延部与钢球槽下片间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延部可以增加轴孔部与主轴适配的轴孔面积,从而增加轴承与主轴之间的稳定性,由于上盖受下压力时,上盖会产生形变起到减震作用,内延部与钢球槽下片间隙设置,可以使上盖与钢球槽下片之间留有缓冲间隙,确保上盖能够产生弹性形变,提高轴承的减震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球槽下片与外壳的抵触面上设有环槽,环槽内设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可以增加外壳与钢球槽下片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粉尘杂质进入轴承腔室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器轴承总成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震器轴承总成实施例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上盖,2-外壳,3-钢球槽上片,4-钢球槽下片,5-钢球,6-安装部,7-轴孔部,8-卡接部,9-应力槽,10-第一支承壁,11-缓冲壁,12-第二支承壁,13-内延部,14-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2对本实用新型减震器轴承总成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减震器轴承总成,包括相互卡合的上盖1和外壳2,上盖1和外壳2之间形成轴承腔室,其特征是:所述轴承腔室内设有与上盖1抵触的钢球5槽上盖1、与下盖抵触的钢球5槽下盖,置于钢球5槽上盖1和钢球5槽下盖之间的钢球5,上盖1包括与钢球5槽上片3卡合的安装部6、与主轴适配的轴孔部7、与外壳2卡合的卡接部8,轴孔部7、安装部6和卡接部8依次连接,安装部6与轴孔部7的连接端上设有应力槽9,应力槽9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承壁10、缓冲壁11和第二支承壁12,第一支承壁10为倾斜结构,第一支承壁10置于远离轴孔部7的一侧,缓冲壁11为弧形结构,第二支承壁12与轴孔部7外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盖1采用塑料材质,上盖1通过卡接部8卡接在外壳2内,由于使用中,上盖1会受到向下的压力,应力会集中在轴孔部7与安装部6的连接端上,应力槽9可以增加安装部6与轴孔部7连接端的表面的受力面积,即分散安装部6与轴孔部7连接端的表面应力,从而增加安装部6与轴孔部7连接端的结构强度,且应力槽9便于轴孔部7与安装部6之间受力可以产生弹性形变,从而上盖1能够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缓冲壁11为应力槽9的槽底,缓冲壁11为弧形结构,具有更好的韧性,从而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及其弹性缓冲性能,第一支承壁10为倾斜结构,即应力槽9的槽宽由槽底相槽口逐渐增宽,应力槽9具有更好的弹性势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轴孔部7上设有向钢球5槽下片4延伸的内延部13,内延部13与钢球5槽下片4间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延部13可以增加轴孔部7与主轴适配的轴孔面积,从而增加轴承与主轴之间的稳定性,由于上盖1受下压力时,上盖1会产生形变起到减震作用,内延部13与钢球5槽下片4间隙设置,可以使上盖1与钢球5槽下片4之间留有缓冲间隙,确保上盖1能够产生弹性形变,提高轴承的减震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球5槽下片4与外壳2的抵触面上设有环槽14,环槽14内设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可以增加外壳2与钢球5槽下片4之间的密封性,防止粉尘杂质进入轴承腔室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