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适应较广泛安装空间变化的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679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能适应较广泛安装空间变化的防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能适应较广泛安装空间变化的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机舱罩是保护风电机组设备的重要构件,其作用在于保证机舱内部与外部环境相对隔绝,阻挡外部环境中的水汽、尘土等杂质进入机舱内部。风力发电机组机舱罩一般采用玻璃钢材质,尺寸较大且加工精度不高,这些都导致机舱罩密闭性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随着风电机组运转,机舱罩上、下两部分的连接部位逐步出现大小不等的间隙,部分失去对机舱的保护作用。由于机组自身结构、所处环境空间、安装位置限制,常用的密封装置很难,直接运用到该环境。

常规的处理措施是在机舱罩组装前预装弹性体垫片,或者在出现间隙后使用发泡胶填充,实践表明该两种处理方式均不能起到长期防范的效果。在机舱罩上、下部分出现间隙之后,以发泡胶填充间隙是目前通用的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只能在短时间内发挥效用,发泡胶随着机组运转将逐步失效,机舱罩上、下部分之间再次出现大小不一的间隙,造成的机舱环境污染给设备运营带来极大隐患。

机舱罩上、下部分之间的间隙处理不当,导致机舱内部与外部环境直接连通,外部水汽、沙尘等杂质进入机舱内部,长时间不作处理将导致机舱内部环境遭受污染,直接影响机组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适应较广泛安装空间变化的防尘装置,可长期、有效的保证机舱内部与外部环境相对隔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能适应较广泛安装空间变化的防尘装置,包括嵌入部和被嵌部,所述嵌入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基座、伸展臂和嵌入端,所述被嵌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基座、颈部和被嵌端,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固定安装在外部设备上,伸展臂的始端与第一基座连接,伸展臂的末端与嵌入端连接,嵌入端呈现分叉结构,颈部连接第二基座和被嵌端,嵌入端伸入被嵌端。

所述嵌入端的横截面为弧形。

所述被嵌端的横截面为弧形或者不封闭的三角形。

所述颈部设有工艺孔。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针对使用环境的密封要求(密封部位存在变化),结构新颖合理,通过伸展臂的自由度,实现了同一安装环境下密封需求部位大小不一的广泛防尘密封。该装置通过分体式设计,两部分分别安装于密封需求部位,通过对实际环境的判断针对性安装,可有效、长期实现对使用环境(广泛安装空间变化)的防尘密封,能够很好的满足机舱罩这种间隙大小不一的环境下的防尘密封,可保证机舱内部环境的相对密封性,杜绝外部环境杂质的污染,保障设备生产安全,为企业降低运营成本。

2、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通过螺栓等将该装置固定于设备,可保证整个装置相对稳定性;伸展臂保证整个装置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度,实现广泛安装空间的适应性;密封配合结构(嵌入端伸入被嵌端)共同作用,保证整个装置的防尘密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防尘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2的防尘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3的防尘装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能适应较广泛安装空间变化的防尘装置,包括嵌入部和被嵌部,嵌入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基座1、伸展臂2和嵌入端3,被嵌部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二基座4、颈部5和被嵌端6,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4固定安装在机舱罩7上,伸展臂2的始端与第一基座1连接,伸展臂2的末端与嵌入端3连接,嵌入端3呈现分叉结构,颈部5连接第二基座4和被嵌端6,嵌入端3伸入被嵌端6。嵌入端3的横截面为弧形。被嵌端6的横截面为弧形。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被嵌端6的横截面为不封闭的三角形。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颈部5设有工艺孔。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