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用滚珠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8448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耐用滚珠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耐用滚珠轴承。



背景技术:

轴承(Bearing)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friction coefficient),并保证其回转精度(accuracy)。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其中滚动轴承已经标准化、系列化,但与滑动轴承相比它的径向尺寸、振动和噪声较大,价格也较高。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严格的说是由外圈、内圈、滚动体、保持架、密封、润滑油六大件组成。简单来说,只要具备外圈、内圈、滚动体就可定义为滚动轴承。按滚动体的形状,滚动轴承分为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两大类。

现有的轴承使用时容易产生高温,散热不便容易造成轴承的滚珠产生形变,进而造成轴承无法正常使用,造成轴承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耐用滚珠轴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耐用滚珠轴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轴承使用时容易产生高温,散热不便容易造成轴承的滚珠产生形变,进而造成轴承无法正常使用,造成轴承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耐用滚珠轴承,包括轴承外环,所述轴承外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轴承内环,所述轴承内环与轴承外环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滚珠,所述轴承内环上远离轴承滚珠的一侧设置有轴承卡合齿套,所述轴承内环上靠近轴承卡合齿套的位置处设置有齿套卡合槽,所述轴承卡合齿套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转轴,所述传动转轴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传动轴散热片,所述传动转轴上远离轴承卡合齿套的一端设置有轴承驱动传动轮。

优选的,所述轴承外环与轴承内环通过轴承滚珠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承内环与传动转轴通过轴承卡合齿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轴散热片与传动转轴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传动转轴与外置驱动电机通过轴承驱动传动轮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轴承卡合齿套上设置有卡合凸起。

优选的,所述轴承卡合齿套为圆环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轴承卡合齿套与齿套卡合槽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热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在轴承内环上的齿槽以及卡合齿套便于将外置转轴与轴承固定连接,同时便于增加轴承与外置转轴的接触面积,进而便于转轴进行散热,同时齿槽与卡合齿套中间涂覆的导热胶便于加速轴承的散热效果;

(2)通过设计在转轴上的散热片便于转轴进行散热,进而便于加速转轴的冷却速度,间接的加快的轴承的冷却速度,解决了轴承散热不便造成滚珠变形,使用寿命变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承外环、2-轴承内环、3-轴承滚珠、4-轴承卡合齿套、5-齿套卡合槽、6-传动轴散热片、7-传动转轴、8-轴承驱动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耐用滚珠轴承,包括轴承外环1,轴承外环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轴承内环2,轴承内环2与轴承外环1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滚珠3,轴承内环2上远离轴承滚珠3的一侧设置有轴承卡合齿套4,轴承内环2上靠近轴承卡合齿套4的位置处设置有齿套卡合槽5,轴承卡合齿套4的内侧设置有传动转轴7,传动转轴7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传动轴散热片6,传动转轴7上远离轴承卡合齿套4的一端设置有轴承驱动传动轮8。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轴承外环1与轴承内环2通过轴承滚珠3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轴承内环2与传动转轴7通过轴承卡合齿套4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传动轴散热片6与传动转轴7一体式结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传动转轴7与外置驱动电机通过轴承驱动传动轮8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轴承卡合齿套4上设置有卡合凸起。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轴承卡合齿套4为圆环型结构。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轴承卡合齿套4与齿套卡合槽5的连接处设置有导热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新型耐用滚珠轴承,当使用时,轴承的产生的热量通轴承内环2传递到轴承卡合齿套4上,然后通过轴承卡合齿套4传递至传动转轴7上,传动转轴7上的传动轴散热片6进行散热,进而对轴承外环1和轴承滚珠3进行降低。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