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不锈钢管道焊接的充气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0174阅读:7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不锈钢管道焊接的充气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不锈钢管道焊接的充气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管道在焊接时,高温会使不锈钢焊接处被氧化后期容易生锈;因此需要对不锈钢管道内部充气氩气。氩气是六大惰性气体中的一种,在高温时很难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发应,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发生化学反应,焊接时用氩气做保护,而且它是惰性气体,就算被人体吸入也没有危害,随身体排出。

传统的不锈钢管道的焊接方式为:采用塑料或其他材质的盖板将不锈钢管道的两端进行密封,然后在不锈钢管道内充氩气进行气体置换,当不锈钢管道内的空气全部置换成氩气后,再进行焊接。这种充气焊接的方式缺点在于:氩气消耗量大,充气时间长(对于大型的管道若要充满氩气,往往需要40分钟以上,甚至更久),这就严重影响了不锈钢管道焊接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不锈钢管道焊接的充气密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小了不锈钢管道的充气空间,缩短的充气时间,节约了大量的氩气,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管体1,其端部设置有充气密封机构;所述充气密封机构包括座体2和环形充气密封管3;所述环形充气密封管3套设在座体2上;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充气孔5;所述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充气管4和第二充气管6;所述第一充气管4穿过管体1与环形充气密封管3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充气管6与充气孔5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密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管体1的上下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密封机构的数量为一个,且设置在管体1的一端;所述管体1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封板7;所述封板7与管体1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座体2包括第一法兰201和第二法兰202;所述第一法兰201与第二法兰202之间为间距设置,且所述环形充气密封管3设置在第一法兰201与第二法兰202之间的间隔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法兰201与第二法兰202上均设置有凸台203;所述凸台203的数量为多个分别均匀设置在第一法兰201与第二法兰202上。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孔5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管体1上。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充气密封管3是由硅胶材质制得的环形密封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不锈钢管道焊接的充气密封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小了不锈钢管道的充气空间,缩短的充气时间,节约了大量的氩气,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充气空间缩小,需要排出的空气量也相应减少,因此充入氩气的纯度也就越高,这就使得焊缝保护效果更好,提高了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管体;2、座体;3、环形充气密封管;4、第一充气管;5、充气孔;6、第二充气管;7、封板;201、第一法兰;202、第二法兰;203、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管体1,其端部设置有充气密封机构;所述充气密封机构包括座体2和环形充气密封管3;所述环形充气密封管3套设在座体2上;所述管体1上设置有充气孔5;所述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充气管4和第二充气管6;所述第一充气管4穿过管体1与环形充气密封管3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充气管6与充气孔5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气密封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管体1的上下两端。

优选的,所述充气密封机构的数量为一个,且设置在管体1的一端;所述管体1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封板7;所述封板7与管体1密封连接。

优选的,所述座体2包括第一法兰201和第二法兰202;所述第一法兰201与第二法兰202之间为间距设置,且所述环形充气密封管3设置在第一法兰201与第二法兰202之间的间隔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法兰201与第二法兰202上均设置有凸台203;所述凸台203的数量为多个分别均匀设置在第一法兰201与第二法兰202上。

优选的,所述充气孔5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管体1上。

优选的,所述环形充气密封管3是由硅胶材质制得的环形密封管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