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0310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吊运输装置,尤其涉及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起吊输送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PCCP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是由混凝土管芯、内衬钢筒、高强度预应力钢丝和水泥砂浆保护层制成的复合管材。它既发挥了钢板的抗拉、抗渗性能,又利用了砼抗压、耐腐蚀的特点,具有能承受较大内外荷载、抗渗性能好、接头密封性好、经久耐用等优良特性,是大型引水工程和城市给排水工程理想的输水管材。管径DN2600mm,长度4070m,采用PCCP管道输水,管道设计流量6m3/s。

一般箱涵内安装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采用传统的吊管车、龙门架式吊机进行安装,但由于箱涵内部宽为5m,高度为4.8m,PCCP预应力钢管直径为2.6m,外径3m,长6m,重30t,管道外壁到箱涵内墙壁的距离为1m,箱涵底板上设有宽3.5m,高50cm的混凝土底座,混凝土底座顶高程低于管道外径底高程,箱涵内施工空间狭小,采用传统的龙门架式吊机占用的空间大,安装不能正常进行,采用吊管车在在箱涵内不能运作,且机械化吊装设备制作资金投入大,组装用时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安装装置,在箱涵内辅助完成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的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安装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桁架和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支撑平台与箱涵入口连接,且支撑平台上端面与箱涵底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轨道左右对称设置在支撑平台上端面并沿箱涵底面向箱涵内部延伸,支撑平台上设有与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适配的圆弧形限位槽,圆弧形限位槽位于两条轨道之间,圆弧形限位槽底面上设有沿圆弧形限位槽圆周方向延伸的穿绳槽,穿绳槽两端在支撑平台上端面开口,穿绳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穿绳槽相互平行,桁架设置在两条轨道上,桁架包括矩形框架和左右对称设置在矩形框架两端的支撑机构,矩形框架的四个顶角处分别设有手拉葫芦,支撑机构固定设置于矩形框架下端,支撑机构包括前后对应设置的立柱,立柱竖向设置并与矩形框架固定连接,立柱下端设有与轨道适配的滚轮,桁架通过滚轮与轨道滚动连接,前后两立柱之间设有第一剪叉式连接支架,第一剪叉式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交叉设置并固定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两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平台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所述手拉葫芦的载重量为20T。

所述立柱设置于矩形框架的顶角处。

所述矩形框架上设有第二剪叉式连接支架,第二剪叉式连接支架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两端与矩形框架固定连接,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之间交叉设置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沿矩形框架的两个对角线设置。

所述桁架的长宽高分别为4m、4m、4.5m。

所述矩形框架和立柱均由直径为30cm、壁厚为8mm的钢管制成。

所述第一剪叉式连接支架和第二剪叉式连接支架均由直径为10cm、壁厚为5mm的钢管制成。

所述支撑平台的高度为25cm。

本实用新型结构小巧,能起吊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同时具备行走能力,可在狭窄的箱涵内承载着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自由穿梭,本实用新型制作工艺简单、实用且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的桁架采用人工拉动行走,比电动、机械设备更有稳定性、可控性,能够保证管道的承、插口平稳对接,避免相互碰撞造成构建损伤;同时解决了传统安装空间不足无法实施、作业面与地面高差大、纯机械化设备不能灵活运用、各吊点不协调、外防腐剐蹭破坏、危险系数高、投入成本高等问题,做到了安全、高效、文明施工,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矩形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弧形限位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安装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桁架和两条相互平行的轨道2,支撑平台1与箱涵3入口连接,且支撑平台1上端面与箱涵3底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轨道2左右对称设置在支撑平台1上端面并沿箱涵3底面向箱涵3内部延伸,支撑平台1上设有与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适配的圆弧形限位槽5,圆弧形限位槽5位于两条轨道2之间,圆弧形限位槽5底面上设有沿圆弧形限位槽5圆周方向延伸的穿绳槽6,穿绳槽6两端在支撑平台1上端面开口,穿绳槽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穿绳槽6相互平行,桁架设置在两条轨道2上,桁架包括矩形框架7和左右对称设置在矩形框架7两端的支撑机构,矩形框架7的四个顶角处分别设有手拉葫芦8,支撑机构固定设置于矩形框架7下端,支撑机构包括前后对应设置的立柱9,立柱9竖向设置并与矩形框架7固定连接,立柱9下端设有与轨道2适配的滚轮10,桁架通过滚轮10与轨道2滚动连接,前后两立柱9之间设有第一剪叉式连接支架,第一剪叉式连接支架包括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第一连杆11与第二连杆12交叉设置并固定连接,第一连杆11与第二连杆12的两端分别与前后两立柱9固定连接,第一剪叉式连接支架和第二剪叉式连接支架均由直径为10cm、壁厚为5mm的钢管制成,使桁架的结构更加稳固。

支撑平台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在施工现场加工,支撑力好,加工方便;手拉葫芦8的载重量为20吨,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的重量为30吨左右,四个手拉葫芦8同时工作时可提供足够的拉力将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提升起来;立柱9设置于矩形框架7的顶角处,使桁架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稳定;矩形框架7上设有第二剪叉式连接支架,第二剪叉式连接支架包括第三连杆13和第四连杆14,第三连杆13和第四连杆14两端与矩形框架7固定连接,第三连杆13和第四连杆14之间交叉设置并固定连接,第三连杆13和第四连杆14沿矩形框架7的两个对角线设置,第二剪叉式连接支架使矩形框架7更加牢固;桁架的长宽高分别为4m、4m、4.5m,可在箱涵3内自由穿梭;矩形框架7和立柱9均由直径为30cm、壁厚为8mm的钢管制成,能承受较大的负载,在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提升时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支撑平台1的高度为25cm,在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提升时能对轨道2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在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安装时,先在箱涵3前端开挖一个6m×8m的工作坑,工作坑深13m,在工作坑底部浇筑支撑平台1,并在支撑平台1上预制出圆弧形限位槽5和穿绳槽6,在工作坑开挖时减小开挖放坡宽度,减少土方开挖量,坡面采用编织袋进行护坡,加强坡面稳固性,保证100t履带吊在吊装范围内正常作业。

利用100t履带吊将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吊至工作坑内,在吊运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时先将桁架从圆弧形限位槽5上方移开,然后将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放入圆弧形限位槽5内,限位槽5可以防止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滚动,移动桁架至圆弧形限位槽5上方,用两根吊带分别从两个穿绳槽6中穿过,再将两根吊带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手拉葫芦8的吊钩连接,然后同时拉动四个手拉葫芦8,当桁架一端两个手拉葫芦8拉动感到受力时,要稍作暂停,等待另一端两个手拉葫芦8受力,再同时拉动四个手拉葫芦8,使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的底面高度大于混凝土底座15的高度,然后通过人工牵引拉动桁架向箱涵3内运动,当第一节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运送至箱涵3内时,先在混凝土底座15上面铺好中砂垫层,再将第一节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放置混凝土底座15上,用经纬仪控制第一节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轴线位置,用水准仪控制第一节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的底高程,反复调整第一节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轴线位置和砂垫层厚度直至满足设计要求后,第一节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就位,在第一节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腋角处用预制好的混凝土块进行固定,此时,第二节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已经放置在圆弧形限位槽5内,按照第一节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的运送方式运送至箱涵3内,运至与第一节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对接处时,采用内拉法将插口端缓慢拉进承口端,在第二节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承插口接缝处,用2cm╳2cm木楔块控制好接缝处的间隙,保证管道接缝处间隙满足设计要求,然后进行接头打压直至达到合格标准,再进行下一节管道安装,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所有钢筒型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4安装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