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杆式卡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6054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蜗杆式卡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连接件,特别涉及一种蜗杆式卡箍。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用橡胶软管的流体管路的连接通常采用卡箍连接。因蜗杆式卡箍的夹紧力大,夹紧状态可调节夹紧力不受管路材料和尺寸的变化而明显变化,所以大口径管路的连接多选用蜗杆式卡箍。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306558Y的专利公开的一种蜗杆传动式软管夹箍,包括绕成封闭形状(如圆形、短形、椭圆形等)的齿带和固定齿带的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为固定齿带和安装蜗杆的蜗杆壳体,蜗杆安装并支承在壳体中,并形成一种类似蜗轮蜗杆传动方式。齿带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上,齿带的另一端穿过壳体,齿带上设置齿糟形成类似蜗轮的牙齿。齿带上的齿糟与蜗杆的螺纹吻合。通过类似蜗轮蜗杆的传动方式,使该卡箍能够通过转动蜗杆收紧箍带。

目前要求橡胶软管总成与其他零件装配好后,由汽车厂的工人对胶管端部的卡箍进行锁紧,以保证胶管内的液体或气体不泄露。由于蜗杆式卡箍装配在橡胶软管上是张开状态的,两者在出厂前配合时没有锁紧力,传统工艺都是用工业胶水将卡箍粘接到橡胶软管的指定位置上,这种粘结方式的橡胶软管总成使卡箍在运输途中非常容易滑动或者脱落,而且工业胶水对橡胶软管和卡箍都具有腐蚀性,影响了产品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蜗杆式卡箍,在卡箍未锁紧状态下,能够使卡箍稳定地与橡胶软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蜗杆式卡箍,包括箍带,供箍带穿设的箍座以及将箍带与箍座压紧的蜗杆,所述箍带连接有挂钩,所述挂钩包括有连接在箍带端面上的连接片以及凸出箍带表面的延伸片,所述延伸片的端部连接有钩体,所述连接片与延伸片之间通过转向片连接,所述转向片抵接在箍带的侧边,所述延伸片的内表面与箍带的内壁处于同一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卡箍卡接橡胶软管的时候,将箍带绕设在橡胶软管端部,并穿设经过箍座,通过箍座和蜗杆的配合将箍带的两边均与箍座压紧,从而使该卡箍连接在橡胶软管上,通过挂钩的设计,在箍带未收紧的时候,挂钩能够通过其钩体卡接在橡胶软管的端部实现卡箍与橡胶软管的连接;转向片的设计能够消除箍带的厚度影响,通过转向片的导向,使钩体的位置从箍带外侧壁向箍带内侧壁偏移,使延伸片的内表面能够紧贴在橡胶软管的端面上,避免了由于箍带的厚度导致延伸片与橡胶软管的管壁之间存在空隙,进而减少了延伸片相对橡胶软管的活动空间,从而使延伸片与橡胶软管之间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进而加强了挂钩的稳定性,使挂钩定位橡胶软管端面的效果更好,同时,转向片抵接在箍带的侧边,能够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限制了连接片与延伸片相对箍带的轴向滑动,使卡钩的定位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钩体包括有与延伸片连接的第一转向部以及与第一转向部连接的第二转向部,所述第二转向部连接有向延伸片方向弯折的钩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向部和第二转向部的设计能够使钩体发生弯折,通过向延伸片方向倾斜弯折的钩尖的设计,在钩体与软管连接的时候,钩尖由于倾斜设计,其尖端不会直接垂直钉入橡胶软管内壁,而是通过钩尖的端面与软管抵接形成定位,减少了橡胶软管被钩尖划伤损伤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钩尖包括有对称设置在第二转向部上的两半钩,两所述半钩之间形成有缓冲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槽的设计能够使部分橡胶软管卡入缓冲槽内,使橡胶软管的表面向缓冲槽内发生形变,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橡胶软管与钩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转向部连接设置有与缓冲槽连通的卸力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卸力槽的开设能够减少第二转向部与钩体之间的应力集中现象,减少钩体由于应力集中开裂。

作为优选,所述箍带的端面开设有供连接片滑移连接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的底部与连接片之间设置有拉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槽和拉簧的设计,能够使挂钩相对箍带的轴线发生滑移,在将挂钩与橡胶软管安装时,能够使挂钩相对箍带发生一定的滑移,方便挂钩安装位置的调整,拉簧的设计能够使连接片始终具有向滑移槽底部滑移的运动趋势,进而避免了挂钩从箍带上脱出。

作为优选,所述箍带的侧边设置有供转向片抵接的加强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边的设计能够加强箍带的连接结构强度,同时,加强边的设计能够提高转向片的抵接面积,进而提高转向片的定位效果,避免拉簧的设计将转向片拉入滑移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箍带上还连接有紧固部,所述紧固部包括有连接在箍带上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与箍带之间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部的设计能够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通过弹性件和支架的设计,在橡胶软管以及卡箍均发生形变的情况下,弹性件能够驱使支架始终抵接在橡胶软管表面,进而能够提高卡箍与橡胶软管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呈包括有两抵接在箍带上的第一凸起部以及抵接在支架上的第二凸起部,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卡接在第二凸起部上的翻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边的设计能够用于定位第二凸起部,进而避免弹性件的滑动,使弹性件与卡箍的连接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蜗杆式卡箍通过挂钩的设计,能够在卡箍未锁紧状态下,使卡箍与橡胶软管固定,避免卡箍在运输过程中脱出橡胶软管。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蜗杆式卡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箍座结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挂钩剖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挂钩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挂钩与箍带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箍带;11、加强边;12、齿槽;13、滑移槽;2、箍座;21、下座;22、上座;23、连接腔;14、拉簧;3、蜗杆;4、挂钩;41、连接片;42、延伸片;43、转向片;44、钩体;441、第一转向部;442、第二转向部;443、钩尖;45、缓冲槽;46、卸力槽;5、紧固部;51、支架;511、翻边;52、弹性件;521、第二凸起部;522、第一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一种蜗杆式卡箍,包括有箍带1,供箍带1穿设的箍座2以及将箍带1与箍座2压紧的蜗杆3。箍座2包括有供箍带1的其中一端固定的下座21以及连接在下座21上的上座22。下座21和上座22围合形成供箍带1的另一端以及蜗杆3穿设的连接腔23。箍带1的两端设置有加强边11,且穿设在连接腔23部分的箍带1设置有供蜗杆3啮合的齿槽12。通过蜗杆3啮合齿槽12,使箍带1相对蜗杆3保持静止,同时由于蜗杆3原地转动连接在箍座2上,进而限制了箍带1相对箍座2发生滑移,实现了卡箍的锁定。

参见图1和图3,箍带1上连接有挂钩4。挂钩4包括通过点焊连接在箍带1上的连接片41在以及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箍带1凸出的延伸片42。参见图4,延伸片42与连接片41之间通过向箍带1侧边倾斜的转向片43连接。转向片43的一端面抵接在箍带1的侧边上。且通过转向片43的两次换向使延伸片42的内壁与箍带1的内壁处于同一平面内。

参见图3和图4,钩体44包括有与延伸片42转向连接的第一转向部441以及与第一转向部441转向连接的第二转向部442。第一转向部441与延伸片42之间垂直连接,第二转向部442与第一转向部441之间的夹角处于100~120°之间。第二转向部442还转向连接有向延伸片42方向倾斜弯折的钩尖443。钩尖443与第二转向部442之间为钝角连接,其角度同样处于100~120°之间。

参见图3和图4,钩尖443包括有对称设置的两半钩,两半钩之间形成有缓冲槽45。缓冲槽45的截面向钩尖443的端部方向呈圆弧形逐渐扩大。第二转向部442上设置有与缓冲槽45连通的卸力槽46。卸力槽46为半弧形槽。

参见图1,箍带1未设置有齿槽12的部分还连接有紧固部5,紧固部5设置在箍带1的内环上。紧固部5包括有两端固定在箍带1上的支架51以及设置在支架51与箍带1之间的弹性件52。弹性件52呈波浪形,其包括有抵接在支架51上的第二凸起部521以及两抵接在箍带1上的第一凸起部522,第一凸起部522对称连接在第二凸起部521的两侧。且支架51上连接有向第二凸起部521方向弯折的翻边511,将第二凸起部521与支架51压紧。

箍带1绕设在橡胶软管上,但未与橡胶软管通过蜗杆3锁定时,将挂钩4将卡接在橡胶软管的端部,由于延伸片42的内壁与箍带1的内壁处于同一平面内,延伸片42的端面抵接在橡胶软管的端面的外侧壁,第一转向部441和第二转向部442卡接在橡胶软管的端面上,钩尖44卡设在橡胶软管的内侧壁上。在运输过程中,拉簧14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降低挂钩4与橡胶软管之间的振动,减少橡胶软管从挂钩4中脱出的几率。

实施例二

参见图5,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挂钩4的连接方式。箍带1位于其开设齿槽12的部分开设有开口与箍带1轴向平行的滑移槽13,滑移槽13滑移连接有挂钩4。滑移槽13底部与挂钩4之间还设置有驱使挂钩4始终具有向滑移槽13方向滑动运动趋势的拉簧14。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