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叠自锁垫圈及其紧固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2901阅读:40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叠自锁垫圈及其紧固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叠自锁垫圈及其紧固件装置。



背景技术:

防松动自锁垫圈被广泛用于高铁、轮船等领域,起到加强防松动的作用,高速铁路时代的开启,高铁的超高振动频次,对紧固件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采用的防松动自锁垫圈,如中国专利CN 202531610 U披露的结构,在其非啮合面上设置有若干条状凸起并呈放射状分布,与螺栓螺母配套使用以增大摩擦力,起到防松动的作用。CN106286566A所披露的结构,则是在其非啮合面上设置放射状弧形齿,采用弧形齿甚至是双弧形齿来增大摩擦力,起到防松动的作用。然而,这些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常会出现些滑移等小松动,防松效果表现不稳定,究其原因,依然是摩擦力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因而,如何提升垫圈非啮合面的摩擦力,最大限度防止紧固件松动,依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孜孜不倦追求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叠自锁垫圈,以增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叠自锁垫圈,

包括两个为同心圆环的子垫圈,所述子垫圈均具有摩擦面、啮合面,两个所述子垫圈通过所述啮合面相互啮合,所述摩擦面设置有若干从圆环内环向圆环外圆延伸的放射状分布的凸起,相邻所述凸起之间形成凹槽,所述摩擦面在圆环内环圆周和/或在圆环外环圆周设置有封闭墙,所述封闭墙与所述凸起高度平齐。

优选地,所述封闭墙与两个相邻所述凸起围成一个单向封闭或双向封闭的所述凹槽。

优选地,所述啮合面设置有放射状分布的斜齿,两个所述子垫圈通过所述斜齿相互啮合。

优选地,所述凸起为条状凸起。

优选地,所述凸起为弧形状凸起。

优选地,所述凸起为放射状锯齿。

优选地,两个所述子垫圈通过粘胶粘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紧固件装置,其使用上述任一一种结构的双叠自锁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叠自锁垫圈,通过在摩擦面圆环内环圆周和/或在圆环外环圆周设置与凸起等高的封闭墙,因为在与螺栓螺母配套使用时,除了凸起与螺栓螺母的接触面摩擦接触,等高的封闭墙亦与螺栓螺母的接触面摩擦接触,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摩擦接触系统,大大提升摩擦系数,增加防松动的稳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双叠自锁垫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摩擦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啮合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标识代表:双叠自锁垫圈1,子垫圈10,摩擦面11,啮合面12,凸起111,凹槽112,封闭墙113,斜齿12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叠自锁垫圈1,包括两个具有同心圆环的子垫圈10,每个子垫圈10均具有摩擦面11、啮合面12,啮合面12设置有放射状分布的斜齿121,两个子垫圈10通过啮合面12上的斜齿121相互啮合,为安装方便,啮合面12先涂粘胶,然后两个子垫圈10粘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双叠自锁垫圈,方便与螺栓螺母配套紧固。摩擦面11设置有若干从圆环内环向圆环外圆延伸的放射状分布的凸起111,相邻凸起111之间形成凹槽112,摩擦面11在圆环外环圆周设置有封闭墙113,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圆环内环圆周设置封闭墙113,也可以两者同时设置。封闭墙113与凸起111高度平齐,以充分与螺栓螺母紧固件摩擦接触。封闭墙113与两个相邻凸起111围成一个单向封闭或双向封闭的凹槽112。凸起111为条状凸起,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111也可以设置为弧形状凸起或者放射状锯齿。

图5展示的是使用上述双叠自锁垫圈1的紧固件,包括螺栓和具有螺栓孔的钢件,螺栓通过双叠自锁垫圈1紧固在钢件的螺栓孔上,所有双叠自锁垫圈1具有防松动功能,螺栓被牢牢固定,历经高频振动、高温等恶劣环境影响而保持固定位置无位移。

为了表面本实用新型比现有技术结构更大的摩擦力,更稳定的防松动效果,通过横向振动实验对图1现有技术的结构和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测试比对,其中表1为图1现有技术的结构测试数据,表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测试数据,两者的实验条件均为:规格为铜基体M20,实验频率12.5Hz,振幅±1.9mm,振动次数1500次,其他实验条件相同。

表1

表2

从以上两者测试数据对比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测试数据的残余/初始比图1现有技术的结构测试数据的残余/初始明显提升,这表面本实用新型比现有技术结构更大的摩擦力,在经过多次振动后依然具有较大的轴力,因而具有更稳定的防松动效果。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