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定位提示功能的控水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0460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具有定位提示功能的控水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水阀,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声响定位提示功能的控水阀之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双温水龙头透过其内部连动的陶瓷控水阀用以控制冷热水的供水功能,惟其水龙头的控水手把大多仅具有单纯的左右旋动的无段控制功能,当用户仅仅是短时间用水,例如洗手等情况,往往为因个人的操作习惯或有误开热水之情况发生,此时热水流动进一步带动热水器开启,造成热水器加热的能源消耗,大幅增加使用成本。

基于前段所述问题,后续遂有相关业界开发出一种陶瓷控水阀,其基本上由阀壳、带动座、套环、阀杆、陶瓷阀片组、底座所组成,其中于阀壳与套环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凹缘部及凸缘部,凹、凸缘部的设置数量与位置须能在可转动套环随阀杆转动至设定的至少冷水模式与热水模式时达成相互卡合定位状态,藉此能够让双温水龙头的控水手把在被扳动过程中,可以设定陶瓷控水阀的水温位置处具有分段启闭的结构形态,进而产生具有冷热温定位功能的陶瓷控水阀结构,惟,此种习知结构形态于实际使用经验中发现仍存在下述之问题点:陶瓷控水阀在分段启闭操作冷热水供应时,使用者往往难以清楚辨识所选用的供水状态,仍容易有误判之情事,而造成双温水龙头使用上的困扰与不便。再加上陶瓷控水阀的套环大多为塑料材质,往往无法通过50万次以上的耐磨度之测试,不具有耐用特性,于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磨损或损坏,而需要维修或更换,进而造成使用者的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定位提示功能的控水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定位提示功能的控水阀包括:阀壳具有上开口及下开口,上开口沿阀壳轴向延伸设有凸管部,凸管部外周缘设有复数个沿凸管部径向凹陷设置的分段槽;操控座顶面枢设有阀杆,操控座同轴设置于阀壳内部并靠近其上开口的一端,并于操控座顶面沿轴向延伸设置有卡扣部,卡扣部高度大于凸管部高度;响片为金属材质所构成的环状罩体结构,响片套设于卡扣部,使响片与操控座能同步的旋转;以及供水控制机构设置于阀壳内部并靠近其下开口的一端,且供水控制机构与操控座连动,并使供水控制机构位于冷水供应位置、热水供应位置、混合出水位置其中一者。

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可提供一种具有定位提示功能的控水阀,当使用者扳动水龙头的控水手把时,带动响片可提供一提示声响,让使用者能够清楚地辨识当前所选用的供水状态,有效避免误判的事情,提升操作的便利性;再加上响片系金属材质所制成,具有优良的耐磨度,达到特具实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经济(利用)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提示功能的控水阀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承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图1的A-A端面剖视图。

图4为图1的B-B端面剖视图。

图4A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的俯视图。

图6为图3的作动图。

图6A为图6的局部放大图。

图6B为图6A的作动图。

图7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提示功能的控水阀的响片与操控座组装形态另一变化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提示功能的控水阀包括:一阀壳10、一操控座20、一罩覆式分段响片30及一供水控制机构40。

本例中,阀壳10呈中空筒状结构,阀壳10具有一上开口11及一下开口12,并于上开口11沿阀壳10轴向延伸设有一凸管部13,凸管部13外周缘设有复数个沿凸管部13径向凹陷设置的分段槽14。

操控座20顶面枢设有一阀杆21,操控座20同轴设置于阀壳10内部并靠近其上开口11的一端,并于操控座20顶面沿轴向延伸设置有一卡扣部22,卡扣部22高度大于凸管部13高度。

响片30为金属材质所构成的环状罩体结构,响片30可为但不限于不锈钢、铁、铝、合金其中一者所构成。响片30套设于卡扣部22,使响片30与操控座20能同步的旋转。本例中,响片30具有一受动部31,受动部31中央部分开设有一对应套设于卡扣部22的穿孔32,而响片30外周缘设有复数个贴合于凸管部13的卡挡部36,各卡挡部36内壁面对应分段槽14设有一定位凸部37,定位凸部37可分别选择性地卡掣于分段槽14其中一者,通过分段槽14与定位凸部37的配合形态,令阀杆21带动供水控制机构40于冷水供应位置、热水供应位置、混合出水位置其中一者时具有定位性。特别的是,如图6B所示,定位凸部37嵌于分段槽14内一预定深度D1,且分段槽14与定位凸部37之间形成有一第一余隙60,且于卡挡部36内周缘与凸管部13外周缘之间形成有一第二余隙61,前述第一、二余隙60、61可供响片30振动之裕度。

供水控制机构40设置于阀壳10内部并靠近其下开口12的一端,且供水控制机构40与操控座20连动,并使供水控制机构40位于冷水供应位置、热水供应位置、混合出水位置其中一者。本例中,供水控制机构40包括一陶瓷阀片组41及一底座44,底座44组设定位于阀壳10的下开口12,底座44包括一冷水导入孔441、一热水导入孔442以及一出水导孔443;陶瓷阀片组41组设于阀壳10内部,包括一固定阀片42及一转动阀片43,其中固定阀片42组合定位于底座44内面,包括一冷水穿孔421、一热水穿孔422以及一出水穿孔423,转动阀片43则迭置于固定阀片42内面且被操控座20所连结带动,转动阀片43包括一水流控向穿槽431,与固定阀片42的冷水穿孔421、热水穿孔422以及出水穿孔423相对应。

如图6、6A所示,本例中,当定位凸部37可分别选择性地卡制于分段槽14其中一者时,分段槽14与定位凸部37之间形成有一第一偏转避让空间50,第一偏转避让空间50提供响片30一第一旋转角度θ1。其中定位凸部37包括一直条部371,直条部371的宽度W3小于分段槽14的宽度W1。

如图4所示,本例中,穿孔32的内侧壁相对卡扣部22的位置而设有一凹部33,且凹部33的宽度W4大于卡扣部22的宽度W5,当响片30套设于操控座20时,凹部33与卡扣部22之间形成有一第二偏转避让空间51,第二偏转避让空间51提供响片30一第二旋转角度θ2。

如图5所示,本例中,卡扣部22顶端具有一沿操控座20径向延伸的挡止部23及一凹槽24,当响片30套设于操控座20时,透过一定位件25套设于卡扣部22的挡止部23与响片30之间,由于凹槽24的高度H1大于定位件25的高度H2及响片30的高度H3的总和,定位件25及响片30之间形成有一第一振动空间52。

通过上述结构组成设计,兹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作动情形说明如下:首先,如图6所示,使用者通过水龙头的控水手把由中央位置往右侧旋动至冷水供应位置,带动阀杆21及操控座20转动,由于响片30与操控座20之间具有第二偏转避让空间51,当卡扣部22一端侧抵掣于凹部33其中一垂直段35时,操控座20则旋动的角度等同于第二旋转角度θ2,接着操控座20始可带动响片30同轴转动。如图6A所示,定位凸部37一侧抵靠于分段槽14其中一内侧,此时,控水手把持续转动,进而操控座20带动响片30旋转,由于分段槽14的宽度大于直条部371的宽度,故定位凸部37可在分段槽14所界定的范围内移动,即所述第一偏转避让空间50。而后,如图6B所示,定位凸部37另一侧抵顶于分段槽14其中另一内侧,此时,定位凸部37所偏转的角度等同于第一旋转角度θ1。当控水手把持续转动,因响片30为金属材质具有延展性,使定位凸部37可向外脱出分段槽14,进一步沿着凸管部13外壁面往另一个分段槽14的位置移动。最后,当控水手把已调整至冷水供应位置时,定位凸部37则落入另一分段槽14中,此一完成动作此系可利用前述第一、二偏转避让空间50、51及第一振动空间52提供给响片30的振动裕度,进而产生一指示声音,让使用者能够清楚地辨识当前所选用的供水状态,有效避免误判的事情,提升操作的便利性。

反之,欲切换热水供应位置或混合出水位置时,则再由水龙头的控水手把连动阀杆21及操控座20往左侧旋动,并于供水控制机构40处于热水供应位置或混合出水位置,同样地本实用新型亦具有定位及提示音功能,以增加使用的方便性。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例,其与最佳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响片30设有定位孔38,并对应于操控座20设有定位凸柱26,当响片30套设于操控座20时,定位凸柱26对应插入定位孔38中,使响片30与操控座20能同步的旋转。再者,定位凸柱26包括一沿操控座20径向延伸的限位部261,且限位部261的高度大于响片30的高度,除了限制响片30的套组状态,以防其任意自操控座20脱开,且于定位凸柱26及响片30之间形成有一第二振动空间53。

功效说明:

本实用新型「具有定位提示功能的控水阀」主要通过所述操控座、响片等构件之创新独特结构形态与技术特征,使本实用新型对照[背景技术]所提结构而言,可提供一提示声响,让使用者能够清楚地辨识当前所选用的供水状态,有效避免误判的事情,提升操作的便利性;再加上响片系金属材质所制成,具有50万次以上的耐磨度,而特具实用进步性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