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驻车制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2866阅读:861来源:国知局
电子驻车制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驻车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电子驻车制动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在进行泊车时为防止其意外溜车,需要为其设计泊车制动安全机构。目前大多数汽车采用的驻车制动形式为手动拉锁式驻车制动,其实现原理为通过拉锁对车辆的后轮进行制动,这种制动方式的制动力较小,且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不可避免的减小。当车辆在坡道上进行泊车时,车辆极有可能会因为没有完全锁死而发生溜车现象,从而造成车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现有的自动变速箱驻车机构多采用手动拉杆式操作机构,而手动拉锁式驻车机构的布局空间较大,零部件数量较多,普遍集成设计程度低。随着汽车动力系统的电气化发展,整车对用户操作便利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动化、智能化特性需求明显,手动进行操作将为整车电驱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电机带动蜗轮转动从而通过驱动轴转动给扭转弹簧蓄力带动凸轮转动从而实现驻车的电子驻车制动机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电子驻车制动机构,包括驻车棘轮、驻车棘爪和棘爪回位弹簧,驻车棘爪的一端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且驻车棘爪可绕固定装置转动,驻车棘爪的另一端位于驻车棘轮的上方且与驻车棘轮相互配套啮合,棘爪回位弹簧的中心固定在固定装置上,棘爪回位弹簧的一端卡在驻车棘爪上,棘爪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所述驻车棘爪的位于驻车棘轮上方的一端的顶部开设有缺口,在所述缺口上设置有滚轮;制动机构还包括凸轮驱动组件和电机,所述凸轮驱动组件包括凸轮、驱动轴和蜗轮,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安装在变速箱箱体上且驱动轴可自由旋转,所述凸轮空套且轴向固定在驱动轴的一端,以保证凸轮不会沿驱动轴轴向移动且凸轮可转动,凸轮平行位于驻车棘爪的滚轮的正上方,所述蜗轮固定套在驱动轴的另一端,所述驱动轴上套有扭转弹簧且扭转弹簧位于蜗轮与凸轮之间,扭转弹簧靠近凸轮的一端固定在凸轮上,扭转弹簧远离凸轮的另一端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电机的蜗杆位于蜗轮的正上方且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所述电机的蜗杆与驻车棘爪平行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凸轮侧视呈哨子状。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的蜗杆的朝外端头设置有衬套。

为了保证凸轮不会在驱动轴前后移动位置,在所述驱动轴的靠近凸轮朝内一侧的位置上设置限位销。实际制作时,可将限位销和驱动轴该端安装在变速箱箱体上的安装装置合二为一,也就是说只需要将安装装置设置在驱动轴靠近凸轮朝内一侧的位置上即可,此时安装装置既可起固定作用,同时也可起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驻车制动机构,结构紧凑、新颖,零部件数量少,集成化程度高,占用空间小,通过电机的蜗杆带动蜗轮转动从而带动驱动轴转动,在驱动轴转动的同时给扭转弹簧蓄力,之后通过扭转弹簧带动凸轮转动,由凸轮的凸出部分顶住驻车棘爪上的滚轮从而推动驻车棘爪向下转动,使得驻车棘爪卡入驻车棘轮的齿槽内,最终实现驻车;本套驻车制动机构零件加工成本低,工艺成熟。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驻车制动机构,可以方便集成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变速器、纯电动汽车的减速箱(或变速箱)及其他需要自动泊车功能的变速箱中等,因蜗轮蜗杆传动的传动比大,因此不易机械卡死,传动稳定,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特性可以防止逆传动,从而不用设计复杂的档位保持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电子驻车制动机构锁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电子驻车制动机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驻车棘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凸轮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电子驻车制动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驻车棘轮1、驻车棘爪2、棘爪回位弹簧3、凸轮驱动组件4和电机5,驻车棘爪2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销6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图中未示出变速箱箱体)且驻车棘爪2可绕第一固定销6转动,驻车棘爪2的另一端位于驻车棘轮1的上方且与驻车棘轮1相互配套啮合,棘爪回位弹簧3的中心固定在第一固定销6上,棘爪回位弹簧3的一端卡在驻车棘爪2上,棘爪回位弹簧3的另一端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如图3所示,驻车棘爪2的位于驻车棘轮1上方的一端的顶部开设有缺口21,在缺口21上设置有滚轮22;如图4所示,凸轮驱动组件4包括凸轮41、驱动轴42和蜗轮43,驱动轴42的两端安装在变速箱箱体上且驱动轴42可自由旋转,凸轮41侧视呈哨子状,凸轮41空套且轴向固定在驱动轴42的一端,凸轮41平行位于驻车棘爪2的滚轮22的正上方,驱动轴42的靠近凸轮41朝内一侧的位置上设置限位销45,蜗轮43固定套在驱动轴42的另一端,驱动轴42上套有扭转弹簧44且扭转弹簧44位于蜗轮43与凸轮41之间,扭转弹簧44靠近凸轮41的一端固定在凸轮41上,扭转弹簧44远离凸轮41的另一端固定在驱动轴42上;电机5的蜗杆51位于蜗轮43的正上方且蜗杆51与蜗轮43相互啮合,电机5的蜗杆51与驻车棘爪2平行布置,电机5的蜗杆51的朝外端头设置有衬套52。

实际使用时,在N、D、R挡时,驾驶员通过整车上的换挡手柄按下P挡键,在智能化控制程度高或支持无人驾驶的汽车中可以直接控制电机驱动,从而使蜗杆带动凸轮驱动组件中的蜗轮转动,蜗轮的转动将会带动驱动轴同步转动,当驻车棘爪的爪头对着驻车棘轮的齿槽时,驱动轴可同步带动凸轮旋转,凸轮的凸出部分抵住驻车棘爪上的滚轮并推动驻车棘爪向下旋转,使得驻车棘爪的爪头卡入驻车棘轮的齿槽,进入P挡锁止状态;当驻车棘爪的爪头对着驻车棘轮的齿顶时,驱动轴转动不会带动凸轮转动,而会转动扭转弹簧并使之储能蓄力,当车辆滑动时,驻车棘轮会随之转动,当驻车棘轮转动到驻车棘爪的爪头对着驻车棘轮齿槽的位置时,扭转弹簧便会释放储存的能量,使凸轮快速转动,凸轮的凸出部分抵住驻车棘爪上的滚轮并推动驻车棘爪向下旋转,使得驻车棘爪的爪头卡入驻车棘轮的齿槽,进入P挡锁止状态,即电子驻车制动机构处于锁止状态,如图1所示。

当整车处于P挡时,驾驶员按下P挡键,使得电机反向驱动,蜗杆带动蜗轮反向旋转,从而使凸轮顺时针转动,凸轮的凸出部分不再抵住驻车棘爪的滚轮,驻车棘爪的爪头在棘爪回位弹簧的作用下离开驻车棘轮的齿槽,从而完成解锁,即电子驻车制动机构处于打开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车辆即可移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