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引风机插板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0614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引风机插板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风机插板阀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改进的引风机插板阀。



背景技术:

在切换引风机时需要将引风机插板阀打开。参照图2,目前,用于钢铁冶炼的加热炉引风机插板阀,主要包括插板框架1′、闸板2′和丝杆驱动机构,其中,丝杆驱动机构包括丝杆3′、丝杆螺母4′和摇柄5′。闸板2′设置在插板框架1′之间,在闸板2′下部的前端固定一个丝杆螺母4′,丝杆3′的前端和后端分别通过轴承固定在插板框架1′上,丝杆螺母4′连接在丝杆3′上,丝杆3′的前端穿过插板框架1′与摇柄5′连接。当转动摇柄5′时,摇柄5′带动丝杆3′转动,丝杆3′转动进一步带动丝杆螺母4′沿丝杆3′轴向前后滑动。由于丝杆螺母4′固定在闸板2′上,滑动的丝杆螺母4′就推动闸板2′的滑动。

在切换加热炉引风机时需要将引风机插板阀打开以便于操作。但引风机插板阀在打开时可能会出现卡死的情况,主要原因是丝杆螺母4′被引风机插板阀内的氧化铁皮堵住或丝杆3′和丝杆螺母4′在使用过程中被氧化生锈而旋转不动。在切换时出现引风机插板阀卡死的情况不仅浪费时间、加强劳动强度,而且还会影响生产。因此,我们提供一种改进的引风机插板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引风机插板阀,以解决引风机插板阀在打开时因引风机插板阀内丝杆螺母生锈而卡死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引风机插板阀,包括插板框架、闸板和丝杆驱动机构,所述丝杆驱动机构包括丝杆、丝杆螺母和摇柄,所述闸板设置在插板框架内,所述丝杆后端通过丝杆轴承座连接闸板,丝杆前端穿过插板框架与摇柄连接,所述丝杆螺母与丝杆前端连接并固定在插板框架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螺母固定在插板框架外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摇柄与插板框架间还设有一封板,所述封板与摇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插板框架和所述闸板为方形。

进一步地,所述闸板下方设有一丝杆防护盖。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防护盖为一长条形角铁,所述丝杆插设在该长条形角铁内。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设在引风机插板阀内的丝杆螺母改设到插板框架外,以避免丝杆螺母在引风机插板阀内被氧化铁皮堵住或丝杆螺母和丝杆生锈造成的旋转不动。丝杆螺母改设后减少了引风机插板阀打开时卡死的次数和切换时间,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量,从而节约检修费用并保证正常的生产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改进前的引风机插板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改进的引风机插板阀,参照图1,包括插板框架1、闸板2和丝杆驱动机构,丝杆驱动机构包括丝杆3、丝杆螺母4和摇柄5。闸板2设置在插板框架1之间,丝杆3后端通过丝杆轴承座6连接闸板2,丝杆3前端穿过插板框架1与摇柄5连接,丝杆螺母4与丝杆3前端连接并固定在插板框架1的外部,优选地,丝杆螺母4固定在插板框架1外侧壁上。在阀板2下方设有一个丝杆防护盖7,优选地,所述丝杆防护盖为一长条形角铁,所述丝杆3插设在该长条形角铁内。

插板框架1和闸板2为方形,丝杆轴承座6固定在闸板2上,丝杆3与丝杆轴承座6间通过轴承连接。在摇柄5与插板框架1间还设有一封板8,该封板8与摇柄5连接。手动转动摇柄5,由于丝杆螺母4固定在引风机闸板阀外,丝杆3通过丝杆轴承座6与闸板2连接,摇柄5转动带动丝杆3转动并沿丝杆3轴向前后滑动,从而推动闸板2沿丝杆3轴向前后滑动以实现引风机闸板阀的打开和关闭。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