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6891发布日期:2018-06-15 23:36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夹持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座。



背景技术:

在机械安装过程中,具有夹持于支撑台边缘功能的夹持座应用比较广泛,通常,夹持座采用压铸方式成型或者铣床加工方式成型,通过此两种方式成型的夹持座均为一体结构。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压铸成型所制得的夹持座一般脆性较大,在使用过程中损坏率较高;如果选用能够克服脆性的材质(如:钢质材料)进行铣床加工成型,其虽然能解决脆性问题,但铣床加工夹持座的成本过高,不利于企业的批量化生产的成本控制。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夹持座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持座,其具体设计方式如下。

一种夹持座,具有供外部被夹持对象嵌入的侧边槽,所述夹持座包括底板及焊接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顶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及/或所述顶板下表面突伸设置有用于焊接固定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以使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分离,且所述凸起部的侧部与所述顶板、底板共同构成所述侧边槽。

进一步,所述凸起部自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侧边向上突伸形成,所述凸起部的顶面形成有抵接至所述顶板下表面以与所述顶板下表面焊接固定的焊接面。

进一步,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为两相对设置的矩形块钢板,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的同一侧。

进一步,所述夹持座还具有供锁紧所述被夹持对象的锁紧件。

进一步,所述锁紧件包括至少一个顶紧螺栓,所述底板和/或所述顶板贯穿形成有供所述顶紧螺栓旋入以顶紧所述被夹持对象的螺纹孔。

进一步,所述夹持座还设置有供固定连接外部被支撑对象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贯穿所述顶板、所述底板及所述凸起部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夹持座是采用顶板、底板焊接成型,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先行独立制作顶板、底板,然后采用焊接工艺进行顶板、底板的连接固定,如此方式使得制作夹持座的工艺难度大幅降低,相应的能够降低夹持座的制作成本,能够满足企业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夹持座焊接前的立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夹持座焊接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所示为夹持座与被夹持对象配合的第一角度示意图;

图4所示为夹持座与被夹持对象配合的第二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夹持座100具有供外部被夹持对象2嵌入的侧边槽10。更为具体的,参考图3、图4所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被夹持对象2为平板状形态,一般为一支撑平台的边缘,夹持座100通过侧边槽10卡入该支撑平台的边缘,以作为支撑其它被支撑对象的支撑部。

本实用新型中,夹持座包括底板11及焊接固定于底板11上方的顶板12,具体于本实施例中,底板11的上表面向上突伸设置有用于焊接固定的凸起部13,顶板12焊接于该凸起部13的顶部。焊接完成后,凸起部13位于底板11与顶板12之间,基于凸起部13的设置,底板11与顶板12分离并形成一定的间隙,被夹持对象2即可嵌入该间隙内部。即本实用新型中的侧边槽10由凸起部13的侧部与顶板12、底板11共同构成。

由于夹持座100是采用顶板12、底板11焊接成型,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先行独立制作顶板12、底板11,然后采用焊接工艺进行顶板12、底板11的连接固定,如此方式使得制作夹持座100的工艺难度大幅降低,相应的能够降低夹持座100的制作成本,能够满足企业批量化生产的要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凸起部13也可以设置于顶板12下表面,于该实施例中,凸起部13抵接至底板11的上表面并与其形成焊接固定;或,凸起部13同时设置于底板11的上表面与顶板12下表面,于该实施例中,设置于底板11与顶板12上的凸起部相互抵接后焊接以形成夹持座100。

如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凸起部13自底板11上表面的一侧边向上突伸形成,凸起部13的顶面形成有抵接至顶板12下表面以与顶板12下表面焊接固定的焊接面130。

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2与底板11为两相对设置的矩形块钢板,钢板具有较为优异的机械强度,在应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断裂等脆性问题。凸起部13的焊接面130焊接至顶板12下表面的一侧边位置处;具体地,凸起部13位于两矩形钢板的同一侧边以与两矩形钢板共同构成侧边槽10。

为使得夹持座100与被夹持对象2之间连接牢固,夹持座100还具有供锁紧被夹持对象2的锁紧件。具体于本实施例中,锁紧件包括两个顶紧螺栓140,底板11上贯穿形成有两个供顶紧螺栓140旋入以顶紧被夹持对象2的螺纹孔14。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螺纹孔14也可以设置于底板12上,或同时设置于底板11与顶板12上,螺纹孔14的具体设置数量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

在夹持座100的应用过程中,其作为支撑其它被支撑对象(图中未示出)的支撑部,故夹持座100还设置有供固定连接外部被支撑对象的连接部15。于本具体实施例中,连接部15由贯穿顶板12的第一通孔152、贯穿底板11及凸起部13的第二通孔151共同构成。被支撑对象即通过连接部15与夹持座100连接固定,在本实用新型中,被支撑对象可以是一些需要被紧固于夹持座100上的光电元器件,当然,也可以是其它一些类型器件。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