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平行变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4610发布日期:2018-08-21 16:42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凸轮传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凸轮平行变距装置。一次对多个产品进行距离变换的应用场合都可以采用该实用新型,如电子组装行业,为提高产能通常是单次对多个产品操作,将单排多个产品一次性从一个位置取放到另外一个位置。



背景技术:

在等间距变换场合,目前常见的机构方式有这几种:平面槽板结构,塔轮结构,连杆结构。

1.平面槽板结构:如图1、2所示,其主要部件是平面凸轮机构,利用设置好的轨迹实现变距。

2.塔轮结构:如图3所示,其结构组成是同心的多组不同直径带轮,带轮上的线速度与带轮直径成线性比例关系,利用皮带上的不同线速度实现变距。

3.连杆结构:如图4所示,其结构基本组成是平行四边形机构,利用多组平行四边形机构实现变距。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平面槽板结构:结构比较复杂,体积

2.塔轮结构:精度低,结构比较复杂,体积比较大

3.连杆结构:精度低,结构复杂,动力性能较差

其优缺点如下表所示: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凸轮传动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凸轮平行变距装置,其结构简单、体积小、运动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凸轮平行变距装置,包括:一凸轮轴,所述凸轮轴表面设有至少一凸轮轨迹线,所述各凸轮轨迹线相互平行;两个轴承座,各轴承座分别与凸轮轴的两端连接并使凸轮轴绕其本身轴线旋转;一导向轴,连接两个轴承座;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个数与所述凸轮轨迹线数相同,所述各传动机构包括沿着一凸轮轨迹线的槽底转动的凸轮转子、转轴、滑块和衬套,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导向轴,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凸轮转子滚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滑块连接,所述衬套包裹在所述导向轴外周,所述衬套的外周与所述滑块的内部连接,所述凸轮转子带动所述衬套沿着导向轴方向移动;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条,所述固定条设在所述衬套的下方。

采用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过程是:由凸轮轴自身旋转,带动凸轮转子沿着凸轮轨迹线的槽底转动,凸轮转子根据凸轮轨迹线的转角设计,带动转轴沿着导向轴方向,从而带动滑块内的衬套沿着导向轴方向运动;以实现衬套下方的固定条中的工件沿着导向轴的变距运动。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轴承,所述凸轮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所述轴承座连接。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在两个轴承座的上方。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衬套与导向轴之间设有润滑剂。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轨迹线的变距连数为偶数。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轨迹线的变距连数为奇数。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迹线从凸轮轴的一端向另一端变距。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轮轨迹线从凸轮轴的中间向两端变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极大的改进。

1.精度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精度由衬套和导向轴的配合公差决定,重复定位精度由衬套和导向轴的配合公差以及凸轮转子和凸轮轴共同决定,中间无运动传递机构,消除中间累积误差。通过选择合理的公差配合,达到高精度要求;

2.耐用和精度稳定性:衬套和导向轴采用耐磨的特殊处理材料(例如40Cr氮化处理),达到耐磨效果保证精度稳定和延长使用寿命目的;

3.维护性: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简单,零件少,仅需要定期对衬套润滑,易维护保养。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平面槽板结构的第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平面槽板结构的第二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塔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一种连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凸轮平行变距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凸轮平行变距装置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凸轮平行变距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图7的B-B剖视图。

图9-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凸轮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凸轮曲线特性图。

附图说明:1-凸轮轴,2-凸轮轨迹线,3-轴承座,4-导向轴,5-传动机构,6-凸轮转子,7-转轴,8-滑块,9-衬套,10-固定条,11-轴承,12-安装座,1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5-8所示的一种凸轮平行变距装置,包括一凸轮轴1,所述凸轮轴1表面设有至少一凸轮轨迹线2,用以作为平行变距运动的主要构件。

两个轴承座3,各轴承座3分别与凸轮轴1的两端连接,用以使凸轮轴1绕其本身轴线旋转。

一导向轴4,连接两个轴承座3,用以挂置传动机构5。

传动机构5,所述传动机构5的个数与所述凸轮轨迹线2的个数相同,用以将凸轮的运动传递到固定条10上。

所述各传动机构5包括沿着一凸轮轨迹线2的槽底转动的凸轮转子6、转轴7和滑块8,所述转轴7垂直于所述导向轴4,所述转轴7的一端与所述凸轮转子6滚动连接,所述转轴7的另一端与滑块8连接;衬套9,所述衬套9包裹在所述导向轴4外周,所述衬套9的外周与所述滑块8的内部连接;所述凸轮转子6带动所述衬套9沿着导向轴4方向移动。

用于固定工件的固定条10,所述固定条10设在所述衬套9的下方。

采用本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运动过程是:由凸轮轴1自身旋转,带动凸轮转子6沿着凸轮轨迹线2的槽底转动,凸轮转子6根据凸轮轨迹线2的转角设计(凸轮转角与移动距离呈线性关系,见图13),带动转轴7沿着导向轴4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滑块8内的衬套9沿着导向轴4方向运动;以实现衬套9下方的固定条10中的工件沿着导向轴方向4的变距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3内设有轴承11,所述凸轮轴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11与所述轴承座3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设在两个轴承座3的上方,用以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其他设备上。

进一步的,由于衬套9与导向轴4之间经常发生相对运动,因此定期在所述衬套9与导向轴4之间添加润滑剂进行维护保养,以减小两者之间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还可以在凸轮轴1的外侧设置挡板13,对凸轮轴1起防护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9-13所示,根据实际工况需要,所述凸轮轨迹线2的变距连数可以设计为偶数或者奇数;所述凸轮轨迹线2可以设计为从凸轮轴的一端向另一端变距或者从凸轮轴的中间向两端变距。测试发现,在凸轮轨迹线2的最小间距8mm,宽度30mm情形下,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凸轮轴1最多可达成12连两侧变距规格。通过对凸轮轨迹线2的转角的设计,可以实现工件的等距离变换运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