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解锁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5119发布日期:2018-07-07 23:3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解锁锁紧装置,可用于电子设备的快速锁紧及解锁。



背景技术:

自锁锁紧装置的特点在于其采用了斜齿结构,锁紧时,螺套上的斜齿沿着定位套上的斜齿滑动,直至螺母拧紧,此时螺套上的斜齿和定位套上的斜齿互相咬合达到锁紧的目的,解锁时,需将螺套沿着螺杆向外拉出,使螺套上的斜齿和定位套上的斜齿互相脱离,然后逆时针旋转螺套,螺套带动异性螺母旋出,达到解锁的目的。

现有的自锁锁紧装置如图1所述,其包括由螺杆1、定位套2、螺套3、异形螺母 4、压簧5、端盖6和夹紧挡圈7。螺杆1上有螺纹,两侧切边,定位套2中间开有扁圆孔,只能沿螺杆1径向移动,不能转动;异形螺母4中心有螺纹孔,可沿螺杆1的螺纹旋转;螺套3中心开有扁圆孔,可沿异形螺母4进行滑动。锁紧时,顺时针旋转螺套3可带动异形螺母4旋转,此时螺套3上的斜齿会沿着定位套2上的斜齿滑动,当使异形螺母4旋转紧时,螺套3上的斜齿和定位套2上的斜齿互相咬合,阻挡螺套3 带动异形螺母4逆时针旋转,达到自锁的目的,解锁时,需将螺套3沿螺杆1拉出,使螺套3和定位套2上的斜齿互相分离,然后逆时针旋转螺套3,方能带动异形螺母4 旋转,达到解锁的目的。

上述现有的自锁锁紧装置,其缺点在于解锁时需要将螺套沿轴向向外拉出,所需操作空间较大,不适合狭小空间使用,且操作难度大,需要进行操作前培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解锁锁紧装置,以避免将螺套拉出,只需通过将螺套逆时针旋转实现对锁紧装置的解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螺杆1、带有斜齿的定位套2、螺套3、异形螺母5、端盖8和夹紧挡圈9,其特征在于:

带有斜齿的定位套2的斜齿22位于其上端面的内圈,且斜齿沿顺时针方向倾斜;

螺套3为内部空心的圆柱形,上端面设有中心圆孔31和圆弧形缺口32,内部设有扇形凸台33;

异形螺母5为台阶形圆柱体,底部为带L形缺口51的圆盘52,外圆中部为带扇形缺口53的圆盘54。

进一步,所述异形螺母底部的L形缺口51根部设有贯穿L形缺口的圆孔55,该圆孔内装有台阶形的固定轴10。

进一步,所述中部圆盘54上设有与L形缺口短边平行的平面,平面中部设有螺纹孔56。

进一步,所述扇形缺口53为左右对称结构,且与底部L形缺口的长边互相垂直,在左扇形缺口旁边设有小孔57。

进一步,所述圆弧形缺口32的一侧设有螺纹孔34,该螺纹孔34内装有沉头螺钉 12,顶部有沉孔35。

进一步,所述异形螺母5的L形缺口51处装有顶杆4,该顶杆4为v形,且左侧为斜面,右侧为直角边,该直角边的中部设有安装孔41。

进一步,所述异形螺母5的中部圆盘54的螺纹孔56处装有压簧6,该压簧6为V 形,其左侧边的边缘位置设有折边,右侧边带有U形部件61,该U形部件的中部设有安装孔62,安装孔62内装有盘头螺钉11。

进一步,所述螺杆1为3段结构,根部最粗,设有安装孔101,中部设有螺纹,且两侧切边102,顶部最细,设有环形槽103,该环形槽内装有夹紧挡圈9。

进一步,所述异形螺母5的圆柱体上装有扭簧7,该扭簧为螺旋形结构,两端折弯,一头插入异形螺母左扇形缺口旁边的小孔57,一头插入螺套3的圆弧形缺口32内。

进一步,所述定位套2为圆柱形,中心设有扁圆孔,其顶部的斜齿沿顺时针方向,底部有环状V形槽;螺套3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4个半圆形槽36。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带有斜齿的定位套2其斜齿位于上端面的内圈,可保证斜齿的位置与顶杆的运动轨迹重合,使顶杆的直角边始终和斜齿接触,并卡在斜齿内。

2.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异形螺母5设为的台阶形结构,方便扭簧的安装与旋转。

3.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异形螺母5设为底部带L形缺口的圆盘结构,便于在该缺口处安装顶杆。

4.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异形螺母5设为中部带扇形缺口的圆盘结构,可使螺套内的扇形凸台嵌入该扇形缺口内。

5.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螺套3设为内部空心的圆柱形结构,便于将异形螺母安装在螺套内部。

6.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螺套3设为上端面带中心圆孔结构,可使异形螺母的圆柱体能穿过该圆孔,保证异形螺母与螺套的同轴。

7.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螺套3设为上端面带圆弧缺口结构,可使扭簧的一端头能穿入该圆弧形缺口,并沿该缺口滑动而产生扭力。

8.本实用新型由于将螺套3设为内部带扇形凸台结构,可使该凸台能嵌入异形螺母的扇形缺口内,顺时针旋转螺套时,螺套直接带动异形螺母旋转,逆时针旋转螺套时,螺套内的扇形凸台首先滑向顶杆的斜面,使顶杆的直角边抬起,脱离定位套上的斜齿,达到解锁的目的,并通过螺套带动异形螺母一起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自锁装置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解锁锁紧装置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螺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带有斜齿的定位套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异形螺母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顶杆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螺套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压簧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扭簧结构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轴结构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端盖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螺杆1、带有斜齿的定位套2、螺套3、顶杆4、异形螺母5、压簧6、扭簧7、端盖8、夹紧挡圈9、固定轴10、盘头螺钉11和沉头螺钉12。其中各部分的零件结构如下:

所述螺杆1,结构如图3所示,其采用包括根部、中间和顶部的一体式圆柱结构,且两侧切边,便于安装;根部最粗,其上设有安装孔101;中间部分设有螺纹,螺纹两侧设有切边102;顶部为圆形,直径最小,其上设有环形安装槽103。

所述带有斜齿的定位套2,结构如图4所示,其为圆柱形,中心设有异形孔21,上端面的内圈设有向顺时针方向倾斜的斜齿22,下端面内部设有环状V形槽23。

所述螺套3,结构如图7所示,其为空心圆柱形结构,中心设有圆孔31,上端面设有圆弧形缺口32和螺纹孔34,螺纹孔顶部有倒角35,螺套内部设有扇形凸台33,凸台与外圆的接触部分倒圆角,凸台的上边缘设有倒角;螺套外圆面有滚花,且均匀分布4个半圆形槽36。

所述顶杆4,结构如图6所示,其为v形杆状结构,左边侧为斜面,右边侧为直角边,直角边的中部设有安装孔41。

所述异形螺母5,结构如图5所示,其为包括下部圆盘52、中部圆盘54的台阶形圆柱体结构;下部圆盘52带有L形缺口51,该L形缺口根部设有贯穿整个L形缺口的圆孔55,该圆孔55外端圆弧被切,形成与圆孔55垂直的平面;中部圆盘54设有左右对称的扇形缺口53,该扇形缺口53与底部L形缺口的长边互相垂直,该扇形缺口左侧的圆弧被切,形成与L形缺口短边平行的平面,平面中部设有螺纹孔56,在扇形缺口的左边平面上设有小孔57。

所述压簧6,结构如图8所示,其为包括U形部件61的V形结构,且左侧边的边缘位置设有折边;右侧边带有U形部件61,该U形部件的中部设有安装孔62。

所述扭簧7,结构如图9所示,其为两端带折弯边的螺旋形结构。

所述端盖8,结构如图11所示,其为圆形薄片结构,中间设有圆孔81,孔边有倒角。

所述固定轴10,结构如图10所示,其为带台阶的圆柱体结构,且粗端有滚花。

所述夹紧挡圈9,其为标准件,为C形环状结构。

所述盘头螺钉11,其为螺钉头为十字槽的盘头螺钉。

所述沉头螺钉12,其为螺钉头为十字槽的带90度锥度的螺钉。

上述零件的结构关系如下:

带斜齿的定位套2中心的异形孔21从螺杆1的顶部穿过,到达螺杆1的中部,并卡在螺杆1的根部,使带斜齿的定位套2中心的异形孔21直角边与螺杆1中部的切边 102重合,该定位套可沿螺杆滑动,但不能转动;异形螺母5通过其中心的螺纹孔安装在螺杆1中部的螺纹上,且位于带斜齿的定位套2的上面;固定轴10穿过顶杆4右侧直角边中部的小孔41,安装在异形螺母5下部圆盘上的孔55内,使顶杆4固定在异形螺母5下部圆盘的L形缺口51内;盘头螺钉11穿过压簧6右侧U形部件61中部的小孔62并固定在异形螺母中部圆盘54的螺纹孔56内,使压簧6固定在异形螺母中部圆盘54上,且压在顶杆4的直角边上,使顶杆4的直角边始终与带斜齿定位套2顶部的斜齿22保持接触;扭簧7安装在异形螺母5的圆柱体上,扭簧7的一端折弯边插入异形螺母5中部圆盘54上的小孔57内;螺套3通过其中心圆孔31安装在异形螺母5的圆柱台阶上,螺套3内部的扇形凸台33嵌入异形螺母5中部圆盘上的扇形缺口53内,并使扭簧7的另一端折弯边插入螺套3上端的圆弧形缺口32内;端盖8通过其中心的圆孔81安装在异形螺母5的圆柱台阶上,位于螺套3的上面,且对异形螺母5圆柱体的顶端进行翻铆,防止端盖8从异形螺母5上脱出;沉头螺钉12安装在螺套3圆弧缺口32处的螺纹孔34内,且螺钉头沉入螺套3上端螺纹孔34的沉孔35内,使扭簧7 的折弯边固定在圆弧缺口32的最左侧;夹紧挡圈9安装在螺杆1顶部的环形槽103内,阻止异形螺母5从螺杆1上滑出。

使用时,通过用销钉穿过螺杆1根部的孔101将自解锁锁紧装置安装在安装架上,并使带斜齿的定位套2内部的环状V形槽23卡在需要固定的设备上的L形支架上,通过螺套3拧紧异形螺母5使设备固定,操作时,可使用手工操作,也可使用专用工具卡在螺套外部的4个半圆形槽36内进行操作。

以上描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例,并未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显然对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员来说,在了解了本实用新型内容和原理后,都可能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结构的情况下,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和改变,但是这些基于本实用新型思想的修正和改变仍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