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中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70036发布日期:2018-08-14 17:52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中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液压式操作的变速箱中,通常借助比例调压阀对离合器进行液压控制。而比例调压阀的输出压力可以按照输入信号的变化规律连续成比例地进行调节,通常是采用比例电磁铁将输入电信号转换成力或者机械位移量进行控制,从而提供对离合器结合和分离进行所需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时间取决于比例调压阀的通流量,通流量越小,离合器结合与分离时间越长,反之,则越短。对于圆柱形阀芯的比例调压阀通流量Q可以按公式(1)进行估算,

其中,Cd为流量系数,通常为0.6~0.8;D为阀芯直径;X为阀口开口量;ΔP为阀口前后压差;ρ为液压油密度。

由公式(1)可知,阀芯直径D,阀口开口量X,阀口前后压差ΔP是影响比例调压阀通流量Q的三个主要因素。由于比例调压阀为量产产品,以及变速箱空间所限,尺寸D和X不可无限增大,因此比例调压阀阀口的通流量取决于阀口前后压差。若通过改变量产比例调压阀的尺寸来增加通流量,势必增加大量成本以及消耗大量时间。通过对市场常用的一款比例调压阀进行测试,测试阀口前后压差与通流量的关系,从测试结果看出,阀口前后压差越大,流量越大。离合器结合过程可以通过提高油泵的输出压力来增加通油量,而离合器分离过程的压差则主要取决于离合器的回位弹簧压缩力,产生的回油压力通常约为1bar,此时比例调压阀的通流量约5L/min,若离合器容腔大,假设容腔体积为0.1L,分离时间为1.2s,这会导致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整车驾驶时会有顿挫感,另一方面,离合器摩擦片滑摩时间长,产生大量热量,导致摩擦片烧损,若增加回位弹簧压缩力,会导致弹簧成本及加工难度加大。

申请公布号“CN 102378869 A”的文献中公布了一种液压式变速箱控制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一种预加压阀,在离合器未动作之前将连接管路中空气排空,从而达到减少离合器充油时间进而降低换挡时间,但是无法减少离合器分离时间,仍然存在摩擦片烧损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在不改变比例调压阀尺寸的情况下,可实现增加阀的通流量从而缩短离合器分离时间的变速箱中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变速箱中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比例调压阀和流量放大阀,所述流量放大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为内部中空、一端开口结构,在阀体开口的一端设置挡板,所述挡板与阀体之间形成液压油腔,在所述阀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端口、第四端口且第四端口紧靠液压油腔的一端,在所述阀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且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介于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之间,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均与液压油腔相连通,所述液压油腔内设置有滑阀且滑阀的侧壁与液压油腔内壁紧密接触,所述滑阀可在液压油腔内沿垂直于挡板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滑阀的一端设置有凸台且凸台紧靠液压油腔一端的内壁,滑阀的凸台所在端面与液压油腔内壁之间形成空隙且该空隙与第四端口相连通,所述滑阀的另一端设置有凸起部分并在滑阀该端端面位于凸起部分周边位置上设置有弹簧且弹簧与挡板相连接,所述凸起部分与挡板之间相距一定距离,所述滑阀的外侧面设置有一圈连成一体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液压油腔内壁之间形成液压油通道,所述液压油通道分别与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相连通;所述比例调压阀的进油口与油泵的出油口相连接,所述油泵的进油口、比例调压阀的回油口分别与变速箱油底壳相连接,所述比例调压阀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流量放大阀的第一端口、第四端口相连接,所述流量放大阀的第三端口与变速箱油底壳相连接,所述流量放大阀的第二端口与离合器的活塞腔相连接。比例调压阀可通过调节输入电流的大小将油泵供出的液压油进行调节,使得比例调压阀出油口流出的液压油压力满足不同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放大阀中,凹槽靠近第一端口的边缘至第一端口靠近凹槽的边缘的距离L1满足公式(1),凹槽靠近第四端口的边缘至滑阀的凸台所在端面的距离L2满足公式(2):

L3<L1<L3+L4+L5……………………………………………………(1)

L2>L4+L6………………………………………………………………(2)

其中,L3为第三端口与液压油通道相连通处相对应的第三端口边缘至凹槽边缘的距离;L4为第二端口与第三端口的间隔距离;L5为第二端口两边缘之间的距离;L6为第三端口两边缘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滑阀的凸起部分与挡板之间的相距距离大于凹槽靠近第一端口的边缘至第一端口靠近凹槽的边缘的距离L1。

为了避免离合器活塞的冲击力过大,所述流量放大阀中推动滑阀的液压油压力小于推动离合器活塞移动的液压油压力。

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中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增加了流量放大阀,在不改变量产比例调压阀的状态下,通过增加流量放大阀的滑阀尺寸,从而增大流量放大阀通流量,缩短离合器的分离时间;同时流量放大阀的第三端口直接连接变速箱油底壳,从离合器活塞腔流出的液压油无需经过比例调压阀直接进入了变速箱油底壳,节省了液压油的流动时间,可缩短离合器的分离时间。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中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离合器的流量需求,通过调整流量放大阀的滑阀尺寸,即可实现不同的分离时间目标,维持良好的行驶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变速箱中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流量放大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变速箱中离合器的液压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比例调压阀1和流量放大阀2,如图2所示,流量放大阀2包括阀体21,阀体21为内部中空、一端开口结构,在阀体21开口的一端设置挡板22,挡板22与阀体21之间形成液压油腔23,在阀体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端口24、第四端口25且第四端口25紧靠液压油腔23的一端,在阀体2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端口26、第三端口27且第二端口26、第三端口27介于第一端口24和第四端口25之间,第一端口24、第二端口26、第三端口27、第四端口25均与液压油腔23相连通,液压油腔23内设置有呈圆柱形的滑阀28且滑阀28的侧壁与液压油腔23内壁紧密接触,滑阀28可在液压油腔23内沿垂直于挡板22的方向上移动,滑阀28的一端设置有凸台281且凸台281紧靠液压油腔23一端的内壁,滑阀28的凸台281所在端面与液压油腔23内壁之间形成空隙29且该空隙29与第四端口25相连通,凸台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滑阀28的另一端设置有凸起部分282并在滑阀28该端端面位于凸起部分282周边位置上设置有弹簧284且弹簧284与挡板22相连接,凸起部分282与挡板22之间相距一定距离;滑阀28的外侧面设置有一圈连成一体的凹槽283,凹槽283与液压油腔23内壁之间形成液压油通道20,液压油通道20分别与第二端口26、第三端口27相连通;流量放大阀2中,凹槽283靠近第一端口24的边缘至第一端口24靠近凹槽283的边缘的距离L1满足公式(1),凹槽283靠近第四端口25的边缘至滑阀28的凸台281所在端面的距离L2满足公式(2):

L3<L1<L3+L4+L5……………………………………………………(1)

L2>L4+L6………………………………………………………………(2)

其中,L3为第三端口27与液压油通道20相连通处相对应的第三端口27边缘至凹槽283边缘的距离;L4为第二端口26与第三端口27的间隔距离;L5为第二端口26两边缘之间的距离;L6为第三端口27两边缘之间的距离;

滑阀28的凸起部分282与挡板22之间的相距距离且相距距离大于凹槽283靠近第一端口24的边缘至第一端口24靠近凹槽283的边缘的距离L1。

如图1所示,比例调压阀1的进油口与油泵5的出油口相连接,油泵5的进油口、比例调压阀1的回油口分别与变速箱油底壳3相连接,比例调压阀1的出油口分别与流量放大阀2的第一端口24、第四端口25相连接,流量放大阀2的第三端口27与变速箱油底壳3相连接,流量放大阀2的第二端口26与离合器4的活塞腔相连接。

为了避免离合器活塞的冲击力过大,流量放大阀中推动滑阀的液压油压力小于推动离合器活塞移动的液压油压力。

离合器需要结合时,开始时,流量放大阀中滑阀的凸台与液压油腔接触,比例调压阀中的液压油直接进入第四端口,此时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之间的流体通道相通,即离合器的活塞腔与变速箱油底壳相通;当液压油的油压逐渐增加,液压油推动滑阀朝第一端口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滑阀逐渐关闭第三端口直至完全关闭第三端口,此时切断了离合器活塞腔与变速箱油底壳的通路;滑阀在第四端口液压油的作用下,继续朝第一端口方向移动,直至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流体通道连通,此时比例调压阀中的液压油经过第一端口、第二端口进入离合器活塞腔,进入离合器活塞腔的液压油压力克服离合器弹簧的作用力,推动活塞移动从而实现离合器结合。

离合器需要分离时,开始时,流量放大阀中滑阀位于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流体通道连通的位置,此时比例调压阀中的液压油经过第一端口、第二端口进入离合器活塞腔,将活塞压紧,当比例调压阀切断液压油来源,压力急剧下降,第四端口的液压油压力无法克服滑阀上弹簧的作用力时,滑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快速朝第四端口方向移动,移动过程中,第一端口、第二端口之间的流体通道切断,直至第二端口、第三端口之间的流体通道相通,此时离合器活塞腔中的液压油在离合器弹簧的作用力下经第二端口、第三端口进入变速箱油底壳,直至离合器完全分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